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这次全市工业大会是市委、市政府面对新阶段、新形势和新任务,谋划推进衢州工业经济实现新跨越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分析当前工业发展形势,围绕培育特色产业集群,研究部署“工业提升”工作,推动工业立市战略向纵深发展,促进我市工业在新的形势下乘势而上、又好又快发展。等一下,厉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贯彻。下面,我先讲三个问题:
一、充分肯定成绩,切实增强实施工业立市战略的信心和决心
2002年,市委、市政府从衢州实际出发,确立了“工业立市”战略,并在近五年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深化,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有力地促进了主攻工业氛围的形成。五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工业立市战略不动摇,从思想上、组织上、工作上全面确立工业在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在全市上下形成了主攻工业的浓厚氛围。
一是工业立市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2001年,我市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在全省的占比分别是2.53%、1.88%。市委、市政府基于对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市情的深入研究,重视思想 舆论先行,鲜明地提出衢州的差距在工业、潜力和希望也在工业,并坚持在实践中统一思想,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工业化。五年来,实现工业投资430亿元,年均增长37.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2001年的376家增加到2006年的813家,销售超亿元企业从16家增加到2006年的63家。去年,我市生产总值在全省的占比为2.45%,工业增加值的占比则提高到了2.02%,工业增长拉动生产总值增长7.9个百分点。这些不仅证明了市委、市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也使得工业立市战略更加深入人心。实践证明,衢州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工业必须率先跨越式发展。
二是工业发展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工业发展,主动学习工业、亲自研究工业、 把主要精力用于抓工业。市县两级都建立了领导挂钩联系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制度,选调、提拔了一大批懂经济、高素质干部充实到开发区、经济强镇和工业经济部门,并把工业经济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经济争先考核、工作目标考核以及招商引资专项考核的主要内容,使工业在各项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得到确立。
三是合力扶工成为各级各部门的自觉行动。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并适时完善“工业50条”及配套政策,集中资源要素倾斜支持工业发展;各县(市、区)也制订了相应政策,切实加大对工业的投入。五年来,各级财政投入工业发展资金增长1.6倍,实际供地面积中40%以上用于工业项目建设。各有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大力支持开发区(园区)的道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每年开展“三服务”活动,千方百计帮助园区、企业、项目业主解难题办实事,有效地改善了工业发展环境。
(二)在工业发展路子的探索上取得新进展。五年来,市委、市政府根据外部形势和自身发展阶段的变化,不断探索工业发展的新路子,有力地推动了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是把平台建设作为推动工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2002年,我们抓住难得机遇,果断决策,大规模地拓展了开发区(园区)的空间;在国家清理整顿开发区(园区)期间,顺势而为,对开发区(园区)进行了整合、优化。近两年,又及时把重点从框架性建设转到框架性和功能性建设并重上来,着力拓展空间、提升品位,增强了开发区(园区)吸引力,为我市工业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五年来,全市8个重点园区新开发土地面积达55平方公里,相当于2002年以前开发总量的5倍;新引进工业项目2032个,总投资349亿元;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税收分别增长49%和40%。
二是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位的任务来抓。五年来,我们坚持借力发展,着力创新招商思路和载体,招商氛围日益浓厚,针对性、实效性明显增强。全市累计引进超5亿元工业项目12个、超亿元92个,2006年新引进的工业项目与410产业的关联度达80%以上。同时,积极发挥土地资源优势,与杭州、宁波达成资源与产业合作协议,引进了一大批项目、资金,开创了与发达地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发展新路子。推行了工业项目决策咨询服务协调机制,严把项目质量关、布局关,为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是把工作重点逐步从抓企业转向了抓产业。在完成国企改制后,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了大力培育410产业,推进衢州制造业基地建设,工作重心开始从重点抓单个企业逐步转向重点抓产业。三年来,全市410产业产值年均增长35.7%,在工业中的占比提高了2.3个百分点,达到了73.2%。去年以来,在410产业的基础上,把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摆在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核心企业、产业链、集聚平台、支撑体系等关键环节,进一步加大了特色产业培育力度,在产业发展和提升上积极探索新路子。
(三)工业发展加快,贡献率、带动力显著提高。在工业立市战略的强力推动下,我市工业经济实现持续高速增长,并带动国民经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在推动我市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的跨越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核心动力作用。
