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委三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矢志跨越奋力赶超全力打好“十一五”中盘攻坚战 ——在市委三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缪瑞林(2008年1月6日) 同志们: 今天上午,新实书记作了重要讲话,重点围绕项目推进和工业突破,提出了“好字当头、后发快进、干字为本”的明确要求。这是一个高屋建瓴、主题鲜明、鼓劲加压、催人奋进的报告,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根据市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我就2007年工作情况和2008年工作任务,讲几点意见。 刚刚过去的2007年,是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全面落实省、市党代会部署的开局之年。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锐意改革创新,奋力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速度快、质量高、协调性好的喜人态势,多年的期盼和努力汇聚成了快速发展的大好势头。预计全年实现GDP540亿元、增长15.5%,比上年快0.5个百分点,比“十五”时期平均增速快2.9个百分点,创1998年以来最高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8.6亿元,增长17.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3亿元、增长30.9%,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20亿元、增长89.6%,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因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用电量、出口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持续处于全省领先位次;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9468元和4880元,增长15.8%和15.4%。 大项目推进成效显著,工业经济增势强劲。集中力量主攻大项目招商,精心组织招商引资“首季开门红”竞赛、“苏州宿迁南北挂钩招商月”、“大项目百日推进赛”等活动,实行由党政领导挂帅的协作组招商和风险抵押金制度,大项目集聚效应开始显现。全市共开工建设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项目34个,是上年的1.7倍。娃哈哈恒枫、华兴玻璃、三元轮胎、博泰纺织等一大批骨干项目先后竣工投产。宝娜斯针织、阿齐兰实业、波司登实业、新明达针织、恒力工业园、大森木业、翔盛粘胶纤维等单体投资超10亿元的大项目相继落户。全市开发区预计实现业务总收入254.5亿元、财政总收入21.2亿元,分别增长66.6%和135%。苏宿工业园、张家港宿豫工业园被省政府列为首批南北共建试点单位,其他县(区)南北共建工业园全部正式挂牌,正按计划推进建设。全市净增规模企业318家、总数达到1328家,实现增加值首次突破百亿,达到111.5亿元,增速连续22个月居全省第一;产值超5000万元企业首次突破百家,达到113家;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60家,其中洋河集团实现销售收入24.2亿元,比上年净增10亿元,双沟集团销售收入也突破10亿元。全市新增省著名商标9件、省名牌产品22个,“绿陵”牌过磷酸钙成为我老秘网市历史上第一个“中国名牌产品”。 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城市功能不断提升。城市发展概念性规划、湖滨新城概念性规划、古黄河风光带景观规划三个国际征集方案的整合完善工作全面完成。洋河滩闸改造全面完工,新沂河整治顺利推进。市区第二饮用水源工程、南水北调截污导流工程先后开工建设。325省道宿迁南二环和泗阳绕城段、皂河船闸、宿邳一级公路相继建成,运河宿迁港、泗阳和刘老涧三线船闸等项目进展顺利。中节能宿迁生物质能发电项目两台机组建成运行,武汉凯迪稻壳发电项目、泗阳和泗洪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开工兴建。宿迁义乌国际商贸城实现营业收入超10亿元、入住个体经营户3800多家、吸纳从业人员2.2万人,宿迁粮食物流中心、淮海建材装饰城、沭阳新世界商业广场、泗阳华东国际木业城、泗洪农机汽车大市场等重点商业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全年新开工房地产面积752万平方米,其中市区230.4万平方米。市区总人口达到40.2万,全市城市化率达34.4%。精品城市创建取得初步成效,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雪枫公园如期建成,成功举办了彭雪枫将军诞辰1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河滨公园景观提升工程按计划实施。市区新增绿化面积61.6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9.9平方米,城市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增量均居全省第一。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2.7%,超出全省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宿迁成为2011年省第七届园艺博览会承办城市。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完成,9家景区通过国家2A级旅游景区验收,龙王庙行宫成为全市第一家国家3A级旅游景区,苏北花卉、泗阳平原森林景区、骆马湖鲜切花基地、洋河酒厂入选“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 高效规模农业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粮食生产连续四年获得丰收,今年总产达332万吨,夏粮总产、单产均创历史新高。新增高效农业种植面积34万亩、高效渔业面积11.7万亩,总面积分别达到163.7万亩和31.7万亩,以市为单位食用菌、花卉苗木、单体设施鲜切花面积列全省第一。全市新增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24个、绿色食品18个,总数分别达到242个和132个。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8家,总数达144家。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6个,总数达280个。