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guxing
发表于 2022-2-18 09:09:13
格式比较新颖,期待内容
sh3238286
发表于 2022-2-23 01:17:50
同志们:
借这个机会,和大家谈一谈抓落实的问题。“落实”二字我们常常挂在嘴边上,写在文件中。究竟什么叫“落实”?按《新华词典》的解释,所谓落实,就是使(计划、措施、政策等)得以贯彻执行。用我们自己的话说,落实就是兑现,就是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什么东西只有抓得很紧,毫不放松,才能抓住;抓而不紧,等于不抓。”俗话说的好:“千招万招,不抓落实也是没招;千条万条,不抓落实也是白条。”所以,抓落实的问题,虽然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也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今天,我就以抓落实为题讲三层意思,既是与大家探讨,更是与大家共勉。
一、为什么要谈抓落实这个话题
重提这个话题,我觉得至少有以下三条理由:
1. 这个话题关系到做人境界的高低。做人境界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也是一个古老而恒新的哲学话题。它包括人的价值观、世界观、生活方式、处世原则等诸多内容。不同时代、不同阅历的人对此有不同的见解。判断一个人境界的高低有多个层面,包括信仰追求、品行修为、为人处世等等,对领导干部而言,落实也是判断其境界高低的一个视点,从中可以评价其工作态度、工作作风等。俗话说,“为官先做人”,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应该怎样做人呢?老子在《道德经》中,把为官者的做人境界分为四个等级:“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为百姓做事不让百姓知道,这是为官的最高境界;其次,为百姓办事情,百姓亲近他,赞扬他,这是第二境界;三等为官者以官自居,绷着面孔,拒人于千里之外,老百姓害怕他;最低下的是贪赃枉法,欺上瞒下,鱼肉百姓,这种官老百姓不仅不赞扬他,而且还要诅咒他。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苛求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达到“太上”的境界,但要力争达到第二重境界,积极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各项任务,落实上级领导机关部署给我们的各项工作,并以抓好落实的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服好务。抓落实,说起来简单,但是把简单的事情千百遍都做对,就是不简单;把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认真地做好,就是不容易。有这样一则故事,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对他的学生们说:“从今天开始,我要求你们每天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到的事情,就是每个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总共甩300下。”一个月后,有90%的同学做到;两个月后,有80%的同学坚持了下来;一年过后,只有一个学生自始至终做到,这个学生就是柏拉图,后来也成为了古希腊的大哲学家。柏拉图正是树立了抓落实的理念,才能积淀出厚重的哲学智慧,才能显示出与众不同的人生境界。作为新时期的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领导干部,落实就是工作,工作就是落实,我们必须立足于抓好每件小事,件件抓好落实,并且在抓落实中端正工作态度,在抓落实中提升个人境界。
2. 这个话题关系到办事能力的强弱。落实是一切工作的归宿,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全部意义所在。各地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所处的宏观背景基本一样,面临的政策机遇也大致相同,但发展有快有慢。大到一个地方,小到一个单位,具体到某一领导干部,在工作的推进中同样会存在进度有快慢、成效有好坏的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这与领导干部的办事能力密切相关。能力的强弱大小,决定落实速度的快慢,决定落实效果的优劣。抓落实,善抓会抓是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善于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创新地开展工作。之所以一些工作推进不力,一些难题化解不好,一些部署落实不够,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缺乏创新思维,就是缺乏抓落实的能力。