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2022年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总结报告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市乡村治理工作在中央、省、新乡市农业农村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探索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改革为动力,以智慧为手段,以网格为单元,以群众为主体,大力推进乡村治理试点工作,以“四共同”为目标,坚持“四治”结合为基本方式,构建“1+4+N”(即:1为党建引领;4为自治、德治、法治、智治四治融合,N为多个项目共同推进)的乡村治理体系,切实提高乡村治理水平,打造共建共享的新时代乡村治理格局,探索出富有**特色的乡村治理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工作总结如下:一、重点工作及取得的成效(一)全力推进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工作2019年**市被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等六部委正式批准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为加强乡村治理体系试点建设,**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和市长为双组长,副书记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了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出台了《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实施方案》、《关于实施“6+2”工程选优配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带头人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共梳理出了*个方面**项具体任务,明确了*个牵头单位和**个配合单位具体推进,试点中的重点任务均按照试点方案顺利推进。(二)探索乡村治理与村集体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一是配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带头人。实施“归雁”工程,充分利用本市在外业务员这一宝贵资源,每逢中秋、春节,各乡镇(街道)、各村召集在外经商创业人员开展联谊会,积极引导反哺家乡建设、回村任职,累计从外出经济能人中优招***人任村党支部书记,并通过“五个一批”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保证100%“一肩挑”,全市“双好双强”村党支部书记占**%以上,在承接改革、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中不等不靠、主动作为,不断将各项工作引向深入。二是清查资源资产,发展集体经济。全市组建了***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合作社,清产核实资产总额**亿元,确定集体经济成员**万人,量化资产**万元,成立县乡村三级集体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中心,实行集体产权全程线上交易资产监管新模式。三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发展形式多样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了“农户+土地流转+务工+订单药材+集体经济”的利益联结模式,群众的参与积极性明显提高。如**镇**村集体经济组织将流转后的土地全部归整成方,整体出租种植虎杖,发展订单农业,通过入股分红、土地流转、务工收入“并驾齐驱”,大大提高了土地收益。年生产虎杖中成药品**吨,为周边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万元,**户贫困户年分红**元以上,不仅保证了集体稳定供应优质中药材,农村群众除了中药材收入外,还可以获得租金、股份分红、工资等,最终形成企业、集体组织与小农户之间的契约型、股权型利益联结机制。(三)完善乡村治理的组织体系一是实施党建实事工程,推行党建工作“项目化”。每年确定全市基层党建十件实事,运用项目化思维,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由由“定性”向“定量”。设立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楼道党小组四级城市党建组织架构,成立居委会、院委会和业主委员会,印发《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明确组织设置、班子建设、党员管理、组织生活、阵地建设、议事决策、档案管理、星级创建*类**项标准化指标,制定***页配套操作手册,建立党支部可遵照执行、上级党组织可考核监督的标准化体系。二是建立“选育管奖调”工作机制,推行干部管理“全链条”。“五个一批”选干部,通过优育、优召、优请、优选、优派“五个一批”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名,全市“双好双强”村支部书记达**%以上。点面结合育干部,实现每年村党支部书记市级轮训、村干部和后备干部乡级轮训的全覆盖,大规模组织村干部赴**、**、**等地举办乡村振兴示范培训班,开阔视野、解放思想。全员备案管干部,出台《**县农村党组织及党组织书记考核办法》,对全市**名村“两委”干部全部实行市级备案管理,每年年初进行更新,倒逼乡镇及时补齐配强村级班子。定标明责奖干部,建立三级工作报酬激励机制,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其他“两委”干部工作报酬调整为每月**元、**元、**元;评出农村基层党建、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生态宜居、平安建设“五星党支部”*批**村***星,每评上一星,村党支部书记月工作报酬上调***元、其他村干部上调***元;建立村干部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激励机制,根据乡村振兴工作成效,划分达标村和一星、二星、三星级示范村四档,对***名村支部书记给予每月***至**元的绩效奖励,村委会主任和其他“两委”成员按**%、**%同步奖励,营造明争暗赛氛围。能上能下调干部。建立动态调整、缺职即补制度,调整不胜任不称职党支部书记**人。