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奔的铁锤 发表于 2016-2-23 10:40:26

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过的名言诗句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一、“逢山开道,遇水搭桥.”】</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讲话情景:2012年2月14日 习近平出席美国副总统拜登及国务卿克林顿举行的欢迎午宴</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讲话原文:</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建设新型合作伙伴关系是一项具有重要和深远意义的开创性工作,既没有先例可循,也没有经验可鉴.双方只能如邓小平先生所言:“摸着石头过河”;或者如克林顿国务卿所言:“逢山开道,遇水架桥”.中国有首流行歌的歌词这样唱道“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习近平说. </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楔子</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二、“风物长宜放眼量.”】</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讲话情景:2012年2月14日 习近平和美国副总统拜登共同出席中美企业家座谈会</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讲话原文:</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善于识别和把握时机.当前,中美都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两国经济议程高度互补和契合,合作空间广阔.希望两国企业家把握机遇,把众多合作潜力全面转化为互利共赢的实际成果.“风物长宜放眼量.”企业家的眼界决定境界、作为决定地位. [详细]</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出处: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nbsp;</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三、“不畏浮云遮望眼.”】</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讲话情景:2012年2月14日 习近平和美国副总统拜登共同出席中美企业家座谈会</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讲话原文:</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希望企业家们“不畏浮云遮望眼”,不因一时一事的干扰因素而裹足不前,而应着眼长远,拿出更多、更好适合两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详细]</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出处:王安石《登飞来峰》</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四、“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讲话情景:2012年2月20日 习近平在中国—爱尔兰经贸投资论坛上的讲话</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讲话原文:中国将继续以负责任的方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支持欧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欧央行为应对欧洲债务问题所作的努力,继续加强同欧盟的政策沟通和协调,促进中欧经贸、投资和金融合作,参与国际社会对欧洲和欧元区的支持行动.我们相信欧洲有智慧、有能力、有办法克服困难,迎来新的发展.中国有句谚语叫作:“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详细]</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出处: 《汉书·董仲舒传》</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五、“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讲话情景:2012年2月20日 习近平在中国—爱尔兰经贸投资论坛上的讲话</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讲话原文:</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爱尔兰也有句谚语说得好:“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今天的中国—爱尔兰经贸投资论坛,既是两国企业家的聚会,也体现了两国工商界齐心协力、抓住机遇、共迎挑战的信心和决心.我深信,只要中爱两国政府和工商界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开拓进取,携手奋进,中爱双边经贸合作一定能乘势而上、大有作为,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详细]</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出处:爱尔兰谚语</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六、“物必先腐,而后虫生.”】</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讲话情景:2012年11月17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讲话原文:</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反对不廉洁、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党风廉政建设,是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不廉洁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实告诉我们,不廉洁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 [详细]</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出处:苏轼《范增论》</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七、“空谈误国”】</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讲话情景:2012年11月29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的讲话</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讲话原文:</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详细]</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出处:(明末)顾炎武先生总结——“清谈误国”.</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八、“雄关漫道真如铁”】</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讲话情景:2012年11月29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的讲话</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讲话原文:</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详细]</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出处: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九、“人间正道是沧桑”】</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讲话情景:2012年11月29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的讲话</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讲话原文: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详细]</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出处: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十、“长风破浪会有时”】</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讲话情景:2012年11月29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的讲话</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讲话原文: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详细]</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出处:李白《行路难》</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十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讲话情景:2012年12月5日 习近平同外国专家代表座谈</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讲话原文:</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大家长期在中国工作,为中国发展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我要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国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今天来同大家座谈,主要是想听听大家的看法和建议. [详细]</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出处:《论语·述而》</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十二、“满招损,谦受益.”】</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讲话情景:2012年12月5日 习近平同外国专家代表座谈</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讲话原文:</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满招损,谦受益.”中国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还有许多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我们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更加注重学习吸收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同世界各国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我们欢迎外国专家和优秀人才以各种方式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一如既往支持大家来中国创业和发展. [详细]</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出处:《尚书·大禹谟》</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十三、“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讲话情景:2013年1月1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举行的新年茶话会</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讲话原文:“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辉煌成就已载入民族史册,美好未来正召唤着我们去开拓创造.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详细]</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出处:毛泽东《清平乐·会昌》</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十四、“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讲话情景:2013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讲话原文:</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既然我们都是领导干部,都担负着党和人民交付的职责,就要不断提高自己、丰富自己,兢兢业业做好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质量.从这个角度讲,领导干部学习不学习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本领大小也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而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情.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使领导和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才能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详细]</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出处:《荀子·大略》</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十五、“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讲话情景:2013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讲话原文:</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使领导和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才能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否则,“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虽勇气可嘉,却是鲁莽和不可取的,不仅不能在工作中打开新局面,而且有迷失方向、落后于时代的危险.[详细]</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出处:《世说新语-排调》第61条</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十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讲话情景:2013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讲话原文:</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各种文史知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也要学习,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详细]</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出处:(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十七、“位卑未敢忘忧国.”】</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讲话情景:2013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讲话原文:</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详细]</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出处:(宋)陆游《病起书怀》</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十八、“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讲话情景:2013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讲话原文:</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领导干部还应该了解一些文学知识,通过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许多老一辈革命家都有很深厚的文学素养,在诗词歌赋方面有很高的造诣.总之,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详细]</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出处: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十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讲话情景:2013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讲话原文:</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你脑子里装着问题了,想解决问题了,想把问题解决好了,就会去学习,就会自觉去学习.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习要善于挤时间.经常听有的同志说自己想学习,但“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学习”.听上去好像有些道理,但这绝不是放松学习的理由.[详细]</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出处:《礼记·中庸》十九章</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二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讲话情景:2013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讲话原文:</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兴趣是激励学习的最好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领导干部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详细]</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出处:《论语·雍也第六》</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二十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讲话情景:2013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讲话原文:</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有了学习的浓厚兴趣,就可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一阵”为“学一生”.学习和思考、学习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你脑子里装着问题了,想解决问题了,想把问题解决好了,就会去学习,就会自觉去学习.[详细]</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出处:《论语·为政》</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二十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讲话情景:2013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讲话原文:</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领导干部还应该了解一些文学知识,通过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许多老一辈革命家都有很深厚的文学素养,在诗词歌赋方面有很高的造诣.[详细]</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出处:诸葛亮《后出师表》</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二十三、“以其昏昏,使人昭昭”】</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讲话情景:2013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讲话原文:</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中央强调要转变工作作风,能不能多一点学习、多一点思考,少一点无谓的应酬、少一点形式主义的东西,这也是转变工作作风的重要内容.群众说,现在,有的干部学风不浓、玩风太盛.这样“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是要贻误工作、贻误大事的!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僵化、庸俗化.学习需要沉下心来,贵在持之以恒,重在学懂弄通,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不求甚解.领导干部一定要把学习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如饥似渴地学习,哪怕一天挤出半小时,即使读几页书,只要坚持下去,必定会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跬步以至千里.[详细]</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出处:《孟子·尽心下》</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二十四、“夙夜在公”】</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讲话情景:2013年3月17日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讲话原文:</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我深知,担任国家主席这一崇高职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夙夜在公,为民服务,为国尽力,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信任和重托.[详细]</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出处:《诗经·召南·采蘩》</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二十五、“治大国如烹小鲜”】</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讲话情景:2013年3月19日 习近平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讲话原文:</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对我来讲,人民把我放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就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记人民重托,牢记责任重于泰山.这样一个大国,这样多的人民,这么复杂的国情,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所思所盼,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丝毫不敢懈怠,丝毫不敢马虎,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人民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只要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详细]</font></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font size="3">出处: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font></div>