在历史上,因为不会抓落实,或抓不好落实而失败的例子很多,大家熟知的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括与其父纸上谈兵,经常获胜,但在作战时,只会对《孙子兵法》生搬硬套,不能与战场实际相结合,一味与秦军硬打硬拼,不仅丢了自己的性命,40万大军也被秦军坑杀。客观的看,人与人之间的能力是有差距的,但能力的差距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关键在于后天的努力和培养。正如习武的人,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终究能够练出一身好本领。落实的过程,既是展示才干的过程,也是锻炼提高的过程。抓好工作落实与提升工作能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在落实的过程中提高能力,使自身才华得到积累,世界观得到升华。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落实起来才会得心应手,个人的能力水平才会不断进步。
3. 这个话题关系到领导工作的成败。对于领导工作而言,作出决策和制定政策,事情只是做了一半,而另一半则更加重要,那就是“落实”二字。只有决策,没有落实,决策只是空谈。科学的决策只有落到实处,才是管用、有效的决策,才是领导工作成功的标志,才是推进我们伟大事业的有力保障。《把信送给加西亚》的故事大家都听过,说的是一百多年前的一天,美国总统麦金莱把一封有关战争的信交给了一位名叫安德鲁•罗文的中尉,要求他独立完成艰巨任务,即把信送给在战时不知身处何地的加西亚。罗文中尉历尽艰难险阻,毫无条件地把信送给了加西亚,并为麦金莱总统带回了宝贵的情报。也正是靠着这封信的力量,迅速扭转了战局。当大多数人都在敬佩罗文,被他抓落实的能力所折服时,我们又不得不佩服麦金莱总统的领导艺术,正是因为麦金莱总统决策正确、知人善任,把艰巨的任务交给善于抓落实的罗文,最终收获了领导工作的成功。反之,如果用人不当、落实不力,好的决策也不一定能得到好的结果。说起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大家第一反应肯定都是:他用兵如神。但他也曾因为任用不善于抓落实的部下,而不得不吞下失败的苦果。公元228年,诸葛亮为实现统一大业,北伐曹魏。他任命参军马谡为前锋,镇守战略要地街亭,并指示他“靠山近水安营扎寨,谨慎小心,不得有误”。马谡到达街亭后,并没有落实诸葛亮的指示,却自作主张地将大军部署在远离水源的街亭山上,导致街亭失守,迫使蜀军退回汉中,北伐大业又一次遭到搁浅,最后诸葛亮只能“挥泪斩马谡”。可见,做好领导工作,光有好的决策,但不能得到贯彻落实,领导工作肯定就会失败,也就会必然遭遇“滑铁卢”。
二、在抓落实上出了什么问题
虽然关于抓落实的问题我们反复强调、经常督导,但是在工作中不抓落实、抓不落实、落实不力的情况也并不少见。究其原因,我看主要有以下三点:
1. 不抓落实是品德出了问题。当前,不抓落实之风大量存在于我们的工作中:有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讲原则、不讲制度;有的敷衍塞责、拖沓马虎,表里不一,专门应付怎么哄上头,从不考虑怎么抓落脚;有的出工不出力,观冷眼、磨洋功、讲怪话,上班等下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有的工作方面认“艄公”,主管领导交办的事就大办,其他领导交办的事就不办,重要部门交办的事就重点办,其他部门交办的事就敷衍着办……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影响很坏。表面上看,这些人只是“小毛病”,实际上是出了“大问题”。这种不作为的现象像瘟疫一样,相互传染,坐大成势,使一个地方或者一个单位人心涣散,工作滑坡,形象损毁,影响发展和稳定。说到底,这些问题的出现关乎政令是否畅通,关乎党的形象,关乎干部个人的党性原则和政治品德。因此,我们必须站在抓不抓落实,就是讲不讲服从、讲不讲政令畅通的高度来认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危害性。
2. 抓不落实是能力出了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作思路不对头。工作思路决定发展方向、发展出路。工作思路对头是搞好工作的第一步,好的工作思路可以使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工作思路不对头,往往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误入歧途。二是工作方法不科学。实干、敢干和巧干,会使落实工作加快进度、提高效率、保证质量。巧干,就是讲究抓落实的方法。找不到工作重点,抓不住主要矛盾,实际上就是没有掌握抓落实的技巧。譬如,善于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问题,找准问题的突破口,并针对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都是我们常用的工作方法,而在实际工作中,不搞调查研究,凭借主观臆断,都是方法不科学的具体表现。三是工作魄力不够足。抓好工作落实,要求领导干部首先有敢于拍板的魄力。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往往让我们错失抓好工作的良机。特别是作为副职,由于缺乏果断拍板的勇气,缺乏敢于担当的责任,必然影响抓落实的进度和效果。
