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 发表于 2009-2-27 10:39:01

紧抓“三大机遇” 建设“海西”明珠

●曾祥辉</p>
            <p style="line-height: 150%; text-indent: 30"><br>
  2006年,泰宁发展迎来了三大历史性机遇:一是穿境而过的福银高速公路全线开通,泰宁长期以来的区位劣势转化为区位优势;二是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和中国十佳魅力名镇相继成功,泰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空前提升;三是省委卢展工书记诗赞泰宁“海峡西岸一明珠、武夷山麓大金湖”,泰宁的形象和地位不断提高,优势与后劲正在显现,步入了加快发展的“快车道”。我县将紧紧抓住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以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动力,扬长补短,乘势而上,加快发展,率先崛起,着力建设“海峡西岸一流实力的旅游县、独具魅力的文化县、最佳人居的生态县、和谐发展的小康县”把泰宁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海西”明珠。<br>
  一、高扬旅游产业新优势<br>
  旅游是泰宁最具优势和潜力的产业,经过几届县委的持续努力,现已初具规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泰宁旅游业完全可以在新的平台上实现新的跨跃。一是当好全市龙头。充分发挥泰宁旅游的龙头集聚优势,辐射带动三明市其它旅游区加强旅游整体形象的宣传推介、旅游产品的互补开发、旅游线路的包装整合以及旅游市场的拓展延伸,促进生态旅游、客家旅游、红色旅游、民俗旅游的联动发展,打响三明“生态旅游胜地”品牌,为全市旅游发展作出贡献。二是挺进全省三甲。全面融入海峡西岸旅游经济圈,建立跨省、跨区域的旅游合作网络,重点深化“国际海上花园(厦门)—世界地质公园(泰宁)”、“福建大金湖—台湾日月潭”等旅游区域合作,尤其是主动融入大武夷旅游圈,打造闽西北强势旅游品牌和产品,推动形成武夷山、厦门、泰宁“三足鼎立”的格局。三是跻身全国先列。以发展山地休闲度假旅游为导向,坚持高起点、大手笔,加快建设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今年重点在“四个提升”上下功夫:即立足精品名品,着手规划建设峡谷高尔夫、高山滑草等一批体验性项目,深度开发泰宁古城等文化旅游产品,提升产品档次;打响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和中国十佳魅力名镇品牌,突破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和南昌、武汉等中长线市场,力争游客接待量翻一番,提升客源总量;全力抓好1家五星级(金湖半岛度假俱乐部)、4家四星级(泰宁大饭店、明珠大酒店、泰华庄园酒店、文昌度假山庄)宾馆饭店建设,提升接待水平;培育引进一批规模化企业,突破1-2家年接待万人以上的涉外旅行社和产值3000万元以上的旅游商品加工企业,提升旅游企业竞争力。<br>
  二、建设特色鲜明新农村<br>
  泰宁是旅游县,新农村建设不仅关系到“三农”问题,还关系到泰宁对外形象。我们将坚持重点突破、示范带动,紧紧围绕“20字”方针,加快建设具有泰宁特色新农村。一是从发展乡村经济入手。以工业化理念推动农业产业化,培育壮大以烟叶、雷公藤、锥栗、淡水鱼、笋竹、乌凤鸡、岩茶等为主的特色农业,鼓励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重点创建2个国家级基地:即全国最大的雷公藤种植培育加工基地和全国优质烟科技示范基地;打响2个特色之乡品牌:即“中国竹笋之乡”和“中国锥栗之乡”品牌;打造2个省级项目县:即全省最大的内陆淡水鱼生产加工县和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示范县;建成2个市级项目县:即全市最大的锥栗生产加工县和钱粮丰收先进县,培育农民增收新亮点。二是从培育特色村入手。按照一年起步、三年见效、五年大变样的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快建设一批特色村,即在主干道沿线、景区周围地带,规划建设一批游客参与的农家乐旅游项目,打造一批建筑美观、环境整洁、村风文明的旅游村、生态村、文化村和民俗村;城区周边地带依托交通便利和服务城市的优势,打造一批加工村、流通村、蔬菜村和花卉苗木村;偏远地带根据产业特色和发展潜力等情况,打造一批渔业村、锥栗村、笋竹村、药材村等,尤其下力气把省级文明村水际村建成在全市乃至全省有一定影响的“明星”村。三是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入手。立足泰宁实际,把开展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实施“为民作表率、发展当先锋”为主要内容的“金湖先锋”工程相结合,进一步深化乡镇干部“驻村夜访”活动,落实农村党员“三增”(增素质、增收入、增贡献)责任制,抓好乡村换届选举工作,选准配强领路人,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四是从完善机制体制入手。主要实行“三大倾斜”,即力量倾斜,推行“领导联村、部门包村”制度,每年筛选20%的村,明确县领导、县直部门进行挂钩帮扶,帮扶情况列入年终责任目标考核;政策倾斜,参照灾后重建有关政策,在用地、规费等方面给予扶持;资金倾斜,统筹使用造福工程、库区移民、老区扶贫以及省定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项目资金,加大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br>
  三、力促工业经济新突破<br>
