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2016 发表于 2016-11-9 15:28:48

一位有近四十年机关写作经验的“笔杆子”谈谈写材料的“外功”

   公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公文,既包括《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2〕14号文件)中所规定的15种公文,又泛指机关常用应用文,也有人称为“事务文书”或“准公文”。狭义的公文,则专指党和国家机关公文处理法规中所规定的正式、主要文种。我今天主要从广义公文的角度,谈谈机关常用应用文的一个重要文种——材料的写作方法与体会。关于机关材料写作这一课,许多老师讲的是“内功”,大家多年来学的也是“内功”。我今天专门来讲一讲“外功”。什么是“外功”?怎样修习“外功”?是我今天所讲的主要观点。
  机关工作离不开写材料。写材料是机关干部的一门必修课,一种看家本领。会写材料的机关干部都是大家公认的“笔杆子”,也是机关的“稀缺资源”。因此,会不会写材料,往往成为领导同志考察机关干部政治思想水平和文字能力的重要标准。
  但长期以来,我们的机关干部中,能写材料的“笔杆子”人才却越来越少,能拿得出手的好材料也是凤毛麟角。究其内因,机关干部年轻化、思想上怕吃苦、不愿意爬格子是主要问题;从外因上看,领导重使用轻培养、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使“笔杆子”重量变轻、各种社会因素的干扰影响使敬业精神“矮化”等等,都构成了机关写材料人才缺失的环境和条件。面对这种青黄不接的严峻形势,我们一方面要呼吁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从党的事业的高度,真正重视写材料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千方百计为机关干部营造人人争当“笔杆子”的浓厚氛围;另一方面,年轻一代的机关干部也要从自身做起,热爱本职工作,学好看家本领,练就写材料真功,实现自身价值。
  其实,我们把能写材料的机关干部称之为“笔杆子”、称之为“稀缺资源”、称之为“人才”,不仅是因为写材料不易,更因为培养一个写材料的高手不易。写材料的人要成为一个大家公认的“笔杆子”,周期是较长的。一般来说,机关干部没有五年以上“爬格子”的历练,是难以成为“笔杆子”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我们在学习写材料的过程中,似乎走进了一个误区——往往只注重材料本身的架构,即观点提炼、谋篇布局、论据运用等“内功”的模仿、传授和培训,却忽略了一个真正的要点,那就是写材料“外功”的培养。“外功”是什么?简单讲,就是一个字:“悟”。中国古人早就明白“悟”的道理,告诫我们要“学必悟”,认为写文章的最佳方法就是“悟道”,即领悟思想的过程。因此,必须明白,好材料不是写出来的,是“悟”出来的。这个“悟”,就是“外功”。黑格尔说过:人是靠思想站立起来的。“悟”的本质是认识,是思想的反映,是写作者思想力水平的真正体现。一篇材料,就是一个事物,就是靠你的“思想”站立。你的“悟”越接近这个事物的本质,你的“思想”就站立得越高,你的材料就写得越深刻、越让人喜闻乐见。反之,你的材料虽然写得体例规范、内容充实,但却没有你的“思想”站立其中,充其量也不过是个制造了一堆“正确的废话”的“文字匠”,毫无用处。因为材料的“内功”只是一种内容的载体(体裁),一种专业知识的表现形式,一种技术主义的实践范本,或可以称之为一种“硬件”的“标配”,本身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说得更刻薄一点,这种“内功”只是在形而上地“制器”,而不是在“悟道”,严重地违背了写材料的初衷和基本原则,犯了导向性的错误。比如说我们现在媒体报道的时政新闻,基本上就是一个套路,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什么人、在做什么事、结果怎么样?(新闻学称五个“w”),把相关新闻素材充填进去,这篇时政报道就完成了。这样的报道只有一个作用,就是传播信息。所以,一些外国记者将此做成了一个应用软件,凡是时政报道只要按照软件编程要求,点击几个“关键词”,随时充填内容就行了,又快又好,十分省力。正因为如此,每年我国评新闻奖,也绝少有时政新闻能评上奖的。一些干了好多年时政记者的朋友也为此经常向我抱怨,说一到评职称时就没有获奖的“硬稿”,自己的稿子是“易碎品”,自己也成了“易碎品”(注:不是艺术品),只能望“职称”兴叹。其实,这应该从内因上来反思,不能只修“内功”而忽视“外功”。因此,爱因斯坦说过这样一句至理名言:“我们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而应该将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放在首位。”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内功”与“外功”的位置关系,写材料者应该谨记在心。
  我们强调写材料的“外功”,修炼的是一种思想力,是“悟”的境界、“悟”的终极目标。因此,要学会写材料,第一要务就是要学会“悟”。如果没有作者“悟”的思想,材料就等于没有了灵魂,也可以叫做“魂不附体”。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对写材料的技巧滚瓜烂熟,但却写不出构思精密、思想超出的好材料的根本原因。“悟”是作者知识、见识、经验、阅历、思想等的集之大成,没有这些“悟”来撑起材料的灵魂,材料自然也就成了“废料”。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一个人写材料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这个人的“外功”——即思想力的高低。因此,我们便不难理解这样一句话:“文如其人”。这真是一针见血、至理名言。
  谈到写材料“外功”的重要作用,我突然想到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一句话:“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同样道理,“汝果欲学文,功夫在文外”。写材料的“外功”,就是为材料塑造“灵魂”,虽“外”而实“内”,起着“核心”的作用。可以说,忽视了“外功”的修炼,写材料的人就会成为一堆“语言垃圾”的制造者,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还影响前途。在此告诫年轻的“笔杆子”们:要想写好材料,必须先练好“外功”,再谈技巧(内功)。梳理我40年写材料的实践,我认为,练好“外功”,可以概括为三个“三”——
  一、 学好三本书——哲学、逻辑学、心理学。
  哲学、逻辑学、心理学是“外功”的基础,是思想力的“源泉”,是塑造材料的“灵魂工程师”,非此无以事文,非此无以成文。从写材料的实践角度看,除了这三本书,其它学科都可以视为边缘学科。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不足为据。为什么要学好这三本书?简单地说,学哲学是解决“怎么看”的问题,是认识论;学逻辑学是解决“怎么办”的问题,是方法论;学心理学是解决“为谁写”的问题,是对象论。下面,我们来做个具体分析。
