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7394039 发表于 2016-11-18 08:45:13

加快转型升级 全面从严治党 为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党代会报告

本帖最后由 457394039 于 2016-11-18 17:20 编辑 <br /><br /><div 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t;">加快转型升级<span> &nbsp; </span>全面从严治党<span></span></span></div>

<div 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t;">为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span><span style="font-size:14pt;"></span></div>

<div 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4pt;">——在中国共产<span>XXX</span>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span></span></span></div>

<div 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4pt;">(2016</span><span style="font-size:14pt;">年<span>9</span>月<span>21</span>日<span>)</span></span></div>

<div><span style="font-size:14pt;">&nbsp;</span></div>

<div><span style="font-size:14pt;">  同志们:<span></span></span></div>

<div><span style="font-size:14pt;">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span>XXX</span>市第八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span></span></span></div>

<div><span style="font-size:14pt;">&nbsp;&nbsp;&nbsp; </span><span style="font-size:14pt;">中国共产党<span>XXX</span>市第九次代表大会,是在<span>XXX</span>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大会的主要任务是,系统总结市第八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科学确立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动员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立足新的历史起点,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团结拼搏、务实创新,奋力夺取马鞍山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胜利。<span></span></span></div>

<div><span style="font-size:14pt;">  </span><span style="font-size:14pt;">一、过去五年的工作<span></span></span></div>

<div><span style="font-size:14pt;">  市第八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我们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压力,攻坚克难、负重前行的五年;是我们在转型升级、加快发展道路上开拓奋进、锐意进取的五年。五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的要求,紧紧围绕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工作主题,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抢抓机遇、应对挑战,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经济社会和党的建设各项事业取得了新成绩、新进展,实现了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span></span></span></div>

<div><span style="font-size:14pt;">  </span><b><span style="font-size:14pt;">五年来,我们办成了“六件大事”:</span></b><span style="font-size:14pt;">实施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新设立花山区、博望区;慈湖高新区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郑蒲港新区设立,郑蒲港口岸对外开放、综合保税区获得国务院批准;马鞍山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宁安高铁投入运营;如期完成全面小康社会计划目标。获得了“十一项荣誉”:连续三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蝉联国家卫生城市称号,连续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获得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海峡两岸产业转型转移示范基地、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市、中国诗歌之城称号。<span></span></span></div>

<div><span style="font-size:14pt;">  <b>这五年,我们坚持发展为上,狠抓第一要务,综合实力不断增强。</b>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快发展步伐,不断做大经济总量,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金融机构存<span>(</span>贷<span>)</span>款余额相继突破千亿元大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超千户。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span>10.8%</span>,<span>2015</span>年达到<span>1365.3</span>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span>12.8%</span>,<span>2015</span>年达到<span>604</span>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span>20.9%</span>,累计超过<span>7000</span>亿元。人均指标持续攀升,人均生产总值突破<span>6</span>万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span>2.5</span>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全省第一。今年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态势,<span>GDP</span>、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多项指标增幅高于长三角城市平均水平。<span></span></span></div>

<div><span style="font-size:14pt;">  <b>这五年,我们推进结构调整,加快调转促步伐,转型升级成效明显。</b>实施“工业经济倍增行动计划”,规模以上工业企业<span>1132</span>家,比<span>2010</span>年翻一番;产值超亿元企业<span>397</span>家,比<span>2010</span>年翻两番多;非钢产业占比<span>65.7%</span>,比<span>2010</span>年提升<span>24.2</span>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机器人产业获批国家战新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轨道交通、高端数控机床产业基地入选省战新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五年翻了一番。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一基地四园区”建设初见成效,新兴业态不断涌现,第三产业增加值占<span>GDP</span>比重<span>37.5%</span>,比<span>2010</span>年提升<span>9.7</span>个百分点。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span>GDP</span>比重<span>2.43%</span>,比<span>2010</span>年提升<span>0.66</span>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数比<span>2010</span>年增长<span>1.5</span>倍。民营经济迸发活力,对全市<span>GDP</span>增长的贡献率达<span>90%</span>,上缴税收占全部税收的<span>75%</span>。县区、园区发展步伐持续加快,当涂县、花山区<span>GDP</span>超两百亿元,和县、含山县、雨山区、市开发区<span>GDP</span>超百亿元,县区、园区完成财政收入占全市比重<span>63.6%</span>,比<span>2010</span>年提升<span>13</span>个百分点,多点支撑、多点发力的格局初步形成。<span></span></span></div>

<div><span style="font-size:14pt;">  <b>这五年,我们推进协调发展,强化城乡统筹,城乡面貌大为改观。</b>坚持“组团式、网格化、田园城市”的总体思路,做规划、打基础、拉框架、建平台,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主城区建成区面积由五年前的<span>78.5</span>平方公里扩大到<span>93.3</span>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到<span>65.15%</span>,比<span>2010</span>年提高<span>7.45</span>个百分点。<span></span></span></div>

<div><span style="font-size:14pt;">  加快推进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两纵一横”高速路网形成,<span>205</span>国道、<span>346</span>国道、<span>314</span>省道升级改造工程完成,<span>347</span>国道、<span>226</span>省道等改扩建加快实施,九华路过江通道、城市轨道交通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开展,滁河防洪治理工程完成,农村“八小”水利工程、慈湖河综合整治工程扎实推进。积极开展生态市创建,突出环境问题专项整治取得显著成效,节能减排力度持续加大,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省下达指标内。着力打造文明城市升级版,城市管理重难点问题整治成效明显,美丽乡村建设和“三线三边”环境整治持续推进,城乡环境进一步改善。<span></span></span></div>

