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写作 发表于 2020-10-18 21:10:29

一位办公室老秘的主题教育感悟:坚守为民立言的不变初心

<div style="color:rgb(51, 51, 51);text-indent:2em;font-size:10.5pt;"><span style="font-size:12pt;">公文写作领域如何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下简称为“主题教育”),这是新时代对公文写作领域全体从业者发出的时代之问。笔者认为,应当以坚守为民立言的不变初心来作答。</span></div><div style="color:rgb(51, 51, 51);text-indent:2em;font-size:10.5pt;"><b><span style="font-size:12pt;">一、坚守为民立言初心,需要在服务中心上强化导向</span></b></div><div style="color:rgb(51, 51, 51);text-indent:2em;font-size:10.5pt;"><span style="font-size:12pt;">每一个写作者,都应该充分认清强化为民立言的导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span></div><div style="color:rgb(51, 51, 51);text-indent:2em;font-size:10.5pt;"><span style="font-size:12pt;">一是为民立言是我党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的题中之义。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重要论述。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诚然,公文写作不完全等同于文艺创作,但习近平总书记今年5月31日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守初心,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笔者认为,这一重要表述应该适用于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公文写作是党和国家在发展党的事业和治理国家方面表达意志、传递策令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应该更加模范地执行党的路线和主张,也应该更加坚定地把服务人民作为自己的初心。</span></div><div style="color:rgb(51, 51, 51);text-indent:2em;font-size:10.5pt;"><span style="font-size:12pt;">二是为民立言是公文写作规律的内在要求。目前业内很多人,包括一些大“笔杆子”,认为公文是领导“私人定制”的产品,领导因此就成了公文写作中心。对此,笔者不敢苟同。以政府工作报告为例,领导在人代会上作了报告以后,人大代表要吸收会场外群众意见,对报告行使审议和表决权。可见,报告的内容是由各级政府领导集体决定的,关乎人民的利益和国家的发展,报告内容能否施行由人民代表决定。所以,从本质上讲,公文写作是公职行为,不应“私人定制”。领导只是公文的初审者,人民才是最终也是最高阅卷人,人民才是公文写作的中心。</span></div><div style="color:rgb(51, 51, 51);text-indent:2em;font-size:10.5pt;"><span style="font-size:12pt;">三是为民立言是提高公文写作综合效益的现实需要。为民立言还应该表现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反映群众需求,习近平总书记的文章就是这方面的典范。而个别地方和部门的领导以自我为中心,喜欢剑走偏锋,追求一些不接地气的个性化风格,影响了群众接受效果,浪费了写作人员的时间和精力,使党的主张和群众意见无法更好地体现和落实,降低了公文写作的综合效益。</span></div><div style="color:rgb(51, 51, 51);text-indent:2em;font-size:10.5pt;"><b><span style="font-size:12pt;">二、坚守为民立言初心,需要在推进公文改革进程上艰难探索</span></b></div><div style="color:rgb(51, 51, 51);text-indent:2em;font-size:10.5pt;"><span style="font-size:12pt;">笔者认为,公文为民立言初心的实现应该是一个不断迭代的渐进过程。这里包括两层含义:第一,这是不断迭代的过程。因为每一份公文的产生、每一次为民立言都必然是在吸收前一阶段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的更新换代,承载着最先进、最适合当下社会发展的决策,这一趋势不可阻挡。所以,我们应该坚定信心,坚守初心,站在时代潮头,表达人民意愿。第二,这是渐进的过程。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有多因素会影响公文充分发挥其为民立言的功用,这说明,公文改革必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些影响因素主要有:一是有些文稿写作时间紧急,难以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二是群众面广人多,对哪些人,采用哪种形式征求、吸收意见建议,才能真正属于代表民意等诸多问题的回答,目前尚无一个公认的统一答案;三是代表民意的效果还与征求意见建议的方法、渠道创新以及民主法制进程等诸多因素相关联,在这些因素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之前,公文为民立言很难孤军深入。这就要求我们在摒弃畏难情绪的同时,也要克服急躁情绪,既要有信心和底气,还要有定力和毅力,确立长期攻坚探索的观念。</span></div><div style="color:rgb(51, 51, 51);text-indent:2em;font-size:10.5pt;"><span style="font-size:12pt;">公文为民立言的实现历程大体会经历两个发展阶段,先后是代民拟言、由民立言。不管在哪个阶段,至少有一点是基本一致的,那就是党代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等重大文稿的审查和审议权,目前和将来都由党代表、人大代表来完成,而这些代表是人民的代表。所以,从这一角度讲,目前我们已处在公文为民立言的历史阶段,只是这一历程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保持大体一致,目前也没有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span></div><div style="color:rgb(51, 51, 51);text-indent:2em;font-size:10.5pt;"><span style="font-size:12pt;">与此同时,公文为民立言两个阶段也有很多“代差”。在代民拟言阶段,文稿写作的主体完全是党政机关体制内人员,由他们代表群众拟写公文。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的方式主要是书面、电话征求,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以及网上征求意见等。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是参考,甚至是重要参考,但重要文稿能否通过,重大文稿能否提请党代会、人代会审查、审议,基本上还是由起草机关自己决定。