  (一)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总开关、总钥匙。哲学管总,哲学通,一通百通。哲学的科学定义告诉我们: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关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这些东西,就是思想力的根本,是写材料的人必须牢牢掌握的基本知识与基本原理。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把学好哲学提升到我们共产党人看家本领的高度来认识,这是对哲学意义的本色定位。写材料的过程,就是一个运用哲学思想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没有哲学思想的指引与统领,就没有对事物或曰问题的本质认识,就难以体现材料的价值,写作者当然也是在做“无用功”。
  有人怀疑,学哲学对写材料真那么有用吗?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比如,当前,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基本结束,上级要求我们写一篇关于总结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工作报告。如果我们没有学会运用哲学的基本原理来思考问题,那么写出来的东西很可能是平白浅直,没有内涵。按照约定俗成的通常写法:第一部分,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主要做法;第三部分,下步打算。这种总结式材料结构现在似乎已经成了模式,成了新“党八股”,害了不少初学写材料的好青年,也害苦了许多有思想的领导,只能忙里偷闲、挤时间亲自动手写材料。如果写材料的人善于运用哲学的思想方法来写这个总结,那结果就不一样了。他会从认识论的角度,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认识论原理,具体分析在哪些地方体现了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他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关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相互关系的认识论原理,具体分析在哪些地方体现了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上的创新?于是,一篇总结材料的架构就新鲜出炉了:第一部分,先写成果,可以写三大成果: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这里运用的是实践论原理。第二部分,写取得成果的原因,即经验体会,重点写如何深入基层,转变作风。可以这样破题:转变作风,不当看客;转变作风,不当说客;转变作风,不当过客。这里运用的是方法论原理。第三部分,写如何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这里运用的是认识论和方法论相统一的原理。我相信,这样运用哲学思维写出来的总结材料,一定会让领导满意的。所以,学好哲学,用好哲学,是写材料人的一门必修课。
  关于哲学的学习,我觉得对于机关干部而言,绝大多数都是在院校、党校进行过专门培训,基础知识已经相当扎实,主要是实践应用问题,而理论能否应用于实践几乎完全取决于个人能力,这是不能一概而论的。从写材料的应用角度看,除了必须努力学习好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外,我主张大家采取应用式的学习方法,即坚持经常看一看《求是》杂志等理论刊物。这些刊物中所选的文章都是哲学思想的实际应用成果,既有助于我们对哲学思想的学习和研究,也有助于我们在写材料的具体实践中不断提升哲学思维的能力与本领。可以说,如何练好写材料的“外功”,《求是》理论杂志就是一部最正规、最实用、最能体现哲学思维方法的教科书,希望大家很好地学习和运用。此外,中宣部理论局每年组织编写出版的《理论热点面对面》、《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辩证看务实办》、《改革热点面对面》等,都是最热门的哲学学习书籍,经常写材料的人不可不读。如果还要推荐的话,我建议大家再看一看李瑞环同志写的《学哲学 用哲学》这本著作,该书充满了唯物辩证法,是一本理论联系实际的生动哲学教材,应该一读。
  (二)逻辑学——是以思维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古老而年轻的科学,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创立。旧称“论理学”、“名学”、“辩学”等等。逻辑学的性质,主要是它的工具性,它是人们正确思维、论证和表述的重要工具,是思想力的表达形式。从写材料的角度来说,写材料本身就是在做概念,做概念就离不开逻辑。概念、判断、推理,既是写材料的基本方法,也是逻辑学的基本要素。我们常说,“这篇文章缺乏逻辑”,“这个人说话没有逻辑”,实际上就是对逻辑的具体运用。学习逻辑学的意义,总的来说,可以提高我们使用概念、作出命题和进行推理的本领,使我们在写材料以及认识事物和思考问题时,能够做到概念明确、命题恰当、推理有逻辑性,论证有说服力。具体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逻辑是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必要工具。写材料的过程,也是人的思维认识活动过程。在认识活动中,我们可以根据逻辑知识,将已知的一般原理、规律性的知识应用到个别的事物上去,从而得出新的结论;也可以由已知的个别的、特殊的知识概括出一般性知识,从而扩大我们的知识面。第二,逻辑是提高我们语言表达能力的工具。俗话说,言为心声。我们写材料意在表达思想,但表达能力(材料水平)却参差不齐、有高有低。究其原因,既有语法、修辞问题(内功),也有逻辑问题(外功)。其中,逻辑问题是一个重要方面。在写材料过程中,要提高思想表达效果,就必须做到观点明确、用词恰当、文理通顺、条理清晰、富有说服力。这些都与逻辑问题密切相关。一切正常的人几乎都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但是,这样的能力,都不是经过思维训练的逻辑能力,难免具有习惯性和随意性。平时写材料过程中出现的“走题”、“文理不通”等错误也都是违背逻辑规律造成的。逻辑能从理论上揭示正确思维的规律,通过学习逻辑就可以由自发的逻辑思维上升为自觉的逻辑思维,从而避免犯逻辑错误,增强表达能力。第三,逻辑是我们掌握和学习新知识的工具。任何一门学科都是由一些基本概念和命题组成的,都有独立的范畴体系。而概念之间的关系,命题之间的关系与推演,某个命题的证明,都是建立在逻辑规律的基础之上的。它们相互之间都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如果我们具有一定的逻辑知识,就可以按照材料素材之间的固有联系,自觉地分析它的内在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就能较快地、较准确地提炼材料素材的论点、论据和论证,很快地完成一篇材料的逻辑再造与重构过程。