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我市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调查与思考 [打印本页]

作者: 不得不说    时间: 2009-4-30 23:35
标题: 我市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调查与思考

                                    燕为志

    为了了解和把握各地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工作状况,探索人才培养的新路子,最近,我们对常德市进行了调查,情况显示,当前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有喜有忧,特别是受各种因素影响,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认真思考、研究解决。
    一、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常德市以开展青少年业余训练和竞赛为核心内容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在湖南省各市州中起步较早,后因多种因素影响出现滑坡。从2004年以来,我们痛定思痛,从零开始,创新方法,完善机制,强化保障,夯实基础,强化训练,全面恢复开展业余训练和竞赛工作。目前,全市设有市级体育运动学校1所(副处级),县级业余体校8所,争创省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5个,现有省级传统项目学校8所,省级体育后备人才重点学校2所,市级训练基地学校7所,专司体育训练的教练和教师近100人。全市开设重点训练项目13个,在训运动员1300人,省注册运动员786人。近5年来,全市运动员获得世界冠军1人,全运会冠军2人,全国冠军10人,全省冠军207人,向省以上专业运动队输送优秀运动员21人; 2006年湖南省十运会获得赛会金牌第三、综合金牌第四。常德市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已基本走出低谷,步入新的快速发展期,其主要特点是:
    1、领导重视,思路明确。常德市坚持务实求新的理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领导方法。一是有强有力的“领导体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每年组织召开一次有市5大家领导、区县(市)政府和市直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体育工作会议,市第五届党代会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竞技体育”,市政府把“实施精品战略,打造精品项目,培养和输送精品人才”作为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目标,成立了工作协调机构,制定出台了《常德市参加省以上重大体育比赛奖励暂行办法》。全市体育系统坚持实施后备人才培养“一把手工程”,从市到区县(市)体育局一把手的职责任务是办项目,建基地,抓队伍,保投入,并纳入年度工作重点考核内容。从市到县、从党委政府到体育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形成了强有力的领导体系。二是有科学的指导原则。在人才培养项目选择上,坚持巩固优势,主攻大项,突破传统,培植新项的原则;在科学选才上,坚持统一标准,规范程序,精选苗子,形成梯队的原则;在后备人才训练方法上,坚持科研指导,强化技能,因材施训,以赛促训的原则;在培养成果开发利用上,坚持高素质标准,瞄准国家级人才目标,重点倾斜,保尖突尖,积极输送的原则。三是形成了合理的“宝塔体系”。 按照县级抓初训、市级抓提高的方针,以强化业余训练为推手,以市体校和省后备人才基地为主阵地,不断调整完善市县体校和体育特色学校的重点项目布局,整合资源,完善网络,实现市、县良性互动,形成了市级有传统优势项目、县级有重点项目、学校有特色项目的后备人才培养“宝塔体系”,不断夯实各中小学课余训练这一“塔基”,做强区县(市)重点项目这一“塔身”,精铸市级优势项目群这一“塔尖”,全市业余训练项目布局逐步形成一个结构合理、层级分明、互为依存的有机整体。
    2、机制完善,运行有效。常德市坚持宏观指导和微观管理相统一,不断完善创新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新机制。第一,建立了竞赛机制。每年在组队参加省常年赛前,组织开展了10多个重点项目的市常年赛,以赛选苗,以赛促训,市常年赛比赛规程和组赛办法均与国家、省里对接,要求各区县(市)组队参赛,所需经费纳入了市县两级财政预算,成绩列入区县(市)目标管理考核范畴。第二,创新了体教结合机制。在体育与教育部门、体育部门与学校、体校与学校、后备人才基地与学校的结合方面做了一些大胆有益的尝试,先后确认临澧县一中等5所重点中学为市级田径项目训练基地,由市体育局授牌,学校负责选才、训练,教育部门为学校招生出台优惠政策,体育部门负责考核评估,以奖代投。市体校与汉寿西竺山中学等2所中学联办举重训练点。省后备人才基地汉寿划校与县二职中结合,有效解决了运动员就读问题。市体育局与市教育局联合对全市9所体育后备人才重点校、田径传统项目学校开展检查评比,对成绩突出的学校予以通报表彰和奖励,把学校课余训练工作直接落脚到学校。第三,强化了考核机制。一是成绩成才率考核到项目管理中心。以市体校、省后备人才基地开设的训练项目为龙头,全市成立了11个项目管理中心(部),授权各中心负责在全市选才、招生、训练、输送等职责,市体育局直接考核中心参加省常年赛、省运会成绩,达国家二级、一级、健将级运动员成绩和向省以上专业队输送体育人才等成绩,考核结果与评先评岗、绩酬福利挂钩,完成任务的给予奖励。二是人才培养工作考核到基层单位。制定了区县(市)体育局后备人才培养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责任制,将开办业余项目、组织训练队伍、建设培训基地、向省市输送苗子、经费投入保障等情况作为考核指标,年终严格考核,考核结果与当年彩票公益金分配挂钩。三是人才培训活动考核到社会训练点。对依托学校、俱乐部等社会力量开办训练项目培养后备人才的,重点考核参赛成绩和输送成绩,实行以奖代投,尤其是对开办排球、篮球、跆拳道、乒乓球等项目成绩突出的,加倍奖励。
