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占制高点,加快三明旅游产业发展 | |
福建省旅游局副局长李毅强 |
要跳出旅游看旅游,跳出福建看福建,跳出三明看三明,这样才能在比较高的站位发展旅游。
从全球看,旅游是唯一可称得上是“一业兴百业兴”的产业。世界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产值占GDP的比重越来越大,旅游对经济社会发展
要在把握政策机遇中加快发展旅游业。深刻理解胡锦涛总书记“6·25”讲话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内涵,密切关注和把握国家近期开放、产业、投资、金融、消费、就业等方面的重大政策调整和经济发展变化特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以下几个重要变化:一是经济已进入快速增长期;二是内需增强,旅游成为一个重要增长点;三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大;四是由产品短缺时期转入相对过剩时期;五是工业化、城市化双加速;六是经济发展以流动人口增加为前提。
二、如何发展三明旅游业
三明旅游业已进入新的战略谋划期,对自身发展要有清醒判断,要充分认识到三明旅游业虽然是精神、资源的富有者,但却是财富、物资的匮乏者。要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财富优势,把无形资本转化为有形资产,抢占五个制高点,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政府主导制高点。政府要把抓旅游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三明旅游资源综合要素全国一流,但能否打造成为一流的旅游产品要靠大家努力。目前,除泰宁的旅游产品处于成长期外,三明其余各地的旅游产品均处于开拓期。因此,要改变口头重旅游、实际重工业的情况,要重视打造旅游发展的软环境,真正把旅游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旅游;各部门要加强协作,做到“不互相揭短,要相互宽容;不互相争斗,要相互感恩”。
(二)产品制高点。要敢于突破,学习山东、海南等地发展旅游经验,打造高端旅游产品,吸引境内外高端游客。三明机场建成后,航线不能被一家航空公司垄断,要通过给予补贴等形式,争取把晋江、温州、宁波、汕头等地的航线延伸进来,再开辟若干条直升机航线,方便游客进出,形成集散地。要在泰宁、沙县、永安等地设立国际旅行社、组团社,同时要加大对原有旅行社的扶持力度,形成旅行社群体。泰宁作为龙头,不能只注重城区,要结合新农村建设,把高速公路连接线沿线的村庄建成旅游村。
(三)政策制高点。要理顺旅游管理体制机制,借鉴浙江等地做法,比如把旅游局与景区合并,设立景区旅游局;把旅游与文化部门合并,设立文化旅游局,等等。要争取政策支持,把三明、泰宁作为落地签证口岸,注重第三产业与小型国际化接轨,借鉴丽江等地的做法,吸引外国人到三明落地经营或与三明人联营。要打破条块分割,充分利用资源,在三明各地形成不同的旅游功能区,统一宣传推介三明,推动三明旅游一体化。要创新机制凸现特色,敢于把县城最好的店面,通过擂台赛等形式,优惠租赁给业主,让他们来展示三明的特色文化和旅游商品。泰宁要形成国际化旅游目的地,还要加强星级饭店和导游队伍建设。
(四)规划制高点。要把旅游列为支柱产业,在规划上转变思路,从产业规划转向目的地规划。目的地规划要突出中心城市,城市规划要突出园林特色,不要仅仅重视建设“城市花园”,更要注重建设“花园城市”,青山绿水、大量的草地永远不会落后。三明各县(市、区)要作为三明的城市群、生态群来打造,形成既有闽中、闽西北特色,又有自身独特风格。如泰宁要突出徽派特色,抓好小型购物广场建设;沙县要推进显山露水工程,等等。
(五)文化制高点。要树立三明旅游的整体形象,是否可以将其定为“灵动山水、魅力三明(或迷人三明)”。要策划一批宣传平台,三明可以制作一首歌,邀请词曲名家来作词作曲,把三明唱响,达到像《太阳岛》、《五指山》等歌曲的效果。要培养旅游产品形象大使,每个县可以从教育系统或向外招收1-2个形象好、口才好、具备一定英语口语水平的大学生,作为当地的旅游产品形象大使,帮助其解决编制、户口等问题,并请福建师大、省旅游学校对他们进行专门培训。要关注、重视会展旅游,不能忽略节庆活动的重要性,如可举办插花大赛、烹饪大赛、桥牌大赛、麻将大赛等,邀请各国驻华大使、武官、商务参赞的夫人参加,增加人流、物流,扩大影响面,提升知名度。三明具有唯一性、排他性的景点要重点打造,宗教朝圣产品也要利用好。