<div><span style="font-size:14pt;">  <b>这五年,我们坚持改革创新,扩大对外开放,发展活力日益增强。</b>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完成新一轮市、县<span>(</span>区<span>)</span>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建立市县乡三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并实行动态管理,完善秀山新区、滨江新区管理体制,调整工商、质监、食药监管理体制。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投融资、工程建设、招标采购等六项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并向县区延伸,商事制度改革快速推进,在全省率先开展整市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全面完成。以港兴市扎实推进,郑蒲港一期工程开港运行,进口肉类指定口岸获批建设,进口粮食指定口岸获准筹建,进出口货物总运量居全省第一,连续<span>7</span>年入选中国外贸百强城市。区域合作不断加强,与南京、合肥、芜湖的融合对接进一步深化,与宿州结对共建取得积极成效。<span></span></span></div>

<div><span style="font-size:14pt;">  <b>这五年,我们重视民计民生,发展各项事业,人民生活持续改善。</b>累计投入资金<span>167</span>亿元,实施<span>73</span>项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认真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现村村通公路、户户通自来水,农村垃圾收集处理机制形成。稳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在全省率先实现中职学生学费全免,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成功入选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地区,基本建成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圈。大力促进就业创业,累计新增就业<span>30.1</span>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span>3%</span>以内。积极开展“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全国试点工作,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综合参保率达<span>98%</span>以上。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不断加强,适度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面对今年历史罕见的汛情,全市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科学有序有效开展防汛救灾各项工作,防汛救灾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span></span></span></div>

<div><span style="font-size:14pt;">  <b>这五年,我们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谐稳定局面不断巩固。</b>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积极做好地方立法各项准备,创新代表议案建议办理,人大工作呈现新局面。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协商民主建设,履行职能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不断提高。各级人大、政协组织,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职尽责,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团结奋进的良好政治局面。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优势和作用充分发挥。依法治市进程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扎实推进,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升,基层群众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公平正义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重视综治维稳信访工作,县区、乡镇<span>(</span>街道<span>)</span>、村<span>(</span>社区<span>)</span>三级平台不断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逐步建立,“平安马鞍山”建设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更加巩固。<span></span></span></div>

<div><span style="font-size:14pt;">  <b>这五年,我们坚持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政治生态持续优化。</b>强化管党治党责任,研究制定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实施意见和加强基层党建的文件,不断完善制度体系。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取得了重要成果。强化理论武装,创新打造《每周一文》、《每日短信》、“品读经典”、“小马先锋”和“道德讲堂”等平台,深化“马鞍山大讲堂”建设。认真落实党管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强化正面引导,严格阵地管理,为全市发展营造了良好社会舆论氛围。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县区、乡镇党委换届工作圆满完成。重视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span>15</span>名高层次人才入选省“特支计划”。深入推进村居干部职业化,扎实开展“四清一建”工作,全面实施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积极打造“信福小屋”“红袖标志愿服务队”“党员说事点”等党建品牌,命名表彰各类党建示范点近百个。着力加强作风建设,严肃查处“四风”问题,深入开展“走亲戚”活动,全面推行党政机关效能点评制度,党员干部的作风进一步改进。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认真落实“四个全覆盖”要求,切实抓好中央巡视组巡视“回头看”和省委巡视组巡视整改工作,扎实开展巡察工作,严肃查处一批违纪违法案件,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span></span></span></div>

<div><span style="font-size:14pt;">  各位代表,同志们!回首过去的五年,奋斗充满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在历届市委打下的良好基础之上,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团结带领全市人民顽强拼搏、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马鞍山市第八届委员会,向在座的全体同志,向全市广大共产党员和干部群众,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外来投资者、建设者以及关心支持马鞍山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span></span></span></div>

<div><span style="font-size:14pt;">  五年奋斗历程,实践极为丰富,经验弥足珍贵。我们深深体会到:必须强化理论武装、坚定政治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把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与马鞍山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在深化市情认识中完善发展思路,明确工作主题,确保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必须推进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坚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思路和办法破解发展难题,以改革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促进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努力开创全市转型发展新局面。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改善民生,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城乡居民,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必须优化政治生态、持续改进作风,更好发挥市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市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唱一首歌,同演一台戏”,各级党员干部爱岗敬业、勇于担当,推动形成心齐气顺、团结和谐、干事创业的生动局面。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夯实执政基础,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重视党员干部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抓班子、带队伍,抓基层、打基础,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span></span></span></div>

<div><span style="font-size:14pt;">  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前进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与发达地区相比,发展不足、发展不快、体量不大、结构不优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资源承载压力大,生态环境质量有待进一步改善;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平衡,教育、卫生、养老等民生保障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有的基层组织还比较薄弱,特别是乡镇和村居的社会治理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能力素质和工作水平还难以适应,担当意识不强;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正、为官不为、为政不廉,不廉洁现象时有发生,党风廉政建设任重道远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span></span></span></div>

<div><span style="font-size:14pt;"> </span><span style="font-size:14pt;"> 二、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span></span></span></div>

