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d1107 发表于 2019-10-23 20:05:23

通过一组发言材料看如何写发言稿      《人民日报》曾经刊发了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读者座谈会发言摘编,汇聚了社会各界代表从不同角度的发言。通过学习和体会,对发言的认识也有了加深。1、发言就是发表言论,表明观点和立场,说明爱憎和好恶,体现赞成或反对,明确态度和意见,提出希望和要求。发言是张自己之口,发自己之言,必须与自身实际相结合,与自己的过去现在未来相结合,说符合身份的话。2、发言是个性化的,是什么身份的人就说什么样的话,不能人云亦云。个性化,来自个性化的角度。每个人看世界是不一样的,因为角度不同。每个人的角度又是由他自身的职业、年龄、身份、岗位决定的。3、发言也是情感表达,人者,孰能无情?赞美之情、感激之情、热爱之情、钦佩之情,都可以尽情抒发。因为抒情,更显人性之美,世界之美,事物之美。发言的字里行间,都应渗透着浓浓的情感。4、发言是关于对客观联系的论述,通过揭示自己与对方的联系,来树立观点和态度,很多座谈会的发言首先要套近乎,套近乎构成发言的一大亮点。当然,假如是对一件事物的批判会发言则不然。5、发言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所谓的结合实际不仅是客观实际,更多是结合自身的主观实际,要谈自己的切身体会,体会来自五官感受,声情并茂,在此基础上,给予理性升华。也有的先给予理性升华、亮明观点,然后再结合感性体验来逐步印证和深入剖析。下面,是笔者对座谈会发言的学习与理解。   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读者座谈会发言摘编    本报研究部摘编《 人民日报 》( 2018年06月16日   06 版)   讲好中国航天故事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永才  作为一名和人民日报年纪相仿的读者,读书看报是我们这代人获取知识资讯的最主要方式。(读书看报是学习工具)我在人民日报中读到无数记忆深刻、影响深远的中国故事和时评,也被副刊洋溢人文情怀的文章深深吸引。(谈个人体会,感性认识,我看到了人民日报中有不少好的知识信息,主动句与被动句结合使用)人民日报像是一位老朋友,既是我们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窗口,也是展现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取得巨大成就的舞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随着我国国防科技和航天事业的突飞猛进,人民日报对于航天发展的报道越来越多。(结合本行本人实际,表扬日报在报道内容上是贴近的)人民日报记者经常到航天科工一线采访调研,写出了很多感人至深、振聋发聩的报道,对传扬航天精神有着重要作用。(承前启后,具体化)希望人民日报讲好中国航天故事,推进航天强国、创新中国建设。(谈希望,结合自己的身份、职业特点,说属于自己的话)   本帖隐藏的内容   因为有人民在心中  中国美术馆馆长 吴为山  我有一本本厚厚的剪报册,贴满了来自人民日报的散文、诗歌和美术作品。(讲故事,体现对报纸的喜爱,说明报纸内容好)慢慢地,我从读者变成了作者。(作者投稿)2015年至今,人民日报刊发了我的16篇文章和若干雕塑作品。(发表情况)感谢人民日报高素质的专业采编队伍,他们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和乐于奉献的精神让我感动和敬佩。(表扬日报人)人民日报准确而适时的报道,使艺术创作的原本力量得以放大,使艺术家与生活、历史、时代更为贴近。(支持了艺术创作,符合身份的话语)可以说,人民日报是宣传舆论的阵地,也是最佳的育人平台。(挖掘日报独特作用)人民日报七十年如一日,为党立言、为人民抒怀、为英雄谱曲,为社会主义建设写就一篇篇华彩乐章。(历史跨度大,一夸夸到家)我相信,因为有人民在心中,人民日报的前景会更加美好。(展望,鼓励)  有效引导社会舆论  中央政法委宣教室主任 查庆九  人民日报不仅是一张新闻纸,更是一张与党、国家和人民命运休戚相关的报纸。(理性评述)人民日报一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有力倡导者和积极推动者,(结合自身职务进行评价)不仅对法治建设、政法工作和司法体制改革的生动实践做了大量报道和评论,而且在许多重大案件办理、热点事件处理中,不缺位、不失声,及时发出理性、权威的声音,有效引导社会舆论,为法治中国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不仅还句式,对人民日报进行了递进式表扬)互联网时代,舆论场上众声喧哗,人民日报及时定音定调、指向引路,准确、有力、有效地传播党的声音,生动反映建设成果,旗帜鲜明地亮剑发声。(指出难能可贵之处)祝愿人民日报70岁生日快乐,越办越好!(祝福)  割不断的报纸情缘  火箭军政治工作部电视艺术中心主任 李 宏我的命运与人民日报有割不断的情缘。1978年12月底,生产队组织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我人生第一次在100多人面前读人民日报,因为这件事,到家里提亲的人多了起来。(讲与人民日报的故事)1986年1月12日,人民日报一版刊登了我的文章《彝族“乌兰牧骑”》。因为这篇巴掌大的文章,我当上了新闻干事,在新闻宣传岗位一干就是20年。(人民日报对作者的巨大影响)1997年8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我反映雪域官兵艰苦生活和乐观向上战斗精神的文章《雪域文化风景》,得到广泛关注。之后,我从西南边疆正式调到原第二炮兵文化部工作。(第二个故事)如今,我做职业军人已38年,在人民日报发的这些短文我会一直珍藏。