一、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必须坚持以文化理念为灵魂的科学发展观。文化是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这就是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科学理念!大家都知道云南美景多,具有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鬼斧神工的独特石林、纳西风情、泸沽湖风光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而吸引全世界的人去旅游观光探险,而成为我国旅游文化产业大省;但又是什么使云南成为我国的旅游强省?是文化!正是文化使云南这些天然美景名声在外,然而成为更为吸引人的关键因素却是比西双版纳傣族更先声夺人的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比大理三塔更为人们熟知的是电影《五朵金花》和蝴蝶泉、比著名石林更为人们熟知的是电影《阿诗玛》、比楚雄更为人们知晓的是元谋的恐龙化石、古人类化石和土林、比迪庆的中甸更为人们向往的是人间天堂—香格里拉、比丽江古老的四方街和纳西古乐更为人们乐道的是“男人的天堂女人的天下”的纳西风情和神秘泸沽湖边上摩梭族的“走婚”习俗、母系社会遗迹等影响和吸引。可见云南的山川美景之所以吸引人,除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外,更重要的是美景之中切合人们的想象、心愿、意境和企盼的人文因素,是古文、古乐、传说、歌舞、电影等文化艺术之作,因而文化就成为秀美山川的灵魂和精灵、成为旅游文化产业的魅力和吸引力。因此,深刻认识并确立以文化为核心发展旅游产业的科学理念,深度开发旅游资源内在的文化精灵以增强美丽山川的无穷魅力、增强三明旅游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就成为三明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根本之举和首要任务。
二、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必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市场化取向、实现企业化经营。在全国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中,很多地方政府的热情很高、领导的劲头很大,确确实实是千方百计开发推动、千辛万苦地搭台唱戏,却始终难以摆脱“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或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戏唱完了旅游文化市场仍然做不大的困境;症结正在于单纯地过于依赖行政的力量而忽视了市场的力量。三明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必须坚持把市场作为配置旅游资源、文化资源的基础性力量,坚持市场法则、遵循价值规律、引入竞争力量、注重利益调配,建立以市场化来促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中的基础性力量的作用,按照市场的客观规律要求、以利润的分配和利益的调节为核心为动力来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才能实现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化机制、商业化运作、企业化经营,取得很好的企业经济效益、整体社会效益,从而跳出“台是搭了、戏也唱了然而却是白忙乎、白唱了”的怪圈,加快三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
三、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必须全市整体规划、整合各县资源、统一连锁经营管理,形成规模效应和整体效益。旅游资源的分散是客观的天然的状况,因而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一体化大整合、整体规划、统一管理和协调运行、规模经营,是做大做强做优旅游文化产业必须和重要举措。三明拥有三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三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个4A级旅游区、二个国家森林公园,还有永安石林国家地质公园、清流蒿口省级温泉地质公园、三元岩前的古人类遗址、清流狐狸洞福建最早的人类化石遗址,尤其是世界地质公园泰宁金湖、三元格氏栲森林公园、永安桃源洞“一线天”和泰宁金湖水上“一线天”等众多独特景观,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分布在全市的十二个县市区,资源分散,各有行政、经营和监管的主体,使产业发展呈现“多、小、散、乱”———即旅行社太多太小,分散在全市十二个县市区;企业管理、市场竞争、经营秩序乱。因此,三明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必须统一规划、整合资源,做大规模、扩大影响,形成三明全市一体化的旅游市场,从而做大做强做优旅游文化产业。
