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div align="center" style="text-indent:2em;"><strong>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strong></div><div align="center" style="text-indent:2em;">——2016年12月21日在北京市昌平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div>
<div align="center" style="text-indent:2em;">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区长张燕友</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 </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各位代表:</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现在,我代表昌平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提出意见。</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span style="color:#3E3E3E;"> </span></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strong></strong></div><section powered-by="xiumi.us" style="color: rgb(62, 62, 62);"><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 style="color:rgb(255, 255, 255);"><strong>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strong><div></div>
</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 powered-by="xiumi.us" style="color: rgb(62, 62, 62);"><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 powered-by="xiumi.us"><section><section>
<div style="text-indent:2em;">区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坚持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全力以赴转方式、疏功能、治环境、补短板,走过了五年不平凡的转型发展历程,向着国际一流科教新区迈出了坚实步伐。</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strong>——“</strong><strong>瘦身健体”初见成效。</strong>面对经济下行、功能疏解的双重压力,在常住人口增速回落约13个百分点、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均下降30%以上的情况下,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分别增长9%、9.2%;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34:65,三产占比实现五连增、提高15个百分点,保持了经济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势头。 </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strong>——</strong><strong>城市功能不断优化。</strong>“两轴两带、三城两区”发展格局基本成型,重点功能区竣工面积突破900万平方米,产城融合态势日益显现。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56亿元,是前五年的2.9倍,主干路网规划实现率提高20个百分点。预计PM2.5年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22%以上,污水处理率比2011年提高38%,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分别比五年前提高6.3%、5%。</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strong>——</strong><strong>群众生活持续改善。</strong>投入民生领域的资金达到480亿元,是前五年的4倍。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7%、10.6%,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以内的较低水平,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基本实现。累计引进市级“名校”16所,新建和改造三级以上医院10家。向群众承诺的564件实事全部兑现。</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strong>——</strong><strong>区域影响力显著提升。</strong>举全区之力,圆满完成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APEC峰会等重大服务保障任务,成功筹办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及中国北京国际魔术大会、北京农业嘉年华等品牌活动,昌平先后获得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健康促进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命名,并入围全国小微企业双创基地城市示范、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名单。</div>
</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 powered-by="xiumi.us"><section><section style="color:rgb(255, 255, 255);">
<div style="text-indent:2em;"><strong>五年来,主要做了六个方面工作</strong></div>
</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 powered-by="xiumi.us"><section><section>
