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尤秘书 发表于 2009-3-6 17:10:57

尤溪农民增收问题的探索

<div>
<p align="center"><b>尤溪农民增收问题的探索</b><b></b></p>
<p align="center"><b>卓宜恺</b><b></b></p><br/>
<p><font size="4">2004年新年伊始,党中央、国务院以一号文件下发了《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见》。这是时隔18年后中央再次就农业和农村工作发出的一号文件,充分体现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新形势下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民增收问题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指导思想。不久前召开的200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再次强调了“三农”问题重中之重的地位,明确指出“明年各项支农措施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削弱”;再次以2005年一号文件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如此重视,短短一年时间,就使全国农业农村形势发展得这么好、农民得到实惠这么多,实在令我这个曾经长期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人感慨激动,鼓舞鞭策我继续关注思考“三农”的一些问题。这里先就我县农民增收问题作一个粗浅的探讨,供有关方面参考。</font></p>
<p><font size="4"><b>一、我县农民收入现状分析</b><b></b></font></p>
<p><font size="4">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农村生产力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收入的来源明显增多,在基本解决温饱的基础上,生活水平正不断提高。现根据统计数字,作如下分析:</font></p>
<p><font size="4"><b>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民收入的总体情况。</b>200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97元,比1978年的人均纯收入121元增加了3576元,增长了30倍;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7元,比三明平均水平高141元、绝对值居三明第五位。25年间平均每年增加143元,年均增长14.50%,大体可分为三个增长阶段:第一阶段是恢复增长阶段,大约是1978年到199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21元增加到870元,12年间平均每年增加62.4元,年均增长17.86%。第二阶段是快速增长阶段,大约是1990年到199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870元增加到2775元,7年间增加1905元,平均每年增加272元,年均增长18.02%。尤其是1996年增长最快,比95年增加408元,增长20.63%,增幅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第三阶段是增长趋缓,增幅下滑、徘徊阶段,大约是1997年到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775元增加到3697元,6年间增加922元,平均每年增加153元、年均增长4.89%。</font></p>
<p><font size="4"><b>2、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构成情况。</b>200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697元,其构成情况:一是工资性收入1078.6元,占29.18%(在本地非企事业组织劳动收入325.2元,占30.15%;在本地域劳动收入667.3元,占61.86%;外出从业收入86.1元,占7.99%)。二是家庭经营收入2540.15元,占68.71%(从事第一产业收入1867.46元,占73.52%;其中来源于农业的收入1329.82元、占71.2%,来源于林业的收入168.23元、占9.0%,来源于畜牧水产业的收入369.31元、占19.77%。从事第二产业收入245.30元,占9.66%。从事第三产业收入427.39元,占16.82%)。三是财产性收入32.3元,占0.87%。四是转移性收入45.83元,占1.24%。从这样的收入结构看,我县农民主要靠家庭经营性收入,且第一产业占了73.5%。</font></p>
<p><font size="4"><b>3、农民收入不均衡情况。</b>根据县经管站提供的数据和调查情况,近几年来收入高低差距逐年拉大,贫富悬殊明显。乡镇之间不平衡,收入最高的城关镇农民人均纯收入2003年已达到4040元,收入最低的八字桥乡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995元,相差1045元。村与村之间不平衡,以2001年度可比的数据来分析,收入最高的西滨镇双洋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4397元,收入最低的联合乡连云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480元,相差2917元。所谓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平均底下掩盖了不平均的问题,富裕户掩盖了贫困户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农民还处在“丰年达小康,欠年求温饱”的状况。</font></p>