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必须千方百计开发产业环节、拉长产业链条、做大做好做强做优产业。三明许多旅游大多呈现游客“下车忙拍照、上车就睡觉”或者是“白天看美景、晚上看星星”的状况和停留时间太短、消费总量太小的困境,症结即在于旅游的产业链条太短、环节太少、内容开发太少,因此三明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必须千方百计创造旅游文化产业环节、拉长旅游文化产业链条,从景点的宣传、造势和旅游的吃、住、行、玩、乐、购等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开发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多环的经济链条,将旅游产业的行、吃、喝、玩、乐、购的航空、铁路、陆路、水路及市内出租车,酒店、饭店、旅馆、旅社,洗浴、桑拿、按摩,歌厅、舞厅、酒吧、夜总会,超市、百货、商场、步行街;文化产业的看、听、歌、舞的影视、书法、绘画、摄影、图书、音像、歌舞等政府有关部门、相关单位和企业、协会都纳入产业管理经营,以众多的旅游项目、丰富的旅游内容来伸长产业链条、增加产业环节和旅游节目吸引游客的关注和兴趣,增加停留的时间和消费的数额,玩得开心、不虚此行。
五、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必须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打造品牌、形成品牌。品牌就是特色、质量、信誉、影响力、号召力和竞争力。全国著名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都是形成并充分运用了品牌效应的。三明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泰宁金湖世界地质公园、世界独一无二格氏栲林等众多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省级温泉地质公园、古人类活动遗址和福建最早人类化石遗址;三明还是革命老区,宁化、清流、明溪、建宁、泰宁是全国21个苏区中的五个,宁化还是全国著名的苏区粮仓、红军长征的四个出发地之一,三明也是红色旅游胜地;全市71%%的森林覆盖率形成天然的“氧吧”、是绿色之旅好去处,还有将乐玉华洞、宁化天鹅洞、梅列瑞云洞、永安安贞堡等独特景观都奠定了三明打造旅游文化品牌的自然基础条件,我们必须致力于打造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品牌,这对于增强三明旅游资源的影响力、竞争力和旅游产业的经济社会效益,进而带动国民经济的百业兴旺尤其是帮助边远山区群众的脱贫致富更有重要意义。
六、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必须始终保持产业的文化品质并不断提升文化的品位。文化是旅游产业的灵魂和内在动力、旅游的魅力和游客的兴趣,更是文化产业的本质和生命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必须坚持产业的文化特性、提高产业的文化品位和保证产业的文化品质———让游客在游览美景的同时放松身心、愉悦心灵。这才是美景之旅的真谛。云南充分运用和发挥传统或现代的电影、歌舞、音乐、小说、传说、民俗等文学艺术形式,如神秘的东巴文和古老纳西古乐、母系社会遗迹和泸沽湖畔摩梭族奇婚异俗,大理“一个人一生不能不到的地方”和香格里拉“你梦中的人间天堂”的响亮口号,尤其是舞蹈家杨丽萍原生态的《云南印象》、张艺谋以玉龙雪山为天然大舞台背景的《印象丽江》、《金沙丽水》和《香巴拉印象》等极具艺术感染力和心灵震撼力的演出更使天然美景出神入化,极大地增强了云南旅游产业的文化品质和艺术魅力。近几年,三明致力于旅游产业的文化开发———如“天下第一团”的泰宁梅林戏、“戏剧活化石”的傩舞、沙县的肩膀戏、将乐擂茶文化、优秀书记张仁和的电影等无疑都极大地增加了三明旅游资源的文化品位、提升了文化质量、增强了三明旅游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同时这也是三明旅游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之所在。
首先,加大旅游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推进力度。一是加快推进沙县小吃文化城二期工程、清流县北斗山—温泉—冷泉旅游开发等在建项目速度;二是明年推出5个综合开发项目;三是重点推出宁化世界客属文化交流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等一批操作性较强、市场潜力较大的招商项目。
其次,加强宣传促销,积极吸引游客拉动消费。围绕“感受三明、山水有情”的整体旅游形象,深化、拓展区域合作范围,制作三明旅游宣传海报,依托沙县小吃连锁店,加强目标客源市场的宣传推介,同时在重点楼宇和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投放广告,强化公众宣传,扩大三明旅游的知名度。在组团参加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的同时,赴华东、华中、闽南地区开展综合性大型宣传促销活动,拓展重点客源市场。同时开展网络营销,在进一步完善“三明旅游网”的基础上,加强与“驴妈妈”等国内专业旅游营销网的合作,吸引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华中等地区的游客前来三明旅游。此外,编印三明旅游线路等系列宣传资料,推进旅游宣传品进“店”入“房”,深入社区开展“市民游三明”的宣传活动,让市民了解三明市各大旅游景区,分享旅游成果,深度挖掘本地旅游市场。
