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高校开展宣传思想工作总结 [打印本页]
作者: 秘途杂谈 时间: 2023-11-23 08:41
标题: 高校开展宣传思想工作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这为宣传思想工作“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指明了方向。我国高校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研究、交锋的重要阵地,直接影响青年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及其成长成才,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新媒体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导致人们接受的信息鱼龙混杂,新时代的大学生属于“Z世代”,这给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带来了较大挑战。如何在“守正”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工作理念、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创新,运用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开展宣传思想工作已是摆在各高校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习近平在xx工作期间开创的“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四下基层”工作方法,体现了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工作方法的有机统一,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四下基层”工作法与宣传思想工作在本质上具有内在一致性,是高校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法宝。
一、“四下基层”工作法的基本内涵
“四下基层”工作法是习近平在xx担任地委书记时开创的一种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方法。信访接待下基层,即领导干部主动深入到基层去接访群众,“把群众信访转变为领导下访”,为群众排忧解难。现场办公下基层,即上级党政领导和成员到所管辖区域的基层进行现场调查,当场做出决定或决策,协调解决各类困难。调查研究下基层,就是领导干部躬身到基层一线,“同基层干部群众一起找问题、理思路、议对策,立足基层发现问题、针对基层分析问题、依托基层解决问题”。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即领导干部深入基层群众中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面对面的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宣讲,“把党的声音传递给群众,把党的方针政策解读给群众,切切实实宣传好党的方针政策”,及时解答群众疑问。信访接待下基层进一步畅通了群众反映诉求的渠道,是领导干部贴近群众生活、倾听群众诉求的重要措施;现场办公下基层拉近了机关与基层的距离,是工作理念创新、工作作风转变的生动体现;调查研究下基层体现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基本方式和践行群众路线的有效途径;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是增强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信心和决心的重要途径,体现了密切联系群众的内在要求。四个方面既互相联系又相互贯通,也各有侧重,统一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过程,是新时期开展群众工作的科学有效方法,为新时代高校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方法指引。
二、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四下基层”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可行性。“四下基层”工作法,实质是解决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最终目的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宣传思想工作的服务对象是群众,依靠的根基力量在群众,宣传凝聚群众、教育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是其根本目的。因此,宣传思想工作具有群众工作的天然属性,本质上就是做群众工作。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而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不仅关系民族未来,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就要求将党的声音和意志真正传递到师生耳畔心间。基于此,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群众在哪儿,工作就要做到哪里,以“为了学生、依靠教职工、服务人民”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为师生服务同教育引导师生紧密结合,将满足师生需求同提高师生素养结合起来,把发挥师生智慧和凝聚师生共识有效结合起来。这种目的上的一致性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借鉴“四下基层”工作法提供了可行性。
(二)必要性。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和现代信息技术、新媒体的广泛应用,高校师生的独立性、差异性和多样性日益明显,更接地气、吸引力更强的宣传思想工作方式方法成为高校破解凝心聚力效果不理想问题的迫切需要。
1.高校加强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的现实需要。高校既是人才培养的重镇,也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承担着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重要任务。在国际格局面临深刻调整、我国进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对中国的未来走向、中国和世界的互动关系等,高校师生在认知和理解上存在模糊不清的现象,亟须宣传思想工作加以正确引导。此外,后疫情时代,一些国家试图以“甩锅”和推卸责任的方式转移国内矛盾,从多个角度影响和消解人们的“四个自信”,并借机大肆宣扬西方意识形态思想,由此也增加了高校对师生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的难度。在这种背景下,加强引领力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进一步坚定师生的“四个自信”尤为紧要。
2.深化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客观需要。近年来,由于境外敌对势力通过推广所谓“普世价值”、西方民主等,各种抹黑和丑化中国的核心价值、政治制度等,诱导人们怀疑,甚至否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设置话语陷阱,评判和攻击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制度,竭力消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根基,企图影响人们的价值认知和价值理想。在多重因素影响下,高校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受到冲击。同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模式创新性和多样性不足,文化育人工作方式方法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强,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师生思想共识的作用。因此,高校采取恰当有效的工作方法引导师生树牢价值理想成为现实需要。
