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应对“小报告”
“小报告”古已有之。那时候人们一般习惯称之为“进谗”。所谓“谗“就是说别人的坏话。在一个组织中,如果这种风气蔓延,则下属将互相猜忌,人人自危,对团结有着致命的破坏力。所以,对领导者而言,这绝对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br><br>
1、 先发制人<br>
一般而言,那些散布流言蜚语告“黑状”的人,为了使自己编造的“小报告”发挥陷害人的功效,总是想方设法地做到捷足先登、先发制人。而被“暗箭”伤害的人往往由于没有防范。棋输后手,大多处于辩诬的不利地位,有些人甚至连辩诬的机会都不可得,白白地被人坑了一下。<br>
我们知道,先发制人的历害,在于告黑状的人抢了先手。但是,如果被诬陷的人事先采取措施,积极进行自我保护,或者是一闻风吹草动,就积极行动起来,自己抢夺了先手,局势岂不完全改变了吗?所以,对于防范和反击“小报告”的每个人来说,要做到克敌制胜,就不能总是“棋行后手”,也应该积极地行动起来,在那些打“小报告”的恶人告“黑状”之前,抢夺先机,从而击败流言蜚语对自己的造谣和诬蔑。<br>
2、 兼听更要明断<br>
兼听是要求领导者听取不同的意见,以避免一面之辞的片面性。但在兼听的过程中,直言与谗言、规谏与拍马、真情与伪证都纷然杂陈。如果分不清是非真伪,谗言仍可在“兼听”的旗号下发挥作用。所以,在提出进贤、知人、兼听之后,人们又提出了另一条要诀:明断。<br>
历史上的魏文侯,有这样一段故事:魏文侯派乐羊率兵讨伐中山国。但乐羊的儿子乐舒正在中山国当官,并且很得中山国君的信任。<br>
乐羊兵困中山国,国君命乐舒上城喊话,要乐羊罢兵,乐羊不听,反劝乐舒及国君早日投降。乐舒无法说动他的父亲,答应去同国君商量,但要乐羊暂缓攻城。乐羊给了他们一个月的期限。到期之后,又几次延期。乐羊的目的是藉此争取中山国的民心。民心一得,便可大攻告成。<br>
然而,就在这期间,魏国都城已沸沸扬扬。“大报告”、“小报告”都堆到了魏文侯的案头,几乎众口一词认为乐羊是为了自己儿子的安危而贻误国家的大事,要把乐羊撤职查处。但魏文侯对此一概置之不理,相反,还特意为乐羊修建新的住宅,派人送酒肉到前线劳军。<br>
后来。时机成熟了,乐羊一举平定了中山,班师回国。他的儿子乐舒则被中山国君烹杀了。乐羊回到魏国,魏文侯送他一只箱子,里面装满了乐羊兵围中山期间送到魏文侯手中的各种攻击乐羊的材料,这使乐羊大受感动。<br>
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明断在防谗中的重要作用。如果魏文侯缺乏明断,面对着一大堆攻击乐羊的材料不知所措,疑云暗生,或者真的把乐羊撤职查处,那么,乐羊的谋略就无从实现,而中山之战也不是这样的结果了。魏文侯之所以能作出明断,当然是同他对乐羊的了解、信任,以及他对战局的正确判断分不开的。<br>
3、 理直气壮加以反驳<br>
采取针锋相对的对策防范和反击“小报告”最为关键之处是选准目标,并且针对滋事生非的奸人的逆行,采取公开论战的方法,对其所散播的流言蜚语进行大胆揭露和坚决批驳,贬斥其卑劣行为。这就要求:<br>
首先主动出击,把所发生的事情的原委详细客观地公布给大家,使人们对此都有一定知晓;<br>
其次,与打“小报告”的奸人进行公然论战,把客观事实与那些偷偷摸摸上报的“黑材料”以及背后的各种不实之辞等摆到桌面上来;<br>
再次,帮助和引导人们把正确的客观的事实与“黑材料”相互对比、推敲,进行参照。<br>
这样一来,某些人所提供的那些所谓“材料”、“报告”、“证明”和“肺腑之言”等等的真假虚实也就昭然若揭了。<br>
4、 利用第三者<br>
利用第三者来对付“小报告”,可以给人们一种真实可靠的印象。<br>
汉武帝是个能干的皇帝,但到晚年也变得糊涂起来。他信用一个名叫江充的无赖,江充为了自己的私利,制造了一起起冤假错案,最后冤案造到了太子头上,说太子诅咒武帝,并在太子宫中挖出了事先安置的木偶。太子说不清楚,恼恨江充,便把江充杀了,但自己只好逃亡在外。<br>