<div style="text-indent:2em;"><strong>(一)着力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strong>系统实施中关村昌平园新版规划,未来科技城、沙河高教园区、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等重点功能区初具规模,昌平园产业收入预计突破3600亿元,是2011年的2.4倍,扩区后地均产出率由每平方公里61亿元提高到77亿元。建成各类双创空间约190万平方米,在全国率先打造了“回+”双创社区品牌。新建国家和市级重点实验室23个、工程技术中心59个,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启用,“人人实验”平台、生命科学联合创新平台开通运行,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落户昌平,清华脑起搏器、北航激光成型等一批尖端成果就地转化。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5%,发明专利授权量比五年前翻了三番。制定实施产业转型升级系列政策,组建大健康、能源科技、金融服务等产业联盟,引进符合“高精尖”方向的企业1645家,央企经济板块占全区工业、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38%、54%;新培育上市企业和新三板企业17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翻了一番;昌平园亿元级企业由135家增至220家。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地、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智行鸿远新能源汽车基地、八达岭奥莱、乐多港广场等一批项目投入运营。科技、金融、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7%、15.4%、12.7%,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年均增长12.2%,旅游经营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strong>(二)狠抓功能疏解和环境建设。</strong>坚持控增量、疏存量,严格实施产业负面清单制度,挂账整治违法建设和低端产业,限制不符合区域定位的企业项目2382个,煤炭储运、废品回收市场和非法砂石厂基本清退,关停工业污染企业182家、区域性市场14处、养殖小区15个,撤并改造工业大院5家,累计拆除违法建设1300万平方米。建立“五管”工作机制,制定实施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持续开展综合执法和重点领域、重点地区专项整治,连续三年超额完成全市下达的人口调控指标。分解落实90项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任务,完成49个村煤改清洁能源工程,累计压减燃煤73万吨,淘汰老旧机动车13.5万辆,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新建扩建再生水厂8座,完成配套管线165公里,解决了35个村的污水处理问题,治理中小河道17条、主要排污口98处。生活垃圾基本实现全处理。环境违法案件处罚金额居全市首位。高标准完成12.8万亩平原造林,新建改造山区生态林3.3万亩,实施封山育林和森林健康经营35万亩,5处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建成开园。理顺区镇村三级环卫管理体系,实行“4+2”环境秩序管理模式,完成西部五镇等47项环境提升工程,顺利通过两次国家卫生区复审。</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strong>(三)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strong>加快城乡结合部综合改造,完成35个村整建制搬迁,4.1万动迁群众回迁上楼,基本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转非安置问题,回龙观“北四村”等棚户区改造项目稳步推进。东小口、回龙观地区综合配套改革取得新进展。小汤山镇纳入全国首批特色小城镇。累计实施重点基础设施项目305项,京张城际、兴延高速等重大工程进场施工,新增轨道交通运营里程10.6公里,南丰路二期、鲁疃路东延等85条道路竣工通车,水电气热保障能力不断增强。调整新设昌平城区机场巴士专线等60条公交线路,投放电动出租车250辆、公租自行车8500辆,新增备案停车位5.6万个,老城区综合疏堵工程顺利实施。“三网”融合取得阶段性进展。完善农业扶持政策,划定“两田一园”和畜禽禁养区,引入京东农村电商生态中心,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规范集体“三资”管理,产权、林权等农村各项改革走在全市前列。农宅抗震节能改造基本覆盖所有保留村庄,村级公益事业专项补助平均标准提高66.5%。制定实施了促进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的工作意见,创建市级美丽乡村38个,完成延寿沟域土地整体流转试点,全面启动低收入村低收入户精准帮扶工作。</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strong>(四)全力以赴增进民生福祉。</strong>统筹推进充分就业、绿色就业和大众创业,组建劳动仲裁院、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8万人。社会保障覆盖人群和待遇标准分别提高30%、60%以上,城乡低保标准实现并轨,社会救助、慈善帮扶、养老助残受益面进一步扩大。着力促进教育、医疗均衡优质发展,新增中小学和幼儿园学位31630个,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增加1.2张,村级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名校名医院”工程取得新突破。积极推行新型校际联盟,中高考成绩逐年提升。组建了区域医疗联合体,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启动首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基层文化服务设施更加健全,历史文脉梳理工程顺利完成,群众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新建收购保障性住房10.5万套,完成老旧小区综合整治258万平方米。社区服务办公用房全部达标,建成“一刻钟社区服务圈”66个,参与型社区协商模式实现全覆盖。成功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坚决抓好安全稳定、防灾减灾等工作,安定和谐局面进一步巩固。</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strong>(五)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strong>全面落实中央和市、区改革部署,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关键领域推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坚持以简政放权为先手棋,累计取消和承接行政审批事项79项,不再保留非行政许可类审批。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全面推开“营改增”扩围,市场主体年均增长约1.6万户,总量突破14.6万户,跃居发展新区首位。