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关爱基层干部 保障基层运转 [打印本页]

作者: 溪尤秘书    时间: 2009-4-30 23:31
标题: 关爱基层干部 保障基层运转

                            “三真”带来新气象

                                  彭孟雄
    澧县辖32个乡镇、471个村和居委会,有党员4.2万名,在职村干部2001名,离任村主要干部6300多名。近年来,县委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广大基层干部”的要求为指针,以落实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为契机,千方百计提高村干部待遇,保障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得到了省委常委会的肯定和基层的好评。
    1、政治上给地位。先后从村干部中招考公务员11名,提拔乡镇领导干部10名,任命乡镇党委兼职委员13 名,推荐县以上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134 名,代表委员中村干部比例达13.7%。每年县委召开经济工作会议,都安排村党组织书记参加,并在会上表彰上年度全县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发给荣誉证书和1000元奖金。
    2、工作上给支持。坚持党员县级领导和县直部门联点包村制度,每年选派50名机关干部下村担任第一书记,累计筹资上亿元帮助村里铺水泥路、修沼气池、通自来水、建爱心房,疏通了发展的资金“瓶颈”;指导发展“万元地”等高效农业模式,带动农民人平纯收入以年均400元左右的幅度增长。多渠道筹集资金,在不要村里出一分钱的情况下解决了86个项目村和50个非项目村的村级活动场所建设问题;实施经费补助,从2007年起在财政预算中新增村级转移支付286万元,对工作经费不足3万元的村全部补足到3万元,2008年将增加到4万元。
    3、管理上给权力。坚持还权于民,对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大胆放权。全面实行村党组织班子成员“直推直选”(即各村党员和群众直接推荐党组织班子成员初步人选,党员大会直接选举产生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和委员)办法,扩大了村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民主;大胆探索从外出经济能人中培养选拔村党组织兼职副书记的模式,选拔村级后备干部350名、兼职副书记106名、村支书15人,既解决了村干部后继乏人的问题,又保障了外出人员的村务管理权;在全省率先建立和推广村级民主监事会制度,指导356个村(居)从村(居)民代表中推选产生监事会及村务公开、民主理财、工程建设和党内事务等监督小组,统一行使村级监督权,既扩大了管理民主,又增强了干群互信,维护了农村稳定。
    4、待遇上给保障。突出解决了五个问题:一是解决“僧多粥少”的问题,将原有636个村合并成471个,精简村干部981人,2008年上半年将再次合村裁员;二是解决“打白条”的问题,对在职村干部误工补贴实行银行打卡、统一发放,年人均补贴达4200元;三是解决“后顾之忧”的问题。参照企业职工标准,落实在职村支书的基本养老保险,由乡镇、村、个人各负担三分之一,任职20年以上村支书的保费则由县财政全部负责。他们年满60岁后每月可拿到500元以上养老金;四是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对曾任村主职的6300多名离任村干部,采取分步实施的办法逐步解决养老问题。对任职15年以上的256名离任村支书,每人每年补贴1200元,所需资金纳入县财政年度预算;五是解决“困有人帮”的问题,建立了生活困难党员扶助工作机制,通过党费挤、财政补、上级拨、社会捐等办法,每年扶助困难党员1200多人,其中生活困难的村干部占一半以上。
    这些措施的贯彻和执行,使全县村干部队伍发生了可喜变化:一是由“不想干”变成“争着干”。过去村干部没想头、没奔头,一心想撂担走人。现在村干部感到有盼头,希望继续干下去,有的还担心“位子”被抢走。二是由“拉乎凑数”变成“优中选优”。过去村班子是拉夫凑数,村干部结构难以调优。现在实行“直推直选”,优秀人才容易脱颖而出,全县致富能手型村干部达428名,高中以上文化的村干部达888名,45岁以下的村干部达1188名,分别比上届增长22.6%、17.0%和32.9%。大堰垱镇水泗村支部书记周继成原在广西南宁经营超市,年纯收入20万元以上,直选上任时年仅20多岁,不到两年就引资400万元建成石膏厂和纸品厂,使700多个农民实现了在家门口打工的目标。三是由“讨人嫌”变成“受人敬”。过去,村干部缺乏长远打算,工作被动应付。现在待遇有了保障,后顾之忧减轻,干事创业的热情被激发出来,服务群众明显改进,主动提供致富信息、传授致富技术,带领群众闯市场、跑销售、奔富路,群众开始笑脸相迎,有的还主动请到家里做客。澧阳镇朱家岗村支部书记胡国平从镇机关回村任职后,带领群众发展欧亚葡萄500亩,亩平收入过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从1300元增长到6200元,被全村群众奉为座上宾。