<p><font size="4"><b>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拉大情况。</b>统计数字显示,不考虑这几年国家给干部职工增加工资部分的因素,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已经是越来越大。1990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870元、居民可支配收入1350元,相差505元,收入之比为1:1.55(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到了199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86 元(增幅最快的一年),居民可支配收入4087元,相差1741元,收入之比为1:1.71。到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225元,居民可支配收入6424元,相差3299元,收入之比为1:2.02。到了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697元,居民可支配收入7023元,相差3326元,收入之比为1:1.9。这些数据表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逐年拉大的趋势。<b></b></font></p>
<p><b><font size="4">二、农民增收趋缓的主要原因</font></b></p>
<p><font size="4">在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育成熟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大背景下,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过程中,农民增收的确遇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挑战增多了;同时,原来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逐步暴露出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增收来源不足自然就成了前进中的问题。分析综合起来,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font></p>
<p><font size="4"><b>1、思想观念滞后,劳动者素质偏低,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新情况。</b>我县农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较深,小农经济、小富即安、“等、靠、要”的思想意识比较顽固,多数人尚停留在人牛耕作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产生活方式,缺乏开拓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科技意识和效益意识;加上科学文化素质偏低,掌握运用新科技的能力比较弱,且接受新技术新技能培训的机会不多、条件有限,故很难适应市场竞争,增收的门路自然就很少。</font></p>
<p><font size="4"><b>2、农业结构调整迈不开步伐,农产品质量和档次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b>改革开放前期农产品短缺,农业靠量的增长就可增加收入;进入90年代后期,绝大多数农产品已由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出现了结构性矛盾,农产品卖难问题越来越突出,再靠农产品总量的扩张已经难以增加收入。农业必须更多地转为向调整结构要效益。而在这方面,我县存在的差距仍然很大,农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一是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2003年住户调查数据显示,在第一产业收入1867.46元中,农、林、牧、渔业收入比重分别为71.2:9.0:19.2:0.6%。二是大田上的种植结构不合理。据不完全统计,大田种植经济作物面积只占15%左右,大多数农民仍然以种粮为主,且又作为收入的主要来源,在结构性过剩的买方市场条件下,粮食价格一直下跌,老百姓说:“一担谷子还比不上一包大中华香烟的价值,”种粮难增收。三是品种结构不合理,缺乏市场竞争力。表现在粮食作物中优质品种比重不大。在经济作物中,名、优、特、稀品种少,拳头产品、档次高的产品少,大路货品种多。由此,“卖难”问题自是难免,类似曾经有过的1元钱可以买到4、5斤桔子的现象随时有可能发生。在禽畜品种上,还是以猪和鸡鸭为主,草食性和珍稀动物少,经营效益难以提高。</font></p>
<p><font size="4"><b>3、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农产品加工滞后。</b>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龙头企业、特别是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少。现有挂牌的20家龙头企业(省级2家、市级5家、县级13家)累计年产值只有2.9亿元左右,仅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2%。二是基地规模不大,难以与龙头企业连成一体,产业链不紧。三是各利益主体之间缺乏稳定的购销关系,且诚信度不高,产权联结和利益联结机制无法建立。四是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发展没有突破,农副产品以低级原料和初级产品销售的情况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如我县2001年度已被国家林业局授于“中国金柑之乡”,且金柑品质产量都居全国五大产区之首,现有面积3万多亩,年产量近万吨,但金柑保鲜加工至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突破。由于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在买方市场占统治地位的形势下提高农业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自然就困难重重了。</font></p>
<p><font size="4"><b>4、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空间狭小,非农收入来源不足。</b>“八五”期间我县乡镇企业曾出现过蓬勃发展的局面,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为农民收入提供了重要来源。进入“九五”,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乡镇企业原先特有的灵活机制逐步共同化,加上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不对路,生产不断滑坡,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大大减弱。而国有企业改制,大批工人下岗,就业更趋紧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随之更为艰难。农村城镇化滞后,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吸纳劳动力的能量很小。调查数据显示,2003年我县农民的非农收入(包括劳动力输出)为1476.29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总数的39.9%,非农收入增长缓慢。</font></p>