<div><span style="font-size:14pt;">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国内环境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我老秘网市发展的外部环境总体有利,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以及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建设的深入推进,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政策机遇同频共振,我老秘网市的区位交通优势将进一步凸显,要素集聚能力将进一步提升,马鞍山迎来了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同时也要看到,经济下行压力仍在持续,自身转型任务艰巨繁重。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发愤图强,乘势而上,努力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新的更高水平,为我省在中部崛起中闯出新路作出马鞍山应有的贡献。<span></span></span></div>

<div><span style="font-size:14pt;">  </span><b><span style="font-size:14pt;">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是:</span></b><span style="font-size:14pt;">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工作主题,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努力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为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span></span></span></div>

<div><span style="font-size:14pt;">  </span><b><span style="font-size:14pt;">今后五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span></b><span style="font-size:14pt;">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全省争三强、人均居前列,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span></span></span></div>

<div><span style="font-size:14pt;">  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放带动战略,奋力打造经济强市、文化强市、生态强市。<span></span></span></div>

<div><span style="font-size:14pt;">  <b>——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b>高举创新大旗,把创新作为推进转型升级的第一动力,深入落实全面创新改革重大部署,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激发新活力,拓展新空间,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努力在全市上下形成崇尚创新、争相创新的浓厚氛围。<span></span></span></div>

<div><span style="font-size:14pt;">  <b>——实施开放带动战略。</b>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战略,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全方位加强对外合作,加快进入国际国内经济大循环,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面融入长三角城市群建设,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在开放合作中拓展发展空间,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span></span></span></div>

<div><span style="font-size:14pt;">  <b>——打造实力雄厚的经济强市。</b>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始终把先进制造业作为立市之基,大力实施制造业升级行动计划,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四新”经济,努力做大经济体量,优化经济结构,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实现倍增,企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span></span></span></div>

<div><span style="font-size:14pt;">  <b>——打造充满活力的文化强市。</b>大力实施文化强市建设行动计划,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城乡文明创建工作,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文化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文化产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持续提升,文明创建工作实现常态化、长效化。<span></span></span></div>

<div><span style="font-size:14pt;">  <b>——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强市。</b>大力实施生态强市建设行动计划,以增强生态竞争力为核心,以产业升级、绿色发展为主线,以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为抓手,着力优化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基本建成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经济发达、生态家园舒适、生态文化繁荣的宜居宜业宜游生态强市。<span></span></span></div>

<div><span style="font-size:14pt;">  实施“两大战略”,打造“三个强市”,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期盼。我们坚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不懈奋斗,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马鞍山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span></span></span></div>

<div><span style="font-size:14pt;">  </span><b><span style="font-size:14pt;">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抓好七个方面重点任务:<span></span></span></b></div>

<div><span style="font-size:14pt;">  <b><span>(</span>一<span>)</span>着力推进创新发展,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span></span></b></span></div>

<div><span style="font-size:14pt;">  推进转型升级,最根本的就是要靠创新。必须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着力构建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为打造经济强市提供有力支撑。<span></span></span></div>

<div><span style="font-size:14pt;">  加快推进调转促。认真落实全省调转促“<span>4105</span>”行动计划,全力推进新兴产业“三重一创”建设,不断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壮大先进制造业实力,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竞争力。深入推进市与马钢融合发展,进一步完善对接合作机制,全力支持马钢实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重点抓好机器人国家级产业集聚区建设,重点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高端数控机床、现代化工、绿色食品等<span>4</span>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重点培育节能环保、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span>4</span>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着力打造支撑全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以工业和市场的理念抓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工业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着力提升服务业比重。坚持项目至上,强化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入,落实“四督四保”制度,加快推进“大新专”项目建设,促进项目工作提质提效。<span></span></span></div>

<div><span style="font-size:14pt;">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深入开展去产能行动,狠抓企业技改和兼并重组,化解过剩产能,促进产业升级。加快推进去库存,科学合理供应土地,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鼓励农民进城购房,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扎实推进去杠杆,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强化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大力推进降成本,落实好国家和省市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深入持久开展服务企业活动,多渠道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坚持补齐发展短板,着力构建现代基础设施和现代产业体系,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平衡性。<span></span></span></div>

<div><span style="font-size:14pt;">  强化创新能力建设。深入落实“全创改”重大创新部署,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重点企业牵头组建产业研究院和技术创新联盟,积极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共建创新载体,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实施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和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每年培育一批科技小巨人企业。抓好企业上市<span>(</span>挂牌<span>)</span>培育工作,确保每年有一批企业上市<span>(</span>挂牌<span>)</span>。抓好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进工作,重视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及其研发团队。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加快创新和服务平台建设,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扎实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创建工作,全力支持慈湖高新区创建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增强企业质量、品牌和商标意识,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和著名、驰名商标,积极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span></span></span></div>

<div><span style="font-size:14pt;">  加快构建发展新体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继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统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预算体制改革,分类推进各类税制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完善“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提高市场主体准入便利化程度。完善国有资本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积极稳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优化投资环境,完善和落实扶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投放力度,充分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改革,统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有序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全面完成供销社综合改革、国有林场改革任务。按照上级部署要求,统筹推进其他各项改革。<span></span></span></div>

<div><span style="font-size:14pt;">  <b><span>(</span>二<span>)</span>着力扩大对外开放,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span></span></b></span></div>

<div><span style="font-size:14pt;">  开放是拓展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要充分发挥我老秘网市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的优势,立足皖江,东向发展,强化合作,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span></span></span></div>

