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四篇文章”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陈瑞喜</p><p style="line-height: 150%; text-indent: 30"> <br>
近年来,沙县主动融入海西建设大局,把培育特色经济作为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核心,做好四篇文章,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推动沙县加快崛起。2007年,沙县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和农民人均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增幅均创近年最好水平,在2007福建县级经济评价中,沙县经济实力居全省县级第17位。<br>
一、做好集群经济文章,以产业集聚提升工业经济实力<br>
产业集聚是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工业经济竞争力取决于产业规模的扩张与集聚。沙县始终按照“构筑大平台、打造大产业、培育大品牌”的思路,有效引导产业向特定园区集中,着力做大集群经济,以集群化模式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一是构筑产业集聚平台。在开发模式上,实行“市、县联合,以县为主”联办机制,开发了省级高新区金沙园。依托明光新型材料公司,启动了以金属深加工产业为主的金古园一期;引进投资超10亿元的竹纤维加工项目,带动园区二期开发。实行园区多元化投入机制,争取国开行5亿元贷款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了一批民间资本投资建设标准厂房和职工廉租公寓。在发展模式上,围绕搭建山海承接平台,引进晋江爱乐集团、闽商投资公司建设“爱乐园”、“海西纺织服装工贸园”等“园中园”;围绕产业集聚,规划建设了机械园、海西铸锻中心、木竹加工区等“专业园”;围绕中小企业培育,建设了“创业园”、“项目孵化中心”,促进园区特色化、集聚化发展。目前,占地18平方公里的金沙园已成为福建中部最具规模和发展潜力的工业区,金古园初步形成金属深加工特色园,工业集聚平台初具规模。二是发展产业集群。在广泛讨论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以林产、金属深加工、生化三大产业作为全县工业经济发展主导产业,先后策划组织了金属深加工、生化产业发展研讨会,出台了加快培育产业集群的若干意见,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招商选资等措施,培育壮大了大亚木业、明光新型材料、麦丹集团、宏光化工等一批领军企业,推进了主导产业集群化和主导产品配套化。2007年,三大主导产业规模以上产值达56.61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8.8%,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显现。三是培育产业品牌。完善服务体系,制订奖励政策,出台了《十一五品牌工作实施意见》,鼓励企业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全力帮助企业做好品牌培育、辅导、认定和申报工作,初步走出一条“企业主动、政府推动、部门联动、社会互动”的创牌路子。2007年全县共有8家企业9项产品获得省级以上品牌,共发放品牌奖励金152万元,三大产业共有国家级品牌3个、省级品牌20个。<br>
二、做好土地流转文章,以现代农业提升农村生产力<br>
随着外出经营沙县小吃的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多,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度降低,农村出现了土地闲置、甚至抛荒的现象,对此,沙县因势利导,主动作为,选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切入点,按照“农民自愿、政府引导,积极扶持、规范管理”的原则,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工作,初步探索出一条以土地流转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新途径。一是加大扶持,政策促动。成立县、乡、村三级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机构,明确农地转让、互换、转包、出租、入股等流转形式和流转程序,出台了有关农资供应、信贷支持、种烟补助、综合服务等方面的政策措施。2007年共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3683万元,改善了2.87万亩耕地的基础条件;帮助引进推广种养新品种25个、新技术21项、新肥料3000吨、新农药面积达5.2万亩次;鼓励农户投入200多万元购置196台(架)农业机具,是上年投入的4倍,机耕作业面积达8067公顷,部分耕地亩产值由原来的1000多元提至3000余元,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同时,吸引外来务农人员1343人,缓解了农业生产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二是培育典型,示范带动。按照“建设试点、培育亮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思路,2006年开展试点乡镇建设,大胆探索、先行先试,达到 “先行一步、早见成效、创造经验”的效果后;2007年在全县推开,以现场交流会形式组织全县干部到各乡镇土地流转示范点现场观摩、交流,形成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带多村的局面。目前全县共流转农村耕地7.0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38.2%,抛荒地复耕率达20.7%;全县烟叶种植面积户均27亩,种粮规模30亩以上的农户达280户,规模种植粮食面积1.05万亩,实现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三是招商引资,项目拉动。坚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做法,把抓项目工作与土地流转同部署、同安排、同考核,策划农业专场招商活动,引进了一批产业项目,以项目促进土地流转。2007年共落地农业项目38个,投资总额3.07亿元,培育了土地流转典型18个,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同时,以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合作化,引导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2个,拥有合作组织成员2659户,带动农户3万多户,提高了农民素质,造就了一批现代农业的带头人。<br>