三是推行“党员联户+积分管理”,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聚焦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村民、贫困户*类群体,合理设置积分事项,逐乡开展农村积分管理集中培训,建设“党群积分兑换超市”,物品种类不少于**种,所有物品明确标注兑换分值,且价格低于市场价。同时构建“垃圾—积分—商品”废品利用新模式,鼓励群众将家中废弃物品进行分类,定期到积分超市兑换积分或商品,部分群众主动收集村内垃圾,逐步形成了全民参与环境治理的浓厚氛围。全市有***个建制村**万人累计生成积分***万分,推动党员群众广泛参与乡村治理。四是坚持软硬“双覆盖”,构建党群服务“综合体”。利用公益性岗位资金,村村配备有学历、懂电脑的年轻代办员;高标准建设党群服务中心。坚持先行一步,累计投入*亿元,建成标准化村室***个、党群文体广场***个,标准化村室按“两室一中心”进行功能布局,党群文体广场至少具备党建文化墙廊、创文专栏、标识牌、文化设施、戏台、健身器材、LED显示屏和高杆灯、公共卫生间等八个要素,实现应建尽建、开放共享。围绕党群服务中心合理布局,建设***个村史馆、**个村民大礼堂、**个日间托老中心、***个四点半课堂,同时积极引导卫生室、商超等功能向中心聚集。依托阵地开展各类活动,组织、教育和服务党员群众,努力建设成政治引领中心、便民服务中心、议事协调中心、教育培训中心、文明实践中心,打造聚集化、多功能的村级党群服务“综合体”。五是加强基层廉政“防护网”,规范运行“小微权利”。研究制定《关于实施“1116”工程推进乡村治理工作方案(试行)》,确定试点工作总体框架。围绕党建统领、集体经济、社会治理现代化等*个方面内容,确定**项重点任务,分类指导,强力推进,创新“智慧网格”服务管理工作模式,规范了市、乡、村三级和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明确了各级各部门工作方向,解决了基层网格员需要干什么、需要怎么干的问题,逐渐将网格化工作开展形成长效机制。开展“向微不廉洁开刀,让老百姓微笑”基层治理活动,建立健全小微权力监督制度,形成群众监督、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上级部门监督和会计核算监督、审计监督等全程实时、多方联网的监督体系。(四)探索乡村治理“三治结合”新路径“三治融合”乡村治理模式具有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方法论意义。**在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中,坚持构建以德治为引领、以自治为基础、以法治为保障的三治结合的制度机制,以“三会三队”的创新举措,培养“五类明白人”,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完善乡村治理模式,加快推进“有事共同干、有账共同算、有法共同守、有富共同享”的夙愿。一是召开“三会”(政策宣讲会、个人谈心会、群众议事会),凝聚思想新动力。聚焦当下农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村民说事、民情恳谈、百姓议事、妇女议事等各类活动,让群众通过唠家常、谈谈心的形式畅所欲言,找准切入点,以案说法的形式引导村民提出对乡村建设、村庄治理的思考与建议,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提升了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制度化、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街道**社区坚持问题导向,在社区治理工作中先后探索了“五微”党建、“三社联动”服务创新和“五共”治理等工作模式,注重全面了解问题,剖析问题根源,正确引导把居民的事交由居民自己解决,广大居民的精神面貌、社区环境、公共秩序焕然一新,增强了社区治理内生动力,初步实现了社区居民“心向党”“一家亲”的美好愿景。二是组建“三队”(法律服务队、道德讲评队、志愿服务队),引领治理新阶段。按照“1+5+6+7+8+10+N”的工作模式,将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工作与推进乡村振兴、乡风文明建设、扶贫扶志行动、扫黑除恶相结合,面对面为群众开展法律咨询、宣传等活动,推行“中心派单、群众点单、志愿者(组织)接单、政府买单、百姓评单”的“五单”式服务法,全面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得到群众的普遍认可。**街道**探索出乡村治理“五四”工作法。即:“群众议、上司调、法律服、乡风评、平安守”的乡村治理模式和“上司用信、干部用理、矛调用情、顾问用法”的工作机制,实现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充分激发了乡村治理的活力。三是培养“五类明白人”,传递治理新风尚。在推进乡村治理中,重点培育了一批有号召力的党建引领明白人,对市场定政策、做决策的经济发展明白人,学法守法用法的法律明白人、乡村事务明白人和乡村管理明白人,不断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基层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提高乡村治理的能力。如樊相镇留村坚持党建引领,筑牢基层组织根基,全村**名党员分成文明建设、矛盾调解、经济发展、便民服务、廉政监督等*个小组,积极参与村务自治管理,服务村集体经济发展。**街道**村成立了老年人协会,将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九作为**村“老人节”,由村内的爱心人士、经济能人自发捐款捐物为70岁以上老人发放慰问品,通过举办“老人节”凝聚乡贤力量,弘扬孝亲敬老美德。同时开办国学堂大讲堂,聘请村内现任教师*名和离任教师*名,对**村7岁至12岁的儿童每半月进行一次国学宣讲,积极营造全民参与乡村治理的氛围。二、创新现代乡村治理手段一是创新宅基地与农民自建房管理模式。坚持以全省宅基地和农村自建住房规范管理综合改革试点为切入点,形成了宅基地管理“5+2”工作体系,出台《**县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流转和退出暂行办法》《**市关于农村宅基地和农民自建房规范管理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等**个配套文件,收取有偿使用费**万元,腾退宅基地***亩,解决了农村宅基地遗留问题多、退出难、管理乱和农民自建房审批难、建设布局乱等问题,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增加了集体收入,腾退了发展空间,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二是创新数字乡村治理新模式。