明确国资国企改革路径,组建了昌建投、昌发展、昌旅游等一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8家区属国企完成重组改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行企业债41亿元、企业**债53亿元,设立了产业引导、创业投资、双创金融等系列基金。积极探索实施PPP模式,推进了14个市场化项目,其中5个纳入财政部PPP项目库。价格调整、污染付费等改革措施全面落实。新增5个国际友好城市,外经外贸平稳发展。积极开展区域合作与对口支援,中关村昌平园怀来分园启动建设。</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strong>(六)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strong>自觉接受人大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定期向人大报告、向政协通报工作,累计办理各级人大代表建议1411件、政协委员提案933件。在全市率先公布行政权力清单,建立了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健全了邀请群众代表列席政府常务会等工作机制。完善督查工作体系,强化政府绩效管理,先后对5个镇的19名干部实施行政问责,政府执行力进一步提升。区镇村三级政务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深入开展网络问政网络行政,开通了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中小企业网上服务等平台。完成“六五”普法和第三次经济普查任务。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面落实整改任务,狠抓正风肃纪,坚决整肃贪腐,政府作风建设不断加强。</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本届区政府履职的最后一年,通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合力攻坚,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三产占比继续提高约4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8%和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为1.49%;年度低端产业清退任务全面完成,拆除违法建设460万平方米,常住人口的增量增速均保持发展新区最低;空气质量居全市前列;城乡统筹、民生改善、改革开放等重点工作扎实推进。总体看,较好完成了年初区四届人大六次会议部署的各项任务,实现了“十三五”发展的良好开局。</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strong>各位代表:</strong>奋斗充满艰辛,成绩来之不易。我们深切感受到,过去五年,是我们抓住历史机遇,在服务国家和首都大局中谋求转型发展新境界的五年;是我们瞄准区域定位,在发挥优势、破解难题中取得转型发展新成效的五年;是我们同心同向同力,在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中汇聚转型发展正能量的五年。成绩归因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归因于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是全区上下团结拼搏、社会各界鼎力相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向驻昌中央、市属单位和各大院校、部队、企业,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昌平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strong>各位代表:</strong>发展永无止境,前路仍不平坦。我们清醒认识到,全区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发展质量不优、创新驱动力不强、产城不协调、区域不平衡仍是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刚刚起步,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实现转型升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市现代化水平还不高,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市管理等短板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治理流动人口过多、交通拥堵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等“城市病”必须下更大功夫;转型中的体制机制障碍还比较多,空间资源环境方面的硬约束不断加剧,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相当艰巨;政府工作还有不足,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转职能、转作风必须常抓不懈。对此,要敢于直面、勇于担当,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div>
</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 powered-by="xiumi.us" style="color: rgb(62, 62, 62);"><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 style="color:rgb(255, 255, 255);">
<div style="text-indent:2em;"><strong>二、今后五年奋斗目标</strong></div>
</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 powered-by="xiumi.us" style="color: rgb(62, 62, 62);"><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 powered-by="xiumi.us"><section><section>
