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建筑企业现状、问题及发展前景分析
●李仕云</p><p style="line-height: 150%; text-indent: 30"><br>
<br>
近年来随着建筑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市建筑市场已逐步形成了包括房建、公路、水利、电力、矿山、装饰、古建园林等专业配套、门类较齐全的企业资质结构,建筑业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生产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为促进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br>
一、我市建筑企业发展的现状<br>
1、建筑企业队伍不断壮大。自2001年7月1日正式施行新资质就位以后,重新确定了建筑业新的技术要求和素质要求,明确市场准入原则,截止今年6月底,全市已拥有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91家(含劳务分包5家),比上年底增加3家。其中总承包企业和专业承包企业86家,具有一级企业资格由2002年的1家发展到目前的2家,占全部经营的2.3%;二级企业资格的由2002年的11家发展到23家,占全部经营的26.7%;三级企业及以下三级资格由2002年的67家到目前的61家,占全部经营的71%。<br>
2、建筑企业生产稳步提高。上半年,全市建筑业(不含劳务分包,下同)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01亿元,增长7.5%。从资质分组看:一级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25亿元,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35.4%;二级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75亿元,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47.9%,三级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亿元,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16.7%。可以看出:我市一二级企业占主导地位,实力优势明显。<br>
3、工程招投标率持续上升。上半年,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实行投标承包面积达263.55万平方米,占全部房屋建筑施工面积的89%,比上年同期提高4.5个百分点,充分显示出我市建筑业市场运作进一步规范。 <br>
4、省外市场拓展成效凸显。上半年,全市在省外有工作量的共有10家,累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85亿元,较1-5月增加0.44亿元,增长5.7倍,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15.4%。全市约有12%的建筑企业已涉足省外市场,遍布全国17个省、市。其中在北京、吉林、浙江、安徽、江西、广东、重庆所占份额最多,占全市外拓总量近九成。<br>
5、装饰装修市场空间扩大。近年来,我市装修装饰业快速发展,首先得益于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其次是城镇居民住房得到很大的改善,家庭装饰消费模式正由温饱型向生活舒适型转变等。上半年,全市完成装饰装修产值0.51亿元,增长19.4%,占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2%较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br>
二、建筑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显著增强<br>
随着建筑业生产的较快增长,建筑业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作用显著增强。特别是2006年建筑业增加值核算实现三大转变,其中一大转变就是由原注册地核算转变为经营地核算,因此建筑业在我市经济发展中作用日益显现。<br>
1、促进经济增长。据国民经济核算资料显示:上半年,全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8.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97亿元,增幅由一季度的-7.2%上升到1-2季度的11.6%,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4.4%,占全市第二产业增加值的10%。建筑业对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为3.8%。<br>
2、改善居民生活。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住宅产业,以住宅建设为主的房地产开发建设持续升温,也为建筑业的发展带来契机。据统计,上半年全市房地产住宅竣工面积为14.07万平方米,增长24.5%。我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逐年上升,住宅投资进程的加快,为改善我市居民住房条件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截止6月底,全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1平方米,增长4%。<br>
三、建筑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br>