3. 落实不力是作风出了问题。落实反映作风,作风决定落实。只有作风扎实,工作才能落实。有些工作之所以落实不力,问题可能出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出在具体办事人,但大多数时候还是出在我们自身的作风上。有的领导干部责任心不强。没有一种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担当精神,没有一种“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意识,工作“得过且过”,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贯彻在嘴上,落实在会上,不思进取,自甘平庸,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只当和尚不撞钟。有的领导干部心态不端正。急功近利,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结果劳民伤财。有的领导干部整天怨天尤人,抱怨机会不好,环境太差,影响了自己发展,不愿扎根基层,工作中蜻蜓点水,像浮萍一样整日漂在上面。这些都是作风方面出了问题。胡适先生曾写了一篇《差不多先生传》,这位“差不多先生”的口头禅就是“凡事差不多就好,何必太精明呢?”以至于他买糖时认为红糖白糖差不多,出游时认为山西陕西差不多,最后自己得病了,认为人医和兽医也差不多,最终把自己给治死了。在我们的队伍中,也有一些“差不多先生”,工作上不向高标准看齐,却以不被通报、不受批评为最大满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差不多”很有市场。这些作风如果不加以改进,势必影响工作、贻误事业。
三、怎样破解抓落实这道难题
第一,要有高度负责的态度。有句话叫作“态度决定一切”,美国有个作家把这句话写成了一本书,这本书在美国“最畅销书排行榜”上稳坐了整整十年,而且“态度决定一切”逐步成为风靡全世界的口头禅,成为企业管理的座右铭,成为做人做事的指南针。大家都有这样一个共识,态度问题是抓落实的首要问题。那么,高度负责的态度怎么来呢?我看主要有三点:一是调整好心态。手机上曾经流传这样一条短信,“其实人活的就是一种心态。心态调整好了,蹬着三轮车哼小调;心态调整不好,开着宝马发牢骚。”它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心理状态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我们干工作也是这个道理,接不接受任务,以什么样的心态接受任务,直接影响到工作的质量,影响到抓落实的成效。我们在安排工作任务时,往往会遇到这样5种人。第一种是心不在焉型,你说你的,他想他的。第二种是木头型,目光呆滞,没有表情,或者自始至终低着头,一言不发。第三种是不耐烦型,皱眉、撇嘴、叹气、坐立不安、不停地将笔在手指间转来转去,一看就是对任务不认同,没耐心。第四种是对抗型,任务还没布置完,他就已经开始说不同的意见,甚至是争辩,你说一句,他说十句。第五种是一碰就炸型,只要遇到分配工作任务他就会立刻爆发。可以断言,任何领导都害怕这五种人,害怕他们耽误工作,害怕他们贻误事业,害怕给他们交办一件小事情,他们会给你惹出一串大麻烦。大家要引以为戒,时刻注意调整好心态。有句话说,工作好比过夏天,既然不能忍受,就要学会享受。只有这样,才会主动去接受任务,才能主动去落实工作。中国科学院院士裘法祖说,“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这是做人的高境界,是做事的高标准,是做学问的高追求,更体现了对科学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大家不妨把这句话当做一面镜子,经常照一照,看看自己的心态是否调整好了。二是领会好意图。接受任务是前提,而能不能圆满完成任务,还在于能否很好地领悟好领导意图。《军事文摘》上曾刊载这样一个故事。1949年9月的一天,时任上海市长的陈毅到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由于住房十分紧张,他主动从北京饭店搬出来,把房子让给国民党将军傅作义,自己则住进陈旧的小平房。后来他还代表上海市,赠给傅作义两辆名牌小汽车。起初,有很多同志不理解,说什么“对这些大战犯,不杀就便宜他们了,凭什么还让房子、送汽车给他们?”后来,陈毅在一次会议上说:“我陈毅住不住北京饭店,对我都没影响,我照样正常开会,照样还是上海市长!但是让给傅先生住,意义就不一样了。你们知道不知道,傅先生到电台讲了半小时话,长沙那边就起义两个军,为我军减少了多少伤亡?他的贡献恐怕不只几部小汽车!”一番话让大家明白了陈毅的良苦用心,思想一下就通了。当时中央的意图是尽可能团结人,尤其是对投诚起义的人,要格外重视。陈毅的做法无疑是最能体现中央意图的,而如果让那些有抱怨情绪、没有掌握意图的人去落实工作,肯定会大打折扣。所以,具体工作中,大家要站在全局的高度、领导的角度,多想、多问、多调研,这才是对工作有责任感的表现,这才是保证工作落实的基本条件之一。三是承担好责任。