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的“大”与“小”
<div align="center"> </div><div align="left"><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郡县治,则天下治”。这一治国论断深刻地提示了县域发展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显示了县委书记在党的执政层级中的重要作用。当下,县委书记对自身职位的认识有两种极端情形值得注意:一是看得过大,认为一个县少则几十万人,多则上百万人,县委书记是个不小的官,领导一个县只要从宏观上、理念上指引就行,因此,高高在上,过于虚、过于浮;一个是看得过小,认为县委书记就是一个“七品芝麻官”,属于基层干部,领导一个县只要在任务中、项目中推动就行,因此,疲于奔命,过于实、过于细。这两种情形对推动县域发展都十分不利。</font></div><div align="center"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b>论谋划,县委书记不</b><b>“</b><b>小</b><b>”</b></font></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县委书记担负着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全面领导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责任,必须始终站在全局高度,把方向、谋大事、统全局。从某种程度上说,县委书记的谋划水平决定了一个县的发展前途和事业成败,其作用不可小觑。</font></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有谋划,才有正确路径。好思路决定出路。要把深化县情认识休息为谋全局、明思路的基础,真正把一个县的问题在哪里、优势在哪里、机遇在哪里、潜力在哪里搞清楚、弄明白。要把确立战略目标作为谋全局、明思路的关键,以此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激发斗志。县委书记只有善借外脑,超前思维,才能站在时代高度、发展高度,以战略眼光、创新胆识,明察上情下情、内情外情、前情后情,确立体现群众愿望、符合地方实际、具有前瞻眼光的发展思路。</font></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有谋划,才有科学方法。要通过创新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创新完善工作机制,真正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一环扣一环、一浪高一浪的高效运行局面;要通过创新方法破解发展难题,着力突破经济社会发展的土地、奖金、人才、技术等瓶颈制约,着力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要通过创新方法统筹推进各项事业,避免顾此失彼、单打单干,防止按下葫芦浮起瓢、捡了芝麻丢西瓜,使各项工作相互协调、相互促进。</font></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有谋划,才有长远发展。推动发展,县委书记既要有“近忧”,更要有“远虑”,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谋划发展的方方面面,坚决克服只重经济增长、轻视民生和谐、忽视生态保护的近功近利倾向,努力构建绿色生态、健康持续的经济体系;要把造福群众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谋划工作的方方面面,把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最大的政绩。只有这样,才有长治久安,才能长远发展。</font></div>
<div align="center"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b>论实践,县委书记不</b><b>“</b><b>大</b><b>”</b></font></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作为县委书记,处于宏观之尾、微观之首,直面基层,肩负着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历史使命,既要谋划在先,又要冲锋在前,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抓好工作落实始终是职责所在、使命所系。县委书记要真正用心,真正用脑,真正用力,才能把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从这个角度来看,县委书记不“大”。</font></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不仅要体察,而且要体验。县委书记必须坚持既要注重体察,听汇报,看典型,了解面上概况,更要深入体验,听微声,知微情,掌握具体详情。“行之以躬,动之以情”。县委书记只有眼朝下看、脚往下走、劲往下使,直接深入到田间与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诚心诚意与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朋友,才能在感同身受中见微知著、管窥全豹,固情感,寻良方,治顽疾,打好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科学决策的基础。</font></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不仅要调查,而且要调度。调查是谋事之基,调度是成事之道。县委书记既要有的放矢地开展调查研究,通过调研熟悉县情、掌握问题、了解干部,取得工作主动权;更要积极主动地勤调度、多协调、常推进,推进各项重大工作落到实处。调度工作,细化指标是基础,只有将每一项工作、每一项任务具体到项目,落实到人头,量化到时序,工作才有抓手,才可能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去解决。</font></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不仅要会想,而且要会做。成就一番事业,最宝贵的是创新的精神,最重要的是实干的行动。县委书记作为“一把手”,既要多谋,更要善干,既要能说明白又要能干明白,成为荀子眼中的“口能言之、身能行之”的“国宝”。通过实干、真干、能干、巧干,树立会想会做形象,形成领班带队核心,加快推进各项事业发展。</font></div>
<div align="center"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b>论平台,县委书记可</b><b>“</b><b>小</b><b>”</b><b>可</b><b>“</b><b>大</b><b>”</b></font></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县级政权在我国政权建设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县委书记又处于县级政权权力中心位置。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县委书记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水平和创新干事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更为县委书记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和增长才干的最好课堂。“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从这个意义上说,县委书记可“小”可“大”。</font></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小想法,可以做出大经验。经验是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理性认识。县级政权直接面对基层,与群众打交道,具体负责中央政策的执行和落实,有<b>最真实的感悟、最深刻的经历、最鲜活的生活、最生动的脸谱</b>。在落实上级精神中,县委书记的想法可以迅速变为做法,而这些做法一旦被实践证明其正确性,就可以将这一成功做法,连同在实践中鲜活、生动、真实、具体的感受进行挖掘、整理、归纳,把实践中<b>零散的东西系统化,感性的东西理性化,历史的东西现实化,外面的东西本土化</b>,总结提炼出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符合基层发展需要的成功经验和工作方法。这种来源于基层小想法的经验和方法不仅对局部有益,一旦得以宣传推广,更对全局有益,既是工作所需,更是事业所需。</font></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小地方,可以做出大成绩。县委书记主政一方,需要直接面对基层的几乎所有问题,地方虽小,可作为的舞台不小。在这个舞台上,县委书记只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县域经验跨越发展的扎实推动者,做社会管理的创新实践者,做真抓实干的直接引领者,做党的先进性的积极践行者,承载梦想,敢于担当,乘势而上,先行先试,就一定能有作为,创造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自己的一流业绩。</font></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小干部,可以做出大影响。做为承上启下的中国政权体系的中坚力量,县委书记既是基层干部,又是一方统帅;既是宏观决策者,又是具体执行者;既是权倾一时者,又是位卑之小官;在这一级具敏感性和挑战性的岗位上,只要认清自我,珍惜岗位,敢为人先,无私奉献,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就一定能成为干部群众心中永远的丰碑,就一定能团结带领干部群众不断创造发展新奇迹、开启发展新征程。</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div></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