<div><span style="font-size:14pt;">  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事、一把手工程,坚持领导带头招商,做到紧抓不放、持续加力。创新方式方法,加强专业化招商引资队伍建设,灵活运用以商招商、基金招商、产业链招商、协会招商等方式,围绕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制定专项招商方案,开展精准招商、科学招商,不断提高招商实效性。突出招商重点,聚焦工业项目,注重招现代服务业、现代都市农业、文旅产业和新经济业态项目。统筹抓好招企业、招基金、招人才、招技术,形成全要素的招商引资态势。加强园区载体建设,深入实施园区转型升级工程,推动各类开发园区错位发展、特色发展、集聚发展。<span></span></span></div>

<div><span style="font-size:14pt;">  不断扩大对外合作。抢抓马鞍山纳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重大机遇,进一步强化长三角意识和长三角思维,全方面、多层次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推进马芜城市组群建设。进一步深化与珠三角城市、环渤海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及中西部地区的合作交流。加大对台交流合作,发挥“海峡两岸产业转型转移示范基地”品牌效应,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和电子信息等产业。发挥“中德工业城市联盟”平台作用,以点带面,推进对欧合作。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鼓励支持重点企业“走出去”,扩大对外投资、开展国际并购,引导有实力的中小企业抱团出海、开拓海外市场,积极培育外贸新优势和新增长点。<span></span></span></div>

<div><span style="font-size:14pt;">  深入推进以港兴市战略。整合全市港口岸线资源,做好岸线资源保护、建设和管理工作,推进与沿江沿海重点港口合作,深化与内陆腹地城市合作,提升集聚辐射带动能力。推进开放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加快公、铁、水三位一体的集疏运体系建设,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充分发挥综合保税区、口岸扩大开放、指定口岸三个开放型经济平台作用,构建“口岸<span>+</span>产业<span>+</span>市场”一体化经济区,提升郑蒲港口岸综合竞争力。大力发展临港经济,依托港口岸线资源,培育壮大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临港物流等主导产业,努力打造外向型临港制造业基地和国家级物流进出口基地。全力支持郑蒲港新区发展,加快郑蒲港铁路建设,推进郑蒲港二期项目申报,奋力打造安徽江海联运枢纽中心和港城一体、产城一体、城乡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区。<span></span></span></div>

<div><span style="font-size:14pt;">  <b><span>(</span>三<span>)</span>着力推进城乡统筹,构建城乡一体新格局<span></span></b></span></div>

<div><span style="font-size:14pt;">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是关系马鞍山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任务。要有序推进城乡建设,努力推动一江两岸、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span></span></span></div>

<div><span style="font-size:14pt;">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组团式、网格化、田园城市”发展思路,着力抓好主城区、三县县城和乡镇政府所在地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打造独具魅力的山水园林城市。强化“规划即法”意识,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实现控规全覆盖,完善各类专项规划,注重加强城市设计,着力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积极争取“多规合一”、海绵城市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改造试点,精心精细管理城市,推动城市管理扁平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全面落实居住证制度,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span></span></span></div>

