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 发表于 2016-7-12 18:46:33

舆情信息写作交流材料

<div align="center"><div align="center" style="text-indent:1em;"><font size="3">&nbsp; &nbsp;</font></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1em;"><b><font size="3">下面介绍三种舆情信息写作方式,供大家参考。</font></b></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1em;"><b><font size="3">第一种:最原始的写作方式。第一段,简要概括信息内容,第二段至第四段,分层次阐述观点。</font></b></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1em;"><b><font size="3">例如:</font></b></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1em;"><font size="3">&nbsp; &nbsp; 1.多名省部级官员被查舆论认为三中全会后反腐给力</font></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1em;"><font size="3">&nbsp; &nbsp; 【据xx网x日报道】从省部级高官被查,到反腐风暴刮向高校,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反腐力度持续加码,并向纵深发展。引起了广大群众的高度关注和热议。</font></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1em;"><font size="3">&nbsp; &nbsp;&nbsp;<b><u>广大群众认为</u></b><u>,</u>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央反腐动真格,讲实效,惩治得力,打掉了不少不廉洁分子,令人振奋。目前,反腐再加力,让民众再次增强了对反腐工作的信心,赢得民众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认可与支持。</font></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1em;"><font size="3">&nbsp; &nbsp;<b><u>&nbsp;</u></b><b><u>广大群众指出,</u></b>反腐是持久战,须标本兼治,持续发力,还要深入底层,小到村主任,大到省长、部长,都要纳入防腐惩治的范围。要重视群众的举报,要认真调查核实,一旦证据充实,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font></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1em;"><font size="3"><b><u>广大群众希望,</u></b>反腐要“不留死角”,无论是党政机关,还是村组社区,还是高校企业都要彻底进行,只要发现有不廉洁,就必须予以严厉打击。就必须全方位进行。持久做到“苍蝇、老虎”同时打,深入推进不廉洁惩治工作。<b>(</b><b>省上通报的好信息</b><b>)</b></font></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1em;"><font size="3">2.舆论指出网络名人进国博可净化“戾气”散发“正能量”</font></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1em;"><font size="3">&nbsp; &nbsp; 据《新华网》12月3日消息,2日上午,国信办组织40多位网络名人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反映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成果的各类陈列展览。</font></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1em;"><font size="3">&nbsp; &nbsp;<b><u>&nbsp;</u></b><b><u>网络名人表示,</u></b>站在精美的历史文物面前,给人“震撼”、“自豪”。自从去年习近平“复兴之路”提出“中国梦”一年来,全世界都看到了这是国家意志和人民意愿的结合。网络名人普遍认为,大家要用历史和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并向网民传递出理性的声音,激发正能量,抑制负能量。</font></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1em;"><font size="3">&nbsp; &nbsp;&nbsp;<b><u>民众认为,</u></b>过去一段时间,个别网络名人无视自己的社会责任,乱用话语权,对自己的言论极不负责,甚至还主动造谣、传谣,给社会带来极坏的影响。网络名人进国博,一方面更多的了解中国悠久文化和全世界灿烂文明,为他们更理性的发声奠定牢固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的去除长期侵染于嘈杂网络中所沾染的些许“戾气”。</font></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1em;"><font size="3">&nbsp; &nbsp;<b><u>&nbsp;</u></b><b><u>民众指出,</u></b>大家要经常“与历史对话”,感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历史文化成为凝聚共识、积聚力量的“最大公约数”,助推“中国梦”继往开来。<b>(</b><b>省上通报的好信息</b><b>)</b></font></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1em;"><b><font size="3">第二种:提取要点或者提纲式写作方式。</font></b></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1em;"><b><font size="3">例如:</font></b></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1em;"><font size="3"><b>&nbsp; &nbsp; </b><b>要点式:</b></font></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1em;"><font size="3">&nbsp; &nbsp; 1.【工作动态】共青团珠海市委让青少年参与两会实践活动反响热烈</font></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1em;"><font size="3">&nbsp; &nbsp; 据人民网1月2O日报道,日前,共青团珠海市委开展了一场以“我要上两会”为主题的面对面实践活动,该活动在青少年群体中反响热烈,吸引了不少在校学生、异地务工青年、自主创业青年以及青少年事务工作者踊跃报名。</font></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1em;"><font size="3">&nbsp; &nbsp; 这是一个别开生面的活动,也是一个意义深远的举措。活动的“价值”到底在哪。</font></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1em;"><font size="3">&nbsp; &nbsp;<b><u>&nbsp;</u></b><b><u>其一,政治价值。</u></b>按照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话说,“政是众人之事,治是治理,政治就是治理众人之事。”众人,当然包括青少年这个群体。况且这个群体总数,在我国“三分天下有其一”,绝对是不可低估的力量。因此,让他们关心政治、参与政治、熟悉政治,学习执政的本领,为未来管理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自然是十分重要的事情。