2566个农村集中居住点规划编制基本完成,104个康居示范村全部启动建设。小城镇“1+4”工程新增各类建筑面积271万平方米。新建农家店、小超市280个,创建三星级为农服务社25个。农村公路新建成通车里程1018公里。完成中低产田改造27.8万亩。建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109个,整治村庄河塘2540个,疏浚县乡河道256条,建成沼气生态村56个、户用沼气池6612个,完成改厕5.5万户。大力实施“千村万户帮扶”工程,254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实现村企挂钩全覆盖,全年共投入各类帮扶资金2.78亿元,贫困村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金融运行稳中趋好。全市财政总收入突破60亿元,达到61.2亿元、净增23.2亿元,增长60.7%;一般预算收入突破30亿元,达到32.9亿元、净增12.9亿元,增长64.1%。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1.3%,同比提高了2.9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达到75.9%,同比提高4.3个百分点,其中市区达到78.4%。江苏银行宿迁分行挂牌营运,华泰证券公司宿迁服务部对外营业,新增市级保险公司3家。沭阳、泗阳信用联社成功改组为农村合作银行,市区信用联社改组工作进展顺利。在全省率先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全市农民已获保险赔款近2500万元。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55.7亿元,增长26.2%;贷款余额257.1亿元,增长31.5%,其中工业贷款余额45.8亿元,比年初增加22.6亿元。 社会建设不断加强,民计民生有效改善。市公共实训基地、宿迁高等师范、应用职业技术学校、经贸高职新校区一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全市普职比调整到4.6:5.4。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4.7%,连续第三年位居苏北第一。高校录取人数历史最多,本科增长率居苏北首位。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政策全面落实,农村中小学“四配套”工程率先通过省级验收。在全省率先将惠民医疗服务体系建到村一级,新建乡镇卫生计生服务中心64家,计划生育率达到95.25%。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正式成立,全年实施星火、火炬计划38个。城乡文化体育设施不断完善,文化遗产保护得到加强,新增农村有线电视用户7万户。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65万人,2.01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3.4%。新增农村劳务输出5.9万人、内转8.4万人,首次出现内转大于外输的可喜局面。各级经济开发区吸纳从业人员21.2万人、增长21.6%,全市905个“三来一加”专业村从业人员达52万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成效明显,全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94.5万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在市湖滨新城开发区和泗洪县试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2%,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廉租房制度全面建立,全年开工经济适用房(定销房)51万平方米、竣工41万平方米。建立了城乡低保标准增长机制,形成了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70元/月提高到80元/月,全年共发放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05亿元、一次性物价补贴778万元。农村敬老院新增床位3788个,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41%,比上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三县两区慈善总会全部成立,4000余名困难群众得到慈善救助。公职人员义工制度全面启动。残疾人、孤残儿童救助工作进一步加强,市儿童福利院开工建设。新创办“春蕾班”33个,累计达到370个,资助特困女童近2万名。“农村关爱工程”受到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充分肯定,全市共新建寄宿制学生宿舍35万平方米、食堂15.6万平方米,寄宿留守儿童6.3万人,占在校留守儿童总数的68.3%。平安创建工作扎实推进。信访案件党政领导包案制度在全国推广。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取得显著成效。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连续第5年保持“双下降”。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目标圆满实现。荣获了“浙商(中国)最佳投资城市”特别奖,成为全国唯一连续三年获此殊荣的城市。“环保优先”方针得到全面落实,完成了年度节能减排任务。成功举办了淮海经济区第二十届市长会议暨区域旅游合作论坛、首届小商品展销会、市第二届运动会、沭阳第二届盆景交易会、泗阳第二届杨树节、泗洪第九届螃蟹节等活动,全面展示了宿迁的对外形象。此外,统计、物价、审计、人防、宗教、气象等各方面事业协调发展,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都有了新的进步。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发展的势头令人振奋。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宿迁目前最主要的矛盾仍然是经济总量小、财政实力弱、人均水平低,加速赶超、后发快进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面对特殊的市情、特定的发展阶段,必须按照“好字当头、后发快进、干字为本”的总体要求,始终保持矢志跨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在奋力赶超、加速突破中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着力提升发展质量,矢志追求“好”的目标。