**** Hidden Message *****

鹿慕 发表于 2017-11-2 15:34:08

加快转型升级   全面从严治党
为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XXX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6年9月21日)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XXX市第八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XXX市第九次代表大会,是在XXX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大会的主要任务是,系统总结市第八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科学确立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动员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立足新的历史起点,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团结拼搏、务实创新,奋力夺取马鞍山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胜利。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
  市第八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我们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压力,攻坚克难、负重前行的五年;是我们在转型升级、加快发展道路上开拓奋进、锐意进取的五年。五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的要求,紧紧围绕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工作主题,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抢抓机遇、应对挑战,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经济社会和党的建设各项事业取得了新成绩、新进展,实现了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
  五年来,我们办成了“六件大事”:实施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新设立花山区、博望区;慈湖高新区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郑蒲港新区设立,郑蒲港口岸对外开放、综合保税区获得国务院批准;马鞍山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宁安高铁投入运营;如期完成全面小康社会计划目标。获得了“十一项荣誉”:连续三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蝉联国家卫生城市称号,连续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获得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海峡两岸产业转型转移示范基地、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市、中国诗歌之城称号。
  这五年,我们坚持发展为上,狠抓第一要务,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快发展步伐,不断做大经济总量,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相继突破千亿元大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超千户。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8%,2015年达到1365.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8%,2015年达到60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9%,累计超过7000亿元。人均指标持续攀升,人均生产总值突破6万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5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全省第一。今年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态势,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多项指标增幅高于长三角城市平均水平。
  这五年,我们推进结构调整,加快调转促步伐,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实施“工业经济倍增行动计划”,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32家,比2010年翻一番;产值超亿元企业397家,比2010年翻两番多;非钢产业占比65.7%,比2010年提升24.2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机器人产业获批国家战新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轨道交通、高端数控机床产业基地入选省战新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五年翻了一番。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一基地四园区”建设初见成效,新兴业态不断涌现,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7.5%,比2010年提升9.7个百分点。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2.43%,比2010年提升0.6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数比2010年增长1.5倍。民营经济迸发活力,对全市GDP增长的贡献率达90%,上缴税收占全部税收的75%。县区、园区发展步伐持续加快,当涂县、花山区GDP超两百亿元,和县、含山县、雨山区、市开发区GDP超百亿元,县区、园区完成财政收入占全市比重63.6%,比2010年提升13个百分点,多点支撑、多点发力的格局初步形成。
  这五年,我们推进协调发展,强化城乡统筹,城乡面貌大为改观。坚持“组团式、网格化、田园城市”的总体思路,做规划、打基础、拉框架、建平台,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主城区建成区面积由五年前的78.5平方公里扩大到93.3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到65.15%,比2010年提高7.45个百分点。
  加快推进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两纵一横”高速路网形成,205国道、346国道、314省道升级改造工程完成,347国道、226省道等改扩建加快实施,九华路过江通道、城市轨道交通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开展,滁河防洪治理工程完成,农村“八小”水利工程、慈湖河综合整治工程扎实推进。积极开展生态市创建,突出环境问题专项整治取得显著成效,节能减排力度持续加大,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省下达指标内。着力打造文明城市升级版,城市管理重难点问题整治成效明显,美丽乡村建设和“三线三边”环境整治持续推进,城乡环境进一步改善。
  这五年,我们坚持改革创新,扩大对外开放,发展活力日益增强。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完成新一轮市、县(区)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建立市县乡三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并实行动态管理,完善秀山新区、滨江新区管理体制,调整工商、质监、食药监管理体制。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投融资、工程建设、招标采购等六项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并向县区延伸,商事制度改革快速推进,在全省率先开展整市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全面完成。以港兴市扎实推进,郑蒲港一期工程开港运行,进口肉类指定口岸获批建设,进口粮食指定口岸获准筹建,进出口货物总运量居全省第一,连续7年入选中国外贸百强城市。区域合作不断加强,与南京、合肥、芜湖的融合对接进一步深化,与宿州结对共建取得积极成效。
  这五年,我们重视民计民生,发展各项事业,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累计投入资金167亿元,实施73项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认真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现村村通公路、户户通自来水,农村垃圾收集处理机制形成。稳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在全省率先实现中职学生学费全免,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成功入选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地区,基本建成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圈。大力促进就业创业,累计新增就业30.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积极开展“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全国试点工作,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综合参保率达98%以上。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不断加强,适度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面对今年历史罕见的汛情,全市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科学有序有效开展防汛救灾各项工作,防汛救灾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这五年,我们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谐稳定局面不断巩固。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积极做好地方立法各项准备,创新代表议案建议办理,人大工作呈现新局面。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协商民主建设,履行职能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不断提高。各级人大、政协组织,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职尽责,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团结奋进的良好政治局面。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优势和作用充分发挥。依法治市进程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扎实推进,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升,基层群众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公平正义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重视综治维稳信访工作,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平台不断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逐步建立,“平安马鞍山”建设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更加巩固。
  这五年,我们坚持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政治生态持续优化。强化管党治党责任,研究制定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实施意见和加强基层党建的文件,不断完善制度体系。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取得了重要成果。强化理论武装,创新打造《每周一文》、《每日短信》、“品读经典”、“小马先锋”和“道德讲堂”等平台,深化“马鞍山大讲堂”建设。认真落实党管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强化正面引导,严格阵地管理,为全市发展营造了良好社会舆论氛围。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县区、乡镇党委换届工作圆满完成。重视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15名高层次人才入选省“特支计划”。深入推进村居干部职业化,扎实开展“四清一建”工作,全面实施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积极打造“信福小屋”“红袖标志愿服务队”“党员说事点”等党建品牌,命名表彰各类党建示范点近百个。着力加强作风建设,严肃查处“四风”问题,深入开展“走亲戚”活动,全面推行党政机关效能点评制度,党员干部的作风进一步改进。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认真落实“四个全覆盖”要求,切实抓好中央巡视组巡视“回头看”和省委巡视组巡视整改工作,扎实开展巡察工作,严肃查处一批违纪违法案件,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同志们!回首过去的五年,奋斗充满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在历届市委打下的良好基础之上,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团结带领全市人民顽强拼搏、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马鞍山市第八届委员会,向在座的全体同志,向全市广大共产党员和干部群众,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外来投资者、建设者以及关心支持马鞍山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五年奋斗历程,实践极为丰富,经验弥足珍贵。我们深深体会到:必须强化理论武装、坚定政治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把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与马鞍山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在深化市情认识中完善发展思路,明确工作主题,确保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必须推进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坚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思路和办法破解发展难题,以改革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促进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努力开创全市转型发展新局面。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改善民生,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城乡居民,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必须优化政治生态、持续改进作风,更好发挥市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市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唱一首歌,同演一台戏”,各级党员干部爱岗敬业、勇于担当,推动形成心齐气顺、团结和谐、干事创业的生动局面。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夯实执政基础,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重视党员干部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抓班子、带队伍,抓基层、打基础,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前进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与发达地区相比,发展不足、发展不快、体量不大、结构不优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资源承载压力大,生态环境质量有待进一步改善;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平衡,教育、卫生、养老等民生保障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有的基层组织还比较薄弱,特别是乡镇和村居的社会治理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能力素质和工作水平还难以适应,担当意识不强;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正、为官不为、为政不廉,不廉洁现象时有发生,党风廉政建设任重道远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国内环境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我老秘网市发展的外部环境总体有利,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以及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建设的深入推进,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政策机遇同频共振,我老秘网市的区位交通优势将进一步凸显,要素集聚能力将进一步提升,马鞍山迎来了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同时也要看到,经济下行压力仍在持续,自身转型任务艰巨繁重。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发愤图强,乘势而上,努力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新的更高水平,为我省在中部崛起中闯出新路作出马鞍山应有的贡献。