</font></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1em;"><font size="3"><b><u>其二,经济价值。</u></b>“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当这些来自基层来自草根的青少年向两会带去了他们对于民生的深切地感知,而渗透感知的“提案”“议案”和“建议”又被两会予以采纳,并且付诸落实,那将产生很大效益。说其是宏观的、战略的、根本的,都不为过。</font></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1em;"><font size="3"><b><u>其三,社会价值。</u></b>引导青少年关心政治,关注国家命运和人民幸福,事关祖国的前途。珠海青少年推介的28条建议中,有12条被代表、委员当场采纳,且将在珠海“两会”上进行呼吁。如果这种形式全国推开,社会价值不可估量。</font></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1em;"><font size="3">&nbsp; &nbsp;&nbsp;<b>提纲式:</b></font></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1em;"><font size="3"><b>&nbsp; &nbsp; 2.</b><b>专家关注中国新一届政府首份经济</b><b>“</b><b>年报</b><b>”</b><b>的三喜三忧</b></font></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1em;"><font size="3">&nbsp; &nbsp; 据中新社1月20日电,中国国家统计局2O日发布新一届政府首份经济“年报”。增长、通胀以及就业等多个核心指标守住“底线”,显示在高层宏调新思路下,中国经济2013年整体平稳,稳中向好。不过居民收入增速大幅回落、产能过剩压力以及可能出现的改革“短期痛苦”等隐忧的存在,意味着中国2014年宏观调控所面对的局面将依然错综复杂。</font></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1em;"><font size="3">&nbsp; &nbsp;&nbsp;<b>一、专家对</b><b>GDP</b><b>增速的看法:</b></font></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1em;"><font size="3">&nbsp; &nbsp;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b>姚景源强调</b>,这一增速是在没有大规模刺激的情况下取得的,是没有副作用的增长。</font></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1em;"><font size="3">&nbsp; &nbsp; 国家统计局局长<b>马建堂</b>在总结2013年宏调经验时也强调,中国不超发货币、不增加赤字,防止了政策不当变动对市场机制的干扰。</font></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1em;"><font size="3">&nbsp; &nbsp;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b>刘元春提醒,</b>改革短期将给宏观经济带来下行压力,中国GDP增速在2014年第一季度或出现比较明显的回落。</font></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1em;"><font size="3">&nbsp; &nbsp; 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12月,中国工业、消费和投资同比增速全线回落。这意味着,如何防止经济增速滑出“下限”依然是2014年中国宏调要做好的功课。</font></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1em;"><font size="3">&nbsp; &nbsp;<b>&nbsp;</b><b>二、结构调整方面的进展:</b></font></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1em;"><font size="3">&nbsp; &nbsp; “第三产业占比提高至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中西部地区GDP占比较上年提升0.2个百分点”,<b>马建堂</b>在20日的发布会上披露的系列数据显示中国经济2013年在结构调整上取得了积极进展。</font></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1em;"><font size="3">&nbsp; &nbsp; 不过居民收入增速的回落<b>引发了广泛担忧</b>。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b>赵锡军</b>对中新社记者表示,中国经济增长从投资拉动转换到消费拉动的前提就是要提高居民收入。</font></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1em;"><font size="3">&nbsp; &nbsp;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b>范剑平</b>指出,如果2014、2015年没有更多收入分配改革方面的硬措施出台,中国将很难完成“十二五”规划设定的城乡居民收入增幅与GDP增幅同步的目标。</font></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1em;"><font size="3">&nbsp; &nbsp;&nbsp;<b>三、生产领域的一些结构性问题引入担忧:</b></font></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1em;"><font size="3">&nbsp; &nbsp;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b>王军</b>指出,2014年,中国经济运行的主要风险之一就是产能过剩。</font></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1em;"><font size="3">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b>屈宏斌</b>则关注到虚拟经济扩张快于实体经济增长这一“产业空心化”的苗头。</font></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1em;"><font size="3"><b>屈宏斌认为,</b>要解决M2(货币存量)高企而实体经济缺钱的问题,只有加速金融改革,打破现有的效率低下的资源配置格局这一条路。在他看来,改革正是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最大的主题。</font></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1em;"><font size="3">&nbsp; &nbsp; 不过<b>刘元春提醒,</b>大的改革通常是“先破后立、不破不立’’。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b>朱海斌也预测说,</b>信贷规模逐步缩减,对地方政府债务监管更加严格以及压缩过剩产能等系列改革举动将可能拖累中国短期内经济增长。</font></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1em;"><font size="3">&nbsp; &nbsp; 对此<b>屈宏斌表示,</b>短期痛苦只是改革的一个部分,除了带来长期利好,许多改革举措对短期增长也会起到促进作用,“比如说减政放权,其短期内任何一个向前的迈步,都会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font></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1em;"><font size="3">&nbsp; &nbsp;</font></div>