第三,加大对旅游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按照拉动内需的总体要求,进一步优化旅游扶持政策,出台《三明市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重点对吸引外地游客来三明市旅游消费的旅行社、饭店和景区增幅比较快的企业进行政策倾斜,促进旅游消费。 (庄美 汪平)
加快三明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 |
陈小春 旅游产业作为第三产业中关联度高、涉及面广、带动性强、就业容量大、投入产出效益好的龙头产业,在带动和促进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业、文化娱乐业、商贸流通业等行业的发展,以及间接促进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乃至扩大内需、消费、就业、培植地方财源都显示出其独特的作用。我市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迅速发展。三明、永安荣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市已建成以“山、水、洞、林、石、古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区(点)48处,其中有14个景区(点)荣获国家级旅游品牌,其密度为"八闽之最"。旅游产业在《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中已列入四大主导产业之一。2002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426.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4.3亿元,占全市GDP4.99 %。但是,全市旅游产业基础脆弱,投入不足,人才缺乏,旅游知名度不高,旅游经济总量偏小,去年全市旅游总收入仅占全省的3.37 %。如何发挥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抢抓机遇,抓紧时间,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力争到2005年,全市计划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分别达到520万人次和20亿元,年均增长12.6 %和11.8 %;把三明建成厦门的后花园、福建的生态旅游胜地和面向华东各省及东南亚地区的生态旅游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新的业绩。笔者认为,只有抓住重点,才能突出亮点。 一、在发展战略上,把生态论与经济论统一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明无山不绿,无林不翠,森林覆盖率达76.8%,专家称其为“全国最绿省份的最绿城市"。2001年初,省委书记宋德福在三明调研时指出:“三明市的发展势头是好的,特别是交通条件逐步改善,缩短了与沿海的距离,对旅游产业的发展会有很大好处。下决心把环境保护好,三明就是宝地,是旅游、休假的好地方。旅游发展了,吸引大家到这里来欣赏大自然的风光,来休假、旅游,那时人就一定会多起来"。由此可见,保持优良的生态和人文环境是三明旅游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要大力倡导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坚持旅游资源的严格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正确处理好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保护、研究、利用的关系,协调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以抓好旅游规划为突破口,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分阶段实施,坚决制止破坏旅游资源、生态环境和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行为,确保旅游与环境的良性互动和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在品牌提升上,把资源整合和旅游要素统一起来,实现大产业跨越。 “十五"期间,由于交通制约因素和京福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之中,针对我市旅游多资源、多结构、多品牌的特点和旅游资源区域分布状况,以及近年来短线旅游看好的发展趋势,目前,全市旅游打造“大金湖"、“市区周边圈"、“客家祖地"三大品牌较为客观实际。