一是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五年来,全市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高于生产总值增幅3.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利税年均分别增长30.6%和25.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和3.9个百分点。尤其是去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产值、销售、利税、利润以及规模以下工业产值等六项主要指标增速均位居全省第一,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9.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2.9%。工业还带动服务业、农业和建筑业的全面发展,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撑。
二是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工农联动、城乡互动,尤其需要工业反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业是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领域,截止去年底,我市在工业领域的从业人员达到29.39万人,比重比2001年提高6个多百分点,解决了一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工业化也加快了产业集聚和人口集中,促进了我市城市化进程。去年,全市城市化水平达38.8%,比2001年上升8.5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发展功不可没。
三是成为财政和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工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起着富民强市“主推器”的作用。去年,全市工业税收占同期财政总收入的48.47%,五年内提高了2.3个百分点;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中45%以上来自务工收入,五年内提高了12.3个百分点。可见,没有工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就没有可靠的基础。
综上所述,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衢州仍处于工业化的快速推进阶段,工业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仍然是实现“两大目标”、与全省同步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不可动摇的基础。我们必须进一步坚定实施工业立市战略的信心和决心,继续举全市之力主攻工业,推动工业经济在新的形势下再上新台阶。
二、深刻分析形势,把实施“工业提升”工程作为深化工业立市战略的主要载体来抓
当前,我市工业发展正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挑战。从外部形势看,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实施、宏观调控的长效化、机制化以及资源、要素的硬约束,形成了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倒逼机制。从自身发展阶段看,我市刚迈入工业化中期,进入了加速发展的黄金期。外部形势和自身发展阶段的根本性变化,显示着我市工业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关口,必须与时俱进地创新工业发展的理念和思路,探索适应新形势、新阶段的工业发展新路子。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全面实施“工业提升”工程。实施“工业提升”工程,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和工业化中期发展规律,围绕“两大目标、三大战略”,以高起点、特色化、跨越式发展为核心理念,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中心目标,以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集群为主要任务,着力构建促进工业提升发展的目标体系、规划体系、政策体系和工作体系,在集聚平台、核心企业、创新能力、集约发展、产业服务等五个方面实行全面提升,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进而增强区域竞争力。实施“工业提升”工程,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工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首先,“工业提升”工程的核心理念是高起点、特色化、跨越式发展,这是把握发展规律、推动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是一个政治态度问题,更是衢州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所在。衢州与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但发展慢也是一种优势,意味着可以充分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和教训,不走或少走弯路。现在,一些发达地区的“腾笼换鸟”,从一定程度上是为过去粗放增长支付代价。我市刚进入工业化中期,处在加速发展的起点上,确立高起点、特色化、跨越式的发展理念,可以有效避免再走“先扩张、后调整”的老路,实现“既快又好”、“既好又快”,进而走出一条具有衢州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二,“工业提升”工程的中心目标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是顺应宏观调控和市场变化的客观需要。随着宏观调控的长效化、机制化以及资源、要素硬约束的加剧,再走粗放增长的路子,不仅国家政策不允许、资源环境不允许,还会受到市场的惩罚。这几年,我市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链条过短、关联度过低,企业创新能力较弱,工业经济的能耗、电耗和污染物排放量都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投资强度、经济密度远远低全省平均水平,这样下去,不出几年,我市的资源空间优势就会丧失殆尽。尽管我市工业总量还非常小,但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制约下,没有“质”的保证,“量”的扩张就没有持续性,必须坚持“量质并举”,突出“以质为先”,用发展的眼光、战略的眼光,踏踏实实地推动增长方式转变。