<p><font size="4"><b>5.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明显滞后,农民进入市场困难。</b>目前县、乡镇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与农民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需求差距很大,尤其是产后服务更显薄弱。改革已经把农民推向市场经济的前台,农户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成为相对独立的经营者和决策者;但由于农民无法正确判断和掌握市场信息,该种什么、不该种什么,对农民来说常常是如同“雾里看花”、模糊不清,于是生产上的盲目性和趋同性在所难免。记得曾经有一年你种生姜,我也种生姜,最后只有以积压告终,徒劳无功。又由于农户分散经营,生产规模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很差,一旦出现产品卖难积压,就有可能陷入贫困。</font></p>
<p><b><font size="4">三、对我县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font></b></p>
<p><font size="4">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检验农村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准,关系全局,意义重大,既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又是长期的战略任务;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我们必须深化认识,科学把握,正确应对。</font></p>
<p><font size="4"><b>1、端正指导思想,从政策推动中增加农民收入。</b>首要的是认真宣传贯彻2004年、2005年中央两个一号文件精神。中央的这两个一号文件,对亿万农民而言无疑都是十分亲切、倍受鼓舞的文件,是促进农业、动员全社会力量护农、支农的纲领性文件。为了防止惠农政策“悬空”,各级各部门要积极宣传、全力贯彻,特别要宣传中央农村税费改革的政策,把政策交给农民、让政策落到实处,用政策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激发农民投入开发农业的热情,在保护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中增加农民收入。要全面清醒地认识农民增收难的深层次问题,端正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认真研究分析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理清农民增收工作的思路,找出本地区农民增收的最佳途径,制定短、中、长期增收目标和措施,并进行分类指导,扎扎实实把农民增收的项目措施以及责任制度落到实处,真正抓出成效来。</font></p>
<p><font size="4"><b>2、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从提高农业效益中增加农民收入。</b>根据尤溪实际,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应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一要积极大胆地调整大田的种植结构。在保证一定粮食总量的前提下,从34万亩的耕地中调出30-40%耕地,用于发展适销对路、适合加工、效益好的蔬菜、瓜类、豆类、烤烟、花卉、食用菌等名特优经济作物,提高经济作物的比例。同时,要优化粮食生产的结构布局,注意放活早季、稳住中晚季、搞热冬季,增加耕地产出率。要走淘汰劣质稻,广种优质稻的路子,从总体上提高大田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二要科学合理调整园林水果品种结构。2003年我县园林水果已采摘的面积有165525亩,其中柑桔类103123亩、占62.3%;其它水果53366亩,占32.2%。热带亚热带品质较好、价值较高的水果面积4654亩,占2.8%。鉴此,应积极发展名、优、特、新、稀水果。采取新技术改造果园,提高现有品种质量。要调出市场畅销、有地方特色、价值高、有优势的品种,提高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三要大力调整养殖业结构。我县2003年肉类产量中,猪肉占了70.96%,牛肉占0.34%,羊肉占4.2%,兔肉占1.52%,鸡鸭肉占22.95%,牛奶产量仅1408吨,养殖业结构明显不合理。因此,要下大力气,充分发挥尤溪山地、草山多的优势,大力发展草食性动物和珍稀动物,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农民收入。</font></p>
<p><font size="4"><b>3、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从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中增加农民收入。</b>一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农业是生产、加工、销售一个整体的概念,树立“卖的出去才是硬道理,能搞活流通才是真本领”的新观念,增强商品意识,彻底改变长期以来重生产、轻加工销售的偏向。二要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围绕食用菌、名优茶果、竹业、烟叶、蔬菜等主导产业,积极支持、鼓励具有开发产品、组织加工、流通服务能力的非公企业、乡镇企业、个体工商户、各类经济能人兴办农业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在农民与市场之间架起桥梁,发展订单农业,形成“公司加农户”或企业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发展格局,带动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提高农业化解市场风险的能力和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三要加大农产品基地建设步伐。