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写材料用典】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 [打印本页]

作者: 秘途杂谈    时间: 2024-5-19 10:24
标题: 【写材料用典】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
【例文】领导干部家风好坏,既是检验自身作风的“试金石”,更是纯正党风政风的“助推器”。领导干部要牢记“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的训诫,把清正廉洁作为履职用权的“基准线”、人生航船的“压舱石”、实现幸福的“平安符”,坚持以公为上、以廉为基、以清为荣,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把心思和精力全部用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上。(解放军报《好家风是精神富矿》)
【典故】出自隋代王通《中说·王道》,子曰:“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
【释义】意思是,居官清廉的人一心为公,于己无所求取,因而常感快乐;做官贪婪的人欲壑难填,物欲永不满足,因而常感忧虑。
【赏析】古往今来,不管时代如何前进,社会如何发展,“廉洁”都始终代表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巨大力量,始终都是为官从政者修身做人的基本准则。作者用一“廉”一“贪”,一“无求”一“不足”,一“常乐”一“常忧”,诠释出两种为官之人的形象和忧乐观。为人者皆有欲望,这点毋庸讳言,但须分清合理之欲与非分之欲。合理之欲,如求知欲、成长欲、事业欲等,是人生进取之基、成功之梯、动力之源。而非分之欲,即贪欲,则使人私心膨胀、道德沦丧、人格缺失。《列子·说符》记载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个齐国人特别贪恋黄金,在赶集路过一家金店时被金灿灿的黄金所吸引,脑子一热抢走一把黄金,结果很快被抓住。官员审问他:“赶集的日子,人这么多,你怎么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去抢别人的黄金呢?”此人回答:“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可见,一个人一旦达到“临财当事,不能自克”的地步,就会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甚至无法无天,最终只能吞下自酿的苦果。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廉洁自律的历史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焦裕禄、王进喜等新中国的建设者和开拓者都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牢记“三个务必”,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用法】主要适用于党课报告类、廉政教育类讲话,侧重强调廉洁自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坚守廉洁自律底线、红线。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