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问个为什么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检察院邀请我讲课,昨天我驱车千里从北京回到故乡潍坊。车进潍坊地界,我蓦然想起清代潍县县令郑板桥的一个故事:郑板桥少年时,有一次随老师到郊外游玩,路过一座小桥,发现桥下有一具少女尸体,老师叹息之余诗兴大发,即赋诗一首:“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三魂随浪转,七魄泛波涛。”其他同学都随口叫好,唯独郑板桥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就问老师:“你如何知道这个少女是十六岁?又怎知她是被风吹落小桥的?你怎样看见她三魂七魄随波逐浪翻转的?”这几个问题,把老师问得无言以对,便反问他:“那照你的意思,诗该怎样作?”郑板桥就把老师的诗改了几个字,变成:“谁家女多娇,何故落小桥?青丝随浪转,粉面泛波涛。”老师和同学们一听,都称赞这诗改得好。对比之下,这位老师作诗,确实不求甚解,马虎从事。虽然像“二八”“三魂”“七魄”之类的词,是文人诗中常用的比喻和形容,可以不必深究,但“风吹落小桥”一句,却明明白白是臆撰的。还有一个发生在郑板桥身上的故事,他开始练书法时,老是临摹,不能成功。有一天,在床上用指头写字,指头划到了妻子身上。妻子说:“人各有体,你体归你体。”言者无意,听者有心。郑板桥不觉茅塞顿开,从此潜心苦练,自成一体。别人称赞他的书、画是“自辟蹊径”之作。有这样一个观点,一个人如果从肯定开始,必以疑问告终;如果从疑问开始,则会以肯定结束。因此,在机关和职场工作,要切忌人云亦云,遇到问题要刨根问底,不仅弄清是什么,还要弄清为什么,更要弄清怎么办。既有看法,又有说法,还有办法。比如给领导起草讲话,就要问一问为什么起草这个讲话?针对什么问题讲?讲给谁听?达到什么目的?等等。这样反复思考,就能笔下生花。如果不动脑思考,埋头抄文件上的,抄报纸上的,抄上级领导的,写出的讲稿很可能出现“上下一般粗,没有一句错话,没有一句有用的话”的现象。再比如我们组织一个会议,下发一份文件,搞一个活动,派一次工作组,也要反复考虑为什么这么办,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等等。这样三思而后行,可开可不开的会坚决不开,可发可不发的文件坚决不发,可搞可不搞的活动坚决不组织,可派可不派的工作组坚决不派,就会杜绝会议多、文件多、活动多、工作组多、检查评比多等问题的发生。有一位领导同志告诉我,即使安排或参加吃饭(这里所谓的吃饭,不是家常便饭,而是宴请之类的应酬饭局),也要反复掂量一下,为什么吃饭?吃什么饭?在哪里吃饭?和哪些人吃饭?这些问题弄不清楚,很可能就参加了鸿门宴。因为这位领导当机关干部时,贸然参加饭局上过一次当,请他吃饭的人别有用心,把他灌了个酩酊大醉,使他两天两夜人事不省。这次教训使他铭记在心,自此,不论安排什么人吃饭,也不论什么人请他吃饭,他都要把每个环节问清楚,稀里糊涂的饭坚决不吃。我感到,这位领导的经验之谈非常实用。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写过这样一首诗:我有八个好朋友,肯把万事指导我。你若想问真姓名,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如、何时、何地、何者,好像弟弟与哥哥。还有一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巴尔扎克有句名言:“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勤思则疑。疑问是通过思考产生的。一个人在学习、工作中能不能提出问题,与思考的深度有很大关系。如果终食饱日,不愿意动脑,不愿多思考问题,就不可能有创新的成果出现。君不见,同样一件事,有的人听了漠然不知其味,全无印象;有的人却能发现疑点,提出问题。所以,人们常说,思考的深度决定工作的力度。有了正确认识,还要培养对思考的兴趣。如果把思考看作是一件很痛苦、很枯燥的事,思考就会消极和怠情,也就不可能思如泉涌。而一旦养成了爱思的性格,培养起对思考的兴趣,那么就不感到苦,也不感到累,就会把思考当成一种莫大的快乐,越想越爱想;也就会使自己的脑子时刻保持警惕,经常装有问题,遇事问个“为什么?” 作者:张传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