三、做好小吃产业文章,以品牌创建提升经济发展活力<br>
按照“增强素质、提升档次,规范管理、做响品牌”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政府服务职能,把传统的工艺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着力打造全国知名品牌。目前全县外出经营小吃人员达5万余人,年营业额超过30亿元,经营纯收入突破5.5亿元,小吃产业已成为城乡居民就业增收的主导产业和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先后成立了沙县小吃同业公会、沙县小吃业发展服务中心等机构,负责沙县小吃业发展的组织协调、技术培训、信息网络等服务工作;并按照“一乡一城一组织”的思路,在沙县小吃经营集中的地区建立行业管理组织,实行自我管理、互帮互助和共同发展。2007年,沙县小吃同业公会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县级唯一的“全国餐饮业先进社团”荣誉称号。二是强化人员培训。组织编写了《沙县小吃丛书》、《沙县小吃经营与制作技术》等60多万字的小吃技能培训教材,投资300多万元建成沙县小吃培训中心,对从业人员进行沙县小吃经营管理、品牌管理、工艺制作等知识的培训,累计培训学员1.5万余人。沙县小吃培训中心被国家劳动部门认定为职业技能鉴定站,并被省政府评为“福建省就业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三是实施品牌战略。持续宣传推介,沙县将每年的12月8日定为“沙县小吃文化节”,以“小吃搭台,文化推动,经贸唱戏”为主题,先后成功举办了“同一首歌——走进沙县”大型演唱会和首届中国(沙县)小吃文化节,承办了台湾东森电视台等三台同步直播的《勺扬天下——海峡两岸小吃邀请赛》,以沙县小吃为题材的高清电影《走出廊桥》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出,充分展示了沙县小吃魅力和城市内涵,沙县小吃成为沙县的城市名片。推进标准化经营,出台《关于实施“沙县小吃”经营标准化工作》等文件,推行标识、餐具、着装等“六统一”,培育标准示范店517家,并动工建设总投资1.8亿元的沙县小吃文化城。积极争创品牌,先后荣获“中国小吃之乡”、“中国小吃文化名城”等荣誉称号,“沙县小吃”注册商标被评为省著名商标,小吃制作工艺被列入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有63个品种被认定为“福建名小吃”。四是提供服务保障。实行信贷扶持,为小吃业主贴息贷款累计发放5900多万元;发展劳务派遣,建立沙县小吃网,提高沙县小吃的就业组织化程度;成立“留守孩家长学校”,建立“留守孩”个人档案等,形成“亲属代管、学校托管、异地入学”的解决“留守孩”问题的有效办法。<br>
四、做好城市经济文章,以城市繁荣提升县域经济张力<br>
城市是区域发展的龙头,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和载体。沙县始终突出做大做强中心城市、促进城市发展这一主题,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不断增强城市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撑、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一是突出做大城市规模。按照“拉大框架、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的思路,抓好规划、建设和管理三个关键环节,聘请了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等高校专家学者做好城市规划设计;做好土地经营文章,筹集城市建设资金,做大城区规模,建成区面积由2005年的13.8平方公里迅速拓展到18平方公里,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承载力。二是突出做优城市功能。推进沙县机场、向莆铁路、三明至沙县快速通道、大洲大桥、鹰厦铁路沙县城区段改造等项目建设,逐步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污水处理厂、220kv金沙变电站、第三水厂等一批项目,提高了城市综合配套能力;做好城市绿化,提升夜景设施,落实城市综合管理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城市品味,使沙县跻身于全省首批文明县城和省级园林县城行列,2007年入选中国特色魅力百强县,彰显特色城市魅力,提升了城市的竞争力。三是突出做强城市产业。依托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发挥临空、临铁、临港的优势,明确建设闽中新兴服务业中心的发展目标,推动城南商贸物流区的规划建设,着手编制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和临空(临铁)物流区建设规划,策划了闽西北物流中心项目,引进和建设了陶瓷建材城、汽车城、与厦门港务集团合作的三明物流园区(无水港)、海西工程机械专业市场等一批项目。围绕建设“小吃文化旅游目的地、生态休闲度假地和旅游集散中心”的目标,完成沙阳乐园提升改造一期工程,进一步开发了淘金山、大小佑山森林公园、松柏岩等旅游景点,启动建设了爱乐山庄等一批四星级酒店项目。2007年成功创建成优秀旅游县,并入选中国特色魅力百强县,城市知名度、影响力进一步提升。<br>
(作者为沙县人民政府县长)<br>
(责任编辑:陈 真)</p> 头可断 水要灌 灌水规矩不能坏 二十小时都花在一件事上 的确有些双手疲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