坚持扩张经济总量与转变发展方式相结合,从宿迁实际出发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等发展资源,全力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持久战,坚决避免重蹈一些地区曾经走过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能源消耗过量、环境污染严重的老路。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着力解决产业层次不高、外向带动乏力、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等现实问题,切实解决农业生产效率不高、高效农业占比不大、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亟待改善等突出问题,重点解决城乡统筹能力不足、居民增收渠道不宽、民计民生保障不够完善等难点问题,努力实现产业层次显著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能耗排放显著降低,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群众收入显著增加。要坚持不懈地奋力赶超,全力保持领先速度,牢牢把握“快”的主题。没有速度不可能增加总量,没有总量不可能增加均量,没有均量就谈不上全面小康。对照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省委提出江苏率先在2010年实现人均GDP比2000年翻两番,市委明确宿迁在2012年人均GDP比2007年翻一番,力争到2017年赶上全国平均水平、缩小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今年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从紧的货币政策和有保有压的产业政策。面对周边地区你追我赶的强劲发展势头,宿迁不进则退,不快也是退。必须抢抓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加速的难得机遇,更加有效地化解宏观环境制约,切实破解资金、土地、环保、用工等突出难题,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处于全省领先位次。总之,必须始终围绕一个“好”字,突出一个“快”字,明确重点,迎难而上,努力实现质量更高、效益更好、速度更快的科学发展。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势头看开局,决战在中盘。全市上下要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招引重大项目、加快工业突破,着力发展高效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强化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着力改善民计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加强自主创新,努力在“全面奔小康、建设新宿迁”的征程上迈出更加坚实步伐。今年全市要确保GDP增长15.5%以上,万元GDP能耗下降5.6%,COD、SO2排放总量在2005年基础上分别削减5.1%和1.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4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以上,进出口总额、实际外商直接投资增长5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以上。围绕上述目标,今年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切实强化大项目、大企业支撑,全力推动工业经济跃上新平台 工业是突破全局的最重要抓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突破工业的最现实选择。要围绕提升产业层次,加快形成重大项目带动、园区经济引领、规模企业支撑、贸工相互促进的工业发展格局。确保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以上,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主攻重大项目,在工业投入上实现新的突破。突出大项目推进主题,重点引进投资强度大的亿元以上项目、延伸产业链的产业配套项目、带动高效农业发展的龙头企业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项目、与国内外知名品牌联系紧密的知名企业项目,为产业集群发展创造条件。全市确保完成竣工投产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项目60个、开工建设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80个、洽谈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0个,三县五区累计新引进开工建设计划投资10亿元以上、当年投资4亿元以上的项目13个。为合理引导招商主攻方向,市经贸委编印了新型工业化知识读本、产品配套指导目录、大型企业名录等招商辅助资料,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对照学习,重点突破一批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产业和项目。不断完善招商协作组的运作方式,进一步改进考核办法,重点考核三县五区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大项目的引进个数和实际投资额,实行新引进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以上大项目“一票否决”制。进一步加大软环境建设力度,强化项目全过程帮办,提高项目服务水平,严查不作为、乱作为现象,确保项目留得住、建得快、长得大。 培育规模企业,在打造骨干群体上实现新的突破。重点推进50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省市重点调度项目建设,对50强企业进行重点扶持。整合用好新型工业化基金、贷款担保基金等调节杠杆,促进优势资源向骨干企业集聚,确保新增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20家,其中超10亿元企业4家。继续推进企业上市工作,洋河集团确保上半年实现上市,双沟、绿陵、箭鹿、秀强、业事年内基本达到上市条件。认真落实优惠扶持政策,促进年销售收入300—500万元之间的小企业迅速晋级规模企业,年内确保微小企业进规模200户,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达到1650家。