    3、重点突出,保障有力。常德市坚持“效益优先”的原则,挖掘各种资源,集中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实施重点投入,保障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持续快速发展。一方面做强“龙头”。以市体校和汉寿划校等省后备人才基地为龙头,市里每年将体彩公益金的40%以上用于体校训练竞赛和基地建设,近几年先后筹资800多万元狠抓市体校配套建设,新建综合训练楼、体操馆、射击馆,改造摔跤、柔道、举重馆,改造田径场,维护翻新教学楼、运动员宿舍,真正实现了学、训、住“三集中”;开设的八个项目中有五个项目已成为省级后备人才基地项目;市体校机构升格为副处级事业单位,新增设科研所等二级机构,为全市后备人才培养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和环境,拓展了更宽广的发展空间。市里向汉寿划校等省后备人才基地先后投入130多万元的配套资金,改善场地设置,添置训练器材。这几年,市体校、汉寿划校等省后备人才基地承担了全市业余训练70%以上的任务,发挥了“主力军”和“领头羊”的作用。另一方面做优“主体”。教练员与运动员是实施培养后备人才工程的主体,是优化保障加大投入的重中之重。一是千方百计解决急需教练员编制。近两年,仅市体校、汉寿划校就通过增加编制解决了12名编外在岗工作多年教练员正式进编问题,彻底解决了教练员的后顾之忧。二是着力培训教练员。每年制定教练员、科研人员培训计划,邀请省科研所专家、体育院校知名教师、优秀教练员授课培训,组织参加省内外各种教练员培训学习和研讨班,积极开展教练员论文评选活动。市体育、人事等部门配合积极开展专业技能的培训和职称评审评定工作,将职称评聘纳入常年性工作。近两年里,全市有7名初级教练员获得中级职称,有18名教练员获得初级职称。三是努力提高教练员待遇。市里每年拨付10万元解决市体校编外聘请教练员的待遇,工资、福利、考核奖励同等对待,享受“三金”一视同仁;所有教练员参赛奖励分配比例提高到总奖金额的50%。四是竭力解决运动员困难。从2007年起市体校在训运动员生活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每天9元,所需经费由财政全额解决。区县(市)运动员在城区就读优先安排,享受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对输送到国家和省运动员获得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和省运会前三名的分别给予奖励,奖励资金由财政专项列支。此外,市里还自筹资金设置了奖励基金,对每年省常年赛获金牌教练员、运动员和输送人才做出贡献的教练员给予奖励。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制约因素
    常德市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总体看呈上升趋势。但是,也还存在一些矛盾、问题和先天不足,一时还很难得到有效解决,成为影响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
    1、基层根基不牢,培养输送体育后备人才的职能弱化。一是价值取向变化。随着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现在的青少年和家长感到参加体育业余训练已没有好的出路和前途,不再顾及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国家利益需要,而是从自身切身利益考虑,不愿师从体育业余训练,导致基层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出现了选才招生难、参训规模萎缩、队伍不稳定的普遍现象。二是县级人才培养机构不健全。部分区县(市)政府对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不够重视,教练员队伍编制不足或在编不在岗、人头经费未能保障等现象普遍,对业余体校等培养基地建设投入不多,训练场馆十分简陋,训练经费几乎没有,部分县级业余体校举步维艰。三是学校课余训练明显萎缩。一些学校教育仍然不重视学生的体育健身工作,更不重视体育课余训练。各中小学参加课余训练人数不足学生总数的5%,远低于八十年代以前的水平,且呈下降趋势。四是社会力量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困难重重。由于目前没有一套鼓励各类体育俱乐部等社会力量兴办青少年体育业余训练的具体政策和办法,开展业余训练的人才流通市场也不健全,导致社会力量通过兴办体育项目培养后备人才渠道不宽,水平不高,效果不佳,且难以兴旺持久。