1、规模小。上半年我市资质以上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86家,位居全省第八位。其中一级企业仅有2家,占全市建筑企业的2.3%;二级建筑企业为23家,占全市建筑企业的26.7%;三级企业共61家,占70.9%,全市无一家特级建筑企业,有的县甚至一家资质建筑企业都没有。期末从业人员为2.04万人,排第七位。完成总产值12.01亿元、竣工产值70.06亿元,均位居第七位;房屋施工面积296.2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6.70万平方米分别位居第七、第八位。据了解,我市一些高难度建设项目,大都被外省企业所承揽,正在建设的泉三高速公路项目总投资86亿元,工程设有16个标段,均由省外16家企业包揽。<br>
2、实力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从资质结构看。目前,我市无一家特级建筑业企业;一级企业仅有2家,占全市建筑企业的2.3%,比全省平均9.4%低7.1个百分点。二是从平均产值、人数看。上半年我市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平均产值为1397万元,比全省平均少861万元;平均从业人数为237人,比全省平均人数少91人,其中平均工程技术人员为49人,比全省平均人数少12人。三是从市场占有份额和占有率看。上半年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94.37亿元,而完成建筑业总产值仅为12.01亿元,只占固定资产投资额的12.7%,比全省低20.9个百分点。在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中,有57.6%要转化成建筑安装工作量,说明我市有42.4%的施工任务被省外、区外施工企业所承揽,由于企业规模小、竞争实力弱,在市场占有的份额、市场占有率也较低。<br>
3、效益差。从我市建筑业生产和效益主要指标中可以看出,按总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6.28万元/人全省6.8万元/人,占全省全员劳动生产率平均水平的92.4%;据统计,上半年全市有40家建筑企业呈现不同程度的亏损,亏损面达46.5%。<br>
4、发展后劲不足。上半年,我市建筑企业本年新签合同价款11.27亿元,下降19.7%,其中:一级企业签订合同价款4.02亿元,占全部新签合同总额的35.7%;二级企业签订合同价款5.76亿元,占全部新签合同总额的51.1%。目前全市共有16家建筑企业本年没有新签合同价款,有的企业甚至几年都没有承揽工程。<br>
5、县域发展不平衡。从总体上看,我市建筑业在近几年有了较大发展,但发展很不平衡。上半年,我市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在3000万元以上的只有四个县(市、区),依次为永安市、大田县、三元区、沙县;产值在700万元以下的依次为:尤溪、宁化、泰宁、清流、明溪,建宁县无产值。<br>
6、队伍素质较差、技术力量薄弱,整体素质有待提升。长期以来,我市建筑市场准入门槛比较低、建筑施工企业大量雇佣临时工,人员大多是从农村或是城镇闲散人员中招收的,这些人员文化水平低,没有专业技术,整体素质不高。一是从从业人员规模看:2005年,4000人以上的企业1家,1000人以上的企业3家,100—1000人的47家,100人以下的41家,分别占总量的1.1%、3.3%、51.1%和44.5%,中小规模企业占有较大比例。二是施工队伍素质较薄弱:在从业人员2.5万人中,工程技术人员0.44万人,仅占总量的17.3%,技术力量显得薄弱。三是基层统计人员不稳定。据了解市直38家建筑企业兼职统计人员较多,其中未持证上岗的15人,占39.5%。<br>
四、我市建筑业发展面临良好机遇和广阔前景。 <br>
1、为确保“十一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我市仍把扩大投资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着力点,全年固定资产计划投资190多亿元,这必将带动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等相关领域的建设发展;泉三、永武高速公路等大型投资项目开始启动或加快工程进度,所有这些项目建设都为建筑业发展开辟良好的前景。我们应抓住建筑市场的大好商机,深化企业改革,优化组合,取缔常年无工作量的企业,组建新的大型企业集团,重点扶持一部分工程质量高、市场占有率大、资金技术力量雄厚的企业,培育一到二家特级企业,进一步提高我市建筑企业在本市的占有率。<br>
2、搞准省外建筑企业经营状况。为了GDP核算需要,必须借助政府力量,与建设、交通、公路、水利等部门进行项目省外来明施工项目报备跟踪制,与项目业主等进一步摸清省外建筑企业在我市经营状况调查。<br>
3、进一步加大清理拖欠款力度,减轻企业负担。为了保证建筑市场有序竞争,近几年有关部门对清理拖欠款做了大量工作取得较好效果,但拖欠款现象仍十分严重,企业感到资金紧张,严重制约了正常的生产和运营。上半年累计被拖欠的工程款仍高达3.84亿元,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32.0%,其中一、二级企业被拖欠工程款高达为3.33亿元,为全市拖欠款的86.7%。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强化监控,杜绝资金不到位的工程进入建筑市场,从根本上遏制“拖欠、垫资”等现象的蔓延扩大,帮助企业解决历史拖欠工程款问题,缓解资金压力,促进企业朝着健康有序方向发展。<br>
4、加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岗位技能考核,鼓励企业进行人才培养,重点是高层次的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关键岗位操作工人的培养。<br>
作者单位:三明市统计局<br>
责任编辑:陈 真</p> 不可否认我等级很低 可是我很能顶 而且永远不会灌水 版主 我不乱灌水很久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