<div style="text-indent:2em;">当前,昌平发展又站上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后,围绕落实总书记对北京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市委市政府明确了昌平的区域定位,要求我们做好功能疏解和功能提升这两篇大文章,牢牢把握科技创新、生态屏障、文化旅游、和谐宜居四个核心功能,努力建设国际一流科教新区,为昌平深化转型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刚刚胜利召开的区第五次党代会,深入分析形势,进一步指出:今后五年,是昌平抢抓战略机遇的历史窗口期、是昌平创新潜能的加速释放期、更是昌平转型发展的全面突破期,能否把握和用好机遇,发挥区位和空间的优势,开辟创新型发展的新天地,使昌平在新一轮发展中赢得时机、赢得主动;能否进一步完善区域创新生态,释放积累的创新潜能,形成北京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技术产业带的局部优势,推动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能否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抓手,注重顶层设计、鼓励探索实践,进一步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关键就在这五年。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宽视野,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一流标准,全面改换工作参照系,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大幅提升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质量,努力在新的起点上谱写好中国梦昌平篇章。</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今后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大力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主动融入和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强化创新驱动,加强城市治理,增进民生福祉,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社会深度转型发展步伐,确保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为建设国际一流科教新区奠定坚实基础。</div>
</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 powered-by="xiumi.us"><section><section style="color:rgb(255, 255, 255);">
<div style="text-indent:2em;"><strong>今后五年,我们要努力实现更高的发展目标:</strong></div>
</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 powered-by="xiumi.us"><section><section>
<div style="text-indent:2em;"><strong>——</strong><strong>创新驱动能力显著增强。</strong>建成一批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集一批顶尖科学家和研发团队,催生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重大科技成果和领军企业;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进一步提高,产业高端化特征更加明显,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使昌平成为创新生态全面优化、人才智慧充分激发、科技经济深度融合的创新活力之城。</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strong>——</strong><strong>城市功能品质大幅提升。</strong>常住人口规模有效控制,非首都功能全面疏解,城市治理更加完备;综合承载能力全面增强,城乡发展步调更加协调,生活空间更加舒适;重点区域高端城市形态基本形成,智慧城市初具雏形,使昌平成为产城融合、功能完善、服务优质的现代宜居之城。</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strong>——</strong><strong>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strong>PM2.5年均浓度降至50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质量保持全市领先;河流水质全面净化,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水耗持续下降,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大幅提高;区域森林覆盖率和林木绿化率不断提升,城乡风貌更加秀美,上风上水的自然优势更加突出,使昌平成为蓝绿交织、山水融城、田园如画的生态大美之城。</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strong>——</strong><strong>区域文化底蕴更加丰厚。</strong>历史文化地标和现代文化体系全面建成,文化体育事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繁荣发展,成为首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居民道德素质、文化素养明显提高,区域认同感、归属感进一步增强,社会文明风尚和创新文化氛围更加浓厚,使昌平成为历史人文、现代科技、创新精神交相辉映的文化魅力之城。</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strong>——</strong><strong>高质量小康社会全面建成。</strong>社会保障进一步健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公共服务均衡优质发展,社会大局更加和谐稳定,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区人民;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低收入村、低收入户全部脱贫,使昌平成为教育水平更高、医疗服务更好、就业更有质量、人们更加健康快乐的民生幸福之城。</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strong>各位代表:</strong>昌平发展的新蓝图已经绘就,昌平转型的新征程已经开启。我们坚信,只要全区上下团结一心、真抓实干、久久为功,就一定能跨过转型征程上一道又一道沟坎,一定能把全区人民共同期盼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一定能让生活工作在昌平的每一个人发自内心地感到自豪! </div>
</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 powered-by="xiumi.us" style="color: rgb(62, 62, 62);"><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 style="color:rgb(255, 255, 255);">
<div style="text-indent:2em;"><strong>三、2017年工作建议</strong></div>
</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 powered-by="xiumi.us" style="color: rgb(62, 62, 62);"><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 powered-by="xiumi.us"><section><section>