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重点培育宿迁玻璃制品检测、沭阳木业技术服务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帮助华达涂层、德利恒棉业、巨豪人造板、精科互感器等企业申报省级技术中心,确保新建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5家以上,实施星火、火炬计划50个,培育拥有核心技术、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成长型科技企业25家。大力实施品牌创新战略,年内新培育注册商标500件、“三名”商标20件,争创中国名牌产品1个、省级名牌产品10个。积极推行绿色制造,抓好全市20家重点用能企业节能降耗,推广应用清洁生产先进技术,全年实施节能技改和循环经济项目10个、清洁生产项目10个、认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20户。 强化经营理念,在园区综合效益上实现新的突破。加快园区二次规划,按照“产业集中、用地集约、要素集聚”的要求,科学调整园区产业布局,确保实现业务总收入、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三个倍增,各县(区)开发区综合指标全部跻身全省新批省级开发区20强。重点算好“四笔帐”。一是算好土地指标帐。严格项目供地标准和条件,凡进入省级开发区的项目原则上投资规模不得低于1亿元,投资强度不得低于120万元/亩。对投资规模1亿元以下,或者与大项目密切相关的配套项目,鼓励进入标准厂房或乡镇工业集中区,形成省级开发区、乡镇工业集中区联动发展的格局。二是算好环境容量帐。坚持把总量减排指标作为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坚决拒绝破坏生态环境的重污染项目,凡是进区项目都要按照环保“三同时”原则启动建设,积极创建环保示范区和省级工业生态示范区。三是算好财政贡献帐。凡进入省级开发区的项目税收贡献不得低于20万元/亩。努力打造附加值高、见效快、税收贡献大的特色专业园区,宿迁经济开发区年内确保获批“食品产业园”和“机械电子产业园”两块牌子,其他开发区力争获批一个以上的“省”字头特色专业园区。四是算好用工需求帐。强化开发区用工信息宣传和中介服务,积极帮助企业招工,引导企业以良好的环境和待遇吸引人、留住人。今年确保实现“431”目标,即全市各级开发区新增本地就业4万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3万人、外来劳动力就业1万人,新增就业总数8万人以上。 坚持贸工联动,在外向型经济发展上实现新的突破。全力推进宿迁义乌国际商贸城配套加工区建设与发展,引导本地企业在商贸城设立销售窗口,加快形成市场带动产业、产业支撑市场的“以商促工、工商联动”格局,实现从周转型市场到产地型市场的转变。鼓励和引导市区物流企业向义乌国际商贸城物流园区集聚,加快宿迁粮食物流中心配套设施建设。宿迁经济开发区保税仓库上半年确保建成使用,出口加工区力争早日获批。积极落实宿连两市共建连云港港协议,推动连云港港口集团在宿迁设立集装箱场站。认真落实促进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重点推进市湖滨新城开发区和宿迁经济开发区的服务外包产业园建设,扶持华军软件园、群英网络等示范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在苏中、苏北地区建成首家国际服务外包集聚区。坚持抓外资、促外贸、带外经,积极开展境外招商活动,支持出口企业申报江苏省和商务部名牌出口商品,鼓励企业开展境外商标注册和国际质量、安全、环保认证,促进传统出口产业升级换代。确保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00户,新增进出口经营企业60家以上,出口总额增长50%以上,实际到帐外资突破1亿美元。 二、强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市和县城的综合承载能力 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是城市化建设的核心问题。要进一步提升城市规划理念,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重点工程,更好地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增强中心城市和县城的辐射带动作用。今年要着力实施好四个方面的提升工程。 一是功能提升工程。进一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要素集散功能。刘老涧船闸、泗阳船闸确保年内完工;运河宿迁港、245国道沭阳段、325省道泗阳城区至开发区大道、330二级公路、宿洪路改造按计划推进;宿新高速确保上半年开工建设,宿宿淮铁路宿迁段年内开工。大力推进城区道路桥梁建设改造,老城区4条道路、市府新区6条道路、宿豫新区11条道路、宿城新区7条道路、宿迁经济开发区3条道路、湖滨新城2条道路、苏宿工业园5条道路等城区路网完善工程确保年底前完工,黄河三号桥改造年内完成主体工程。进一步加快商业设施建设,增强商贸流通功能。金柏年广场、大润发超市年底前投入运营;宿迁海关、国检大楼、阳光大厦、工贸大厦年内主体工程完工;宿迁义乌国际商贸城精品街工程年内开工15万平方米、建成10万平方米;中央商城、凯林瑞·巴黎都市、金田国际广场、温州家具城确保年内开工建设;徐淮路两侧综合开发工程要在完善设施配套的基础上启动部分项目建设。泗洪苏皖边界服装大市场和中国水产品批发市场加快启动实施。进一步加强水、电、气以及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供应保障功能。年内,湖滨新城20万吨工业供水项目确保完工,市区饮水安全保障工程完成工程量的70%;城区供气管线、国电宿迁热电公司供热及管道工程确保建成;市区电网改造等工程实现竣工投产。加快推进宿迁长江热电公司、泗阳和泗洪生物质能热电厂、凯迪热电厂、垃圾发电厂等能源项目建设,培育新兴能源点。电信交换机以及移动、联通基站等6项通讯工程确保年底前完成。进一步完善各类文化、娱乐、医疗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设施,增强城市的公共服务功能。 二是内涵提升工程。全面启动生态市建设,深入开展国家级园林城市、卫生城市、环保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创建活动。积极稳妥地推进东大街区保护与开发,年内确保完成1号组团的保护修缮,及时启动3号组团的保护开发。加快启动“宿迁1897”(幸福路特色商业街)建设,搞好道生碱店周边的保护性开发。大运河水利博物馆确保年内投入使用,明城墙修复移建工程年内完工,项里公园、乾隆行宫扩建工程年内启动。认真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积极推进运河文化遗产普查及保护,上半年完成文化遗产普查,年底前完成保护规划设计。加快运河沿线企业搬迁及综合改造,及时启动土地开发。高标准搞好中运河风光带和市区园林绿化景观提升工程建设,有选择地启动市区道路绿化提升工程,年内确保中心城市人均公共绿地等主要绿化指标达到国家级园林城市标准。加快打造“数字宿迁”,重点抓好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全面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力争年内投入试运行。