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邱秘书 发表于 2020-11-5 17:01:48

突出**特色 打造立法精品

《立法法》修改后,**于2015年5月获批成为全省首批行使地方立法权的设区的市。为提高地方立法质量,两年多来,在省人大常委会的支持指导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立足本市实际,在突出地方特色、推进精准化精细化立法方面积极探索,先后为**的一条江(西枝江)、一座山(罗浮山)、一个湖(**西湖)、一座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进行立法,已出台3部地方性法规,另有2部在审,在立良法促善治上作了一些尝试。今年9月,在第二十三次全国地方立法工作座谈会上,**作为唯一的新赋予地方立法权的设区的市代表,作了经验交流发言。在地方立法工作中,我们的重点做了五个方面的努力:    第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科学统筹法规立项一是系统把握立法需求。常委会每年初组织开展立法需求调查摸底和专题调研,每年9月左右,通过人大网站、新闻媒体、书面发函、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向社会公开征集立法项目。还以“我为立法建一言”为主题,在全市开展征集意见活动,广泛收集群众的立法需求和建议。    二是科学安排立法项目。把服务发展大局作为立法的首要任务,围绕**“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目标任务,突出**特色,体现**需求,服务**发展,先行为一条江(西枝江)、一座山(罗浮山)、一个湖(**西湖)、一座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进行立法。三是积极主导法规立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立法理念,对政府提出的立法建议项目,严把立项论证关;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人民群众反映较多的立法需求,即使政府没有提出,人大也开单列出。同时,加强对法规项目承办单位的沟通联系和业务指导,及时协调解决立法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第二,精准立法、精细立法,立为民务实管用之法一是坚持问题导向。把“针对问题立法、通过立法解决问题”,作为提高立法质量的关键。为把问题找准、把解决问题的办法研究透,要求法规起草单位广泛深入调研,撰写针对性强的调研报告;同时,组织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实地调研,力求全面、详细掌握第一手资料。如在西枝江水系水质保护立法过程中,先后实地调研10余次,还委托环境科研机构开展本底调查,重点解决“治什么、怎么治、谁来治”问题。二是坚持精细立法。严格遵循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每次审议法规时,常委会组成人员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科学严谨的态度展开讨论,提出具体修改建议。法制委员会也在条文内容的合法性、针对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字斟句酌,力争使每一部法规都成为精品。如为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措施更到位、表述更精准,召开各种征求意见座谈会30余次、专家论证会4次、表决前评估会1次。三是坚持立法为民。立法中,注重强化法规表达、平衡、调整社会利益关系的作用,坚决克服权力与权利、权力与责任、权利与义务关系配置不平衡的倾向,切实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立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在《西枝江水系水质保护条例》中,通过设立生态保护补偿专项资金,努力化解各方利益冲突。    第三,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断健全立法工作机制    一是健全完善党委领导立法的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科学立法工作格局。建立健全常委会党组向市委请示报告制度,编制年度立法计划、涉及立法重大问题时,主动向市委请示、汇报。两年多来,常委会党组4次向市委专题请示、6次专题报告,自觉把立法工作置于党的领导之下。二是健全完善精细化立法工作机制。根据法规起草协调难度、专业程度,建立了人大主导起草、政府部门起草、委托第三方起草等多元化法规起草机制。不断完善法规审议机制,合理安排法规的审次和审议时间,倡导形成常委会审议的论辩机制。先后制定出台了立法论证、立法听证、立法评估、立法咨询专家等4项工作规定,编印了《**市地方立法工作手册》,进一步推进立法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三是健全完善公众参与立法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法规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机制,积极发挥人大信息网、今日**网、《**日报》收集民意主渠道的作用。不断完善立法协商机制,充分发挥政协委员、民主党派等在立法中的作用。如制定罗浮山风景名胜区条例过程中,发放调查问卷1000余份,为提高法规质量打下了基础。    第四,完善机构、广聚人才,建设高素质的立法队伍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常委会注重机构建设,在市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2015年初,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和常委会法工委完成组建。法工委现下设一室两科(即办公室、法规科和备案审查科),配备行政编制6名、政府购买服务岗位员额3名。二是强化人才保障。通过内部“选”才,在市人大机关调剂2名法学博士、1名法学硕士到法工委工作;通过公开招才,将新增编制公开招聘、选调法学专业人员、业务骨干;通过绿色通道“引”才,借助我老秘网市人才政策绿色通道,从知名高校引进专业人才;通过柔性“借”才,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向社会招聘立法助理。目前,法工委6名在编人员均具有法学硕士以上学位(博士2名、硕士4名),3名立法助理均具有法学学士学位,有5名工作人员取得法律职业资格。三是强化培训交流。选派年轻干部到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省立法研究所挂职锻炼,参加全国人大、省人大举办的培训班。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立法业务培训班,2016年以来每年举办一期地方立法实务培训班,培训人数达300余人次,先后举办全市立法法辅导报告会、常委会组成人员立法法培训班等数十场专题学习培训,立法队伍业务素质不断提升。    第五,借助外脑、凝聚合力,建设立法智库一是合作共建地方立法研究中心。为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密集、专业资源丰富等优势,2015年9月,常委会与惠州学院合作成立地方立法研究中心。目前,立法研究中心已深度参与我老秘网市立法工作,先后接受委托起草3部地方性法规,委托开展2部法规的表决前评估和多部法规的论证工作,并与法工委合作开展地方立法工作机制研究,充分发挥了立法的参谋助手和“外脑”作用。    二是组建立法咨询专家库。今年初,常委会公开选聘一批来自北大、武大、中大等高校和国家级研究机构的知名专家学者,以及在相关领域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等91人,组建了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库,为惠州地方立法工作提供咨询服务。    三是建立立法协作单位。今年4月,常委会组织开展地方立法专业资源专题调研,确定了中山大学公法研究中心、市律师协会、科研院所等20家地方立法协作单位,探索将高层次专业资源引入我老秘网市立法工作。在西枝江水系水质保护条例正式施行满一年之际,委托中山大学公法研究中心、市律师协会、市地方立法研究中心等3家单位开展了立法后评估工作。两年多来,虽然我们在地方立法方面做了一些开局起步的工作,但与省人大常委会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与兄弟市的工作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今后,惠州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在省人大常委会的有力指导下,努力做好“四个更加注重”,推动立法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更加注重在党的领导下发挥地方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始终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紧紧围绕市委的中心工作来谋划立法工作,充分发挥立法对惠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二是更加注重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将进一步发挥立法主导作用,着力维护法制统一、突出地方特色,使制定的每一部地方性法规都能立得住、行得通、可执行、真管用。三是更加注重践行“以人为本、立法为民”理念。始终坚持立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到立法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四是更加注重提高立法质量。以提高立法质量为着力点,把握立法规律,坚持从实际出发,抓住涉及利益调整的核心问题进行立法,不断提高立法精细化水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突出**特色 打造立法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