<div style="text-indent:2em;">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重要时间节点。综合考虑,建议年度主要预期发展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城乡居民收入均增长8%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55微克/立方米以内,节能减排达到北京市要求。</div>
</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 powered-by="xiumi.us"><section><section style="color:rgb(255, 255, 255);">
<div style="text-indent:2em;"><strong>围绕上述目标,要着重抓好五个方面工作:</strong></div>
</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 powered-by="xiumi.us"><section><section>
<div style="text-indent:2em;"><strong>(一)坚持创新驱动战略,集中力量发展创新型经济</strong></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完善创新发展格局。抢抓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重大机遇,强化中关村昌平园统筹发展机制,重点聚焦三大创新载体,努力把昌平建成引领首都科技创新的新高地。实施未来科技城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全力服务保障央企研发创新,全面提速公共服务区开发,系统推进园区产业运作,加快培育以央企为核心的创新链、产业链,尽快聚人才、出成果、见效益,着力打造国家应用型技术创新示范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加快生命科学园三期建设,整合现有优势资源,积极组建生命科学与健康协同创新联合体,力争产生一批原始创新成果和产业化项目;稳步推进TBD核心区开发建设,以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为契机,抓好国家知识产权园、计量科技创新园、赛迪智能制造中心等重大项目,聚集发展专利导航、标准认证、检验检测等高端科技服务业。同步加快昌平新城东区、沙河高教园区、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建设,逐步形成多点支撑、共同发力局面。</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强化创新驱动能力。突出抓好原始创新,大力引入和培育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高校创新中心,集中推进清华大学科研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切实把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鼓励企业建设新型研发机构,促进科研与产业紧密对接。依托未来科技城,加快形成一批高水平央企研发机构,着力uo支持一批央企协同创新平台,集中推动一批重点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引导龙头企业增强研发能力,加快福田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中心、三一智能制造创新应用示范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强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精准服务,支持上市企业和拥有核心技术的潜力企业就地扩产,着力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潜力。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参与产学研合作,鼓励发展产业联盟、高校联盟、标准联盟、技术联盟。完善“昌聚工程”配套政策,抓好未来科技城国际人才社区建设,提升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水平,加快引进培育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充分发挥现有人才智力资源优势,加强新型智库建设。</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着力构建“人才、技术、资本、空间、信息、文化”六位一体的综合创新生态系统。用好现有科研资源共享平台,充分发挥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加快国家高成长中小企业服务示范园、未来科技城成果转化基地、通用航空产业园等园区建设,及时承接尖端成果就地转化,鼓励本地研发的新技术新产品在昌平首购首用。落实全国小微企业双创基地城市示范年度创建任务,持续打造“回+”双创社区品牌,继续建设一批创业苗圃、新型孵化器、企业加速器和专业化众创空间,形成覆盖创业全周期的空间体系、服务体系,促进创业项目尽快开花结果。更加注重发挥金融资本助力作用,围绕创新创业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聚集和发展科技金融服务业,积极筹建科技金融集聚区和基金总部基地。</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加快新旧动力转换。坚持“高精尖”发展方向,优化产业发展政策,完善产业评价机制,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加快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新型产业体系,力争中关村昌平园产业收入增长10%以上。大力开展新一轮招商引资,健全统一招商平台,组建专业招商团队,系统梳理重点功能区和专业园区、双创空间、特色楼宇等产业承载空间,分类实施定向招商、以商招商、主题招商,精心筛选一批标杆性项目和战略投资者,积极引入一批上下游企业和产业链项目,尽快形成新的优质增长点。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工业向能源环保、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优势产业集中,超前布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信息安全等前沿产业。落实全市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着力聚集高端要素,不断提升科技、金融、信息服务业的规模和质量。</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深入调整供给结构。坚持以新供给释放新需求,精准增加短板投资,加快打造消费升级版。编制重点领域项目滚动计划,探索土地开发、上市、开工统筹机制,全力抓前期、促落地、保进度,提高投资的有效性、持续性。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模式,设立城市建设发展基金,整合区级PPP项目库,更加积极地撬动民间投资。