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爱民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民政部门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就是要把改善民生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中之重,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到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维护稳定上。
一、健全社会救助体系,让最可怜人的困有所助。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企业下岗和分流人员越来越多,加上一些低收入、生活困难的离退休人员、无业人员和原有社会救济对象,构成了新的贫困群体,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出现。我们积极争取各级领导部门支持,把构筑完善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财政极其紧张的情况下,争取县财政为城乡低保配套资金864万元,其中城市低保配套资金490万元,农村低保配套资金330万元,城乡医疗救助资金配套44万元,全县城镇低保实际保障人数14503人,已发放到位城镇低保金1280万元,金额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0多万元,人均月补差达到了110.32元;农村低保进一步扩面提标,全县农村低保人数达到8737户16004人,月人均补助达40元,目前已发放农村低保救助金457万元。我们还出台相关政策,提高城乡低保对象大病救助标准,对乡镇五保对象按住院医疗费给予100%救助,目前共救助853人次,支付医疗救助金118.6万元。资助农村低保和五保对象20963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随着配套资金大幅度提高,救助力度进一步加大,救助范围和救助标准不断提高,不仅有效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还进一步完善了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临时救济为辅,以经常性捐助、慈善救助、结对帮扶为补充的救助体系,为城乡“可怜人”筑牢了一条“吃、穿、住、医”保障线,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和认可,有效缓解了城乡贫困导致的矛盾问题,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
二、提高五保供养水平,让最孤苦的人老有所养。
为了让“最需要帮助、最需要关心、最需要保障”的五保弱势群体真正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养有所乐、死有所葬,我们加大了五保供养工作力度,不断提高五保供养工作水平。县委、县政府把乡镇敬老院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省八件实事、市十件实事”的重要内容来抓,在每年经济工作会议和人代会上加以强调,明确各职能部门职责,县政府与有敬老院改扩建任务的乡(镇)签订责任状,民政局成立乡镇敬老院改扩建工作指导小组,真正做到了全县上下一盘棋,部门配合,整体联动,共同推动敬老院建设。目前,全县已改扩建32所高标准敬老院,实现了“一乡一院”目标。总占地面积451亩,建筑面积达54550平方米,总投资2945万元,总床位1631个,集中供养五保对象1520人。按每人每年1800元的标准,每年为集中供养五保对象发放五保供养金273.6万元;按每人每年1000元的标准,每年为4574名分散供养五保对象发放供养金457.4万元。供养金统一通过乡镇邮政储蓄网点打卡直接发放到五保户手中,切实做到了按标施保,按时发放。为了切实解决五保老人看病难问题,民政部门通过多方协调,与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管部门衔接,门诊和住院费实行了实报实销。同时,在全市率先建立起五保户丧葬互储金制度,对五保户丧亡后,按1300元的丧葬补助标准发放丧葬补助款,为全县的五保老人在吃、住、医、葬上建立了一道全方位的保障网,让其基本生活权益得到了全面保障。
三、加大临时救助力度,让最不幸的人住有所居。
在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体系的基础上,加大灾后救助力度,每年年初组织大规模的扶贫济困活动,以送温暖形式将社会各界捐助的资金、粮食、棉被、衣裤送到困难群众手中,确保受灾群众和特困对象过好春节。今年上半年我县相继遭受了严重的雨雪冰冻灾害、6月3日历史上破坏性最强、损失最大的龙卷风和冰雹灾害,全县因灾损失6.32亿元。冰灾发生后,我们迅速制定救助方案,下到灾区勘灾核灾,紧急筹集资金700万元、棉被2000床、棉衣2000件下发灾民,解决了8500户重灾户的临时生活困难。6·3龙卷风冰雹灾害发生后,我们在第三天就下拨80万元救灾款,用于解决灾民基本生活困难,紧接着在6月中旬再次下拨100万元,组织力量帮助灾民重建和修复损毁房屋。同时,我们加大了安居工程建设力度,按照市里的要求,根据乡镇冰雪灾害受损情况,将灾后重建及农村安居工程任务176户分解到乡镇,分因灾倒房户、一般经济状况倒房户、五保户、低保户、特困户、重点优抚对象六种类型进行建设。