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带病提拔”的分析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意见》明确要求“防止带病提拔”要做好六个方面,即落实工作责任、深化日常了解、注重分析研判、加强动议审查、强化任前把关、严格责任追究。 “带病提拔”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不正之风,也称“带病上岗”。是群众对一些有不廉洁行为的党政干部“边腐边升”、得到提拔和重用现象的约定俗成的说法。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带病提拔”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简单的讲,就是让“带病干部”占了位子,让忠诚干净的干部失去了位子。这种后果直接冲击了正确的用人导向,造成干群干部的信任危机;“带病提拔还会导致”“破窗效应”。“破窗效应”,原意是指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由此得出,环境中的不良行为如果被放任存在,那么就会诱使仿效,甚至变本加厉。一旦“带病提拔”风气得不到有效遏制,将会有更多“干净”干部纷纷效仿,变成“带病干部”,这不仅会极大破坏党内政治环境,而且还会给党和人民事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规避两种现象,必须要追根溯源。一是个人动机不纯,没有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带病干部”往往把“入党提拔”作为一种政治资本、谋取私利的手段,尽管表面上冠冕堂皇,但内心深处装满了私欲贪心,一旦掌握了权力,就无所顾忌、私欲膨胀,违法犯罪在所难免。二是制度尚不健全,社会环境影响了干部的价值取向。某些人利用制度漏洞和薄弱环节,为了谋求个人利益,结成形形色色的“关系网”和不廉洁圈子,为干部“带病提拔”创造相应的环境。三是“官本位”思想“固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交换规则不同程度地进入党内,无论社会层面还是干部本人,普遍把“当官做老爷”视为实现人生价值的第一理想,不惜一切代价“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官本位”意识和庸俗关系助推了干部“带病提拔”问题屡屡发生。四是“量刑太轻”,查处不及时不到位。“带病提拔”暴露时间点往往滞后,有时滞后几年、十几年,大都在干部违法违纪查处时,以“拔出萝卜带出泥”的形式暴露出来,很少以倒查追究的方式追究责任人的责任。而且“量刑太轻”,造成一些领导干部想方设法且变通想招“带病提拔”,从中谋取个人利益。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防止“带病提拔”关键于自上而下做到令行禁止,关键在于严肃问责,只有这样,才能让“劣币驱逐良币”、“破窗效应”没有生存土壤。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