顺应个性化多样化消费趋势,扩大旅游、文化、健康、教育、信息等服务性消费,深化与京东商城的合作,继续引入优质电商项目,鼓励区内企业发展线上消费。持续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积极培育特色商圈,新建规范化、连锁化、品牌化社区商业便民网点90个。</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strong>(二)精细抓好城市治理,在疏解中优化城市功能品质</strong></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打好疏功能、控人口的攻坚战。对接京津冀规划节点任务和全市部署,统筹功能疏解、承接与人口调控,进一步健全“五管四治三清”工作体系。坚持优化增量,摸清可利用空间资源底数,制定腾退空间综合利用方案,提高新增产业禁限比例和服务类功能准入标准,进一步强化源头管控;主动健全市、区对接机制,全力争取高端功能和优质资源向昌平转移。加快疏解存量,坚持实行挂销账管理,强化政策、资金引导,年内退出工业污染企业30家、区域批发市场5家,撤并改造工业大院5家,集中取缔一批小散乱污企业,全面清退禁养区内的规模养殖场;突出抓好拆违控违,再拆除违法建设750万平方米,实施最严格的巡防、查处和问责制度,努力实现新生违建“零增长”目标。注重疏堵结合,落实人口调控目标责任制,继续实施人口倒挂村水电总量控制、房屋租赁税款征缴、自备井集中整治等系列措施,加大综合执法力度,狠抓重点村公共安全隐患综合整治,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深化人口综合调控改革试点,落实全市户籍制度改革措施,发挥积分落户等政策的调控作用,在促进职住平衡、开展网格管理、人房业动态监测等方面进一步创新举措,尽快形成长效机制。</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完善规划编制、审批和管理机制,实现新城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两图合一”,加快推动街区控规、重点地区城市设计、镇街规划实施方案和村庄规划全覆盖。严格实行“两线三区”全域空间管控,编制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减量规划和年度计划。加强路网建设统筹,全力保障京张城际、兴延高速等重大工程;开复工道路项目60条以上,力争山区旅游休闲路、秦北路等13个项目竣工通车,把主干路网规划实现率再提高5个百分点。落实供水供电等专项规划,加快昌平地表水厂、邓庄22万伏变电站、煤改电配套电网等项目建设。编制海绵城市规划方案,健全地下管廊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制度。</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促进城市管理精细智能便捷。组建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建立城市运行指挥中心,整合公益岗位参与网格管理,实现“三网”融合、一体运行,进一步推动重心下移、职能下沉。搭建统一的城管执法平台,促进部门履职与属地统筹、综合执法与专项执法有效衔接。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升级换代,启动华为云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开展未来科技城智能城市试验区建设。多措并举治理交通拥堵,优化重点地区公交场站和线路布局,完善公交接驳停车设施和自行车道、步道系统,持续提高绿色出行比例,进一步加强静态交通管理。持续开展市容、交通等环境秩序整治,选择重点街区景区打造一批示范样板,努力实现由点线整治向区域提升、长效管理转变。巩固西部地区环境综合整治成果,继续实施13项环境提升工程。完善市政设施维护、占掘路管理等工作机制,确保城市安全有序运行。</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系统梳理六环路以南剩余村庄,分类施策、分步实施,进一步加快改造步伐。坚持以棚户区改造为突破口,按照前期推进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节奏,制定工期倒排计划,尽快启动实施一批条件成熟的项目。制定实施天通苑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一揽子方案,加快推进回龙观地区行政区划调整和配套设施建设。抓好小汤山、十三陵、阳坊等特色小城镇建设,支持各镇、特别是山区镇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坚持品牌化、集约化、高端化、网络化的方向,深入推进农业“调转节”,强化小汤山农业园科技辐射、旅游休闲功能,发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带动作用,完善“互联网+农业”营销模式,着力打造一批环境优美、功能多元的环保农庄,持续促进都市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积极创建美丽乡村,提高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水平。推进集体“三资”管理信息化、制度化,尽快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strong>(三)精心建设美丽昌平,着力营造宜居宜游的良好环境</strong></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锲而不舍治理环境污染。严格落实“大气十条”、“水十条”、 “土壤十条”,建立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机制,坚持实行最严格的环保制度、“零容忍”的环境执法。继续实施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系统制定“压煤、控车、治污、降尘”的年度措施。坚持以减煤为主,全面消除平原地区燃煤锅炉,力争昌平老城区实现“无煤化”,再完成64个村的煤改清洁能源,同步推广低碳技术和新能源替代。落实第六阶段车用燃油标准,继续淘汰1.4万辆老旧机动车。强化节能减排责任制,严厉打击违法违规排污等行为。大力推行绿色施工、清洁生产等措施,持续治理露天烧烤、道路遗撒等现象。完善应急联动响应机制,扎实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系统实施第二轮污水治理行动计划,加快实施南口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TBD再生水厂、昌平污泥处理厂等一批项目,再解决40个村的污水处理问题,确保全区污水处理率达到82%。集中打通污水处理“最后一公里”,尽快完成南部地区截污管网工程,新建污水管线36公里,力争年内将温榆河以南地区污水接入市政管网。推行“河长制”管理,实行“一河一策”,深入开展水污染溯源调查和不达标水体综合整治,基本消除建成区黑臭水体,力争到2018年底北沙河、南沙河、温榆河的昌平段水质基本达标。抓紧启动高崖口沟、兴隆口沟等行洪河道治理,统筹谋划和推进险村险户搬迁等工程,切实提升城乡防洪排涝能力。加强水源涵养和保护,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编制实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和建筑垃圾规范管理。