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抓手,强化旅游项目招商,加快精品景区景点建设,年内创建国家2A级以上旅游景区5家。 三是环境提升工程。大力推进环境与节能减排设施建设,下大力气削减生活COD的排放,努力为工业发展腾出环境容量空间。今年全市要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0.25万吨/天,形成COD削减能力5500吨。加快城区污水管网配套工程建设,古黄河、马陵河截污工程确保上半年完成,宿城经济开发区污水管网配套工程上半年投入运行,中运河幸福片区、矿山片区截污工程年内完工,南水北调截污导流工程年底前完成工程量的70%。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湖滨新城工业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及生活污水处理厂确保年内完工,苏宿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完成主体工程,沭阳污水处理厂、泗阳污水处理厂以及泗洪、宿豫污水处理厂一期二步工程年内投入运行,宿迁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上半年完成一期工程、年底前完成二期主体工程及配套管网建设。实施河滨污水处理站改造提升工程,增设除磷脱氮设施,改善污水处理效果。加快国电洋北电厂、江苏玻璃集团脱硫设施建设,确保年底前投入正常运行。进一步完善市区环卫设施,环卫车辆停车场、生活垃圾发酵仓、宿豫垃圾压缩站、湖滨新城垃圾中转站确保在年底前建成使用。不断深化精品城市创建,打造精品街区、精品路段,维护良好城市形象。 四是特色提升工程。以湖滨新城为重点,科学有序推进城市滨水区域开发,打造城水相融、人水相依,城、水、人和谐共生的现代滨水城市。加快推进湖滨新城开发区商务大厦、渔文化商贸特色风情街区、迎宾馆、徽秘堂、半岛度假村等项目建设,加快建设骆马湖环湖生态湿地、嶂山森林公园天和塔、农业园艺园、园林植物引种基地等旅游观光项目,规划并启动建设省第七届园博会博览园。加快推进小轮车赛场建设,确保上半年建成并争取承办全国锦标赛。加快职业教育集聚区建设,宿迁高等师范学校、应用职业技术学校二期工程和卫校新校区一期工程年内完工,市体校年内建成使用,现代农艺中等学校年内启动建设,年底前教育园区在校生达到2万人以上。加快启动古黄河滨水核心区开发建设,年内确保开工建设20万平方米,为其配套的供电、供热管线年内要送至项目用地边界,青年路等5条道路年内开工,努力打造体现宿迁滨水风貌的“城市客厅”。 三、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努力促进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本是大力推进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要按照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鼓励资金、技术、人才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不断加快高效规模农业发展。围绕10大高效农业产业发展目标,强化区域发展规划衔接,提高高效规模农业发展水平。重点围绕“四个一批”下功夫。一是建成一批规模生产基地。全力建设京沪、宁宿、盐徐、宿沭、宿邳高等级公路沿线高效农业产业带,促进沭阳吴集、泗阳王集、宿豫曹集、泗洪四河的设施蔬菜以及沭阳刘集食用菌、泗洪西南岗奶牛、宿城区古黄河现代农业示范园进一步扩大规模,形成像工业集聚区那样的高效农业产业集聚区。全市确保新增高效农业种植面积30万亩以上、高效渔业面积10万亩以上,主要畜禽规模养殖比重提高6个百分点以上。二是引进一批大型龙头企业。积极争取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知名农业龙头企业落户宿迁。全年确保引进规模以上农业项目资金23亿元,其中利用外资4000万美元,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20家以上,每个县(区)至少引进1个投资额超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三是打造一批知名农业品牌。加快推广普及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过程监管。确保全年新增无公害农产品10个、绿色食品10个。有目的地选择1—2个基础较好的品牌进行重点培育,今年每个县(区)至少创建1个省级名牌农产品。四是配套一批技术服务设施。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动物疫病防控中心、种子检测中心三位一体综合楼确保年内启动建设。尤其要适应畜禽规模养殖发展趋势,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切实保障畜牧业安全健康发展。 稳步推进镇村开发建设。继续高质量推进镇村规划全覆盖,力争年内完成所有乡镇控制性规划的编制完善工作。积极优化农村集中居住点规划,着力深化市、县(区)两级康居示范村和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的建设规划,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突出抓好全市15个重点康居示范村建设,确保上半年分别新增入住农户100户以上、年底前新增200户以上,真正成为全市乃至周边范围内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的样板。其他示范村年底前也要新增入住农户100户以上。妥善引导广大农民改善居住条件的合理需求,确保所有新建住房都建到规划的集中居住点上,鼓励有实力的群众到城市、城镇购房。巩固小城镇“1+4”工程建设成效,有重点地引导小城镇由线状开发向创建精品街区转变,繁荣乡镇市场,集聚乡镇人气,不断增强小城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带动作用。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围绕流域治理、灾后重建、防汛岁修、农村水利等重点环节,年内全面完成新沂河整治、淮北大堤加固、怀洪新河影响处理和洪泽湖周边灾后重建工程建设,完成中运河及骆马湖堤防加固、黄墩湖滞洪区安全、众程灌区和船行灌区续建配套等水务工程年度任务。实施农村“二次改水”,年内确保解决45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农业资源开发,全年改造中低产田20万亩以上。加大新型农机具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完成561公里道路、11个客运站、400个站亭的建设任务。加快完善农村公路养护体制,巩固和维护农村公路建设成果。继续推进县乡河道疏浚、村庄河塘整治,确保完成252条1010公里县乡河道、336个行政村2168处河塘的疏浚整治任务。抓好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化处理示范工程建设,年内完成210个村的环境综合整治任务,争取建成省级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5个以上。