北部以“大金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4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为龙头,整合包装“玉华洞"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品牌及建宁旅游,建设和推出山湖洞生态旅游区。三明铁路沿线及周边旅游圈以三明、永安两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中心,把城市作为旅游景区来建设、管理、经营。同时,以“桃源洞-鳞隐石林"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景区)为重点,整合包装三元国家级森林公园(格氏栲国家4A级景区)、瑞云山国家4A级景区、淘金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和沙县小吃、肩膀戏,辐射面向省会的尤溪旅游和面向闽南的大田旅游,建设和推出三明市区周边旅游圈。西部以“客家祖地"为核心,以客家和苏区县为连线,建设和推出客家风情、苏区文化旅游区,大力发展入境旅游。按照打造三明旅游“三大品牌"的规划要求,有关县(市、区)要进一步解决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各自为阵的观念和做法问题,编制和推出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精品线路,并融合“行、游、住、食、购、娱"六要素,注重提升旅游文化品位,弘扬和丰富三明优秀文化,提高旅游产品品质和市场认可度;注重推进旅游产品多样化,在发展观光旅游并不断注入新内容的同时,积极探索休闲度假旅游、会议旅游等新型旅游方式,开发适销对路的特种旅游产品,以适应不同档次、不同消费兴趣旅游者的要求。从而,实现品牌共树,产品互补,客源互流,利益共享。京福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着力整合完善“大金湖"和“市区周边旅游圈",形成“一周游"的格局,把三明旅游推向一个新的大产业发展阶段。 三、在市场开拓上,把内向挖潜与外向扩张统一起来,实现大市场运作。 按照“稳固闽东南,主攻沪粤赣,开拓京福线,吸引东南亚"的三明旅游目标市场定位。加大公众媒体的宣传,举办富有实效的旅游节庆活动,加强对重要客源市场的促销。一是挖掘拓展省内客源市场。充分利用福州-永安的“永安号"列车、刚开行的厦门-三明的“三明号"列车,紧紧抓住新闻媒体和旅行社两个渠道,把立足点和主要人力、物力、财力放在加强三明与福州、厦门的旅游合作上,千方百计增加省内客源市场份额。二是扩张省际客源市场。要进一步密切三明与上海、广东、江西旅游界、新闻界和铁路部门的友好关系,互通信息,建立健全营销网络,增加旅游专列趟次,形成跨省际的旅游联合。三是大力发展入境游市场。“客家祖地"在海内外特别是东南亚有一定的影响力和潜在市场,打好“客家牌"是我市发展入境游的主要切入点,必须进一步发挥市、县客联会、客研会等社团和国际旅行社的作用,加强同海外客属团体的联系、交流与合作,力求在入境游客源市场拓展上开辟更大的空间。 四、在行业管理上,把放开搞活与依法治旅统一起来,实现大服务配套。 全市现有旅游景区点、旅行社、星级饭店和旅游定点单位等旅游企业共120多家,这是三明旅游产业发展的主体。放开搞活旅游企业是现阶段旅游产业发展的客观条件,进一步引导推进旅游企业诚信经营是实现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在加大行业管理力度和服务配套上,加强旅游法规和政策的宣传,抓好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和人才引进工作,切实提高旅游队伍综合素质。同时,加强旅游市场检查整治,重点抓好依法依规经营、坚持服务标准、落实旅游安全等环节,严格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深入推进景区评级、饭店评星、企业创优、标准化建设、质量体系认证、旅游信息化建设和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使旅游企业在"提质强效"上取得新的突破。 五、在体制创新上,把政府主导和多元化发展统一起来,实现大格局运行。 为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入世的新形势,旅游业体制创新势在必行。我们要按照政府主导和多元化发展相统一的工作思路,市及县(市、区)政府主要抓好观念、规划、政策、管理四个主导环节,引导各项政策措施和生产要素更多地向旅游产业倾斜,形成旅游发展多功能的、积极的、动态的管理格局。尤其在投融资体制方面,政府在主抓环境和主要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优惠政策的同时,要积极鼓励集体、民营和外资参与旅游的投资开发,努力建设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多种经营方式运作,跨地区、跨行业的投融资体系,向市场、社会、政策要资金。在经营体制方面,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手段,以资本营运为纽带,使经营管理、资本融资、市场开发逐步形成网络系统,克服旅游企业“小散弱"状况,增强旅游市场主体的竞争力。同时,认真探索景区经营权转让与合作的有效途径,政府应将旅游资源出让、转让、拍卖款作为资本进行出资,以股份制的形式共同经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使政府在主导中功能放大、企业在运作中能量聚变,推动旅游产品的商业化运作及产业化经营进程。 |