第四,逻辑还是我们识别和揭露逻辑错误和驳斥诡辩的重要工具。逻辑从人类的大量思维材料中总结概括出来的正确思维形式以及运用这些思维形式所应遵守的规律、规则,是识别谬误的准绳。学习逻辑,掌握了正确的思维形式及其规律、规则,就可以自觉地发现和避免逻辑错误,澄清糊涂观念,以宣传真理,教育群众。例如,有人说:“我不是法官,我还学什么法律!”对于具备逻辑知识的人来说,就不仅容易发现其错误所在,而且反驳也容易切中要害。我们稍加分析便不难发现,这话实际上是一个省略的三段论推理,中间那句省略的是小前提:“我不需要懂法”。此推理尽管前提真实,结论却是虚假的。因为它违反了三段论推理规则“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从而犯了“大项扩大”的逻辑错误。再举一个例子:某单位一名同志给领导写材料时,将一组数字“1×1000”误写为“1000×1”,被领导狠狠地批评了一顿。这个写材料的同志甚是不服,问领导两者有何不同?领导训道:“你跟一个女孩约会1000次,与跟1000个女孩各约会一次,能是一回事吗?”这是个段子,但很说明问题,那个写材料的同志在逻辑上犯了“概念混淆”的错误。
  逻辑思维从内涵上看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狭义的,专指形式逻辑,也就是由亚里士多德所创立的三段论式逻辑学,它是严格地按照概念、判断、推理的模式,通过演绎和归纳、分析和综合等思维方法对客观现象在人类意识中的各种反映进行评判,加以认识。这种形式逻辑是一切现代科学研究要取得成果都不能不遵循的认识并改造世界的基本法则,是人们追求真相和真理的唯一有效途径。广义的逻辑思维则包括辩证逻辑、博弈逻辑等,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形式逻辑进行推演和发展的结果,是形式逻辑的衍生品。关于逻辑学的学习,我看就学形式逻辑即可,不要涉猎太多,贪多嚼不烂。对初学者而言,基本的方法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具体来说:一要掌握逻辑的基础理论,理解并把握主要的定义、规律、规则和公式,在领会的基础上加以记忆。二要加强思维训练,做到对逻辑的基础理论了然于心,训练有素。三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应用能力。四要选好教材。建议你阅读姜全吉、迟维东主编的《逻辑学》第三版。该书深入浅出,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是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教材。
  (三)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动物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包括理论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从写材料的角度来说,可以认为是思想力的心理应用。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人们认为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心理学原先属于哲学范畴,直到19世纪初,德国哲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才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使心理学从哲学的襁褓中彻底分离出来。科学的心理学不仅对心理现象进行描述,更重要的是对心理现象进行说明,以揭示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心理学的定义是:科学研究的行为和心理过程和它们是如何影响生物体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的外部环境。心理学分为五个子领域,即:神经科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心理学虽然发源于西方,但在我国古代也早有发现和应用。如孟子提出的著名理论“心之官则思”,《黄帝内经》中提出的“神行合一”“形神相印”等等(中国古代人认为人的性情思想是由一定的器官承担的,并且其活动会在器官上反映出来)。我们写材料者,主要是学习和掌握一些心理学方面的常识性东西,用以帮助我们研究分析受众(群体或个体对象)的心理现象,即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和人际关系等心理状态和外部环境。现在提倡的所谓“靶向思维”——即点对点的定向思维模式,就是心理学的一种实用方法。比如,我们要为一位新领导写一篇讲话稿,写作者就首先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应用“靶向思维”方式,观察分析出这个领导的讲话风格、语言特点、学识背景、思维方式、行事状态等方面的心理现象,然后通过对这些认知信息进行接收、编码、贮存、提取和适用,从而使材料写作达到“量体裁衣”的效果。一般来说,领导的材料秘书都是深谙领导心理学的行家里手,所以领导的材料一般都由材料秘书来起草或代为把关。这并不等于材料秘书都是写材料的高手,而是他们懂得领导的心理,知道领导对材料的基本要求,因而才能使材料“适销对路”,很少出现返工情况。同样的道理,当上级需要我们写经验材料、写综合材料、写典型材料、写检查材料、写演讲材料、写述职材料等等,也都需要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来评估材料的认知对象,尽可能地通过咨询、交流、对话、情感等方式,准确获取上级对材料的基本意图、评估标准、认知特征、动态维度等方面的心理信息样本,然后在充分进行心理信息认知处理的基础上,做好材料的选题、布局、用语、撰写等工作。这样写出来的材料,既能“投其所好”、又能“事半功倍”。
  关于心理学的推荐书籍,我建议大家主要选这样几本书:一本是《普通心理学》,这是国家高教委推荐的一种高校心理教材,是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和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心理学入门书籍,作者叫彭聃(DAN)龄;一本是《心理学方法论》,是前苏联心理学家洛莫夫1984年出版的专著,是关于运用系统观点分析心理现象的科教书;一本是《心理学与生活》,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多年来使用的教材,也是关于心理学入门的科教书;还有一本叫《行为心理学》,是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它的创建人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主要是从人的行为角度研究心理现象的心理学派。这些书都应该看看。
  在写材料的具体实践中,哲学、逻辑学、心理学是一个整体,要交互运用、融会贯通,不能只唱“单出头”。只有这样,才能使材料基础扎实,高大丰满,无懈可击。
  二、 练好三门功:问题意识、调查研究、四种思维。
  **** Hidden Message *****