  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工作主题,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努力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为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今后五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全省争三强、人均居前列,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
  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放带动战略,奋力打造经济强市、文化强市、生态强市。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举创新大旗,把创新作为推进转型升级的第一动力,深入落实全面创新改革重大部署,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激发新活力,拓展新空间,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努力在全市上下形成崇尚创新、争相创新的浓厚氛围。
  ——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战略,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全方位加强对外合作,加快进入国际国内经济大循环,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面融入长三角城市群建设,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在开放合作中拓展发展空间,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打造实力雄厚的经济强市。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始终把先进制造业作为立市之基,大力实施制造业升级行动计划,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四新”经济,努力做大经济体量,优化经济结构,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实现倍增,企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打造充满活力的文化强市。大力实施文化强市建设行动计划,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城乡文明创建工作,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文化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文化产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持续提升,文明创建工作实现常态化、长效化。
  ——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强市。大力实施生态强市建设行动计划,以增强生态竞争力为核心,以产业升级、绿色发展为主线,以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为抓手,着力优化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基本建成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经济发达、生态家园舒适、生态文化繁荣的宜居宜业宜游生态强市。
  实施“两大战略”,打造“三个强市”,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期盼。我们坚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不懈奋斗,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马鞍山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抓好七个方面重点任务:
  (一)着力推进创新发展,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推进转型升级,最根本的就是要靠创新。必须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着力构建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为打造经济强市提供有力支撑。
  加快推进调转促。认真落实全省调转促“4105”行动计划,全力推进新兴产业“三重一创”建设,不断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壮大先进制造业实力,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竞争力。深入推进市与马钢融合发展,进一步完善对接合作机制,全力支持马钢实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重点抓好机器人国家级产业集聚区建设,重点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高端数控机床、现代化工、绿色食品等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重点培育节能环保、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着力打造支撑全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以工业和市场的理念抓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工业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着力提升服务业比重。坚持项目至上,强化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入,落实“四督四保”制度,加快推进“大新专”项目建设,促进项目工作提质提效。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深入开展去产能行动,狠抓企业技改和兼并重组,化解过剩产能,促进产业升级。加快推进去库存,科学合理供应土地,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鼓励农民进城购房,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扎实推进去杠杆,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强化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大力推进降成本,落实好国家和省市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深入持久开展服务企业活动,多渠道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坚持补齐发展短板,着力构建现代基础设施和现代产业体系,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平衡性。
  强化创新能力建设。深入落实“全创改”重大创新部署,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重点企业牵头组建产业研究院和技术创新联盟,积极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共建创新载体,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实施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和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每年培育一批科技小巨人企业。抓好企业上市(挂牌)培育工作,确保每年有一批企业上市(挂牌)。抓好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进工作,重视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及其研发团队。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加快创新和服务平台建设,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扎实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创建工作,全力支持慈湖高新区创建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增强企业质量、品牌和商标意识,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和著名、驰名商标,积极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
  加快构建发展新体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继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统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预算体制改革,分类推进各类税制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完善“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提高市场主体准入便利化程度。完善国有资本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积极稳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优化投资环境,完善和落实扶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投放力度,充分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改革,统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有序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全面完成供销社综合改革、国有林场改革任务。按照上级部署要求,统筹推进其他各项改革。
  (二)着力扩大对外开放,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
  开放是拓展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要充分发挥我老秘网市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的优势,立足皖江,东向发展,强化合作,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事、一把手工程,坚持领导带头招商,做到紧抓不放、持续加力。创新方式方法,加强专业化招商引资队伍建设,灵活运用以商招商、基金招商、产业链招商、协会招商等方式,围绕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制定专项招商方案,开展精准招商、科学招商,不断提高招商实效性。突出招商重点,聚焦工业项目,注重招现代服务业、现代都市农业、文旅产业和新经济业态项目。统筹抓好招企业、招基金、招人才、招技术,形成全要素的招商引资态势。加强园区载体建设,深入实施园区转型升级工程,推动各类开发园区错位发展、特色发展、集聚发展。
  不断扩大对外合作。抢抓马鞍山纳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重大机遇,进一步强化长三角意识和长三角思维,全方面、多层次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推进马芜城市组群建设。进一步深化与珠三角城市、环渤海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及中西部地区的合作交流。加大对台交流合作,发挥“海峡两岸产业转型转移示范基地”品牌效应,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和电子信息等产业。发挥“中德工业城市联盟”平台作用,以点带面,推进对欧合作。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鼓励支持重点企业“走出去”,扩大对外投资、开展国际并购,引导有实力的中小企业抱团出海、开拓海外市场,积极培育外贸新优势和新增长点。
  深入推进以港兴市战略。整合全市港口岸线资源,做好岸线资源保护、建设和管理工作,推进与沿江沿海重点港口合作,深化与内陆腹地城市合作,提升集聚辐射带动能力。推进开放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加快公、铁、水三位一体的集疏运体系建设,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充分发挥综合保税区、口岸扩大开放、指定口岸三个开放型经济平台作用,构建“口岸+产业+市场”一体化经济区,提升郑蒲港口岸综合竞争力。大力发展临港经济,依托港口岸线资源,培育壮大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临港物流等主导产业,努力打造外向型临港制造业基地和国家级物流进出口基地。全力支持郑蒲港新区发展,加快郑蒲港铁路建设,推进郑蒲港二期项目申报,奋力打造安徽江海联运枢纽中心和港城一体、产城一体、城乡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区。
  (三)着力推进城乡统筹,构建城乡一体新格局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是关系马鞍山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任务。要有序推进城乡建设,努力推动一江两岸、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组团式、网格化、田园城市”发展思路,着力抓好主城区、三县县城和乡镇政府所在地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打造独具魅力的山水园林城市。强化“规划即法”意识,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实现控规全覆盖,完善各类专项规划,注重加强城市设计,着力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积极争取“多规合一”、海绵城市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改造试点,精心精细管理城市,推动城市管理扁平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全面落实居住证制度,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司马文剑 发表于 2017-9-14 16:42:54