加强以沼气为主的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年内新建户用沼气池4000个,建成畜禽养殖场沼气治理工程5个,完成改厕3.5万户。加快农村商品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年内确保新增农家店、小超市250家,创建三星级为农服务社30个以上。 切实增强扶贫开发成效。加大“千村万户帮扶”工程实施力度,进一步深化“五个一”帮扶机制,力争今年经济薄弱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当地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20%以上贫困户实现脱贫。进一步推进富村结对帮扶和主导产业带动帮扶,争取20%的经济薄弱村与苏南富裕镇村实现结对、80%的经济薄弱村建立主导产业。加大泗洪西南岗扶贫攻坚力度,完成60%水源工程建设和6.1万亩中低产田改造任务,加快畜禽、蔬菜、蚕桑、林果等高效农业发展。结合村企挂钩活动,积极探索建立激励机制,调动企业的帮扶积极性。认真组织做好扶贫小额贷款发放和扶贫培训工作,全年落实扶贫小额贷款1.6亿元以上,培训转移贫困劳动力1.5万人以上。 四、全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尽最大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各级党委、政府的最基本职责,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所在。要围绕十七大提出的“五有”目标,把更多的力量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让广大群众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大力弘扬创业文化,全面落实鼓励全民创业政策,发挥创业发展基金引导作用,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加强“三来一加”、“创业行动村村行”等创业载体建设,以创业带动就业。全年新增个体工商户2.5万户、私营企业3500家。更加有效地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技能培训,支持外出打工经商农民返乡创业,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规范完善“培训券”制度,发展符合求职者意愿和企业需求的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全年完成职业技能培训6万人、各类创业培训1万人以上。认真落实税费减免、社保补贴、培训补贴、职业介绍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就业援助等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积极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和“充分转移乡镇(村)”创建活动,着力帮助“4050”人员、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就业,对“零就业家庭”高校毕业生实行政府保底就业,给被征地农民与城镇失业人员同样的就业扶持。年内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000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努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重点引导和督促开发区企业、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养老保险,确保年内全市开发区企业职工参保率不低于30%,全市养老、失业、医疗保险扩面分别净增5000人、3000人和1.5万人。切实抓好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为主体的农村社会保险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年内各县(区)都要拿出具体可行的试点方案。规范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逐步提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待遇和覆盖面。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标准、补偿比例,扩大补偿范围,确保参合率稳定在96%以上。大力推动高风险行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加快实现全覆盖。认真落实城乡低保标准增长机制,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实现城乡困难群众每人每天生活费不低于1美元。全面启动实施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工作,对无固定收入重残人员按低保标准给予生活救助。加快发展老龄事业,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事业,年底全市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到50%以上,市社会福利中心创建成“全国爱心护理工程试点单位”。积极发展慈善事业,开展“慈善助孤”、“阳光助学”、“春蕾计划”等活动。组织实施残疾人“康复工程”,加快残疾人康复中心、市儿童福利院建设。把经济适用房、拆迁安置房、定销商品房、廉租房、蓝领公寓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其中市区开工总面积130万平方米、竣工111万平方米,确保8000户拆迁户按政策享受安置房或定销商品房、2500户住房困难户住进经济适用房、180户“低保”家庭住进廉租房,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蓝领公寓2800套。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以提高执政能力、保持先进性为主线,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大力弘扬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深入实施“强基工程”,全面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为民意识和富民能力。启动实施村级“三民工程”,创新村民自治方式,推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扎实开展。