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小材料,大智慧,拜读专题培训交流发言和基层治理经验文章! [打印本页]

作者: 释然    时间: 2023-10-9 10:13
标题: 小材料,大智慧,拜读专题培训交流发言和基层治理经验文章!
编者按:8月11日上午,全市县处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新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及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专题培训班举行第三期专题交流。南漳县委书记罗兴斌在专题培训班上,作了题为《发挥生态优势 建设美丽南漳 打造襄阳都市圈绿色发展示范区》的交流发言,表示南漳将以“最大作为”展现全市“最大生态县"的“最强担当”,在襄阳都市圈绿色发展中走在前、作示范,挑大梁、作贡献。

发挥生态优势  建设美丽南漳

打造襄阳都市圈绿色发展示范区
一、提升站位高度,在牢记使命、不负重托中勇担南漳之“责”
打造襄阳都市圈绿色发展示范区,是坚定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省市委工作要求的政治责任。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确处理好“五个重大关系”,进一步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以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美丽南漳建设。
打造襄阳都市圈绿色发展示范区,是南漳转化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优势发挥、生态资源利用文章,加快推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探索山区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南漳实践,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努力让绿水青山出“颜值”、金山银山有“价值”。
打造襄阳都市圈绿色发展示范区,是坚持人民至上、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让南漳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美,让绿水青山既变成金山银山,更变为老百姓的幸福靠山。
二、增进认识深度,在正视自我、知优明劣中辨清南漳之“势”
厚重的历史文化、优越的生态环境、众多的特色物产、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南漳良好的资源禀赋。
“铁水公空”立体综合交通格局基本形成,全面融入襄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是南漳优越的交通区位。
国家和省、市对我老秘网县支持力度前所未有,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试点县、全市唯一的全国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县、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等一系列政策支持,是南漳大好的政策机遇。
化工园区达到C级一般安全风险等级,拥有全市唯一的、新批建占地2140亩的磷石膏渣场,全省唯一县级园区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龙佰钛业新材料、张家坪抽水蓄能电站、新天氢能产业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是南漳蓬勃的发展后劲。
完成由单一农产品出口向“农产品加工主导、精细化工领跑、纺织机电轻工跟进”的多产业支撑转变;2022年实现出口总额从3亿美元到6亿美元的大跨越;荣获国家级食用菌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省级精细化工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省级茶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省级农产品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4块牌子,创下2022年出口额在全省三类县中位列第一等“五个第一”,是南漳独特的开放优势。
经济体量不大,优势转化不足,城乡发展不均是南漳自身劣势。优势是我们实现目标的底气,劣势是我们加压奋进的方向,我们决不因南漳是山区县就降低工作标准,决不因南漳是重点生态功能区就束缚手脚,决不因南漳底子薄基础差就自暴自弃,坚决用足优势、转化劣势,推动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三、找准实践维度,在扬长补短、服务大局中激发南漳之“能”
以“两山”理论为指引放大生态优势,打造生态产业化示范。找准绿色发展的“金钥匙”,用好生态资源的“金饭碗”,加快把“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发展胜势,高质量保护、高水平治理、高效能利用,做好“水”文章,变一方生态“好水”为经济“活水”;添林加绿、管林护绿、增能赋绿,做好“林”文章,促进“两山”转化;护好古山寨遗址、讲好古山寨故事、用好古山寨资源,做好“寨”文章,把古山寨打造成我老秘网县文化旅游“金名片”。
