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文明 发表于 2018-6-16 22:07:46

常握“笔杆子”才有“两下子”

<h1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size="4" style="font-weight: normal;">常握“笔杆子”才有“两下子”</font></h1><h1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center"><div style="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3em;"><font size="4" style="font-weight: normal;">有人讲,战争年代靠“枪杆子”,和平时期靠“笔杆子”,调查研究是指导工作的最好武器。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想到的东西,不一定能说出来,说出来的东西,不一定能写出来。只有写出来的东西,才是思想精华,才可能是最完整最经得住推敲的东西。这就充分说明,我们的“笔杆子”都有那么“两下子”,都非常重要。每次参加“笔杆子”大会我都十分高兴,大家往一处聚,人才济济,思想交流碰撞出的火花,随时会产生写作的灵感,让我也受益匪浅,胜读百卷书。</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3em;"><font size="4" style="font-weight: normal;">刚才,唐超副院长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总结了成绩,指出了问题,提出了要求,很及时,很全面,我都赞同,请大家抓紧落实。对这几年全市法院调研工作取得的成绩感到欣慰,具体有三点感受。一是成在决心。2015年,我到郴州工作后,感到郴州的调研工作不是很突出,尤其是全国法院学术研讨会上斩获寥寥。为此,我们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调研工作的规定》,我担任领导小组组长,下定决心,重振信心,出重拳、用铁腕,把调研工作作为硬仗来打,大力规范,全面激励。二是贵在用心。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写材料、搞调研是个费心费力的事,不用心、不用力,不付出一番心血还真搞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过去几年,大家面对问题和困难,越挫越勇,斗志昂扬,展现了硬作风,取得了好成绩,在28届、29届全国法院学术研讨会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两级法院党组是认可的。三是功在齐心。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拾柴火焰高。全市法院调研工作取得的可喜成绩,不是某一个人的功劳,也不是哪一家法院的功劳,而是全市两级法院上下一心,通力协作的结果。以上这三点感受,可以说是我们过去几年积累的成功经验,也是我们的制胜法宝,希望全市两级法院一如既往的发扬好这些做法,一以贯之,一抓到底。</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3em;"><font size="4" style="font-weight: normal;">毛主席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曾经讲过,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没有十月怀胎,就没有一朝分娩。习总书记也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我们是国家审判机关,主业是执法办案,难免出现重审判、轻调研的问题。这里面确实有一些客观因素,法官办案压力大,分身乏术,然而更多原因还是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我一直认为,调研是“更高水平的审判”,是审判过程的延伸,是将典型个案的解决经验发展成为类型案件的处理办法,两者既是一种鱼和水的共存关系,也是一种相互推动的促进关系,对提升法院整体工作百利而无一害。</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3em;"><font size="4" style="font-weight: normal;">今天,两级法院分管调研工作的院领导都来了。借此机会,对今后的调研工作提三点要求。一是营造新的氛围。务必高度重视调研工作,强化调研人才培养、强化调研成果转化。院领导要率先垂范,主动参与调研,撰写调研文章,提炼典型案例,为全体干警做好榜样。把调研工作与审判执行等各项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给各个部门定任务、压担子,让全体干警重视起来,承担起来,行动起来,形成全院、全员参与的“大调研”格局。二是树立新的目标。今年3月,在全市法院工作会议上,我提出,要在全国学术研讨会上取得新的突破,要剑指一等奖,这不是无的放矢,从去年情况来看,基本具备了冲击全国一等奖的底子,我们这支调研队伍,在全省法院都有一席之地,而且是很重要的一席,实力非常雄厚。孙子兵法就曾讲,“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目标追求的高度,决定了工作力度和发展速度,所以,要自我加压,奋马加鞭,一往无前。三是拿出新的思路。调研工作很辛苦,调研队伍进进出出很不稳定,我们要关心、爱护、理解这支队伍,真正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良好的待遇留人。要创新考核激励机制,现阶段物质奖励这块有所限制,可不可以奖励,哪些可以奖励,标准是多少,暂时都还没有明确。中院党组和我的意见是,一旦明确下来,就高不就低。还要双管齐下,想方设法提高精神奖励,中院给去年获得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二等奖的两位同志都记了三等功,激励效果就很好。要关心调研人员的成长,搭建起审判和调研的“水龙互通”,在入额上予以倾斜,在提拔重用上予以考虑,全面激发调研工作热情。</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3em;"><font size="4" style="font-weight: normal;">“宰相起于州郡,猛将发于行伍”,调研工作最能考验人,也最能锻炼人。放眼看了一下,来参加这次调研培训的同志,很多都是年轻人,大家能积极投身到调研工作中,我感到十分高兴,我年轻时也和大家一样点灯熬夜,奋笔疾书,更亲历了写材料、搞调研痛并快乐着的过程。