着力把尤溪已初具规模的笋竹综合利用基地、优质烟基地、优质高产再生稻基地、食用菌基地、优质茶果基地、出口创汇蔬菜基地、麻鸡养殖基地、高密度网箱养鱼等基地做大做优,在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充足原料的同时使农民获得稳定的收入。四要建立保障机制,推进产业化进程。各有关方面要加大统筹力度,逐步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让农民这个市场主体取得进入市场的主动权;要建立投入体系,按照中央提出的“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要求,集中财力,给龙头企业一定的倾斜和支持;要建立农业质量标准体系,促进产业化水平的提升;要建立政策保障体系,确保龙头企业巩固发展壮大;要建立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做到有人在研究、在促动、在抓落实,为产业化经营创造良好的环境。</font></p>
<p><font size="4"><b>4、千方百计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从拓宽收入渠道中增加农民收入。</b>2003年我县农村劳动力160950人,其中从事二、三产业的49077人、占30.5%,从事农业的111873人、占69.5%,从事农业劳动的比例很高。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农业本身的增收渠道总是很有限的,农民增收毫无疑问还必须放眼非农领域,放眼一切可以让农民增收的领域,多渠道谋增收。一要在向农业的深度广度进军中容纳劳动力。合理开发荒山、荒坡、水面等各种农业资源,并采取承包、租赁、拍卖等多种形式调动促进开发,在旺盛的开发性生产中增加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二要坚持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并举,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做到思想上放胆、经营上放开、机制上放活、政策上放宽、环境上创优、支持力度上加大,激活农村社会投资;还要充分利用我县农业资源、自然资源优势和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吸引外来投资,拓展外引内联,开放促开发,推动农村二、三产业繁荣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在非农产业就业中获得收入。四要放远就业视野,更积极地组织劳务输出。充分发挥劳动部门、各类中介组织作用,通过各种渠道把剩余劳动力推向全国各地以至全世界,引导促进农民走南闯北以至周游列国创收入。五要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让越来越多的农民特别是先富起来的农民趋向小城镇谋生、发展。要认真落实各级已经出台的有关加快小城镇发展、推动小城镇人口和产业集聚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增强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梅仙、西城、西滨、坂面、洋中、新阳这些重点集镇吸纳农业劳动力的功能,在减少农民中增加农民收入。</font></p>
<p><font size="4"><b>5、切实重视对农民的教育培训,从提高科技文化素质中增加农民收入。</b>农业能否增产增效,与农民自身素质如何关系很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技术新品种新耕作方式的推广运用、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农产品市场的开拓等等,都离不开人这个根本的因素。可以说,没有农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就没有现代农业的逐步崛起,就没有相对落后的农业生产力的真正解放和发展,农民增收趋缓的问题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所以,我们必须把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摆上抓农业的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重视农民文化科技素质的提高。一要继续抓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在农村中小学增开技能课,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使乡村中学毕业生掌握1-2门农村实用技术,一旦回到家乡就能成为有技术的农民。二要大力发展各类农村成人教育。积极创办与农业生产、乡村工业相适应的初、中等职业教育,并注意可以利用的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如农函大等培养懂技术的新型农民。三要大面积、有针对性地开展短期培训工作。力求使农民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运用一些与当前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实用技术和新科技成果,增强致富本领。实践证明,一旦农民掌握一定的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就可以发展一些科技含量比较高、附加值比较高的品种和项目,就可以参与市场竞争,就可以发家致富。如我县梅仙镇丁地村农民王英取,种植经营10亩的美国牛哈尔脐橙,亩产达6300斤,每年总产都稳定在6万斤以上;每斤卖到2.3-2.5元,累计年收入达15万元,扣除成本投入,年纯收入达12万元。而我县现有可采摘的大约10多万亩柑桔类水果,2003年平均亩产才达1232斤,亩产值仅700元左右。可以想见,如果我县能有越来越多的像王英取那样的农民,全县农民收入的增长就会越快越好。</font></p><font size="4">         <b>(作者:县统计局党支部书记)</b></font></div>

qrst300 发表于 2011-2-13 21:44:29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尤溪农民增收问题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