</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不断扩大绿色生态空间。系统落实大地景观实施方案,着力打造高品质城乡风貌。加大“一楔三廊”拆迁还绿力度,完成平原地区绿化建设和改造5000亩,加快实施沙河湿地公园、东小口运动休闲公园等项目,确保未来科技城滨水公园建成开园。扎实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完成6000亩山区造林、1.5万亩低效林改造和4.4万亩森林健康经营。健全山水林田路统筹管护机制,改善现有绿地林地的景观和功能,启动东小口地区公园绿地和生态林地整合提升工程。积极拓展绿色休憩空间,采取见缝插绿等方式,精心打造一批小微绿地和“口袋公园”。</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全面提升文化旅游功能。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精心打造全域景观、提升文化魅力。促进文化旅游与关联产业跨界融合,集中推进十三陵门户区改造提升,力促国家大马戏院、大明文化城等重大项目落地。加快新城东区文创大数据产业园规划建设。抓住北京打造“三大文化带”的机遇,深入推进文物依法保护和科学利用。制定西部绿色发展先行区规划,加快实施延寿、流村沟域的基础设施和景观提升工程,高标准打造长峪城、慈悲峪、西湖-湖门等一批关键节点。狠抓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坚决清退低端旅游经营场所,启用智慧旅游管理服务系统,进一步优化旅游服务环境。</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strong>(四)切实保障改善民生,不断增强全区人民的获得感</strong></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兜牢民生保障底线。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完善就业创业政策体系、服务体系,确保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67万人以上,借助双创支持更多人才在家门口创业,积极争创全市充分就业示范区。统筹落实社保惠民新政,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跨省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等系列改革。完善“救急难”工作机制,深入开展慈善帮扶,提升扶残助残服务水平。稳步推进三级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筹建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加快推动镇街养老照料中心全覆盖,新建社区养老服务驿站30个。探索完善购租并举的住房保障制度,按照户籍和工作所在地优先的原则,加快推进公租房、自住型商品房建设。继续实施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每年安排4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精准帮扶和山区发展,动员全区各界力量,全面落实“八个一批”帮扶措施,做到帮扶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帮扶成效“六个精准”,加快低收入村低收入户增收步伐,不断增强山区“造血”功能。</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优化公共服务体系。坚持问题导向,深化实施新一轮公共服务品质提升计划。加大优质资源引进力度,加快清华附中昌平学校、人大附中昌平学校、北大人民医院北院区等项目建设和落地,积极引入高品质国际学校、国际医院。探索建立专科医联体,强化新型校际联盟辐射功能,用好乡村教师、乡村医生等政策,努力培育一批本土“名师名校、名医名院”,进一步促进优质资源均衡配置。协调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力争全年新增幼儿园、中小学学位3390个,争创国家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积极探索中高职与本科教育贯通培养、联合培养改革试点。着力打造健康昌平,协调推动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系统实施医疗机构设置专项规划,加强居民健康管理和公共卫生服务,积极创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统筹考虑“全面二孩”政策影响,同步提升人口计生、就医就学等服务保障能力。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竞技体育、冰雪运动。实施首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方案,抓紧启动昌平文化艺术中心建设,力争天通苑综合文化中心建成启用、回龙观综合文化中心如期开工,新改建一批农村、社区文化室。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启动历史文化地标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努力提高居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启动昌平档案馆新馆建设。</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确保社会安定和谐。坚持把社会治理的重心落到城乡社区,深化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社区议事协商制度,新建一批“一刻钟社区服务圈”,促进社区减负增效。加快区、镇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基地建设。深化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抓紧建立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完善立体化、信息化治安防控体系,提高反恐防恐能力。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和专项治理,统筹抓好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药品监管、疫情疫病防控等工作,完善应急处突、防灾救灾、监测预警机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推进信访制度改革,妥善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编制实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规划,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积极支持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参与社会治理,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工作。</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明年,我们将迎来党的十九大、建军90周年等一系列大事,做好属地服务保障,是全区上下共同的政治任务和光荣职责。