    2、运行体系不畅,培养输送体育后备人才的效能弱化。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竞赛体系有些错位。省运会高校组项目大部分不是全省初级、中级后备人才训练的重点项目,也不是省“精品工程”的项目,导致各市州从事省重点项目训练运动员的出路还不如从事非重点项目运动员的出路宽,从很大程度上制约基层重点项目后备人才培养的持续发展。二是投入体系单一。目前各级对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投入主要是依靠体彩公益金,尤其是县级财政几乎没有专项经费预算投入。而体育彩票发行受市场的影响波动很大,公益金收入极不稳定,省、市、县各级体育、财政部门目前对体彩公益金和财政资金的投入比例也没有硬性规定,单一的投入渠道导致各地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经费捉襟见肘。三是“体教结合”体系松散。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是教育与体育部门的共同责任,但目前一些地方两家结合不紧密,也没有专门的协调议事机构,对培养目标、重点项目布局、选才招生、开展训练、组织竞赛等没有统筹协调一致,导致体育训练难以进入学校、教育与体育部门人才、器材、竞赛等资源无法整合、学校缺少专职教练员等诸多弊端,使学校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职能和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3、训练质量不高,培养输送体育后备人才的效益低下。目前,业余训练大多走的是一种粗放型、外延扩大的模式,还没有形成集约化、素质型的科学培训模式。一是选材盲目。各项目没有制定科学的选材标准,更多的是凭教练员自身的经验目测,导致选才质量不高。二是教练员队伍素质不高。各项目教练员大多是省专业队运动员下来后直接从事教练工作,没有参加过相应从业资格的培训学习,教练员文化知识和训练理论水平不高。而且从事业余训练的教练员具有中级职称的不足三分之一,高级教练更是凤毛麟角,总体上看,具有较高素质的教练员后继乏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体育后备人才培训的整体质量。三是运动员成才率低。据统计,常德市经过几年初级训练和中级训练的后备人才,目前在训人数在1000人以上,每年参加省常年赛各项目比赛的运动员在300人以上, 2007年全市向省专业队输送运动员7人,向高等院校输送运动员110多人,远低于40%左右的高考升学率,运动员成才率过低从根本上造成了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制约“瓶颈”。
    三、几点思考
    常德市目前这种状况,在全省乃至全国一些地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针对各地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湖南省颁布实施了《湖南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后备人才培养的地方性法规,将培养工作纳入了依法推进的新阶段。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条例》规定要求,努力营造环境,完善体制机制,强化保障措施,依法推进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
    1、要把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纳入地方人才发展战略,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扶持。首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注和支持。要把培养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作为体现地方软实力予以高度重视,作为增强竞争力予以支持,作为彰显影响力予以激励。其次,要制定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作为“人才兴市”战略的重要部分,确定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任务、目标和战略措施,瞄准打造国家级精品人才的目标,实施“精品工程”,力争培养输送更多的重量级、拔尖级的人才,产生更多的世界冠军、全国冠军,努力使常德成为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冠军的摇篮。第三,要制定和落实扶持政策。各级政府应依照《条例》规定,把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扶持资金依法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确保培养人才工作所需;同时吸纳社会资金建立扶持奖励基金,奖励优秀运动员和先进工作者;要制定引进、交流优秀教练员、运动员的优惠政策和鼓励优秀运动员退役再就业的安置政策;要制定完善和落实体育后备人才接受义务教育的相关政策措施。各级政府要引导和协调各级有关部门,通过不断完善政策为培养人才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第四,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同样是一个地方的宝贵财富,是发展高素质人力资源的重要方面,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爱护,要在全社会形成为国争光,为地方争辉的社会价值导向,使各个部门乃至全社会各界都关心、支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使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由封闭型转向开放型,“部门化”转向“社会化”。