以重大项目为支撑夯实工业底盘,打造转型升级示范。坚持工业强县,大抓产业、抓大产业,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围绕精细化工、新型建材、智能装备制造、农产品精深加工四大支柱产业,以及正在全面起势的新能源产业,打造五大主导产业,实施“支柱壮大、龙头突破、园区提升”三大行动和工业倍增计划。力争到2025年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关口,达到600亿元;到2030年,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跨越千亿大关。
以全链升级为路径做强特色农业,打造田园综合体示范。依托特色资源,集中力量做好“土特产”文章,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稳产增收,聚焦聚力守底线;致力于规模化建设、数字化建设、品质化建设,聚焦聚力壮基地;加快开工一批项目、投产一批项目、培育一批项目,聚焦聚力强龙头;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促农”,拓展多元价值、挖掘文化内涵、做实项目支撑、强化联动发展,聚焦聚力兴业态;实施有机谷总部建设工程、品牌培育工程、品牌转化工程,聚焦聚力树品牌。
以协调发展为核心缩小城乡差距,打造新型城镇化示范。抢抓“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历史机遇,按照“东进、西控、南优、北拓”的发展规划,加快建设美丽县城;加快建设美丽生态、大力发展美丽经济、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加快建设“三美”乡村;全力实施“431”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建设和优化襄南高速、襄宜高速、河谷南高速、麻安高速4条高速公路,提档升级207国道、305省道、251省道,每年新建100公里以上农村公路,加快建设“五横五纵”交通路网。
以共同缔造为抓手促进基层善治,打造治理现代化示范。南漳作为全省共同缔造试点县,高质量完成试点任务是省委交给我们的“必答题”。坚持“一个红色屋场”办成一批实事,“一张时间存折”记录一片爱心,“一家法治诊所”化解一批矛盾,在学用结合上再下功夫、在重点探索上再强措施、在上下联动上再加力度,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努力把南漳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山区县基层善治的样板。
四、强化落实力度,在笃行实干、善作善成中彰显南漳之“为”
南漳将知责担责、知重负重,紧盯目标抓落实,过程控制抓落实,典型带动抓落实,转变作风抓落实,“以十干促实干”,多喊“跟我上”、不喊“给我上”,用实干创实绩。
南漳将坚守和传承楚人的精神根脉,继续以“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的奋斗精神,“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精神,“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没困难”的攻坚精神,“一群人、一条心、一起拼、一定赢”的团结精神,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区,努力为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和湖北先行区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南漳发布
创新“微治理”  释放“大能量”

罗兴斌
去年11月,南漳县被确定为全省14个之一、全市唯一的深化共同缔造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试点以来,聚焦打造全省山区县基层治理样本,先行先试、大胆创新,作出了一些有益探索。
一、驱动:制约治理的四个主要症结
坚持问题导向,通过精准把脉,找准了制约基层治理的四个主要症结。
一是村民居住分散、组织群众不便。南漳是典型的山区县,山大人稀,村民参与村务不方便。合村并组后,村民小组“小马拉大车”问题严重,小组长多由村“两委”干部兼任,治理力量和责任主要集中在村一级,村实组虚,湾组缺少有效的治理抓手,增加了干部服务群众、组织群众的难度。
二是基层力量欠缺、群众参与不够。南漳主城区下辖的6个社区,版图面积均超过3.5平方公里,其中卞和社区、徐庶社区管理人口均超过了1万户,超700户的网格有16个,有的网格员服务居民高达1200户,导致社区无法实现精细化管理。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引导激励机制,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三是矛盾纠纷繁杂、化解渠道不畅。基层社会矛盾呈现多样化、复杂化、易激化的特点,加之部分干部工作能力不足、矛盾化解渠道少,一些小纠纷由于没能被及时发现、有效处理,逐步升级。
四是集体经济薄弱、带动能力不足。在全县304个村(社区)中,村集体经济收入虽然都达到5万元以上,但49%的村还未突破10万元,强村、富村还不多。村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增收渠道大多以土地流转、资源发包、光伏发电为主,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经营性收入占比较低,仅为23%左右,联农带农作用不明显。