如果我们把工作抽象起来看,事前谋划是责任,部署安排是责任,检查督促也是责任,还有领导责任,部门责任,具体承办责任等等,可以说一项工作任务就是一堆的责任,责任承担得好不好,分配当不当,直接关系到任务完不完得成,落实得行不行。武汉鄱阳街有一座名叫“景明楼”的建筑,由英国一家著名设计事务所1917年设计,在工程峻工80年后的一天,该楼的设计者远隔万里寄来一封信,信中说:景明楼为本人所设计,年限80年,现已超期服役,敬请业主注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该设计事务所是一个负责任的团队,对80年前的工程设计都进行跟踪提醒,可以想象当时工程的设计是非常合格的,也正源于这种高度负责的精神,成就了他们事业的兴盛。当前,我们正处于经济社会加速发展期,也是重大矛盾的凸显期,面对众多的困难和问题,大家要敢于承担责任,敢于直面矛盾,既不能把责任向上推给领导,使工作陷入被动,更不能向下推给群众,使矛盾更加激化。
第二,要有完成使命的本领。一个人即使工作热情再高,如果缺乏抓落实的本领,也会因为“能力恐慌”而抓不落实。因此,大家要努力增强抓落实的本领。一要有学习力。学习是提升一切能力的根本方法。一个人的能力怎么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所得。如果不经常“充电”、“加油”、“磨刀”,个人能力就不可能提高。古今中外,凡是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是非常注重学习,而且是对学习有着深刻理解的人。南宋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道出了学习对思维的开悟;达•芬奇说“无论掌握哪一种知识,对智力都是有用的,它会把无用的东西抛开而把好的东西保留住”,讲出了学习对智慧的启迪;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阐明了学习对人格的影响;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学习速度小于变化速度等于死亡”,强调了学习形势的严峻。因此,大家要注重学习,要把学习当作一种习惯,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不断加强业务知识以及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同时广泛学习文化、法律、科技、管理等一切有益知识。通过学习开启抓落实的新思路,探索抓落实的新方法。二要有判断力。《礼记•中庸》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论做什么事情,事先都要有准备、有谋划。过去,我们有些同志在这方面吃了不少苦头,干工作存在“走一步,看一步”的思想,接受任务后不管三七二十一,不加思索就“开刀”,执行过程中难免就会出现纰漏,执行效果也很不理想,有时甚至一塌糊涂。相反,有的同志干工作不是急于求成、盲目上马,而是认真谋划后再做,执行过程很轻松,执行效果也很好。中国也有句俗话“磨刀不误砍柴功。”我们干任何一项工作之前,都要做到善于思考,都要做到正确判断事情轻重。世上好多事情不是办不到,没有想到或者想不到,没有看到或者根本看不到。“人从心上起经纶”。心中有,则手上有;心中无,则手上无。“行成于思”说的也是这个道理。要做到认真学习上级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认清形势和任务,真正把握上情;要积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全面具体地了解下情;要结合上级要求与本单位实际,认真分析研判,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工作举措,将人力、财力、物力等关系尽可能地细化到计划之中。譬如要修筑一段公路,我们就要将测量、购地、绘图、发包等环节谋划好,同时还要把监工、用材,甚至气候、周围环境、行人的安全、工人的管理等相关事情也计划进去,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这样,我们落实工作才不会走样,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要有推行力。我们干工作不仅仅靠决策了事,还必须有很强的推行力,就是要有能力去执行,也就是如何做正确的事、正确的做事。当然,推行力包括组织领导能力、科学发展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等。《做最好的执行者》一书中指出,一名优秀的执行者要努力做到四条:拿不准的事情,问好再做;第一次做的事情,想好再做;再次做的事情,固化优化再做;多方面要求的事情,沟通协调后再做。这对我们做好基层工作来说,是十分具有启示意义的。至少我们要理解三点:第一点就是要有团结协作能力。在一起工作,是一种难得的缘分、一段难忘的经历。岗位是短暂的,但事业是永存的。大家要以主人翁的精神看待集体,一切以事业为重,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遇事多沟通、多谅解、多换位思考。那么,你才会不断从团结中得到力量,从合作中找到方法,从集体中获得快乐。第二点是要有组织领导能力。一个组织,或者说是一个单位、一个团队,能否取得好的发展业绩,关键是看其是否有一个出色的领导者。大家作为一名新时期的领导干部,要注重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充分用其所长,各尽所能,形成工作合力。第三点是要讲究工作方法。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平均使力,要突出重点,紧紧扭住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大事不放,集中主要精力,一鼓作气抓到底。这样,我们的工作一定会得到很好的落实。