目前,我国总体上处于此阶段,从中央到地方,越往上代表工作做得越好,越往基层越薄弱。</span></div><div style="color:rgb(51, 51, 51);text-indent:2em;font-size:10.5pt;"><span style="font-size:12pt;">而到了由民立言阶段,民意代表将直接加入了文稿起草班子,虽然人数并不占优,但却主导着文稿起草方向,在重要文稿能否通过,重大文稿能否提请党代会、人代会审查审议这些关键问题上,不仅能起到重要参谋作用,甚至还充当一些类似人民陪审员的角色(笔者暂且称之为“人民写作员”),能够依法有条件地行使否决权,使重要文稿、重大文稿能更直接反映群众意愿,拥有更强的民主性、公开性。目前,我国只在极少数领域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完全实现这一阶段目标还需要漫长的艰难探索。</span></div><div style="color:rgb(51, 51, 51);text-indent:2em;font-size:10.5pt;"><b><span style="font-size:12pt;">三、坚守为民立言初心,需要在写作环节中贯穿体现</span></b></div><div style="color:rgb(51, 51, 51);text-indent:2em;font-size:10.5pt;"><span style="font-size:12pt;">为民立言初心,需要在公文写作的各个主要环节,全程贯穿体现,一以贯之践行。</span></div><div style="color:rgb(51, 51, 51);text-indent:2em;font-size:10.5pt;"><span style="font-size:12pt;">在审题立意环节,应该改变过去以领导为中心的站位,丢弃学着当领导、把领导满意作为最高目标等惯性思维,转为学着站到领导角度对人民负责,具体到一篇文稿,就是学着站在领导角度对文稿的受众负责,把领导满意作为基础目标,把人民(受众)满意作为最高目标。这样,领导才能真正归位于公文写作组织者、参与者、初审者的角色,将终审者的角色归还给人民(受众)。有关这个话题,笔者在《公文受众、领导和写作者三者关系新释》一文中进行了详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应用写作》杂志2019年第6期或《中国知网》查阅,这里不再赘述。</span></div><div style="color:rgb(51, 51, 51);text-indent:2em;font-size:10.5pt;"><span style="font-size:12pt;">在素材搜集环节,公文写作需要认真听取相关工作主办单位的意见,但目前已有为“主办单位代言”的“变异”倾向。比如某市农业农村局作为主办单位,提请分管农业副市长开会,把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工作布置给了市生态资源局。过一段时间,市生态资源局又作为主办单位,提请分管环保工作的副市长开会,把这项工作“送还”了市农业农村局。如何避免这个问题?写作者应该增强全局意识,多听听接受会议布置任务的单位意见,尤其是要多听听涉及的群众典型代表意见。如果沟通不成,应该提请更高一级的领导,在前面的例子中,就可以请市长来协调确定一个主办单位,绝不能让任务在相互“谦让”中落空。</span></div><div style="color:rgb(51, 51, 51);text-indent:2em;font-size:10.5pt;"><span style="font-size:12pt;">在拟写起草环节,公文写作应该从主题、内容乃至结构、篇幅、语言等各个方面充分体现人民至上的理念。写作人员基本上是公文制发单位的工作人员,应该进行探索,邀请群众典型代表直接参与并逐步主导公文主题确定、提纲拟定和具体写作等工作,给这些群众以“人民写作员”的身份,在升级写作力量的同时,为群众的意见进入公文探索“绿色通道”。</span></div><div style="color:rgb(51, 51, 51);text-indent:2em;font-size:10.5pt;"><span style="font-size:12pt;">在审核把关环节,应注重内审与外审。内审就是单位内部对前面所做的工作及其成果——文稿进行全面审核把关。内审目前主要存在重领导轻群众、重文稿轻写作过程等不足,应该加以改进。文稿正式出台前的对外征求意见,可以视为外审。征求意见在扩面的同时,更要提质,征询更有代表性的群众的意见,实现精准征询、高效征询。</span></div><div style="color:rgb(51, 51, 51);text-indent:2em;font-size:10.5pt;"><span style="font-size:12pt;">在文稿使用环节,目前这阶段吸收民意最少。要对公文实施进展成效及群众意见进行“后监测”和“后评估”,可以由文稿制发单位自行组织,更应该探索引用第三方机构,以提高监测评估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span></div><div style="color:rgb(51, 51, 51);text-indent:2em;font-size:10.5pt;"><span style="font-size:12pt;"><b>四、坚守为民立言初心,需要从组织机制上持续保障</b></span></div><div style="color:rgb(51, 51, 51);text-indent:2em;font-size:10.5pt;"><span style="font-size:12pt;">为民立言,需要在主题教育时期集中采取一些措施,但不能满足于主题教育时期。为了实现持续推进,要建立健全相关组织机制。一是组织领导机制。明确机构实施组织、协调、推进和监督。二是规划计划机制。组织制订规划计划,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三是试点推广机制。在中央到地方的各层各级,有计划地安排一些试点探索,然后进行总结推广。四是起草写作机制。对公文起草中哪些环节要征求民意,如何吸收民意,吸收到什么程度,谁来进行审核等方面,尽最大可能进行明确和量化,并不断创新完善,以便于基层操作实施。</span></div><div style="color:rgb(51, 51, 51);text-indent:2em;font-size:10.5pt;"><span style="font-size:12pt;">总之,公文写作领域应该以主题教育为动力,坚守为民立言初心,强化正确立场导向,不断探索创新攻坚,努力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span></div><div align="right" style="color:rgb(51, 51, 51);text-indent:2em;font-size:10.5pt;"><span style="font-size:12pt;"> </span></div><div align="right" style="text-indent: 2em;"><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2pt;">(</span><font color="#333333">作者:王道凤 来源: 应用写作杂志社&nbsp;</font><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2pt; text-indent: 2em;">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政府办)</span></div><p></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位办公室老秘的主题教育感悟:坚守为民立言的不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