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组部“大笔杆”徐文秀谈斗争:在斗争中学会斗争,句句是金句!
两办、纪组宣等部门的笔杆子,与其他单位“就材料而论材料”不同的是,他们需要站在更高角度、更广视角、更深层次看问题,用全面的考虑、深入的思考来拟文稿,用高质量文稿来推动工作落实。这就决定了他们的水平常常是很高的,文章、讲话非常富有思想性和启迪性。 今天推荐给各位读友的文章是,3月10日,众多笔杆子追捧的中组部“大笔杆子”徐文秀(中组部研究室副主任(政策法规局副局长))发表在《学习时报》第1版的力作《在斗争中学会斗争》。 徐文秀家境清贫,但他通过努力,成为在家乡街面上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毕业后先后在县、市、省和中央四级机关工作。2003年调入中央组织部,一干就是14年,文字功底得到极大锻炼。这样的成长经历,让其发自内心地爱上了“文字”,出版了不少的著作,尤其是总结了不少“十大”方面的文章,极富思想性,在网上广为流传、深受好评。 徐文秀的文章有很多朴素的道理,这也是文章受追捧的重要原因。这些道理,我们看着连连点头称是,却自己不能悟出来。这是为什么?还是水平不够。这篇关于斗争的文稿,你能想到这样的深度吗?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bu3SMOO7ghl1ib8AjedOqDo9IvvcKAfXNVZhosEveRPCHsziaey9uqWOzYibQ4kfQ5ty7tXTbMglziauEhjJKZ0fEQ/640?wx_fmt=jpeg在斗争中学会斗争“年轻干部要自觉加强斗争历练,在斗争中学会斗争,在斗争中成长提高,努力成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士。”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要求,如黄钟大吕、余音绕梁,为年轻干部的成熟成长指明了前行的路。 在前行的路上,斗争是一个无法绕开、难以回避和不可躲过的现实问题。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不少年轻干部缺乏斗争经历的考验,斗争的一些风浪没碰过、阵势没看过,对斗争的复杂性、艰巨性和尖锐性估计不足、准备不够,不同程度地出现斗争意识不强、勇气不够、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怎么办?解决的途径和办法只有到斗争的主战场上去,在斗争中学会斗争,在斗争中成长进步。
斗争是一所学校,学斗争思想。斗争得有思想理论作指导,这才不会偏向偏航。斗争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思想及军事的较量,这种较量既有硬的、又有软的,既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又有看不见摸不着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为什么要斗争、与什么斗争、怎么斗争?其中的道理不是在书本上、课堂里说说听听而已的,而是要到火热的实践中去,到斗争的前沿一线去,到那里你才会知道,一味的“温良恭俭让”换不来天下太平、和谐安宁;韬光养晦、“刀枪入库”不等于忍气吞声、忍辱负重;当鸵鸟、做绅士赢不来尊重,等等。中华民族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演变的加速、改革发展稳定过程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的不断涌现等,这些都迫切需要我们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就是要敢于并善于同一切迟滞和阻碍我们前行步伐的敌对势力、错误言行、不良倾向和矛盾问题、风险挑战等,作旗帜鲜明的斗争。 斗争是一种历练,学斗争本领。斗争是要真刀真枪干的,得有硬功夫、真本事,靠空喊口号不行,靠花拳绣腿早晚得败下阵来。斗争不是争斗,也不是斗气,斗得是实力。斗争的本领怎么来?不是嘴巴吹出来、天上掉下来,也不是温室里养出来,更不是纸上谈兵“谈”出来,而是要经风雨、见世面,到风高浪急的大海里去“冲浪”,到逼得自己没退路的绝境上去“搏杀”,钻“矛盾窝”、接“烫手芋”、解“困难锁”,当“热锅上的蚂蚁”。人在事上磨,只要一次次地淬炼、一遍遍地摔打,经历多了,经验也就多了,措施和办法也就有了。
斗争是一门艺术,学斗争方法。斗争的真功夫、大智慧在善于斗争,有时得硬碰硬,有时得迂回、婉转,以柔克刚、绵里藏针。示强不意味着好强、逞强,示弱不等于软弱、懦弱,斗争不是一味地强势,逞匹夫之勇,武功中有“四两拨千斤”的境界,这其中蕴含着的就是技巧和艺术。因时因势、因人因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顺应和掌握斗争的特点与规律。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失当,事倍功半。在斗争中,让我们更加领悟斗争的真谛,迈入炉火纯青的境地。 实践证明,在游泳中可以学会游泳,在战争中能够学会战争。同样的道理,年轻干部完全可以在斗争中学会斗争,尽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呛水,会遇到漩涡、碰到风浪,甚至会付出代价、交上学费,但这是正确的路径选择,是新时代的需要和呼唤。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