本帖隐藏的内容
第三,要有求真务实的作风。态度决定作风,作风反映态度,高度负责的态度需要求真务实的作风作保障。如何养成求真务实的作风呢,在这里,我送给大家“五要十个字”。一要“止假”。《红楼梦》中写到:“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描述的是清朝末期的一种病态社会,而现在,却被很多人奉为人生信条,被少数领导干部尊为工作方法和工作态度。这是极端错误,而且十分有害的。我们作为共产党人,立身干事业的根本就是求真务实。面对历史的考量、人民群众的评价,真的永远假不了,假的永远真不了。我奉劝那些欺上瞒下、阳奉阴违,汇假报、做假事的人,不要逞一时的痛快,犯下群众记恨你一辈子的错误;不要逞一时的“兴致”,毁掉我们党辛辛苦苦创下的基业。二要“拒浮”。古语云:“静能定心,躁则失根。”一个人如果心存浮躁就很难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做点事情,就很难有大的作为。因此,我们落实工作必须拒浮,要在“具体”和“深入”上动脑筋、下功夫。不能满足于当“收发室”、“留声机”、“传声筒”,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工作布置多、检查少,一般号召多、具体指导少,浮在上面多、沉在基层少。既要经常深入基层,也要经常深入实际,更要经常深入群众;既要做到身入,更要做到心入。要认认真真倾听基层和群众意见,要扎扎实实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好事。三要“妨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实现为基层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目标,必须加紧实干。李大钊有句名言:“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弛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塌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这句话告诉我们,一味地在那里“空谈”、“空想”、“空干”,一切都是空的,结果只会是失败。四要“忌拖”。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同志往往把现在就应该完成的任务,推到以后,今天应该完成的事推到明天,明天应该完成的事推到后天,推来推去工作就打了折扣,甚至没有了结果;也有的同志遇事往往心不在焉、被动应付,上面推一下才动一下,不推就不动。这些表现,其实都是工作没有时间观念和效率观念的表现,也是工作落实不力的表现。我们大家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在任何时候,都不要给自己的拖延找借口,最好的办法,就是做,立即去做。五要“禁惰”。古人说:“天下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人的惰性是与生俱来的,只有克服惰性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一个接近成功的人。克服惰性首先是头脑不能懒惰,要善于思考。其次,是眼不能懒惰。要注意多读书、多看报,多留心观察。再次,是口不能懒惰。该向上级请示汇报的事要及时请示汇报,不可自作主张;该询问检查的事要询问检查,切不可拿“部署”当“落实”;该问明白的事要问明白,切不可不懂装懂;该安排的事要及时安排,切不可因此误事。再次,是手不能懒惰。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养成动笔的习惯。对上级的指示和需要做的重要工作,要随时随地记下来;平时读书、看报要注意做些摘录;工作之余,最好能写写日记、写点文章;发言、讲话最好自己动手写个提纲。最后,是脚不能懒惰。对一些重要问题,要迈开双脚,深入实际做实地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不可以耳代目、以虚代实,依靠看材料作决策、听汇报办事情。