    2、要把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作为体育和教育部门的共同职责,形成合力,整体推进。首先,要明确指导思想:即以学校为基础,县级业余体校为依托,市级体校为骨干,省市后备人才基地为重点,加强体教结合,拓宽多元化渠道,培养高素质的体育后备人才。根据这一指导思想,体育、教育应充分发挥主体地位和作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措施和办法,搞好指导和协调,全力推进人才培养工作。其次,完善和创新“体教结合”的长效机制。要按照“资源共享,特色共建,责任共担,人才共育,利益共享”的原则,充分发挥体育、教育部门的资源优势,构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新机制,建立体教两家工作协调机制,明确专门力量,定期会商,统一协调工作部署,一同落实具体措施,共同推进培养工作。第三,要根据效能原则,科学合理布局重点项目。根据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在人才、场地和训练传统的各自优势,统一布局,突出重点,合理分工,各有侧重,实行优势互补。要确立体教两家各自重点培养目标,力争把训练项目做大、做强、做优,形成常德的优势项目群。要整合体教两家的竞赛资源,规范竞赛秩序,把两家的青少年比赛尽可能合二为一,建立协调一致的长效赛制,实现“计划一起下,规程一起定,竞赛一起办”的运行机制,使竞赛活动产生最佳效益;第四,加强对学校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检查考评。学校是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摇篮。要以体质监测为手段,定期组织学生体质监测,全面推行学生锻炼标准,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努力提高青少年儿童健康素质,为选拔、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开辟源泉。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主动履行对学校青少年儿童体育工作的领导、引导、指导和监督检查职能,和教育部门一道依法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比表彰。
    3、要把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强化基础,激发活力。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落脚点在基层,取决于基层基础工作和常抓不懈的业余训练。应该本着“政府主导、部门支持、社会参与”的原则,拓宽培养渠道,实行多条腿走路的方针,催生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新春天。一是做实基层体校。市、县两级基层体校是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主阵地,是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重要根基,承担着选拔苗子、开展初级和中级训练的重要任务。人才培养,县为基础。各县人民政府及其体育部门应以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为契机,制订出台有关政策意见,切实加强县级体校建设,努力使体校机构健全,队伍齐全,设施完备,保障有力,促使县级体校实实在在地开办训练项目,开展业余训练。力争每个县级体校创办1-2个重点项目,形成特色,形成优势,形成拳头。市体校和省级后备人才基地,起着人才培养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体育才人的“提炼厂”和“加工厂”,要按照“正规化、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方向,努力打造优势项目群,铸造精品项目,力求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的优秀后备人才。二是加强学校课余训练。各重点项目学校要切实落实一年一届运动会的制度,全面推行“阳光体育工程”,把培养后备人才的任务和措施落实到各级各类学校。同时,更多地筛选、认定一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各类体育特色学校、项目训练基地学校等。体育传统学校要提高质量,使开设训练项目真正成为传统项目、精品项目,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锻炼和训练,使训练项目成为学校品牌。各级体校可以与各类学校联办体育特长班、设立训练点等,实实在在地加强体教结合。三是要努力争取在大中专院校创办训练项目。各大中专院校要建立高水平运动队,既可吸纳众多的业余训练体育学生,拓宽业余训练运动员的出路,又能在更高水平上培养和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四是鼓励社会力量办训。各级政府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订出台有关政策措施,鼓励支持社会各界和有志之士领办、创办、协办、助办青少年体育业余训练项目,创办各类体育俱乐部。鼓励支持社会体育俱乐部代表地方组队参加上一级高水平、高规格赛事。对创办俱乐部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成绩突出的,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给予大力表彰奖励。要努力探索一条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新路子,构建一个以体育系统为主体、教育系统为支持、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多种形式并存的体育后备人才体系。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