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县(市、区)委组织部长读书会上的发言
<div align="left"><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让人民满意,是党中央对组织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是党的宗旨观念在组织路线上的重要体现,也是衡量组织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理应成为我们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不懈追求的工作目标。下面,我结合自身对组织工作的认识,对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谈几点体会:</font></div><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体会之一:要提升组织工作满意度,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推动发展。组织工作要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作为组织工作的切入点,把推动工作、促进发展作为组织工作的落脚点,有机结合,统筹推进,才能充分发挥组织工作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组织工作满意度。<b>一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提供干部、人才保障</b>。在选拔上,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提高公信度。同时,要拓宽渠道,打破身份和区域限制,注重实绩,崇尚实干,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真正把“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在培育上,要因人施教,采取定向培养、分类培训、专题论坛、实践锻炼等方式,不断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今年以来,我们组织全县规模型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到清华大学参加EMBA培训,组织党政正职领导干部到中国浦东干部学院进行培训,组织各类专业干部到省交通干校、浙江树人大学参加交通建设管理、服务业发展及招商业务素质等一系列专业知识培训班,使培训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在使用上,要人尽其才,充分发挥不同年龄段、不同特点干部的作用。比如我们出台了退二线领导干部管理办法,明确其工作职责,积极发挥其情况熟悉、经验丰富、群众工作能力强等方面的优势,参与城市征迁、带培年轻干部等中心工作。<b>二要适应城乡一体发展新趋势,建设坚强战斗堡垒。</b>统筹城乡发展是推进现代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是人民群众得实惠的具体体现,基层党组织只有适应城乡一体发展的新趋势,不断增强自身的生机和活力,才能成为凝聚群众的坚强战斗堡垒。要从组织设置、实力保障、服务机制等方面创新实践,着力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要不断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积极探索产业型、行业型、区域型、项目型等各种党组织形态,着力构建广泛覆盖城乡、直接服务发展的党组织网络体系。去年以来,我们大力推进“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工作,一批产业党组织成立,党组织的功能得到拓宽,作用得到体现,影响力和凝聚力得到增强。要深入实施强村计划,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为民办事实力;要进一步加强党员服务中心(站、点)建设,不断拓宽党组织服务群众领域,畅通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渠道,全面提高服务质量。<b>三要适应全民创业新愿望,充分展示党员风采。</b>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基层党员干部能否带领群众创业致富、带领群众破解发展难题是提升组织工作满意度的重要标尺。要全面深入开展以“把党员培养成人才,把人才培养成党员”为主要内容的党员人才工程建设,做到与经济社会结构和人才结构的调整相匹配,与经济转型升级相适应。比如我们深入实施远教致富行动计划和党员创业扶助工程,广泛开展“与企业同甘共苦,为发展献计出力”等主题活动,积极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font></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体会之二:要提升组织工作满意度,必须坚持民主公开、群众参与。民主公开、群众参与,这既是形势发展对组织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群众满意度的重要基础。为此,组织工作必须进一步扩大民主,开放透明。<b>一要注重公开,扩大党员群众的知情权。</b>要不断加大组织工作公开力度,拓展公开领域,丰富公开形式,尤其是在干部选拔任用上要进一步扩大民主。在严格执行民主推荐、民主测评、考察预告、任前公示等制度的基础上,探索推行领导干部职位空缺公告、定岗民主推荐领导干部人选、领导干部公推公选、考察人选民意调查、领导干部实绩公示公议等制度。要充分发挥各类媒体,尤其是现代传媒的作用,加大组织工作的宣传力度。要健全组织工作新闻发布等制度,及时公开组织工作的重要信息、重要活动,真正让群众及时知情、全面知情。比如今年我老秘网县在开展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和中层干部工作前,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向县委报道组、《嘉兴日报》文成分社、县广播电视台等媒体通报了工作总体安排,经媒体宣传后,扩大了知晓面,营造了氛围,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分别有292名和576名符合条件的党员干部报名。<b>二要拓宽渠道,扩大党员群众的参与权。</b>坚持把群众意愿作为选拔干部的重要依据。要扩大干部选拔推荐中的座谈范围,注重改进干部考察方法,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全面了解群众对干部的真实看法,把群众评价作为考察干部的“晴雨表”。