第四,要有敢于创新的精神。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的各项战略部署,没有开拓创新的意识、开拓创新的思路、开拓创新的办法、开拓创新的工作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我们顺应时代的发展、事业的需要、人民的期盼,把改革创新作为抓落实的重要方法。以我的理解要着重把握三个方面:一是勇于面对各种挑战。面对挑战,我们要有勇气。任何事物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任何创新或多或少都要打破原有的平衡,都会带来一些麻烦,产生一些阻力。创新者往往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要敢为人先。领导干部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要敢于面对现实,敢于正视困难,培养敢为人先、志在进取的创新精神;要以敢于超过前人、永不满足现状的拼搏精神,以敢闯、敢试、敢冒风险的大无畏勇气,应对复杂形势,战胜前进中的一切困难。面对挑战,我们要有闯劲。没有一点闯劲,再好的发展机遇也很难抓住。用创新意识干事业,就不能墨守成规,就要敢于打破原有框框,探索新的规律、新的方法;不迷信书本、权威,敢于根据客观事实,向权威质疑;不盲目效仿,不人云亦云,不唯书唯上,坚持独立思考,说自己的话,走自己的路。面对挑战,我们要有决心。任何一项创造发明、一项新理论、新学术的诞生都不是偶然的,它来自广博的积累,根源于不懈的探索。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熟读群书,花费30年心血,千古药典《本草纲木》才得以问世。达尔文经过五年环球考察,在动植物、地质方面作了大量的考察与采集,经过20年的谨慎准备,艰苦求证,《物种起源》才得以诞生。再伟大的天才若没有持之以恒的积累,没有艰苦的探索,创新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二是敢于不断更新观念。时代在变,人的思维也要变。如果我们缺乏思考,就会出现很多可笑的问题。譬如,美国有这样一则令人深思的故事,题目是《马屁股决定航天飞机》。说的是美国航天飞机的两个火箭推进器之间的距离,其实是由两匹马的屁股宽度决定的。这是怎么回事呢?因为美国铁路是英国设计的,英国的铁路是由设计有轨电车铁轨的人设计的,有轨电车的铁轨宽度与马车的车轮距离是一样宽,而设计有轨电车的人原来是造马车的。为什么马车的车轮距是4.85英尺?因为古罗马战车由两匹马拉动,两匹马屁股的宽度就是4.85英尺。大家恐怕都不会想到,美国最先进的航天飞机火箭推进器,竟与古代马屁股的宽度有关。所以说,存在的不一定都是合理的。世界正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在汰旧换新,推动变革的力量,既不是货币,也不是机器,而是一些看不见的东西。这种看不见的东西叫作“智慧”,更新观念的过程,就是闪现智慧之光的过程。三是善于运用创新方法。是否善于运用创新方法,具备开拓创新能力,是衡量现代领导干部是否胜任本职岗位的重要标准,也是抓落实过程中必备的素质能力和作风。在推进工作落实过程中,穿旧鞋走新路不行,穿新鞋走老路也不行,要继承、发展。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党和国家做出了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再到平稳较快的一系列战略部署,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等新概念、新举措。如果大家还保持一成不变的思维方式,工作就不可能有新的发展和起色。因此,大家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要克服习惯性思维,打破思维定式,放弃原有模式,切实创造出操作性强、针对性强、实效性强的方法手段,真正推动工作,落实工作。当然,我们讲创新,也不能为创新而创新,搞脱离实际的“唯新”,那样创新就会成为空洞的口号。
第五,要有勤于总结的习惯。总结是抓落实的一种工作方法。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这正是我党之所以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生动写照。善不善于总结,是检验一个人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总结能力强,就能适应形势的变化,认清工作的特点,把握工作的规律,干起事来,就会得心应手,有效化解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实现新的发展。不善于总结经验,抓工作就会方向不明、思路不清、措施不硬,成效也不会大。作为领导干部,要勤于总结,要善于总结,一是及时“回头看”。回头看工作绩效和失误。进一步提高领导水平,除了要及时总结经验以增强信心,更要平心静气地反思自己的领导风格、工作方法和工作绩效,看到与先进的差距,找到改进的突破口。回头看自己在班子中的作用。班子成员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班子整体的绩效。主要领导应着重在班子建设、科学决策、领导方式等方面剖析问题、查找不足,副职领导则应在坚持制度、贯彻落实等方面剖析问题、查找不足。回头看自己的精神状态。应注意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努力防止和纠正萎靡不振、意志消沉、怨天尤人、不思进取、封闭保守、患得患失的精神状态。二要学会 “全面看”。总结时,我们要切实做到顾全大局,凡是“回头看”反映的问题属实或基本属实,要能够正确对待,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改,要有自省自纠的勇气。