(珍惜)担纲主流舆论风向标  新华社总编室主任 白 林  人民日报和新华社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讲两者之间的联系)解放战争时期,华北人民日报与新华社华北总分社并肩战斗,一个院子办公,一口锅里吃 共同饭。(举例说明两者之间的联系)我们同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主力军,在一系列重大报道中密切配合,圆满完成任务。(由联系而产生共同点)进入新时代,人民日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担纲主流舆论“风向标”,打好政策解读“组合拳”,敲响舆情热点“定音锤”,推出了一批有时代高度、历史跨度、思想深度的扛鼎之作,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在风云激荡中引领思想,在众声喧哗中回应民意,受到广大读者和媒体同行的好评。(表扬对方,指导、原则、方向、舆论、政策、舆情、好评)  铸就媒体金品牌  光明日报社总编室主任 周 迅  70年来,人民日报始终与党同心、与人民同行、与时代同呼吸,忠实记录着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的光辉历程,传播党的政策主张,推动社会进步,守望公平正义,见证国家发展。(总结过去)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对中央新闻单位起着至关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结合自身单位,谈示范引领)一是发挥举旗定向作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二是把握“时度效”,引领“快准好”。三是人民日报评论手握“金话筒”,铸就“金品牌”。四是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占领互联网意识形态主阵地。(具体说明示范引领的重点方面)无论是重大主题宣传还是日常新闻报道,人民日报都是全国新闻宣传的排头兵和领航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表扬,引以为范)2 Y3 K3 `9 t! H  心中有大局 眼里有全局  经济日报社总编室主任 武 力  70年砥砺奋进,70年不忘初心。70年历史一再证明,人民日报不愧是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第一党报”。(高度评价,从人民日报的作用角度下结论)70年来,人民日报坚持“政治家办报”“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想问题”,心中有大局,眼里有全局,毫不动摇地站稳政治立场,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从人民日报的政治立场评述)70年来,人民日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以人民为新闻报道的主体和服务对象,创作了一大批脍炙人口、深入人心的经典作品。(从工作导向和服务效果评述)70年来,人民日报坚持改革创新发展,不断创新表达方式、呈现形式、传播模式。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日报敢于直面媒体传播新格局,在互联网阵地上继续发挥排头兵作用,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榜样。(从与时俱进、改革创新评述)(业内人说业内事)  与人民日报交朋友  中国记协国内部主任 殷陆君  与人民日报交朋友,与人民日报记者做朋友,是我人生中一件重要的乐事。(朋友之乐)最难忘,25年前与时任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的一段往事。那时,我在中国社科院新闻系读书,人民日报“今日谈”栏目登了我的署名文章《建设功臣剪彩,好!》。事后知道,前一天晚上范老值班,也在写这样一篇短评,看到我的稿子后,就把自己的稿子扔进纸篓里,笑着说,“总不能跟学生争版面吧!”听完短评背后的故事,同学们都特别感慨,对人民日报报人的品格和心胸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段往事,个性化的故事,在这样一种联系中体现了人民日报人的思想格局)到中国记协工作后,我和人民日报有了更多接触,(简叙)中国记协作为记者“娘家人”,将更好地为人民日报记者和全国新闻工作者服务。(结合自身工作表态)  强化竞争力 构建新格局  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副司长 李志伟  70年,人民日报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赞语)结合自身工作,我对人民日报提两点希望。(提出希望或者要求是个人工作和身份决定的)一是希望人民日报继续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用中央对民族工作的大政方针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并对社会关注的重大敏感问题及时发声,发挥正本清源、一锤定音的“定海神针”作用。二是希望人民日报能抓住媒体融合机遇,着力构建传播新格局。从国家战略层面开发建设一批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平台和软件,把网络社会的主导权更加牢固地掌握在自己手里。(一是办好报,二是传好播)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祝愿人民日报在前进道路上取得新的更大辉煌!(祝愿)  彰显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陆绍阳  我是人民日报忠实的读者。(一语定身份,很低调也很大气)对于这张有70年历史和光荣传统的报纸,我有3点深切感受。