第三,“工业提升”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培育特色产业集群,这是发挥特色优势、增强区域竞争力的现实选择。当前,产业集群不仅构成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而且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提升区域竞争力而竞相采用的产业组织模式。这一模式对我市具有特殊的意义。现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极化”效应和中西部地区“洼地”效应都在增强,要素流动的速度加快,新的市场格局正在变动和形成。我市处于东西部之间,如果不能形成自身独特的优势,必然会在要素流动和市场格局变化中被“边缘化”。培育产业集群,不仅可形成产业“粘性”,增强产业发展内生动力,还可降低群内企业成本,形成相对“洼地”效应,这是我市应对东部“极化”效应和中西部“洼地”效应双重挑战,提高区域竞争力的有效举措和现实选择。
三、扎实推进“工业提升”工程,努力促进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
实施“工业提升”工程,是我市事关全局和长远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明确目标任务,抓住关键环节,超前谋划、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地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实施“工业提升”工程的主要目标是:在“410”产业的基础上,致力选择和培育、发展一批成长性好、特色明显、带动性强、市场占有率高的产业集群。争取到“十一五”期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培育销售收入超200亿元的产业集群2个、超50亿元的5个、超10亿元的10个,初步形成市区一体、市县联动的产业集群体系,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具体工作中,要突出抓好五大提升:
(一)实施产业集聚平台提升工程。在新的形势下,区域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空间容量与品质的竞争,谁拥有空间资源优势,谁就拥有发展主动权。要把空间作为区域第一战略资源、作为“工业提升”的第一任务,作为抢抓机遇的第一条件来抓,把工业立市、合力扶工的重点放在合力扶园上,着力优化空间布局、扩大空间容量、提升空间品质。
一是加快构建立体式、梯度化、互补型产业空间体系。进一步加强产业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以“两规”修编为契机,从土地资源、产业基础、交通条件等多个角度出发,充分挖掘空间潜能,加快构建以“工业新城-省级开发区-重点乡镇工业功能”为主体的新型产业空间体系。要进一步明确不同层次园区的功能定位、制定项目入园标准,引导项目科学布局,促进产业梯度化布局、互补型发展。要把乡镇工业功能区规划建设作为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来抓,坚持“宁缺勿滥,择优而建”,抓紧编制和完善规划,科学安排建设时序,创新体制、机制,切实加快启动和建设步伐。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在全市初步构建新型产业空间体系,区域产业承载力明显增强,集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各类园区内工业总产值超800亿元、税收超30亿元。
二是切实抓好产业平台的扩容和提升。要坚持框架性与功能性建设并重、把潜在的空间资源优势加快转化为现实的产业承载优势。要大力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加大报批力度,加强征迁工作,加快建设步伐,努力保持工业熟地动态储备面积相对稳定。各地每年新增的建设用地指标,必须确保50%以上用于产业平台建设。要切实加快产业平台的功能设施配套。“工业新城”和各省级开发区要坚持用城市化理念指导开发建设,加快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向开发区延伸;重点乡镇工业功能区要把为省级园区提供配套和特色资源开发作为主要方向,以“外打通道,内强功能”为重点,加快建设和完善内外配套设施。市区重点乡镇工业区建设指导意见要抓紧出台。要十分注重大块优质工业用地的开发、保护和利用,对百亩以上的工业成片用地和特殊项目用地,要建立储备库,为大项目和优质项目的招商创造好条件。
三是不断创新园区开发管理体制。要从增强园区滚动开发能力着眼,加快开发管理体制创新。对省级园区原则上要建立独立的财政体制,并在基础设施专项资金投入、商住用地安排等方面尽力支持;对重点乡镇功能区要因地制宜地探索县直管、省级园区代管、乡镇自管等开发管理模式,切实解决资金、人才以及招商信息、力量等方面的制约。要建立部门为园区办实事制度,进一步整合资源支持园区建设。市政府将建立部门为园区办实事机制,每年由市开发区、高新园区提出市级部门为园区办实事的具体事项,经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后,列入市政府对部门的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还将建立市级部门联系市区重点乡镇功能区制度。
(二)实施产业龙头带动提升工程。大企业的能量,绝不是它的大而全,而是它以最强的市场实现形式,带动起千百家中小企业,带动整个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要把引进和培育产业龙头作为培育产业集群的根本性举措来抓,力争“十一五”期间,培育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的企业2家、10亿元以上的20家、亿元以上的100家以上;引进并建成投资10亿元以上龙头性项目2个、3亿元以上项目20个,亿元以上项目100个以上。
一是突出战略性产业龙头项目的引进。要把引进战略性产业龙头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首要任务和主要突破方向,建立健全战略性产业龙头项目前期工作机制,做好产业规划的编制、完善和深化,加强对产业投资热点和战略性项目投资机会研究,着力在产业链的节点中、在市场变化的动态中寻找和引进战略性产业龙头项目。市开发区、高新园区每年至少要引进1个投资5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各县(市、区)每年至少要引进1个投资3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这要作为招商引资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对战略性产业龙头项目的引进继续实行一事一议政策,政府分管领导要到一线,快速反应、有力协调。