加快三明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
姜长华 三明是福建重点的“绿三角”旅游区和客家祖地旅游区,近几年,通过开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旅游硬件和软件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三明的旅游产业仍处于培育和起步阶段,区位优势不是很明显,如何提高旅游产品的品位,完善旅游功能,塑造旅游城市形象,提高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三明旅游资源及发展现状 三明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拥有景区等级数量全省第一。现有三明、永安两个国家优秀旅游城市,3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3个省级风景名胜区;4个国家4A级旅游区,1个国家地质公园,3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境内有全国罕见的融丹霞地貌和喀斯特地貌于一地的永安桃源洞——石林,有被誉为“天下第一湖山”的泰宁金湖,有清代艺术瑰宝——永安安贞堡,还有犹如“神仙洞府”的将乐玉华洞。三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是华东地区第一个洞穴类的旧石器时代早晚两期遗址,其中,晚期遗址中的石铺地面遗迹为国内首次发现。宁化石壁村系中国历史上客家大迁徙的中转站,被誉为“客家的摇篮”。古邑多俊杰,宋代“理学四贤”中的杨时、罗从彦、朱熹和清代画坛“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书法四大家”之一的伊秉绶等历史名人都诞生在这里。近年来,三明市委、市政府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扶持力度,旅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很快凸显。但由于起步较晚,尤其是基础条件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旅游的长足发展。 一是旅游产业的发展思路得到确定,但总量仍然很小。在“十五”计划中,三明市委、市政府把旅游业列为全市四大主导产业之一来规划、培育,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但旅游业总体发展步伐较慢,2001年,全市旅游总收入仅占GDP的5.4%,与主导产业的地位极不相称。 二是旅游促销工作有新突破,但力度还不够。由于资金缺乏,旅游宣传促销阵势与效应难以形成,针对主要客源地的线路推介宣传和组织大型主题节庆活动方面更显不足,尚未对公众形成较强的吸引力。 三是旅游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但旅游市场发育不全。旅行社实力不强,机制不活,对外促销和招徕游客方式单一,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市场运作机制;旅游涉外饭店档次不高,市区还没有一家能够满足国外商务旅游者的四星级饭店,全市二、三星级饭店偏少;具有三明特色旅游商品的开发步伐不大;旅游交通不便,景区的可进入性较差。 四是旅游行业管理不断完善,但旅游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旅游饭店和景区的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管理水平不高,服务不够规范。 五是重视旅游规划,但市县两级规划不够配套,执行规划还有偏差。 二、加快三明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以规划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加大力度,整合旅游资源。 各地各种类型的景观资源、人文资源,要转化成为有特色、有市场的旅游产品,前提是全市旅游要按照“市区周边旅游圈、大金湖、客家祖地”三大品牌进行资源整合。 一要重视规划,以科学的规划为基础,有效地保护和开发资源,实施精品景区建设。要认真组织实施三明旅游总规和各项详规,在规划的编制完善过程中,要突出宏观性、前瞻性和科学性,改变在规划中重资源、轻产品,重建设、轻市场的倾向,体现大旅游、高起点、综合性和整体性。