(感受是读者的体验)第一,人民日报始终是党的政策主张的宣传者,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彰显出强大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第二,人民日报是新媒体实践的先行者,既遵循宣传规律,又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媒体发展规律,打造出影响力巨大的新媒体阵地。第三,人民日报是媒体融合的排头兵。从“光与电”到“数与网”,人民日报都是领先一步、高出一筹,融策划、采集、制作、传播于一体,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党报多平台、多渠道传播的新时代强音。(三点感受也是三点好评)  亦师亦友恩情深  中央纪委研究室退休干部 邵景均  我是人民日报的同龄人,与人民日报的交往已经42年了。(老读者)这跨越大半个人生的交往,总结起来就是“情深”。(总结交往,也是总结联系)一是恩情深。1977年人民日报刊登了我的文章,使我一下成为“名人”,感谢当时报社理论部领导的热情推荐,我得以到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工作。(发过稿,说说心里话)二是师情深。在我自学社会科学的过程中,人民日报一直是我的活页教科书。(教科书,长期伴随)三是友情深。我与人民日报许多同志结下深厚友谊,他们是我的良师益友。(好朋友,工作交往)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在理论宣传上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理论性、学术性、思想性很强,但又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赞扬)我希望人民日报继续保持风格和特色,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提出希望)  带露珠 沾泥土 冒热气  中央电视台总编室副主任 关海鹰  有人说,互联网传播格局下的人民日报“青春不老,颜值依旧”。(借用)人民日报媒体融合的成功,靠的是以下几个“法宝”:(成功法宝)一是内容新、形式活,连接党心与民心。二是调查多、文风好,带露珠、沾泥土、冒热气的好作品越来越多。三是版面靓、视觉美,让阅读成为享受。(细数法宝)作为一名读者,我深切感到人民日报在创新传播、媒体融合等方面走在中国媒体的前列。(媒体夸媒体)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多年来我常与人民日报的同行们忙碌在采编一线,见证了人民日报编辑记者的专业水准和敬业精神。(同仁夸同仁)正是人民日报在公信力、评论理论水平、社会责任感三方面始终保持的高水准,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忠实读者。(侧眼旁观,报纸与读者)  融合发展的标杆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 梁君健  对于新闻教育者和研究者来说,人民日报不仅是研究的对象,更是思想的引领者和学习的好榜样。(一锤定音,直接把报纸和自身联系起来,明确表达角度)首先,人民日报深刻体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其新闻实践揭示了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这一实质。第二,在新时代日趋复杂的技术和舆论环境下,人民日报开创了舆论引导新局面,在新媒体和深度融合方面成为了行业标杆。第三,人民日报对青年群体和新闻学子具有特殊意义,一方面,人民日报的报道和产品展示了青年群体多彩的生活,另一方面,以人民日报评论为代表的内容,让青年读者深受启发,也帮助青年学子建立正确的“三观”。(特别是第三条,紧密联系了工作实际)  助推妇女儿童事业发展  全国妇联宣传部新闻宣传处处长 陈卫华  作为一名妇女工作者,(定发言角度)我深刻地感受到,人民日报长期坚定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高度重视妇女儿童事业成就宣传,特别是近年来注重宣传群团改革和妇联改革新成绩,宣传寻找“最美家庭”、反家庭暴力法和优秀女性人物典型,向全社会传递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妇女儿童事业的温暖,展示了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作出的重要贡献,不折不扣地履行着激励和引领广大妇女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成为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有力助推器。(总结和评价过去)今后,我们将与人民日报一道,牢记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使命与责任,更好地服务妇女,推动形成积极健康的社会舆论氛围。(展望未来)  三段缘伴随我成长  五矿集团党群工作部新闻与社会责任处处长 高培峻  人民日报伴随我十几年,我也从“忠实的读者”变成了“亲密的合作者”。(一个变字见沧桑)2004年到2005年,我准备跨专业报考新闻系研究生,坚持每天看人民日报,看头版,看评论,看通讯,汲取营养,获得灵感。考上研究生后,我与人民日报有了更紧密的接触。我曾在人民日报国际部实习两年,有幸见到了许多名字如雷贯耳、为人非常谦逊的老师。(回顾个人与日报的历史渊源)现在,我的工作和记者交流比较多,人民日报记者的专业、敬业,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从工作实际出发,谈记者印象)当我们集团取得的成绩登上了人民日报,员工都感到光荣和振奋。