二是做强做大产业龙头企业。在注重引进的同时,切实加大对现有产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培育力度。要继续实行市长特别奖和企业上台阶奖,开展制造业企业争先排名和优秀企业家评选活动,充分调动企业做强做大的积极性。要支持重点企业涵养稳定财源,对招商引资税收奖励政策期满、产值、税收贡献较大的现有企业也要给予奖励。要为龙头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列出一批市场占有率高、带动面广、产销规模大的企业给予重点培育,政府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协调解决龙头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三是积极发展和引进协作配套型企业。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在规律,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积极开展产业招商、以商招商,鼓励龙头企业引进协作配套项目、扩散加工环节,认真研究扶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当地中小企业进入龙头企业生产体系,着力拓宽、延伸产业链,构建龙头引领、专业分工、集群发展的产业组织体系。
(三)实施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产业创新能力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各级各部门要把省委建设创新型省份的要求落实到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上,积极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品牌创新,逐步提高“衢州创造”的贡献率。
一是着力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以拓展技术来源、提升装备水平、强化人才支撑为重点,加快建立、健全技术创新的激励、推广和保障机制。要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技术引进、创新和技术改造的激励力度,鼓励企业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支持企业运用、推广和转化科技成果,对市区企业引进国内外关键技术并进行消化吸收、集成创新和产业化生产的,对被列为重点、并在当年竣工投产的市区技术改造项目,市政府将给予一定比例的资助。切实加强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继续办好科工会、网上技术市场,积极引进和培育孵化器等创新载体,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对市区企业创建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且有市级以上科研成果的,市政府也要给予奖励。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鼓励企业引进国内外智力,开展专业技术人才评选,优化人才创业环境,逐步形成尊才、重才、爱才的浓厚氛围和育才、引才、用才的良好机制。市政府将安排100万元,专项用于对市区专业技术人才的奖励;在全市拔尖人才评选中,工业专业技术人才比例不少于40%。
二是着力推动企业管理创新。要把推动企业上市作为促进企业管理创新的首要任务和重要载体来抓,按照“上市一批、辅导一批、储备一批”的基本思路,切实加大对企业上市的支持力度,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全市有5家以上企业上市。要积极引导企业深化发展战略研究,开展管理咨询、管理体系论证工作,加强信息化管理,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深入实施企业家素质工程,继续借助企业家大学苑、企业家联合会等载体,为企业家的交流、提高创造好平台。
三是着力推动企业品牌创新。品牌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创一个名牌,不仅可以兴一个企业、带一个产业,还可以提高区域的知名度。各级各部门特别是企业要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鼓励和支持更多的企业争创国家、省级名牌产品和驰名、著名商标。对首次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的市区企业,市政府将一次性重奖100万元,并给予大力宣传。同时,要结合招商引资与国内外的名牌、名企、名人攀亲结缘,吸引知名企业、名牌产品来我市落户,力争创出更多的能代表衢州形象的名牌产品。
(四)实施集约发展水平提升工程。要通过实施集约发展水平提升工程,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30%,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在2005年各下降15%,省级园区投资强度、经济密度均提高1倍以上。
一是坚持挑商选资不动摇。要把增量调整的重点放在提升引进项目的质量上,进一步明确产业导向目录,全面推行和不断完善工业项目决策咨询、投资复核验收两项制度,严把项目选择关、落地关和竣工验收关,并将此与项目备案核准、优惠政策兑现直接挂钩,切实提高项目的产业关联度和投入产出率。各县(市、区)对所属省级开发区、重点乡镇功能区也要制定相应的入园标准。
二是大力推行节能降耗。要把存量调整的重点放在发展循环经济,推行节能降耗上,综合采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以实施工业循环经济“5518”工程为载体,突出抓好一批循环经济试点项目、一批节能降耗项目、一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一批清洁生产审核项目的实施,加快淘汰一批落后生产能力。要抓紧制定“五个一批”的实施计划,建立节能降耗专项资金,扎实推进节能降耗工作,加快推进产业、园区、企业三个层面的循环经济发展。
三是切实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要把集约利用土地作为长期保持我市竞争优势的重要任务来抓,建立健全土地集约利用考核评价体系,严格落实土地“双控”指标,着力增强节约用地的刚性约束;实行差别地价政策,适度提高工业用地价格,用市场手段促进企业节约用地。要坚持按投资规模确定供地量,对建设期2年以上的项目要实行按进度分期供地,并加强对项目平面图设计管理,鼓励和要求企业建设多层厂房,严格控制中小项目建设专门非生产性用房。要切实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和处置力度,建立有效的倒逼机制,促使企业新上项目或开展存量土地招商,推进破产企业重组和盘活。