XX县打好“组合拳”深入推进从严治党工作
今年以来,XX县紧紧围绕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这条主线,出台实施方案,将XX《关于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实施意见》的内容要求,细化为xx项具体工作,明确目标、责任和时限,分解到党委各个工作部门,上下联动,聚力发功,打好了从严治党组合拳。
一是强化教育,“易经洗髓”练内功。专题讨论全覆盖。以党委(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为主要形式,以“五个反思”为主要载体,迅速在全县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XXXXXX”专题讨论,实现层层传导压力、人人受到警示;通过对xx系列不廉洁案的深刻反思,“以案为鉴”,引导党员干部切实做到与不适应新常态、不习惯新常态坚决决裂。目前,全县已分层分类开展专题学习研讨、专题学习反思XX余场,各级党员干部再次接受了思想洗礼、拧紧了“总开关”,并重振了发展信心,以崭新姿态、崭新面貌,告别昨天,迎接未来。会议精神进课堂。将xx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纳入科级干部读书班、干部人才递进培养班、村(社区)党组织专题培训班等主体班次培训内容,安排县级领导轮流授课,确保精神实质全把握、贯彻落实不走样。同时,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领导干部读书班、省委十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等活动,先后组织讲授党课XX余场,XX余名党员干部直接受训。法纪宣讲下基层。通过各级领导干部深入联系单位上党课、邀请法纪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辅导等形式,大力宣传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沿。抽调法纪业务骨干组成法纪宣讲队,分别由县检察院、县法院、县法制办、县司法局等单位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深入基层开设巡回宣讲XX场(次);邀请XXXX等专家到县开设“依法治县”专题讲座XX场,进一步唤醒了广大党员干部党规党纪和法律法规意识,增强了做到“管党治党”的思想自觉。
二是完善机制,“拉网断路”划雷区。织密制度笼子。开展制度落实情况大排查,重点查找在履行工作职能和权力运行过程中是否存在或潜在廉政风险点,是否存在制度漏洞,及时开展好制度建设“废改立”工作,特别是进一步完善了XX个关于规范权力运行的制度机制,出台权力清单,分“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干部”两个层面确立干部行为规范,拉好“防护网”,切实做到权力为公、权力益民。适时“鸣枪示警”。进一步加强对各级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的监督,认真抓好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提醒谈话等制度执行,并结合年度考核及班子运行调研情况,以书函的形式对全县XX余名科级领导干部存在的主要不足进行了个别反馈,对可能发生的不廉洁行为实施提前预警、提前“断路”,有效防控,着力帮助领导干部不行危崖、不走歧路。坚决铁腕治吏。严格制度落实,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决铲除吏治不廉洁的土壤;始终保持对“四风”问题“零容忍”态度,始终保持惩处不廉洁高压态势。坚决打击顶风违纪行为,及时查处“四风”反弹个案XX起,既查处当事人,更追究领导责任,让领导干部能主动落实“两个责任”,敢抓敢管敢负责,让党员干部受警示、知敬畏,不越红线不进雷区。
三是鲜明导向,“能上能下”激活力。传递正能量、释放正效应。鲜明“六个重视选用”导向,在干部交流调整中,面向改革发展主战场、和谐稳定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选用干部,旗帜鲜明地支持和使用敢担当、有本事、讲原则、重实干的干部,激励干部转变作风、敬业争先。XX名“能干事、肯干事、干成事”的年轻干部得到提拔,XX位党性坚定、能力突出的干部受到组织重用,在全县营造了重干事创业、用“五好”干部的良好氛围。把严选任关、选准好干部。严格按照《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省委“XX”文件选任干部,把好动议提名关、考察考核关、程序步骤关,坚决防止带病提拔、带病上岗,并建立问题干部“黑名单”,对跑官要官、架天线、拉关系的,绝不重用。今年X月,XX名被组织认定的“问题干部”被直接拿下,其中XX名被纪委立案调查。刹不正之风、换不能之将。深化“庸懒散浮拖”专项整治,动真格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制度落实。干部调整中,XX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干部被免职;在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中层干部轮岗交流工作中,XX名中层正职从重要岗位被调整交流,XX名被直接免去职务。“上下”渠道的畅通,真正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成为了新常态,真正让那些吃苦的人吃香、实干的人实惠、有为的人有位,激励了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敢于担当的精神状态。