仙道 发表于 2016-11-25 10:56:09

不错的文章,站位高,看得准,点得深,道出了材料写作的天机。
更正一个地方: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出自陆游。

sys513527 发表于 2016-11-25 11:29:37

出现返工情况。同样的道理,当上级需要我们写经验材料、写综合材料、写典型材料、写检查材料、写演讲材料、写述职材料等等,也都需要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来评估材料的认知对象,尽可能地通过咨询、交流、对话、情感等方式,准确获取上级对材料的基本意图、评估标准、认知特征、动态维度等方面的心理信息样本,然后在充分进行心理信息认知处理的基础上,做好材料的选题、布局、用语、撰写等工作。这样写出来的材料,既能“投其所

渝奉秘书 发表于 2016-12-18 12:38:32

文稿起草“八步法”学的推荐书籍,我建议大家主要选这样几本书

王烨 发表于 2016-12-31 19:59:15

四十年机关写作经验,正儿八经的真金白银啊。

baozi41001988 发表于 2017-1-6 14:41:06

早就听过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想出来的类似这样的观点,但是像作者这样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经验的文章,很少见!的确学到了很多。

zhangzhifei 发表于 2017-2-28 15:21:18

向老同志学习,材料都是熬出来的,学学老同志,熬还是浅了点

245064711 发表于 2017-3-1 11:36:41

在写材料的具体实践中,哲学、逻辑学、心理学是一个整体,要交互运用、融会贯通,不能只唱“单出头”。只有这样,才能使材料基础扎实,高大丰满,无懈可击。

sortein 发表于 2017-8-25 12:07:38

非常有深度,很实用。值得每一个文秘工作者学习。

亚平士多德 发表于 2018-2-9 14:36:23

感谢指导和分享,楼主真是悟出真理了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一位有近四十年机关写作经验的“笔杆子”谈谈写材料的“外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