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城着力打造宜居幸福城市
一条条通畅的街道,在不断拓宽和延伸中拉大城市的框架;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洋溢着浓浓的现代气息;一个个别致的公园,彰显着城市的无限魅力……优越的区位优势、畅通的交通路网、唯美的城市环境、高端的生活品质……这座大气、秀美、幸福的城市,每天都在突破自我、臻于至善,就像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让人们对她的印象不断刷新。这就是宿城,一座更加强调“内涵提升、功能完善、改善民生”的宜居幸福城市。近年来,宿城成功跻身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省级文明城市行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取得了重大突破,中心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和人民群众的自豪感、幸福感、归属感显著提升。内涵大提升近年来,宿城区从生态、人文等方面入手,大力提升城市内涵。该区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环保优先、节约优先,紧紧围绕“深呼吸、看绿化、见清水”目标,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在城区,以生态景区和公园绿地建设、单位和社区环境绿化综合整治为突破口,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加快全区园林绿化建设。目前,各类城市公共绿地面积超过300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4%。宿城区内外兼修,通过文化建设增强城市的“内在美”。该区完成了67个城市社区和重点小区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工程建设,启动了“城市书吧”、图书借阅自助终端建设,促进全民阅读;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特色资源,大力扶持小说、戏曲、影视作品创作,打造苏北大鼓、柳琴戏等地方传统文化品牌,出版了苏北大鼓、苏北琴书名家名段丛书,拍摄朱瑞将军纪录片,创作主题连环画册,编排反映时代精神、体现宿迁特色的地方戏剧,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文化繁荣;打造“马陵放歌”歌唱大赛、“西楚芬芳”民间文艺展演、“钟吾梨园”票友大戏台、“墨韵宿城”书画摄影精品展4项群众文化活动品牌,让市民自由“呼吸”文化的“芳香”。功能大升级清爽整洁的农贸市场、车位充足的停车场、功能齐全的社区服务中心……宿城区不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抓好老城区改造提升。2013年开始实施“两场一街一中心”(菜市场、停车场,餐饮集中街,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实现“买更方便、住更舒心、水更干净、绿更美丽、气更安全、行更顺畅”的目标。“以前下雨时,地上都是泥水,生意也受到影响。改造后,环境好了,我们的生意也好了。”这是恒佳菜市场全面升级后,程武的切身感受。该区已先后完成西楚农贸市场、南菜市、凤凰菜场等一批老旧菜市场的提档升级改造工程。该区不断加大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改造力度。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今年对建行宿舍区等12个老旧自建小区和幸福街道凤凰社区新胜村等19条背街小巷进行重点改造提升,涵盖雨污管网、道路、环卫设施等11项内容,最大限度补齐“短板”、完善功能。抓好宿城新区配套完善。宿城新区累计投入90多亿元,建成“八纵十一横”19条道路和16座桥梁,新增高标准城市道路60余公里、雨污水管道90余公里、污水处理厂2座,12平方公里核心区实现供水、供电、燃气、通讯、消防等基础设施全覆盖,城市基础配套更加完善。区文体中心、儿童医院、康复中心等公共服务项目有序实施,靳塘社区服务中心、农贸市场等便民设施加快建设,宿迁中学新校区、南师附中宿迁分校等高质量教育资源相继投用,金融、邮政、移动、电信等各类机构密集落户,居民的生活更加便捷。民生大改善“我们早就盼望着拆迁改造了,感谢政府,圆了我多年来的住房梦。”这是被征收户蔡大爷的心里话,也是危旧片区住户的共同心声。蔡大爷家原来住在原宿迁磷肥厂宿舍,属于去年老农机及周边地块危旧片区改造房屋征收范围。蔡大爷的两间房子建于上个世纪80年代,每逢雨天,常常是外面下大雨、屋内下小雨,而且没有卫生设施,无论晴天雨天都得去公共厕所。与生活不便相比,更让蔡大爷揪心的是老房子属危房,隐患多,一有风吹草动,哪怕是在睡梦中,他们就会从床上爬起来,不敢再睡,提心吊胆的。配套设施缺失,居住条件差是危旧片区居民共同的“心病”。宿城区顺应民意、顺势而为,积极启动实施了危旧片区改造,改善居住条件。在改造过程中,该区先暖“心房”、再拆旧房,征收工作人员坚持带着深厚的感情与群众促膝谈心,不厌其烦、细致耐心地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用真心换取理解,用诚心获得支持和配合。同时坚持公平、阳光征收,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将每户评估结果上墙公示,实现征收政策、补偿金额、补偿标准、补偿结果全程公开。对有困难的被征收户用心服务,对特殊困难群体进行帮扶救助,实现依法、公平、和谐征收。四年来,该区实施危旧片区改造530万平方米,惠及居民4万余户,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281万平方米,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有了显著改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