slison 发表于 2016-11-24 14:03:19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全镇党员干部必须始终高举改革发展伟大旗帜,坚持能快则快、能超则超、能先则先,不断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进一步解放思想,始终保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以创新求突破,以创新促发展;发扬求实、务实、落实的优良作风。
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战斗力。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化“四风”整治,坚决遏制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政令不畅、服务意识淡薄、信用程度不高等问题,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敬业意识和自律意识。
三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打牢执政基础。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立足岗位学先进、赶先进、做先进,使活动既丰富生动,又务实有效。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实施党员素质提升工程。积极做好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工作,坚持党员标准,注重改善结构,切实提高全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
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不廉洁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加大案件的查处力度,努力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为构建和谐陆家提供纪律保证。

yiliyyx 发表于 2016-11-29 18:33:58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是关系马鞍山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任务。要有序推进城乡建设,努力推动一江两岸、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组团式、网格化、田园城市”发展思路,着力抓好主城区、三县县城和乡镇政府所在地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打造独具魅力的山水园林城市。强化“规划即法”意识,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实现控规全覆盖,完善各类专项规划,注重加强城市设计,着力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积极争取“多规合一”、海绵城市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改造试点,精心精细管理城市,推动城市管理扁平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全面落实居住证制度,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白色鸟 发表于 2016-12-29 16:09:19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是关系马鞍山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任务。要有序推进城乡建设,努力推动一江两岸、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组团式、网格化、田园城市”发展思路,着力抓好主城区、三县县城和乡镇政府所在地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打造独具魅力的山水园林城市。强化“规划即法”意识,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实现控规全覆盖,完善各类专项规划,注重加强城市设计,着力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积极争取“多规合一”、海绵城市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改造试点,精心精细管理城市,推动城市管理扁平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全面落实居住证制度,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彼岸花 发表于 2016-12-5 16:57:08

(三)集中采购限额标准
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内单项或批量金额在20万元以上,应当
纳入集中采购范围集中采购;单项或批量金额在20万元 (含20
万元)以下的项目,经政府采购监管部门批准可实行自行采购,
每月自行采购不得超过20万元,全年不得超过200万元。
(四)分散采购项目
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部门集中采购目录之外,单项或批量金
额在20万元以上的项目属于分散采购项目,可由采购人按照法
定的采购方式和程序自行组织采购,也可委托集中采购机构代理
采购,或者委托其他代理机构组织采购。采购实施计划和采购合
同需向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备案。单项或批量金额在20万元 (含
20万元)以下的项目,不纳入政府采购范围。

城西街 发表于 2017-12-16 10:21:30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组团式、网格化、田园城市”发展思路,着力抓好主城区、三县县城和乡镇政府所在地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打造独具魅力的山水园林城市。强化“规划即法”意识,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实现控规全覆盖,完善各类专项规划,注重加强城市设计,着力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积极争取“多规合一”、海绵城市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改造试点,精心精细管理城市,推动城市管理扁平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全面落实居住证制度,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明明天会更好 发表于 2016-12-8 08:50:48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组团式、网格化、田园城市”发展思路,着力抓好主城区、三县县城和乡镇政府所在地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打造独具魅力的山水园林城市。强化“规划即法”意识,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实现控规全覆盖,完善各类专项规划,注重加强城市设计,着力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积极争取“多规合一”、海绵城市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改造试点,精心精细管理城市,推动城市管理扁平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全面落实居住证制度,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小可爱123 发表于 2020-3-5 10:19:28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组团式、网格化、田园城市”发展思路,着力抓好主城区、三县县城和乡镇政府所在地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打造独具魅力的山水园林城市。强化“规划即法”意识,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实现控规全覆盖,完善各类专项规划,注重加强城市设计,着力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积极争取“多规合一”、海绵城市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改造试点,精心精细管理城市,推动城市管理扁平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全面落实居住证制度,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文秘小白407 发表于 2022-8-10 16:09:29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组团式、网格化、田园城市”发展思路,着力抓好主城区、三县县城和乡镇政府所在地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打造独具魅力的山水园林城市。强化“规划即法”意识,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实现控规全覆盖,完善各类专项规划,注重加强城市设计,着力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积极争取“多规合一”、海绵城市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改造试点,精心精细管理城市,推动城市管理扁平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全面落实居住证制度,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hezhengwu825 发表于 2016-11-24 14:53:59

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组团式、网格化、田园城市”发展思路,着力抓好主城区、三县县城和乡镇政府所在地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打造独具魅力的山水园林城市。强化“规划即法”意识,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实现控规全覆盖,完善各类专项规划,注重加强城市设计,着力塑造城市特色风貌

bxyt 发表于 2016-11-26 15:30:52

,实现控规全覆盖,完善各类专项规划,注重加强城市设计,着力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积极争取“多规合一”、海绵城市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改造试点,精心精细管理城市,推动城市管理扁平化。深化

茶山缘 发表于 2016-11-29 09:33:35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是关系马鞍山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任务。

airyst 发表于 2016-11-29 15:45:19

开放是拓展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要充分发挥我老秘网市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的优势,立足皖江,东向发展,强化合作,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香格里拉 发表于 2016-12-1 15:22:48

加强学习,多多提升。

醉梦痴语 发表于 2016-12-4 23:45:10

学习下,希望能有所启发

古城小秘 发表于 2016-12-5 12:08:40

积极争取“多规合一”、海绵城市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改造试点,精心精细管理城市,推动城市管理扁平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全面落实居住证制度,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加快转型升级 全面从严治党 为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党代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