必须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坚持全区发动、全民动员,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全力以赴抓好安全保卫、环境保障等各项工作,切实营造安定祥和、整洁亮丽的良好环境,确保交出一份合格答卷。</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strong>(五)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区域发展动力和活力</strong></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全市改革方案,以盘活存量土地资源为核心,不断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大力推动现有产业园区“腾笼换鸟”,积极整合闲置国有土地、商务楼宇和工业厂房,加快规划产业用地开发,分步实施工业大院撤并改造,探索农村劳动力产业安置用房统一经营模式,积极争取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试点,有效降低土地使用成本,为未来发展拓展充裕的空间。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监管体系,深化混合所有制等改革试点,鼓励区属国企带头疏解功能、盘活资源,提高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综合实力,全力支持有条件的区属国企做强做优做大。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财税组收联动机制,有效盘活存量资金,同步提高收支两端效益。扩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范围,逐步优化公共服务供给体系。</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按照全市部署,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全面清理各类基层证明事项。用好“一会三函”等审批新政,进一步创新审批模式、优化审批流程、促进审批提速。抓好行政权力清单动态调整和实时监控,探索建立跨部门、跨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建立区级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平台,推进商事登记“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投资项目一站式网上审批,推出中小企业服务微信版、“昌平市民通”等一键式服务模式,在工商、税务、教育、医疗、社保等重点领域积极推行信息化、智慧化服务,努力让群众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深化与津冀地区的合作,加快中关村昌平园怀来分园开发建设和项目入驻,力争在产业对接、功能互补上率先突破。积极落实对口帮扶河北省尚义县及援藏、援疆、援蒙等各项任务。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北京扩大服务业开放试点,扎实推进中德低碳能效城镇发展等国际合作,更加积极地走出去、引进来,不断提升区域国际化水平。抓住北京筹办冬奥会、世园会等契机,借势完善区域基础设施、培育关联特色产业。办好第五届北京农业嘉年华、2017年世界大学生魔术交流大会等品牌活动,进一步提升昌平对外影响力。落实“四个服务”要求,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全力以赴为驻昌各界做好服务,以服务促发展、促共赢。 </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strong>各位代表:</strong>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深知必须下更大力气抓好政府自身建设,树立新标准,展现新气象,适应新要求。</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要坚持忠诚履职。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推动中央、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切实把从严治党责任落实到从严治政中,坚决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洁建设和反不廉洁斗争,践行“三严三实”,强化立规执纪,更加密切地联系服务群众,持之以恒地把政府作风建设抓常抓细抓长。</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要坚持依法履职。坚决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密切与区政协的沟通,用心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自觉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人民群众监督。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严格执行法定决策程序,主动听取代表、委员和各方面意见,健全法律顾问、新型智库等制度,不断提高政府依法科学决策水平。深化法治昌平建设,完善行政执法和监督体系,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努力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要坚持高效履职。健全常态化的督查工作机制,完善限期报告、情况通报、专项督查等制度,严格实行绩效考核。加大行政问责和审计监督力度,进一步深化“为官不为、为官乱为”专项整治。强化公务员教育、约束和激励机制,努力打造忠诚为民、务实担当、廉洁勤政的公务员队伍。全体政府工作人员,都要把发展重任扛在肩上,把万家忧乐放在心头,带着激情去工作,带着感情去办事,带着真情去服务,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不辱使命,不负重托。</div>
</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 powered-by="xiumi.us" style="color: rgb(62, 62, 62);"><section><section>
<div style="text-indent:2em;"><strong>各位代表:</strong>新蓝图无限美好,新征程就在脚下!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拼搏、奋发进取、扎实工作,为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科教新区努力奋斗,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div>
</section></section></section>
<div style="text-indent:2em;"> </div><p></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