在景区的开发和建设过程中,要重视资源保护,严格按规划进行建设,加强景区的配套完善,缩短旅游产品的成熟期,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要扩大景区面积,延长旅游线路。当前永安桃源洞—石林、泰宁金湖、将乐玉华洞在开发建设过程中要讲特色、讲品位,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梅列、三元、永安、沙县重点要抓好市区周边旅游圈开发建设方案的实施,加快“陆上八景”和“水上八景”的建设步伐。通过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景区可游览的面积,延长旅游线路,丰富旅游活动内容,增加停留时间,从而增加旅游收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要加快旅游新产品的开发,完善旅游产品结构。应紧紧围绕三明的资源优势,着力实施新品、精品战略,最大限度地把资源的独特优势发挥出来,把山、水、洞、石、林的精华充分展示出来,把三明淳厚的风土文化、优美的生态环境、原始的天然景致突显出来,开发环保旅游、田园旅游、小吃旅游等富有吸引力的旅游新品,使我市旅游产品逐步升级,实现由资源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旅游产品由观光型向度假型转变。 (二)整体包装,强化促销,打造三明旅游知名品牌。 旅游业是典型的形象产业,要通过搞好总体策划、整体营销和科学促销,提升三明旅游品牌的知名度。 在总体策划上,要使现有的旅游资源特色提炼升华。把泰宁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和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生态文化等有机结合起来,带动其他资源开发,促成优势互补、联合做大、共同做强。梅列、三元、永安、沙县要树立整体意识和一盘棋思想,从产权改革、景区(点)建设、项目开发、线路策划、产品促销等方面进行整合与转化,形成整体合力。以宁化为主的“客家祖地”,应加强与周边的联合与协作,不断扩张优势,增强认同感和吸引力。 在整体营销上,坚持以市场为目标,以产品为中心,以企业为主体,以共同利益为纽带,组织旅游业各要素、各环节、各相关地区和相关单位形成旅游促销整体。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充分发挥旅行社的龙头作用,采取客源地划片促销和向旅行社下达地接任务的办法,通过与景区门票优惠相结合,提高旅行社促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与大中城市旅行社的横向联合,依托区外旅行社做好三明旅游线路的推介和客源组织工作。 在科学促销上,要巩固周边市场和省内客源市场,扩大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市场,拓展赣、粤市场。组织策划以城市整体形象宣传为目的和内容的大型主题促销活动,将人员推销、业务推广、宣传广告和公共关系等促销手段组合运作,以增强促销效果;借助发达的信息产业,运用互联网进行旅游宣传促销,进一步发展窗口促销、影视促销、报刊促销、会展促销,卓有成效地拓展三明旅游客源市场。 (三)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吸引多种经济成份参与旅游业的开发经营。 旅游资源开发应走“统一规划、政府运作、政策引导、社会投资"的路子,建立以国家、集体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开发旅游产业的机制。 一是继续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从实际出发,完善路网结构,加强旅游专用公路、旅游区停车场和公共汽车站的建设,提高景区景点的通达能力。有条件的县市要积极争取省上的旅游建设专项资金和旅游国债资金,多渠道解决政府投入不足的问题。 二是走社会化办大旅游的路子。通过政策优惠和投入引导,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政府部门要在税收、信贷、价格、土地等方面对旅游开发项目给予适当倾斜支持。遵循“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打破地区、行业、所有制等方面的限制,鼓励外商、集体、个人和有实力的旅游集团投资三明旅游业,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股份制等形成多元化投入、全社会办大旅游的格局。 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旅游业市场开放领域。入世后,我国的服务业成为国际经贸发展和竞争的主要领域,三明市要抓住机遇,积极吸引外资开办全资旅行社、完善旅游设施、开发旅游资源。 (四)适应旅游市场变化,促进各要素配套发展。 一是着力解决交通瓶颈,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着力解决三明高速公路与周边地区高速路的对接,尽快与全省形成高速路网。