二、行动:小口切入的四剂施治良方
针对基层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和突出问题,坚持小口切入,探索出四剂施治良方。
一是创新“红色屋场”,激活治理“微单元”。依托屋场这一生活单元,随湾就片、因地制宜划分“红色屋场”,推选责任心强、作风过硬、公认度高的党员担任屋场长,明确“一长六员”(政策理论宣讲员、村情民意收集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公共设施管护员、环境卫生监督员、移风易俗倡导员)职责,构建“村党支部—湾组党小组—红色屋场长”三级组织体系。搭建“屋场会”议事平台,通过同围一个圈、共议一件事,按照“小事屋场自办、难事村屋联办、大事镇级帮办”的“三事分办”模式,办理情况接受屋场群众监督,满意率低于60%的不得从清单上销号,实现问题大家提、主意大家拿、事情大家干,并在年底对屋场长实行评价,评选“最美屋场长”,纳入“南漳百杰”“南漳楷模”表彰。目前,全县共建“红色屋场”1728个,召开屋场会6300多场次,发动群众捐资捐物价值近2000万元、投工投劳20多万个,完成事项1800多个。
二是创新“时间存折”,引导参与“微服务”。将增强群众参与的内生动力作为关键之关键,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立足群众身边、房前屋后的小事实事,建立居民线上“点单”、实践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运行模式,制定嘉许激励机制,为参与服务的志愿者发放“时间存折”,将服务时长以积分的形式存入存折,通过用积分兑换日用品、按分值给予荣誉嘉奖等方式,实现奉献、计时、回报志愿服务的良性循环。同时,拓展“时间存折”应用范围,将屋场长组织发动群众、群众出资出力参与共同缔造等计入“时间存折”。目前已发放“时间存折”8.7万张,存储志愿服务时长133万小时,推动群众解决“身边事”2万多件。
三是创新“法治诊所”,就地化解“微矛盾”。全面落实“一社区一律师”“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以村(社区)为单位挂牌开办“法治诊所”,按照“就早、就小、就近、就快”原则,邀请村聘律师、蹲点法官、包片民警、五老乡贤等“坐诊”,推行“接诊”普法、“巡诊”送法、“会诊”依法、“处诊”用法的工作机制,为群众提供面对面的纠纷调解、法律咨询服务。全县共开办“法治诊所”143家,为群众提供纠纷调解、法律咨询、普法宣传8900余人次,开展“三送一谋”活动250余场次,解决疑难复杂矛盾和纠纷70余件,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四是创新“红链赋能”,打造发展“微引擎”。探索以党建链赋能产业链,推行“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集体经济壮在产业链上、乡村治理融在产业链上”的“五链”模式,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带动集体经济突破性发展。以东巩镇铁家垭村为例,该村曾是产煤区,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后,集体经济一度陷入低迷。为加快壮大村集体经济,去年经“屋场会”商议,决定按照“党建引领、企业参与、村社联动”发展思路,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110亩吊瓜产业,将村“两委”干部、无职党员、技术骨干吸纳在产业链上,推行村、企、民股份合作制,发动村民全部参股,带动本村及周边就业800余人次,群众人均增收8000多元,41户脱贫户分红近4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过百万元。目前,该模式已在东巩全镇推行,去年该镇村集体经济平均收入达31.6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超50万元的村3个、过百万元的村2个。
三、触动:感悟深刻的四点有益启示
南漳坚持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边提升,通过深化共同缔造推进基层治理,得到四点有益启示。
一是必须把党建引领作为“第一要义”。南漳创新“红色屋场”将党组织链接到人、创新“红链赋能”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等做法,通过让基层党组织扎根于广大群众和社会组织之中,建强基层治理“主心骨”。
二是必须把群众参与作为“第一动力”。南漳坚持群众主体地位,以“屋场会”畅通民意表达渠道,以“时间存折”激发群众参与热情,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实现了自理自治。
三是必须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南漳按照“服务谁、谁评价”的原则,发动群众建立全过程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对项目建设和活动开展情况等进行评价和反馈,提升了群众对党委政府工作的满意度,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四是必须把制度创新作为“关键一招”。南漳在探索中总结了“一个屋场解决一批实事”“一张存折奉献一片爱心”“一家诊所化解一批矛盾”“一个链条致富一方百姓”的做法,均固化为制度,在县内全域推广。
来源:襄阳日报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