3.增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有效性的迫切需要。一方面,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导致高校存在对宣传思想工作重视不够、高校内部各单位之间宣传思想工作开展不平衡等现象。另一方面,数字化的蓬勃发展、移动新媒体的出现,导致信息传播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给高校在网络舆情管理、主流意识形态治理、话语权的维护等方面带来较大的难度。而高校传统的宣传思想工作方式方法由于深入基层不够,对基层情况不够熟悉,存在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宣讲形式相对单一、宣传信息发布不够及时、宣传资料与基层师生需求差距大、提供的宣传文化作品不能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基层师生文化活动匮乏等情况。这些都是高校增强宣传思想工作有效性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三、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四下基层”的实践理路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仅是宣传思想工作的应有之义,也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对宣传思想工作的经验凝练,是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有效途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落脚点是立德树人,其目标导向是围绕师生关心、关照师生关切、服务师生需求,不断提高师生政治觉悟、思想水平,引导师生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四下基层”要求客观全面地把握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四下基层”,对于改进和丰富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方法,有效解决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实效性不强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一)思想引领:以“接地气”方式增强高校师生的思想认同。“四下基层”是高校加强对师生思想引领的有效途径。党的群众路线要求一切为了群众,“为了群众”首先就要知道群众真正所需、所急、所想的事情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党性观念,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领导干部“四下基层”,从基层群众中获取真知,不仅畅通民意诉求,汇集民意民智,推动科学民主决策,而且增进与群众的深厚感情,转变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工作作风,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在高校,师生就是群众,这就要求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要接地气,主动融入师生中间,洞察师生的思想动态和情绪变化,掌握师生思想困惑的“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把工作做到师生心坎上。同时,坚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将“键对键”“屏对屏”与“面对面”有机结合,围绕师生关注的现实热点重点问题,积极主动与师生交流、沟通、解疑释惑,引导师生合理表达诉求,让师生知道“是什么”、明白“为什么”,打通宣传教育服务师生“最后一公里”。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通过“四下基层”,深入到师生中间,实现工作重心由“上”到“下”的转变,在与师生朝夕相处中宣传党的政策,做好形势教育,引导师生理解明白党委决策的落脚点是为了师生、服务师生,使师生拥护党的政策,自觉自愿跟从党的步伐,从而使宣传思想工作在启智润心、答疑解惑、服务师生中更好地引领师生,凝聚奋进力量。
(二)价值引领:以“正能量”方式增进高校师生的价值认同。“四下基层”是增进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必要措施。“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要做到密切联系群众就要善于为群众服务,为群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办好事实事。“四下基层”工作法正是按照把民情了解好、政策宣传好、群众服务好、矛盾化解好、工作落实好的目标要求,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成为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渠道。进入新时代、互联网时代、后疫情时代,高校师生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更加强烈,更喜欢用鲜明而直接的方式表达诉求、参与互动。针对这些新变化、新特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站稳人民立场,秉持走好群众路线的态度,坚持“四下基层”工作法,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访民意、察民情,及时了解师生所想所愿,着力在抓住重点难点、解决薄弱点上下功夫,开展面对面宣讲、心贴心宣传、点对点传播,通过事实与道理共同阐释的方式,向广大师生讲清楚“怎么看”“怎么办”,引导师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中坚定立场、明辨是非。同时,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通过“四下基层”,到师生群众中间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基层师生输送接地气、有温度、感染力强的宣传文化作品,满足师生多层次和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可以有效增进师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引导师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三)效果引领:以“多样化”方式增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实效性。“四下基层”为高校提供了增强宣传思想工作有效性的重要方法。宣传思想工作既不能靠强制灌输,也不能靠行政手段解决,必须坚持理念创新、方式方法创新、话语体系创新,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并易于接受的方式、用鲜活的具体事例,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加接地气、通人情、达民意,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让理论宣传、思想传播“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在“四下基层”过程中,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既“动腿”——深入到师生中间,又“动情”——与师生想在一起、站在一起,也“动嘴”——用师生喜欢的语言、喜爱的方式讲好“校园故事”“党的故事”“中国故事”,在同频共振中主动引领师生、凝聚师生。同时,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甘愿当小学生,真正走进生活实际,了解师生所需,实现工作方式由“演”到“行”的转变,着眼师生实际,构建科学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疏导不良情绪,化解各种矛盾;对于广大青年学生,需要时常关注他们的学业困境、就业困惑、生活困难及心理健康、人际交往等方面,在帮助解决思想困惑、心理困扰、经济困难、就业困境等方面下功夫,用心用情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使青年学生切实感受到学校的关心关爱,提升幸福指数,坚定永远跟党走、为实现民族复兴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对于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需要在政治上引导、专业上培育、生活上关心等方面用心用情用力,促进教师履行好立德树人职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四下基层”,把“我们想要做什么”转变为“师生群众希望我们做什么”,既当好党的理论、政策宣传宣讲的“麦克风”,又当好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道德观念、价值理念和新时代大学精神的“播种机”,通过为师生答疑解惑、解决师生所急所需,使广大师生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获得师生的支持和信任,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工作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四下基层”工作法是对我们党坚持群众路线这一优良传统的继承、运用和发展,是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在新时期的集中体现,是把实践当成第一课堂的生动演绎。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通过“四下基层”,做到“思想上关心师生、情感上贴近师生、作风上尊重师生”,真正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到师生心坎上,从而进一步激发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起更加强大的智慧和力量。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