**** Hidden Message *****
</p> 我是某地级城市的一名中层干部(正职),这里我想通过我自己的一些方法,告诉大家,真正优秀的人才,不用担心暂时的困难,事实上往往会“一鸣惊人”,我在本部门的发展就是很快的,6年提升4次。我怎么上升的,等今后再说(^_^),但我谈谈我自己的用人心得,其实可能大家也一样受益——特别是那些和我一样书生出身的人。
1、如何培养自己的死党。在选择对象上,应该要选择那些没有什么背景的,通常这些人工作踏实、任劳任怨,由于他没有其他靠山,就会以你为靠山,成为你的心腹。当然,还要看他的人品和能力。一旦决定培养他,就得利益共享,相互提携,否则这些人也不会成为自己的心腹,毕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2、选择近期给自己带来利益的人。选用有背景,人品也不错的人。比如现在不少单位招聘领导的孩子,就是因为有利于自身的发展(收纳市长的亲戚到自己部门,好处多多),但是那种品性不好,危害一方的“太子”到你单位就麻烦了。带来利益人,当然也包括物资利益(实话实说),拿人家东西手软,只要该人人品本事不太差,也得帮忙呀,否则就真正成为“大清官”了——清官难当呀。
本帖隐藏的内容
3、选择有本事、可以真正干活的人。每个单位总离不开“孺子牛”,否则谁干活呀。战争年代特别重要,这就是刘备三顾茅庐的原因。现在是和谐社会,也需要才子呀,不说别的,饭局上不能冷场(不仅仅是喝酒,还得谈笑风生),发言稿、总结报告得有人写,市委领导安排的事必须去推行——这才是最难的工作,真需要人才呀。
因此,如果你自己真正有本事,刻苦勤奋,口碑不错,即使没有背景,也许不是坏事。看看很多领导(包括我们的锦涛总书记、家宝总理等),其实并不是高干子弟,却比所有的高干子弟还强。尽管不少高干子弟也发展不错,但进政治局的人好像并不多(不信你算算)。大家再看看各自的单位或地方,难道市长、书记、厂长、经理都是当地的权贵子弟——恰恰相反吧,尽管不少权贵子弟工作岗位不错,也有的位置很高,但是真正掌权的多数人反而不是他们
。
至少我在安排核心岗位(财务、人事、物资等要害科室的正职)的时候,一般不会把已经有后台、有背景的人作为人选,因为那样对我毫无意义——自私一点说,他们已经有感恩服务的对象,不可能成为我的人——反而有风险!当然,特殊情况就不在此列了。
另外说一句,作为一个优秀青年,增加一些人际社交知识,也是必要的。这些所谓的技巧、潜gz到处都有——本论坛也不少,看看没有坏处。
利用第三者来对付“小报告”,可以给人们一种真实可靠的印象。 汉武帝是个能干的皇帝,但到晚年也变得糊涂起来。他信用一个名叫江充的无赖,江充为了自己的私利,制造了一起起冤假错案,最后冤案造到了太子头上,说太子诅咒武帝,并在太子宫中挖出了事先安置的木偶。太子说不清楚,恼恨江充,便把江充杀了,但自己只好逃亡在外。 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明断在防谗中的重要作用。如果魏文侯缺乏明断,面对着一大堆攻击乐羊的材料不知所措,疑云暗生,或者真的把乐羊撤职查处,那么,乐羊的谋略就无从实现,而中山之战也不是这样的结果了。魏文侯之所以能作出明断,当然是 宋代欧阳修曾说:“夫用人之术,任之必专,信之必笃,然后能尽其才而可成其事” 采取针锋相对的对策防范和反击“小报告”最为关键之处是选准目标 利用第三者来对付“小报告”,可以给人们一种真实可靠的印象。 利用第三者来对付“小报告”,可以给人们一种真实可靠的印象。 利用第三者来对付“小报告”,可以给人们一种真实可靠的印象 应该使用正常的沟通途径反映问题,得到问题解决,多正面反映。 人人反复学习思考,真正值得反思和学习! 出来混 迟早都是要灌的 一天不灌 就好象人在地上没有影子 如何利用利用第三者。 总有一种总结叫精辟,收藏了,以后用! 看一看,怎么样 防人之心不可无,一身正气避事端 如果一个单位没有正气,危也。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