                             村级运转仍困难
    澧县地处洞庭湖区,经济实力属全省中等偏上水平,财政对村级运转的支持力度居全省前列。从澧县的实际来看,由于历史债务的影响和刚性支出的增加,当前村级组织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正常运转难。当前村级财力匮乏,运转十分困难。据对澧县105个村的调查,2006年105个村村级总收入504.75万元,村平4.8万元;总支出714.8万元,村平6.8万元;资金总缺口210.05万元,村平2万元(与全省平均数吻合)。从支出结构来分析,这些村的办公费、五保户供养、村干部报酬等刚性支出平均在4.3万元左右,而财政转移支付额度村平仅2.35万元,即使不搞通村通组公路等基本建设,正常运转也难应付。在这种情况下,向上面“喊钱”成为村里的重要工作,争取外援也成了村干部能力评价的重要标志。
    二是债务包袱重。澧县原有的636个村(合并后债务分立)中有631个负债,比例高达99.21%,总额为50446万元。其中负债10万元以下的村21个,占3.3%;10-50万元的村154个,占24.21%;50-100万元的村336个,占52.83%;100万元以上的村120个,占18.87%。这些村尽管有34409万元债权,但由于多方面原因,特别是上级禁止向农民催收2002年以前的税费“尾欠”,这部分债权实际上成了“呆帐”、“死帐”。由于推进新农村建设投入较大,有的村老债未了,新债又生。2007年全县又有123个村发生新债,村平新增3万元。
    三是干部待遇低。澧县村干部的经济待遇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与当前生活水平和村干部付出的辛劳程度比明显偏低,而且覆盖率不高。除在职村干部误工补贴政策外,有关村干部基本养老保险、养老保险奖励及离任生活补贴的三个文件暂时只惠及村党支部书记,25%的在职村干部和95%的离任村主职被关在门外,引发了其他村干部的心理失衡和部分村干部上访。湖南省委提出建立在职村干部误工补贴和离任村支书、村主任生活困难补助制度,但每月200元误工补贴和30元生活补助的下限标准明显偏低。村干部一年内大部分时间在办公事,按此折算日均补贴不足10元,仅相当于目前农村小工工资的五分之一到七分之一。
                             基层期盼新举措
    目前,中央和地方高度重视基层基础工作,我们深信从根本上解决上述困难和问题已为期不远。这里,我们结合澧县的实践提四点建议:
    一是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从体制上逐步理顺县乡事权与财权,完善乡镇政府职能,减少村级工作压力。探索开展撤乡并村,加大干部精简力度,加快村民自治步伐,依靠群众管理群众,减少村级运行成本。
    二是不断完善村干部管理办法。有关部门要围绕中央要求和本省文件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规范村干部经济待遇,进一步扩大政策覆盖面,增强政策措施的可操作性,将在职村干部误工补贴、养老保险及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三是切实加大对村级的转移支付力度。村级组织承担了大量公共事务,涉及到基层的很多工作都要靠村级组织去落实,而县级财力大多不强,县本级保工资、保运转压力大,地市以上财政应加大对村级的转移支付力度。从澧县的实际来看,一个村每年的运转经费最低保障应达到5万元左右。
    四是逐步消化村级债务负担。建议上级出台相关政策,在全面清理村级债权债务的基础上,对过去发干部工资、完成税费上缴任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形成的公益性债务,由政府承担偿还责任,从村级债务总量中剔除;对于举办集体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等形成的经营性债务,按“谁经营、谁受益、谁偿还”的原则逐步偿还。通过分类消化,逐步帮助村级组织甩掉这一沉重的“包袱”。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