同时,新建、拓建三明各县(市、区)旅游公路,加快景区道路与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的对接,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要通过在客运有关规费等方面制定扶持政策,鼓励旅游企业、个人购买空调大巴,组建旅游车队,解决旅游车辆不足的问题。 二是利用当地资源,开发特色旅游商品。成立三明市旅游商品研究开发中心,抽调专门力量,专题研究旅游商品开发问题,精心培育既有地方特色、景点特色和文化内涵又精致美观,集观赏、实用、纪念于一体的旅游纪念品、农副土特产品、竹木工艺美术品。在市区、主要景区景点设立旅游商品一条街和专卖店,形成多层次的旅游购物网络。在旅行社安排的旅游活动中,安排适当的购物时间,满足旅游者的购物需求,扩大旅游商品的销售。加强生产者、研究者、销售者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争取旅游商品收入在整个旅游收入中的比例有较大的增长,旅游商品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 三是加快宾馆饭店建设。应加快三星级饭店的改造和建设,并按发展的要求,在三明、永安和泰宁建设四星级酒店,以满足国内外商务旅游者的需求,提高接待档次。 四是挖掘饮食文化,做好“吃”的文章。将旅游的饮食文化与地方文化联系起来,以绿色食品、山野小吃为卖点,突出特色,让游客在领略三明优美的山川和风光的同时,品尝三明独特的风味美食,同时,将小吃文化推向区外和省外客源地,扩大旅游文化的影响力,通过饮食文化提高三明的知名度。 (五)大力改善服务质量,塑造三明旅游新形象。 一要按照净化、绿化、亮化、美化的整体要求,提高城市和旅游景区的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旅游环境质量和旅游形象品位,塑造优美的旅游形象。二要从强化职业道德入手,在全市旅游行业深入开展文明素质教育,定期组织争创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活动,树立文明风景旅游区的旅游形象。三要加强行业管理,大力整顿旅游市场秩序,依法加强对旅游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的保护,规范旅行社、导游员等各类经营单位及个人的经营和服务行为。四要抓好服务质量的提高。制定优惠政策,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吸引一批高中级管理人才来工作或挂职,选拔一些优秀管理人员到旅游发达地区学习,培养一支懂业务、善管理的经营管理者队伍。要把导游员队伍建设当作实施“窗口”工程、品牌工程的重要载体来抓,提高导游员的文化涵养和知识水平,努力培养一批品牌导游员。同时健全旅游投诉机制,规范处理程序,提高投诉处理率。通过改善硬、软环境,提高全市旅游景区、景点对外开放水平,塑造三明旅游业的新形象。 作者为永安市旅游开发管委会主任 |
做大旅游产业繁荣市区经济
福建三明着力发展市区旅游业
2007/09/11
| ||
本报福建讯加快发展市区旅游经济,着力打造市区旅游品牌,树立个性鲜明的三明旅游整体形象,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增强市区的辐射力、带动力,促进市区经济迅速发展壮大。今年来,福建三明立足市区旅游资源特色和发展现状,努力破解发展规划、发展格局、发展平台、发展政策等难题,逐步做大市区旅游产业规模,做强市区旅游产业经济。 从整合资源入手,三明市突出市区旅游产品的整体性、特色性、差异性,立足长远发展,科学编制市区旅游产品专项规划,解决资源整合、功能布局、产品策划、线路组合、营销举措等实质性问题,做到市区旅游业发展″一盘棋、一张图、一条线″,以保证开发质量。按照统分结合的原则,当地市、区两级旅游部门全力推行整体宣传、整体包装、整体销售,对物价部门核定门票价格的市区所有旅游景区、景点实行捆绑销售,积极推行旅游年卡和联票制度,实行市区旅游″一卡(票)通″,加快推进市区旅游一体化步伐,做到资源共享、市场共拓、产业共兴、效益共赢。 为了充分发挥三明海峡西岸综合交通枢纽优势,三明市积极规划旅游休闲度假小区,建设集旅游信息咨询、线路安排、房间预订、票务服务、质量投诉、产品展示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并将旅游集散服务中心纳入2008年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同时,针对当前市区旅游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市财政建立200万元市区旅游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对旅行社、星级饭店、旅游车队和旅游品牌创建等进行扶持奖励,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通讯员梁志峰) |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