  近年来,与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相比较,泰宁工业的发展力度还不够大。针对这一突出问题,我们将按照“工业不能落后”的要求,狠下决心,突破工业,做强工业。一是突破工业总量。以项目为抓手,尽快壮大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发展雷公藤生物医药产业,培育形成机械和电子产业。重点以陶金峰化工、胜达化工、金湖炭素等企业为龙头,抓好低烟无卤阻燃电缆料、邻氨基苯甲酸、药用活性炭等项目建设,扩张产业规模,打造在全省具有相当份量的精细化工产业中心;以汉堂生物制药公司为龙头,加快投资亿元的雷公藤生物医药项目建设,力争年内建成主厂房并试生产,打造国内具有领先水平的雷公藤生物制药基地;以恒立门业、科宜光电等企业为龙头,确保防火防盗门、光电仪器等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年内建成投产。力争3年内,实现规模工业产值和利税“两个翻番”。二是突破规模档次。做大做靓重点企业,争创单项冠军,增强领军企业的竞争力和带动力,年内力争陶金峰化工、胜达化工、金湖炭素3家企业产值超亿元,实现亿元企业零的突破;支持骨干企业加强产学研联合,推进低温热收缩材料、电子用硅等一批重点技术创新项目,提升产品科技含量;鼓励企业争创名牌产品和开展质量体系认证,年内力争新增2-3个省级名牌产品,新增2家企业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三是突破园区建设。多形式推进工业园区开发,重点抓好丰元工业园区三期300亩土地征用、勘探、设计和平整,扩大园区容量,力争年内至少有5家固定资产投资千万元以上的企业落户园区;加快推进朱口工业区建设,基本完成400亩王公桥小区的基础设施配套,构筑产业集聚平台。<br>
  四、提升城镇建设新水平<br>
  城镇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也是展示旅游县形象的第一窗口。我们将不断增创泰宁特色,强化精品意识,不求其大、但求其佳,千方百计推动城镇建设上档次、增品位。一是把旅游城做靓。发挥泰宁县城兼具古城游览区和游客集散地的优势,按照“生态文化旅游城”的定位,把城区当景区建。以城区三河六岸为主线,突出“显山露水见绿”特色,高标准、高品位建设黛林园、渥丹园、明霞园、琴水园等4个景园和6条5公里亲水步道,仿古改造城区桥梁,加快建设一流的观光休闲基础设施;以尚书第、世德堂古建筑群为中心,深入推广新徽派仿古民居建筑风格,推进红军纪念园、灵秀商城、古城开发二期工程等重点项目实施,充分彰显特色魅力;以周边小区组团为衬,突出“精致、休闲、和谐”主题,加快金乾水乡、松光二期等高档次住宅小区建设,完善小区道路桥梁、路灯夜景等市政设施,把泰宁建成安居乐园;以发展旅游服务业、房地产业为重点,加快城区“退二进三”步伐,年内完成造纸厂搬迁并启动德立化工县内异地转移,规划建设购物、娱乐、小吃等专业街区,延伸旅游要素产业链,构筑休闲娱乐中心。二是把小城镇建好。按照“一镇一业、一乡一品”的思路,依托各乡镇的特色优势和产业基础,积极发展新桥笋竹、开善锥栗、下渠烟叶等各具特色的乡镇经济,梯度推进小城镇建设。突出抓好朱口县域次中心镇建设,用足用活全市首批5个县域次中心试点镇各项优惠政策,完成朱口龙湖合并,拉开镇区建设框架,提升集镇品位;依托朱口工业区、农业示范园区等平台,加快构建闽西北活跃的工贸重镇,打造福银高速公路入明“第一镇”形象。<br>
  五、加快和谐社会新进程<br>
  泰宁是全国文化、体育、教育“两基”、广电、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先进县,经济社会发展较为平衡协调。今后,我们将进一步丰富和谐内涵,提升和谐层次,努力构建和谐泰宁。一是注重文化和谐。树立“大文化”理念,加快文科教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深度挖掘丹霞岩穴学子文化、民居文化、岩寺文化、墓葬文化等,强化世德堂、进士街等古遗迹和梅林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依托邹应龙文化研究会加强对台文化交流与合作,打响泰宁特色文化品牌。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全免政策,启动建设湖缘中学,做大做强泰宁一中,力争高考本科以上万人上线率在连续三年位居三明市前列的基础上继续保持领先,加快建设“闽西北教育强县”。积极抓好“一项活动、四个创建”,即深化“建美丽旅游城、做自豪泰宁人”主题教育活动,弘扬“申世”、“申魅”精神;创建全国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科技进步县和全省“双拥”模范县、省级文明县城,不断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二是注重民生和谐。立足惠民利民,大力拓展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就业空间,增加社会就业。健全完善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快城市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突出抓好80公里农村路网改造、朱口镇便民设施完善、1000口沼气池建设等一批2006年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实施,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是注重生态和谐。把保护优越的自然生态作为发展之本,着手实施闽江流域泰宁段水环境综合治理,开展旅游景区环境达标活动,争取省人大制定出台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条例,继续推行“三限”、“四禁”(即限制养猪业、石材业、小水电,禁磷、禁柴、禁坟、禁“三边”种菜),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县。四是注重法治和谐。继续深化“平安泰宁”建设,健全综治防控体系,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加大严打整治力度,强化安全生产,确保社会安定稳定,努力创建最平安的旅游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br>
 作者为中共泰宁县委书记<br>
 责任编辑:陈 锋</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紧抓“三大机遇” 建设“海西”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