四是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进一步明确企业在转变增长方式、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责任,尤其要加大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管理、监督和执法力度,并与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当年各类评比和各项优惠政策的享受直接挂钩。需要指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既是对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广大企业的必然选择。企业不仅是市场竞争主体,同时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主体,是转变增长方式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实践者,是推动衢州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力军。我们要共同按照科学发展观来抓工业,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来促工业,推动工业经济走向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五)实施产业服务环境提升工程。建立健全产业支撑体系,是整合各方资源向工业倾斜的具体抓手,也是政府培育产业集群不可忽缺的内容,一定要下大决心,花大功夫。
一是建立健全市场服务体系。市场服务体系是一种专业化、系列化、社会化的服务网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进一步完善服务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有选择地引进和支持企业培训、职业教育、物流、金融、信息咨询、技术研发推广等生产性服务项目,着力提高服务业与特色制造业发展结合的紧密度。要高度重视表面处理、热加工等产业配套基础性项目的规划、建设,着力提高产业配套能力,降低企业交易成本。要切实加强对市场中介机构的支持和监管,积极引进外来中介组织,推进市场化竞争;继续鼓励建立行业协会,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进而逐步建立起专业化、系列化的市场服务体系。
二是建立健全要素保障体系。坚持工业优先、集群优先,集中要素向工业、向集群倾斜。大力拓展融资渠道,不断优化政府资金配置,继续促进银企合作,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拓宽民间资金融通增值渠道,着力提高产业集群发展的资金保障能力。调整和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大用地指标争取和项目报批力度,加快低丘缓坡开发、土地整理和农村宅基地整理,努力保障工业用地需求。提高职业教育和农业素质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劳动力市场,着力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继续做好煤电油运等综合协调和供应保障。
三是建立健全政府支持体系。我市的产业培育和企业发展整体处于“呵护期”,在这个阶段,政府支持必不可少,而且至关重要。各级各部门要围绕实施“工业提升”工程,切实加大对产业培育的支持力度。
首先,抓紧建立和完善“工业提升”工程的组织保障体系、目标责任体系和工作推进体系。今天提交大会讨论的“工业50条”政策和“工业提升”工程行动纲要是今后一段时期工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文件修改、下发后,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抓好落实。市里将成立“工业提升”领导小组,建立“工业提升”工作联度会议制度,加强指导协调,及时协调解决遇到的各类重大问题。各县(市、区)、市相关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制订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层层分解目标任务,强化责任,严格考核,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各级财政要增加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不断加大对产业集群培育的投入力度。市政府今年将进一步加大国有资产整合力度,充分挖掘潜力,尽力一切力量支持园区建设、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为衢州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其次,要切实改善工业企业服务环境。坚持和完善市领导挂钩联系、工业企业绿卡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探索建立产业运行分析评估和龙头企业个性化服务机制,逐步形成以产业为中心的专业化服务模式,推进部门服务工业、服务园区、服务企业长效化。部门在为园区、企业的服务上一定要下真功夫,不看你说什么,就看你为园区、为企业特做了哪些实事、解决了哪些难题,以此来考核你的工作业绩、考核你的部门作风,考核领导干部的水平。
第三,要着力营造尊重企业家和创业者的浓厚氛围。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近几来,我市工业经济之所以取得长足发展,很重要的一条,在于一批具有很强创业精神和市场开拓能力的企业家不断涌现。今天在座的企业负责人,都是我市工业战线的精英,衢州工业的发展、产业的提升,关键靠你们领军,靠你们支撑。我们要树立和宣传一批优秀典型,对那些经营业绩突出、社会责任感强的优秀企业家,要给予大力表彰和广泛宣传,以先进树形象,以先进带群体,努力在全社会营造鼓励企业家干事业、支持企业家干成事业的良好氛围。同时,希望在座的各位企业家,在引进和帮扶协作配套企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上,在加快企业技术、管理和品牌创新、推动增长方式转变上,在增加社会责任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上,发挥领军作用,给全市企业带个好头。
同志们,推动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企业一定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牢固树立高起点、特色化、跨越式发展的理念,以实施“工业提升”工程为载体,着力推动工业立市战略向纵深发展,为我市加快实现“两大目标”、与全省同步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