抓住沭阳县、宿城区被列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试验县(区)”的机遇,扎实推进村改社区试点。加快繁荣和发展文化事业,认真组织实施“文艺广场周周乐”和农村“三送”工程,丰富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确保年底前每个乡镇都建有标准文化站,有线电视乡镇联网达到100%、通村率达到80%,新增农村用户5.5万户。深入开展和谐村庄、和谐社区、文明家庭等主题创建活动,坚持开展公职人员义工活动,营造健康文明的社会文化氛围。深入实施“农村关爱工程”,更好地为农村劳务输出人员家庭的儿童、老人和妇女提供各方面帮助。坚持依法治育,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计划生育率达到95%。 全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继续开展“法治江苏合格县”创建活动,积极推进“平安宿迁”、“法治宿迁”建设。实施“科技强警”战略,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遵法守法意识。进一步完善大信访工作格局,健全无理信访听证终结、党政领导包保疑难突出信访问题等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创建信访工作“四无”县(区)、“四无”乡镇活动,实行“阳光信访”服务。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双拥创建成果。扎实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县(区)”创建活动,大力整顿规范食品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非法行医和虚假违法医药广告。强化安全生产监管,严肃查处各类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确保全年安全生产执法检查覆盖面在30%以上,其中高危行业执法检查覆盖面在80%以上。针对春节前后生产任务重、道路交通流量大、公共场所人员密集的特点,加大重点行业和场所的检查整治力度,保护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加快各级应急管理机构建设,确保年底前实现应急预案全覆盖。 五、毫不动摇地深化改革创新,为新一轮大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改革才有出路,创新才能突破。要进一步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以更周密的设计和安排,使改革的举措更加符合科学发展的方向和广大群众的意愿。 不断完善教育卫生配套改革措施。进一步调整高中招生结构,加快突破职业教育,确保全年职教招生5万人以上,普职比达到4.5:5.5。继续支持和鼓励民办教育发展,深入实施“三引进”工程,确保全年引进民间教育投入2亿元以上、市外生源5000人以上、紧缺型教师100人以上。不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确保入学率保持在100%、义务教育巩固率在99.4%以上。认真组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化解工作,确保年内全部化解。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实行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费提供课本,确保所有考上大学的学生不因贫辍学。继续强化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引导乡镇卫生院、医院向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型,年内完成50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基础设施改造,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在90%以上。全面推进惠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全市选择58家以上二级医院、各县(区)分别选择30%以上乡镇(街道)进行试点,按照基本药物制度指定目录备足备齐基本药物,满足广大群众基本用药需求,减轻群众看病负担。 积极推进金融财政改革创新。大力支持江苏银行宿迁分行设置分支机构、拓展业务范围,使其在支持宿迁发展的同时加快自身发展。继续吸引股份制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进驻宿迁,引进战略投资者参股我老秘网市农村合作银行,推动市区联社年内组建为农村合作银行,争取邮政储蓄银行尽快挂牌。认真抓好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加快沭阳村镇银行挂牌运营,依法规范小额贷款组织运行。加快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全年举办银企洽谈活动不少于3次,达成协议贷款40亿元以上。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提高赔付率,调动农民参保积极性。加强担保机构建设,年内全市资本金规模亿元以上的担保机构达到3家。大力建设“诚信宿迁”,积极创建“金融生态县”,为金融业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同步推进非税收入改革与地方津补贴改革,规范部门收入分配秩序。深化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强化预算执行监督,维护部门预算的严肃性。 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严格按照省里出台的改革政策和批准的改革方案,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科学设置机构、核定编制、确定岗位,妥善分流人员,履行好发展农村经济、强化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职能。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民参与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积极开展农民土地合作社试点,使土地变资本、农民变股东,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土地经营的收益。今年每个县(区)都要选择2个以上村进行试点,并逐步引导目前已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向土地股份合作转变。积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全力争取周转指标,结合农民集中居住点和康居示范村建设,科学编制规划,积极组织实施。