探索推行“1+4”干部考察模式,即在考察工作实绩的同时,将考察工作向考察对象的邻里亲朋、服务对象、上级部门和原工作单位四方面延伸。探索建立党群议事会制度,充分发挥党员和群众骨干在基层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建设中的推动作用。<b>三要完善机制,扩大党员群众的监督权。</b>要建立健全群众监督组织工作的制度,进一步完善组织工作信访举报、公开听证等相关制度。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两代表一委员”、党风监督员、特邀监督员等在监督组织工作运行中的作用。党组织要在基层建立健全以推行管理机制公约化、民主议事规范化、重大事务公决化、事项公开全程化、群众监督网络化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五化”建设新机制,进一步畅通民意沟通渠道,强化民主管理监督。要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党代表任期制、常任制、组织工作重大活动绩效评估制、组织工作民主评议制等,不断扩大党员群众的监督权。</font></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体会之三:要提升组织工作满意度,必须坚持提高素质、创新服务。群众对组织工作是否满意,很大程度是对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是否满意。因此,要坚持从严治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努力建设好“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不断增强组织工作亲和度。<b>一要提高组工干部服务能力。</b>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组工干部的业务培训和实践锻炼,建立健全“日记录、周夜学、月论坛、季讲座、年党课”制度,深化组工干部挂职锻炼机制,有计划地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进行实践锻炼,到对口部门上挂锻炼,到发达地区外派挂职。积极搭建活动载体,深入开展联心结对活动,组织和引导组工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调研指导,不断提高组工干部服务基层、服务党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质量。要探索建立组工干部办事档案制度,积极鼓励组工干部干事创业。<b>二要拓宽组织工作服务领域。</b>新形势下赋予了组织工作新的内容,组织工作自身的工作领域在不断扩大和延伸。从服务对象看,由党内向党外延伸,由传统领域向“两新”组织延伸,由政治领域向经济领域延伸,由普通党员群众向特殊群体延伸。要针对流动党员不断增多的趋势,注重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尤其是要加强新居民党员的服务管理工作。从服务内容看,由工作服务向生活服务延伸,由物质服务向精神服务延伸,凡是基层员干部群众所需要的地方,都应体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b>三要创新组织工作服务手段。</b>要注重组织工作服务平台和服务机制建设,尤其要善于借鉴和运用现代社会发展成果和先进科技手段,在组织工作中注入新的技术元素。充分发掘互联网的功能,拓展其服务办公、服务党员干部、服务社会的功能,构建虚拟党建活动社区,建立党内信息资源库,开辟远程教育、网上党校、党员论坛等专栏,开展网上组织生活,突破组织工作的时空限制。</font></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提升组织工作满意度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不同时期赋予组织工作不同的内涵,对组织工作提出不同要求。组织工作只有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变化需要,代表广大群众根本利益,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才会赢得党员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下一步,我们将以“组织工作满意度测评”为契机,进一步提升组织工作水平,不断提高满意度。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font></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一、圆满完成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从3月份至今已有五个多月,目前已进入尾声阶段。我们根据区划调整后出现的新情况,前期组织各镇(街道)对前期征求到的意见再次进行全面梳理,认真修订完善整改计划,逐项明确整改的时间要求、具体措施、责任主体和责任领导。实行领导包案、责任分解、交流通报、情况反馈等制度,推动突出问题的整改,建立健全加快经济发展、保障民生、服务群众、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的制度机制。建立整改落实的工作台帐,实行备案、销号等制度,并督促指导各村、社区、企业、事业单位抓好整改工作,切实解决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font></div>
**** Hidden Message ***** 讲得很好,学习了,朴素有道理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服务保障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
洛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李保国