(登过稿子,表感激之情)我对人民日报充满了感激和敬佩,希望人民日报继续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推出更多掷地有声的文章。(希望)  为健康中国出力  北京儿童医院宣传中心主任 余易安  人民日报及其新媒体平台,是我和同事们每天接受、寻找、分享信息的最重要来源。(信息来源)1957年,人民日报曾刊发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儿童医院儿内科专家胡亚美撰写的《预防和护理孩子的呼吸道感染病》。当时小儿肺炎在我国小儿疾病发病率中占第一位,是人民日报的影响力让这篇科普文章深入人心。(举例说明)无论媒介手段如何日新月异,人民日报对医疗卫生领域的关注和对人民健康的关切始终不变。(赞扬对自身行业的关注关切)医务工作者渴望人民日报的关注,也感激每一次医疗事件中人民日报发出的理性声音。(渴望关注)期待人民日报做好医疗领域政策解读,沟通医患双方,和全国医务工作者拧成一股绳,共同为健康中国出力!(期待与工作结合)  为基层探索者鼓与呼  天津和平区法院干部 魏 凯  人民日报一直坚持及时反映人民群众面临的现实困难,起到了推动实际工作的效果。(日报与自己实际工作的关系)五六年前的《一个公章盖两周》《企业:这费那费压弯腰》等报道所反映的问题,现在都有了极大改观。(举例说明)希望未来人民日报能更加关注基层一线的实践者和探索者,给他们以关注、支持和鼓励,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啃硬骨头和闯险滩。(希望)进行实践和探索,过程难免困难,常有风言冷语、质疑嘲笑,甚至重重阻碍。(为什么要关注他们?从原因说,从反面说)人民日报更多关注和支持那些“摸石头过河的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可以形成人人关注和支持实践探索的舆论导向,带来想干事、敢干事、干好事的空间。(为什么要关注他们?从效果说,从正面说)在这样的社会风气和氛围下,我们的新时代必定有更多新作为。  获得返乡创业的动力  北京密云农民电商 孔 博  2012年初,我从北京市区回到家乡密云,依托互联网推广区域特色农产品。(自我介绍,介绍职业)是人民日报有关返乡创业的报道,让我意识到只要找对路子,回到农村就能创造更大社会价值;是人民日报对陕西杨凌经验的报道,启发我依托农业科技,打造区域特色农产品。(从受动角度,谈对自己的帮助)我从人民日报的报道中获得知识的启迪,感受前行的力量。(从主动角度,谈对自己的帮助)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夜读”栏目伴随我度过每个夜晚,人民日报微博带我关注每个社会热点,还推出很多“爆款”新媒体产品,(新媒体之乐)不光我,身边的小伙伴都觉得人民日报怎么那么“酷帅”,丝毫没有板着面孔的感觉。(由己及人)  继续不断带来正能量  中国传媒大学2015级硕士生 谷 琛  作为一名学生,新媒体渠道是我接触人民日报的主要方式。(大学生身份,聚焦新媒体)人民日报新媒体给我3个印象:(谈印象,谈感受,谈体会)一是影响力大。今年5月12日,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发布了一条纪念汶川地震10周年的视频,创意独特,感人至深,播放量将近5亿;(受众影响力)二是观点新锐独到。最近在朋友圈刷屏的几篇文章都来自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评论”,即使平时较少关注主流媒体的同学,也发自内心地欣赏和认同;(理论影响力)三是“爆款”产品多。《军装照》H5、《中国很赞》手指舞等产品,无论是选题策划还是表现方式,都值得我们这些新闻专业的学子学习研究。(呈现影响力)在未来,希望人民日报能继续不断给我们带来正能量,为社会带来更多理性、和谐和包容。(希望)  #在这里快速回复# post_newreply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QQ空间QQ空间 收藏收藏3   分享分享1   分享淘帖点赞点赞1   拍砖拍砖 点评回复使用道具 举报 疑议相析7主题       8帖子       0日志 铁杆秘友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积分271威望46 点文银187 两人气16投稿7稿费0 角 发消息       一评发表于 2018-10-14 17:14:40 | 只看该作者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猫 发表于 2019-10-24 17:41:29

好文章,继续顶起来

万仓绝侠 发表于 2021-11-19 16:02:21

再不会为写一篇小动态而殚精竭虑、挑灯夜战了,再不用为一次接待而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了,也再不会为一次沟通协调而绞尽脑汁、无计可施了

piglet 发表于 2022-10-1 22:32:00

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百年孤独123 发表于 2022-10-8 11:09:37

学习了哟家哟与加油奋战奋战

zou5266 发表于 2023-2-5 20:13:54

好的演讲稿是改出来的。演讲稿的修改情形,大致有改文字,改风格,改内容,改结构等。改的目的,是让演讲稿更通俗,更精练,更生动,也更适合演讲。一是改文字。如“秘书会”发言一稿中的“这支笔要‘快’

学学学老秘 发表于 2023-3-10 13:56:54

这是一篇让人重视口才、学习演讲的演讲,开头只有三句话,九十六个字。但演讲人引用了曾任美国国务卿丹尼尔·韦伯斯特的一句名言,把“口才”渲染得令人神往,再加最后那挑动性的一问,一下子激起听众对演讲的浓厚兴趣,变怕为爱,对演讲跃跃欲试。
页: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查看完整版本: 脱稿演讲准备“五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