为加快进度,县政府与乡镇签订了安居工程建设责任状,下发了《澧县民政局落实2008年“农村安居工程实施方案”》,根据工程进度分期分批下拨建设补助金88万元,要求安居工程家庭成员1—2人的每户建筑面积不低于35平方米,家庭成员3人以上的每户建筑面积不低于60平方米,全部为砖木结构,户平投入资金2万元以上。由于政府领导的重视、各级部门的支持,工程建设稳步推进,176户任务已在全市率先全部完成。另外,我们从2005年起,每年投巨资为无房户、潜在水淹隐患户、严重危房户、特困户建100—150套“爱心房”,为每户发建房补助4000元,每户人平居住面积达到25平方米以上。从去年起,我们还启动了“村级五保之家”建设,全县已建成了11所。在我们的积极努力下,全县房困户的住房困难得到有效缓解,基本上达到了住有所居的目标。
四、落实优抚安置政策,让最可爱的人归有所靠。
坚持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爱心献功臣”活动,每年春节、“八一”期间,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走访慰问驻澧部队、优抚事业单位及老红军、军退干部、残疾军人等重点优抚对象,将慰问金送到这些“最可爱的人“的手中;启动了“关爱优抚活动”三年计划工程,每年走访慰问优抚对象120户、扶持奔小康120户、维修改造住房13户、医疗解困13名、宣传典型13名,已通过走访慰问形式发给优抚对象3.6万元,为维修改造住房户拨付7000——10000元建房款,为15名病困优抚对象下拨解困金30000元;加大政策落实力度,今年已接收退伍义务兵、复员士官和转业士官376人,向县外输送军地两用人才53名,安置符合政策的对象61名,以现金形式为361户兑现义务兵家属优待金88万元,为立功受奖的现役军人发放军功奖励金0.76万元;进一步完善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制度,督促所有优抚对象参加医疗保险,解决了“三属”、七至十级残疾军人、失散红军、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等在乡重点优抚对象的个人投保经费2万多元,在乡重点优抚对象参保率达100%,上半年已累计发放医疗救助金116人次45760元;对在乡一至六级残疾军人按每住院一天补助5元的标准发给住院生活补助费16810元,对经批准外出治疗的残疾军人报销各类补助费38908元。针对各类涉军人员上访较频繁的情况,及时召开上访对象座谈会,定期走访慰问、上门做重点优抚对象的思想工作130余次,及时消除不稳定因素,全年通过走访慰问和临时救助的形式为特困涉军对象发放救济款30万元,有效维护了涉军群体的稳定。
五、强化社会行政事务管理,让最需要服务的人求有所应。
坚持监督管理和服务并重的原则,发展优势产业,降低登记准入门槛,积极培育发展农村经济类协会63家,会员达6万人,组织各类涉农协会走“产业+公司+农户”模式,及时为农户提供信息、技术、销售服务,带领农民增收致富,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新农村建设。同时加大对各类非法组织和社会团体的打击力度,为各类民间组织正常开展活动营造公平、和谐的发展环境;婚姻集中登记规范有序,坚决杜绝了搭车收费和乱收费,登记合格率达100%,婚姻登记大厅实行“一条龙”式服务,既简化了办事程序,又提高了办事效率,大大方便了群众,受到了当事人的一致好评;加大殡葬改革和殡仪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加强殡改政策宣传,丧葬市场进一步规范,火化率稳步提升。计划投资500万元,再建10个吊唁厅,完善殡仪服务设施,逐步满足全县的举丧需求;积极配合县委政府抓好社区建设和管理,加大社区建设投入,打造了15个高标准的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发动城区企事业单位与所辖社区开展共驻共建活动,与社区结成帮扶对子,帮助社区解决缺资金、缺阵地的问题。全面启动了门牌编码、路标路牌设置工作,方便了群众,提升了城市品位。建立了社区捐助接收站点和“慈善超市”,吸引和调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社区服务,为居民尽可能提供便捷服务,受到了居民普遍欢迎;民政、劳动部门加强了对失业人员和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动态管理,切实做到“应保尽保”;按照“一区一警”的要求设立了15个社区警务室,建立了人口管理站,以“一中心五网络”为主体的社区治安防范体系和工作机制正逐步健全。同时,我县还加大了农村社区建设力度,去年,我县张公庙镇护国村作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示范现场,受到了民政部、省民政厅、市民政局等与会领导的高度评价,今年,我们把农村社区建设试点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抓住张津公路升级改造的契机,着力打造公路沿线农村社区建设新亮点,实现了由点到线的跨越,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了样板,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普遍惠及城乡。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