以3月27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为标志,洛阳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这次机遇与改革开放以来洛阳曾经遇到的机遇,有明显不同:这次机遇的历史厚重非同一般。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工作的重要指示、党中央中部崛起战略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以及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为加快副中心城市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绘就了宏伟蓝图、输入了强劲动力,这样厚重的机遇在洛阳历史上是空前的,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这次机遇的政治责任非常鲜明。建设副中心、形成新引擎,是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重要决定,是洛阳党员干部必须扛起的政治责任。错失这次机遇,洛阳与周边城市发展的差距将越拉越大,我们将承担政治责任、历史责任,受到初心民心的拷问,受到党纪国法的追究。这次机遇的目标任务非常具体。省委省政府出台若干意见,市委市政府细化分工方案,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这不是一般的号召和要求。作为洛阳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铆足干劲抓落实、一心一意求发展,以卓越成效无愧党中央的英明决策,无愧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无愧全市700多万人民群众的殷殷重托。
建设副中心、形成新引擎,关键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汇聚加快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宏伟力量,群策群力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纪检监察机关作为政治机关,必须把调动加快副中心城市建设的一切积极因素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有力有效的监督执纪执法坚决遏制一切消极因素,激发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实现日新月异的“副中心速度”和精益求精的“副中心质量”。
一是坚定不移惩治不廉洁,推进廉洁洛阳建设,激发人民群众参与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惩治不廉洁和不正之风是对清正廉洁党员干部的最好激励,是对人民群众利益的最好保护。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以“眼睛揉不得沙子”的纯粹、“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魄,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对消极不廉洁现象和不正之风零容忍、强高压、长震慑,让群众的幸福感更为强烈。坚持有案必查、有漏必堵、有警必示、有章必建,一体推进“三不”,让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深挖彻查涉黑涉恶不廉洁和黑恶势力“保护伞”,惩治群众身边的不廉洁和不正之风,让群众的安全感更有保障。只有让不廉洁者得到应有惩处,才能让干事者扬眉吐气,才能赢得民心、凝聚民力,让人民群众从内心深处拥护、认同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激发投身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内生动力。
二是立足于教育挽救保护干部,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激发党员干部参与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坚持运用政治标准、发展标准、纪法标准研究处理问题,旗帜鲜明支持实干者、宽容失误者、保护改革者、惩处不廉洁者,努力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最大化。深化运用“四种形态”,坚持纪挺法前、纪严于法,抓早抓小、动辄则究,使党员干部不犯错、少犯错、不犯大的错误,防止滑向违法犯罪深渊。严格管控初核、审查时间,防止把干部长期吊在那儿不予结论,对没有发现问题的及时予以解脱,对违规违纪违法者予以惩处,以精准高效问责,强化决策部署的落实力执行力穿透力。落实容错纠错机制,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对因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党纪党规和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导致出现失误和错误的,从宽处理或免予追究。对诬告陷害行为严肃查处,及时澄清正名,激发党员干部抢抓发展机遇、主动担当作为。
三是致力于推动优化发展环境,打造吸引资本、项目、人才的洼地,激发市场主体参与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洛阳只有拥有比周边城市更好的发展环境,才能吸引资本、项目、人才落地洛阳。要着力推进洛阳政治生态环境向好、自然生态环境美化、营商环境优化,为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建立并实施政商关系“正面清单”“负面清单”制度,构建新型“亲清”政商关系,打造公平竞争环境。坚决查处损害营商环境的违规违纪违法行为,及时通报曝光,保持强大震慑。审慎使用留置、查封、扣押等措施,保护企业经营者人身和财产安全。加强监督检查,扎实推动市委市政府各项惠企政策落地见效,让企业感受到政府的“温度”、政策的“厚度”、支持的“力度”,以此激发市场的“热度”、投资的“强度”、发展的“速度”。
四是树牢中心大局意识,打造执纪铁军,激发纪检监察干部参与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中心工作就是建设副中心、打造新引擎。全市纪检监察干部要牢固树立中心大局意识,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服从服务于建设副中心、打造新引擎。把敢于斗争作为必备政治品格,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忠诚卫士,始终同影响副中心城市建设的行为作斗争。建立科学规范的考评机制,加强对机关内设机构、派驻纪检监察组、县市区纪委监委的业绩考核,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对在加快副中心城市建设中有问题发现不了,有案件不敢查处,担当不够、履职不力的,严肃追责问责,该调整的坚决调整,激励纪检监察干部担当作为,以过硬作风、扎实工作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落细。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