孔子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一名领导干部,在具体工作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也难免会显露出大大小小的缺点。就像竹子自身的生长过程中,同样也会产生枝枝蔓蔓,但是它通过不断地“自我结节”,最终都会克服这些枝枝蔓蔓,顽强地长出新的一节,挺拔于山林之中。有失误和教训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同样的错误。作为领导干部,唯有学会对反面教训的总结,自省自纠,始终保持像毛竹一样劲节春秋、四时不凋的禀性,才能达到“剪枝蔓,立主骨”的效果。三要大胆“向前看”。总结过去的成败得失,是为了减少和避免在今后的工作中走弯路,而注重超前思考,化不利为有利,就可以争取主动。1938年,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发表的《论持久战》以其科学的分析、严密的逻辑、准确的预测而闻名于世。《论持久战》发表时,抗日战争爆发只有10个月,人们对这场战争的趋势和前途议论纷纷,哀叹“亡国论”者有之,主张“速胜论”者亦有之。毛泽东通过对中日双方基本特点的全面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在这场战争中,既不会亡国,也不会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而且,他预测这场战争必将经过三个阶段,中国一定会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后来的战争实际进程,充分印证了毛泽东的这些基本判断。作为领导干部,要有“着眼全局、着眼长远、着眼发展”的眼光,在制定工作规划和方案时要努力做到看前一点,看远一点,看准一点。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机遇,少走弯路。因此,我们在工作中越善于总结,就越具有工作的主动性,就越有利于工作抓落实。
同志们,拿破仑曾经有句名言:“想得好是聪明,计划得好更聪明,做得好是最聪明又最好!”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抓落实的意义,提升抓落实的能力,付诸抓落实的行动,为临澧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而贡献力量!
crazyboy2021
发表于 2022-2-23 08:23:56
学习一下学习一下学习一下学习一下学习一下学习一下
顺理成章
发表于 2022-3-2 15:16:30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格式比较新颖,期待看一下内容
伏牛卧龙
发表于 2022-3-31 17:33:09
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
上下求索
发表于 2022-4-7 19:59:01
坚定立场,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
沧海枫落
发表于 2022-4-14 10:48:01
一要讲政治、有信念。党员,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身份,党员讲政治、有信念,既是义务,更是责任。要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以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为基本要求,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思想,自觉按照党员标准规范言行,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正确政治方向,这就是“讲政治”。按照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进一步树立清风正气,进一步强化宗旨观念,勇于担当作为,在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这就是“有信念”。
曹孟德的账户
发表于 2022-4-14 19:58:56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好道德修养这一人生必修课,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对共产党员来说,道德是党性的基础、是力量的源泉、是勇气的后盾、是纯洁的保证、是抗腐的良药、是服务
两物
发表于 2022-4-15 16:22:46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涌现出了像焦裕禄、杨善洲等一批又一批讲奉献,
leek
发表于 2022-5-29 20:39:45
为党旗增辉为百姓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