建设智慧**综合指挥信息平台,平台以**市社会治理现代化模式为需求导向,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以网格化服务与管理为支撑,以多元联动工作模式为抓手,以提升社会治理系统化、社会化、精细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为目标,融入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整合政府部门资源,明晰工作责任、坚持纵向贯通、横向集成、共享运用的原则,打造**市”1+N“运行模式,即:中心平台按照“1+N”社会治理模式要求,由1个界面N大功能模块组成,内容涵盖党建、综合治理、疫情防控、项目建设、民生工程、乡村振兴、文明创建、城市管理等功能,整合**个市直单位**个乡镇(街道),**个网格的各项数据,全部录入“全科网格”信息管理平台,运用大数据智能分析,建立扁平高效、上通下达的社会治理体系,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实现群众共建、社会共治、资源共享、部门联动的社会治理新模式。三是创新乡村治理新模式,全面推广“五四”工作法“五四”工作法,即“群众议、上司调、法律服、乡风评、平安守”的乡村治理模式和“上司用信、干部用理、矛调用情、顾问用法”的工作机制,实现自治、法治、德治“三治整合”,充分激发了乡村社会活力。群众议,共商村内事务。坚持问题导向,设立居民议事点。以村民小组为单位设立村民议事小组并设置固定的议事场所,各组的事情各自组织群众在议事点集合,众人事情众人商量,拿出解决方案,形成了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保证村民知情权,实现群众全程监督监管,提高村干部审慎用权能力,提升村民对村级各项工作的支持率和参与度。上司调,以调解用情化解基层矛盾纠纷。针对村民间偶有的矛盾冲突问题,创建“五老会”、“凤霞工作室”调处问题矛盾。“五老会”即聘请*名德高望众的老上司做为全村矛盾调解员,根据姓氏分面,以家规民风作为约束规范本家族行为,当出现邻里、家庭矛盾纠纷时,由各姓老长辈出面,在家庭、田间地头等随时随地调解。“凤霞工作室”,村里由*名调解老手共同组成的矛调小组,按照家里矛盾讲感情,邻里矛盾讲面子,村里(社会)矛盾讲公平的原则,通过面对面、事对事及冷处理、热处理等方式轻松化解各类矛盾。法律服,以健全法治保障乡村治理环境。坚持以法治立规矩,以法治为核心修订了村规民约,通过普及道德教育、文化教育、法律和法制教育,强化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推进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建立村民议事和矛盾调解和谐小院,设置律师工作室,聘请律师团队担任法律顾问,免费提供法律知识咨询,律师团队通过以案释法,利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阐明法理和情理,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乡风评,以文明乡风培育基层德治土壤。注重培育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开展农民运动会、孝亲敬老等一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各项群众性评定,评出文明户、五美庭院,道德人物等,真正做到以德治扬正气。平安守,以人技共防守护生命财产安全。结合一村一警一连一队伍建设,挑选责任心强、年富力壮的村民成立平安家园常备守护队及5村级民兵连队伍每天晚上8点开始在村里进行不间断巡逻,及时处理应急情况。村内村外安装红外夜视摄像头,保证监控范围全覆盖,通过人防技防,形成天罗地网,为村民提供安宁祥和的平安村庄。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发展集体经济路径选择单一,集体经济组织运行不规范、监管不到位,群众与村集体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二是村民自治氛围没有完全形成,大部分村民参与治理意识比较薄弱,对于乡村如何治理促进乡村发展,处于被动状态。三是“一约五会”作用发挥不充分,农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机制不完善,干部干、群众看现象较为普遍等问题。四、下一步的工作思路一是探索“双绑+三变”产业发展模式。农民将承包地等资源统一流转绑定村集体经济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引入托管服务、订单服务绑定龙头企业,建立三方“风险共担、农企双赢、集体获益”的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立足各地禀赋优势,挖掘旅游资源、开发集体资源、盘活存量资产、建设经营场所、推行资本运营、发展飞地经济、推进土地流转、开展服务创收、引导乡村合作等方式,拓宽发展路径,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逐步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竞相发展格局。二是强化智治支撑功能。依托“互联网十政务服务”,推进“放管服”改革向基层延伸,镇、村两级便民服务场所事项实现100%入驻,镇级大厅综合窗口设置比例达到100%。落实“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要求,实现企业和群众现场办理的事项“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充分发挥村级委托受理、授权办理、帮办代办等办理方式,让群众实现“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推动实现24小时不打烊政务自助服务向乡镇、村延伸,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实现“就近办”“智慧办”。用好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引导群众自主自愿参与评价,建立定期通报制度,逐步实现基层政务服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和便利化。三是建立系统完备的网格实施管理体系。健全完善“指挥中心+网格化+大数据”各项运行机制,强化指挥中心实战功能,推动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力争到年底,各乡镇(街道)指挥中心“党建+大数据+全科网格”全面建成,推动资源、服务、管理配置“一步到位”至基层,使基层有职、有权、有物,更好地为群众提供精准高效的服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