<div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1em;"><font size="3"><b>第三种:并列式写作方式。将媒体的</b><b>“</b><b>主要</b><b>”</b><b>观点并列地罗列出来,言简意核,不罗嗦,不长篇大论。</b></font></div>

**** Hidden Message *****

王晓瑞 发表于 2019-3-26 17:44:04

屈宏斌认为,要解决M2(货币存量)高企而实体经济缺钱的问题,只有加速金融改革,打破现有的效率低下的资源配置格局这一条路。在他看来,改革正是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最大的主题。   不过刘元春提醒,大的改革通常是“先破后立、不破不立’’。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也预测说,信贷规模逐步缩减,对地方政府债务监管更加严格以及压缩过剩产能等系列改革举动将可能拖累中国短期内经济增长。

zjsnima 发表于 2021-3-29 15:16:29

资源配置格局这一条路。在他看来,改革正是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最大的主题。   不过刘元春提醒,大的改革通常是“先破后立、不破不立’’。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也预测说,信贷规模逐步缩减,对地方政府债务监管更加严格以及压缩过剩产能等系列改革举动将可能拖累中国短期内经济增长

changdu007 发表于 2017-2-6 09:59:45

三、生产领域的一些结构性问题引入担忧: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指出,2014年,中国经济运行的主要风险之一就是产能过剩。
- X3 E# a# B+ \
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则关注到虚拟经济扩张快于实体经济增长这一“产业空心化”的苗头。

一颗孙梦婷 发表于 2022-2-9 13:16:05

好                                                         

sadsa10000 发表于 2021-8-14 23:00:14

不过刘元春提醒,大的改革通常是“先破后立、不破不立’’。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也预测说,信贷规模逐步缩减,对地方政府债务监管更加严格以及压缩过剩产能等系列改革举动将可能拖累中国短期内经济增长。

frankly 发表于 2020-2-16 16:11:38

,大的改革通常是“先破后立、不破不立’’。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也预测说,信贷规模逐步缩减,对地方政府债务监管更加严格以及压缩过剩产能等系列改革举动将可能拖累中国短期内经济增长。

乌云天空1 发表于 2022-1-26 15:58:41

对此屈宏斌表示,短期痛苦只是改革的一个部分,除了带来长期利好,许多改革举措对短期增长也会起到促进作用,“比如说减政放权,其短期内任何一个向前的迈步,都会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

hylzlj12345 发表于 2021-2-1 14:53:14

对此屈宏斌表示,短期痛苦只是改革的一个部分,除了带来长期利好,许多改革举措对短期增长也会起到促进作用,“比如说减政放权,其短期内任何一个向前的迈步,都会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

风雨者 发表于 2017-8-12 20:29:32

对此屈宏斌表示,短期痛苦只是改革的一个部分,除了带来长期利好,许多改革举措对短期增长也会起到促进作用,“比如说减政放权,其短期内任何一个向前的迈步,都会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

samule 发表于 2023-9-4 08:38:35

屈宏斌认为,要解决M2(货币存量)高企而实体经济缺钱的问题,只有加速金融改革,打破现有的效率低下的资源配置格局这一条路。在他看来,改革正是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最大的主题。

一米道人 发表于 2016-7-18 11:14:37

正要写舆情信息,太难得了,学而不思则罔一下

想飞的猪1986 发表于 2016-7-18 14:53:16

好东西下来看看谢谢楼主分享

毛毛在深山 发表于 2016-7-27 16:05:37

第一段,简要概括信息内容,第二段至第四段,分层次阐述观点。

释天 发表于 2016-10-26 10:27:32

这个好,可以现学现用,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感谢

马上就有 发表于 2016-11-9 11:09:57

很不错,赞一个,值得回味

鹅毛笔 发表于 2017-2-2 21:33:11

很不错,赞一个,值得学而不思则罔

卡比兽 发表于 2017-2-7 08:22:57

写篇舆情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樹上有云 发表于 2017-2-9 09:23:01

感谢楼主提供资源分享,找了好长时间才找到。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舆情信息写作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