有人这么调侃写材料的“笔杆子”,他说,你看他年纪不大肚子大,眼睛不亮脑门亮,我猜他肯定是写材料的,而且写了好几年。虽然是玩笑话,但都八九不离十。简直是“笔杆子”尤其是那些搞了十几二十年的“老杆子”的素描相,而这幅尊容都是长期枯坐不动、冥思苦想造成的,说明写材料搞调研真的很苦、很累、很费心血,但是我相信,只要大家顶住了、熬住了,就一定能苦尽甘来。至于怎么搞好调研,写好材料,等会还有省法院的专家授课,我在这里先和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切身体会和经验,和大家聊一聊,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3em;"><font size="4" style="font-weight: normal;">第一,要努力提升三大能力。我认为,做一个合格的“笔杆子”,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论水平、文字综合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管理经验,没有“两把刷子”还真的很难胜任。中央办公厅就曾经对“笔杆子”提出过“开口能讲、问策能对、遇事能办”的要求,讲得通俗一点,就是既要会动脑,又要会动手,光靠书本知识远远不够。所以,我们一定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一是要能说会道。搞调研工作,我一直都是按照“看到、听到了什么,想到、悟到了什么,做到、达到了什么”,这三个步骤来做的,最基础、最基本的环节就是看和听,要想在这个环节获得最可靠、最理想、最真实的情况,就要晓得看、晓得听,而看和听的关键桥梁就是沟通。当前,我们的调研队伍,能写不会讲,“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的问题大有存在,个别同志表面上“成熟稳重,斯文大方”,其实“暮气沉沉,酸腐呆板”,口头表达能力亟待加强。我们讲口头表达能力不是要油嘴滑舌、油腔滑调、滔滔不绝,而是要善于沟通、善于协调、善于请示、善于汇报、善于传达、善于劝导,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时机说,什么身份说,说什么、怎样说,都要精准到位,通过沟通,发觉平时看不见、碰不到的问题和情况,避免写作的时候,闭门造车异想天开。另外,还要有话题、有谈资,也就是讲不但要熟练掌握司法调研的前沿热点问题,还要掌握审判执行一线的情况,掌握全局的情况。更深一步讲,不仅要对法院的情况熟悉,还要对全县、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中心工作都有所了解,随时做到开口能讲。二是要下笔如神。写材料、搞调研是我们服务审判、服务领导的重要途径,以文辅政,“文”是形式,表现为文字、文稿、文件,更是载体,承载的是思考、思路、思想,文字质量至关重要。首先要解决“不敢写”的问题。有不少的同志“谈写色变”“提笔生畏”,缺乏写的信心和勇气,没有开始写就怀疑自己,心里就想着写不好,结果肯定写不好。我认为,这还是平时写得少了造成的,所以要勤写、多写,从做记录、做归纳着手,从小材料、小报告入手,多看、多问、多记,养成勤动脑、多动笔的习惯,不怕吃苦,勤写勤练,勤于耕耘,在写作中寻找乐趣,写多了自然就写好了,自然会有信心。其次要解决“不会写”的问题。有句老话讲得好,“给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确实是真理。我们有些同志,肚里没点墨水,一写材料总是头疼,感觉无从下笔。主要问题在于平时学习不够、积累不够、练习不够。积累怎么来?就是要多练笔、多琢磨、多积累。吃老本、临阵磨刀固然有用,或者也可以一时管用,但绝对是一时的。所以,大家还是要坐下来、沉下来看一点书,把功夫下在平时。最后要解决“写不好”的问题。有些同志,一写材料就上百度,东拼一点、西凑一点,应付了事,这样很不好,久而久之不谈有进步,不作茧自缚就算好了。我们不反对查阅资料,也不反对参照以前的材料,但不能完全照搬照抄,要消化吸收、与时俱进。一篇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章,借鉴是坚实的基础,消化是必需的程序,创新是成功的灵魂。因此,我们要善于总结、善于反思、善于领悟,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新意和创意。以前我看过李瑞环写的《学哲学、用哲学》这本书,其中有很多篇幅涉及综合文字和调研工作。比如,“写文章讲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讲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但如果缺乏对现实生活的深刻了解,缺乏对实际问题的深入研究,言之无物,无病呻吟,也就无法写出好文章。”所以,我们写材料、写报告、写调研文章,还要深入到审判执行一线去,这样写的东西才接地气。三是要积极献策。中办提的三点要求里面,“问策能对”之中的“策”包括各种信息、数据、情况和问题,“能对”包含回答得出来,以及对于问题和困难发现得了、分析得准、提得出解决的办法和建议两个方面的意思。诸葛亮是问策能对的典范,他那个名垂千古的《隆中对》就指明了刘备争夺天下的前程和路径选择。所以,一个好的“笔杆子”,就要把握领导意图、了解群众意愿、熟悉工作实际、掌握理论政策、强化调查研究,不断提高“对答如流”的本领,提出全局之策、前瞻之策、针对之策、操作之策。同时,还要培养勇于负责、敢于负责的精神,不推诿扯皮,不以事小而不为,不以事杂而乱为,不以事急而盲为,不以事难而怕为,做到主动想事、理事、做事、管事,注重策略和技巧,从更高的角度、更广阔的视野、更科学的机制来建言献策,帮助组织好、落实好每一项工作,力求把大事办大、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真正成为全市法院的小诸葛、大参谋。另外,还要做到一点,就是百折不饶。李瑞环在《学哲学、用哲学》里面讲到,“自古以来,很多有识之士为国家建言立论,写下了若干著名的疏、表、策、论,有的在当时、当代发挥作用,有的对后人、后事产生影响,有不少至今仍然被人们所引用。”所以,当我们的材料、文章、报告被否定的时候,也不要自暴自弃,丧失斗志。</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3em;">**** Hidden Message *****</div></h1><p></p>

王鹏洲 发表于 2018-6-20 11:09:42

邪恶很不错啊啊你们是哪里弄得

自然卷 发表于 2018-6-22 17:25:13

常握“笔杆子”才有“两下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常握“笔杆子”才有“两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