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化建设,大力开展有组织制度、有合作手段、有较大规模、有明显效益的“四有”创建活动,全年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少于40家。 大力推进管理创新。积极推进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项目,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完善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强化中心驻场监察,提高服务质量。改革综合性招标投标大市场运作模式,规范和完善工程建设招投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招拍挂和政府采购等制度。积极推进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实现项目建设和使用建管分离,提高建设管理水平和政府投资效益。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政府常务会,充分发挥市委、市政府规划顾问、经济顾问、法律顾问等专家在决策中的智囊作用,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办好“网上宿迁”公众交互平台、“12345”政府服务热线,及时听取群众意见。加强“电子政务”建设,逐步推进网上受理、网上审批,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强化政务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努力打造透明政府、阳光政务。加强政府对公用事业单位的监管,不断完善公用事业派驻特派员制度,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实行检察机关参与督查市委、市政府重大工作部署制度,进一步强化工作查办督办机制。 六、始终坚持领导干部带头抓落实,确保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新一年度的工作思路已经确立,目标任务已经明确。能否确保各项工作部署付诸行动、取得实效,关键在干部,根本靠实干。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持走在前面,干在前头,以身作则抓好工作落实。 领导干部带头抓落实,首先是带头承担责任。最宝贵的措施是实干的措施,最关键的落实是责任的落实。现在一些工作抓不具体、抓不到位、抓不到底,根子就在于领导干部没有真正负起责任。一事当前,作为领导干部不仅要运筹帷幄、掌控全局,当好指挥员;更要冲锋在前、率先垂范,争当战斗员。每承担一项具体工作,必须有舍我其谁的主人翁意识,主要领导干部要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特别是对重点工作、重大问题要敢于拍板,敢于负责,真正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尽其责。要带头维护大局,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整体与部门的利益关系,防止个人专断和各自为政,反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确保政令畅通。严格执行行政首长问责、行政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继续采取重大项目风险抵押金的办法,使权力、责任、风险、利益更加紧密地结合,让每一名领导干部时刻感到重任在肩、如履薄冰。市委办、市政府办要进一步强化督查,定期通报各县(区)、各部门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与问题,对在岗不干事、有权不担责、履职不尽责的,要动态督查、动态通报、动态曝光、动态处理。 领导干部带头抓落实,核心要带头攻坚克难。干工作、谋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会遇到一些矛盾和问题。面对招商引资、项目推进这一当前最紧要、最艰巨的任务,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招商协作组及牵头单位的负责同志要主动奔赴招商引资第一线,亲自招引大项目、服务大项目。面对经济发展中的土地、金融等宏观环境制约,要主动研究和执行政策,准确领会和把握精神实质,努力在条规和变通之间找准结合点,在宏观环境和本地实际之间找准突破口,以务实的态度、负责的精神、创新的手段破解难题。面对重点工程建设的繁重任务,要主动靠前解决拆迁安置、资金筹措等困难,确保各项工程按时有序地向前推进。面对维护社会稳定中的复杂疑难问题,要切实落实信访包案制度,主动研究措施,依法遵规化解矛盾。总之,要把突破难点问题、推进重点工作作为做好全局工作的总抓手,以难点突破之利谋求全局成功之道,以重点突破之功取得整体推进之效。 领导干部带头抓落实,根本在带头务实苦干。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和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经常深入到群众中去,面对面地倾听民声,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集中民智、落实民意上,努力在自身岗位上为群众多办实事、大办好事、快办急事、妥办难事。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加快工作节奏,对有明确时限要求的工作,要一件一件分解责任,一件一件组织落实,一件一件检查考核;对事关全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工作、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主要领导必须亲自抓、具体抓,一抓到底、务求必成。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善于分析新情况,发现新问题,及时化解抓落实中遇到的新矛盾。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政廉政的优良作风,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严格遵守“四大纪律”和“八项要求”,坚决从文山会海和各种事务中解脱出来,真正把心思用在事业上,把精力用在工作上,把劲头用在发展上,以廉洁奉公的良好形象取信于民。 同志们,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也是全市人民的殷切期盼。我们相信,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务实苦干,矢志跨越,奋力赶超,一定能够把今年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努力开创宿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