老猫 发表于 2016-4-7 08:17:29

<p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line-height: 33px;"> 人之相知,贵在知心。</p><p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line-height: 33px;">  【讲话原文】</p><p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line-height: 33px;">  秉持开放包容,鼓励文明交流。中国人说:“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波斯谚语说:“人心之间,有路相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明之间,应该坚持交流互鉴、和谐共存。中伊文化各有所长。中伊人民在长期友好交往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我们要加强文化、教育、新闻、出版、旅游等领域交流,鼓励青年和学生交往,让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让两国人民心与心相通、手和手相连。</p><p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line-height: 33px;">  ——习近平《共创中伊关系美好明天》(2016年1月21日)</p><p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line-height: 33px;">  【出处】</p><p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line-height: 33px;">  嗟乎子卿!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前书仓卒,未尽所怀,故复略而言之。</p><p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line-height: 33px;">  ——(西汉)李陵《答苏武书》</p><p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line-height: 33px;">  【解读】</p><p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line-height: 33px;">  《答苏武书》的作者李陵是飞将军李广之孙。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自领五千步兵,深入匈奴,面对数十倍于己的敌军,苦战之后,兵尽粮绝,不得已投降匈奴。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留居匈奴十九年的苏武(字子卿)持节荣归,修书劝李陵归汉,李陵写此信作答。</p><p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line-height: 33px;">  信中李陵为自己当年投降匈奴的行为进行辩白,并对苏武发出了“人之相知,贵相知心”的慨叹,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最可贵的是彼此心灵相通。</p><p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line-height: 33px;">  在《伊朗报》发表的署名文章中,习近平主席首先引用中国古语“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强调“知心”的重要性。接着,又信手拈来了波斯谚语“人心之间,有路相通”,指出“知心”的可能性。从而构建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明之间友好交往的最佳路径。 (杨立新)</p><p></p>

飞奔的铁锤 发表于 2016-5-19 15:07:38

老猫 发表于 2016-4-7 08:17
 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讲话原文】  秉持开放包容,鼓励文明交流。中国人说:“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

进入老秘网已有岁月,一直默默观文,初次发文,得老师回复不胜激动!

学习时报摘记 发表于 2017-2-3 08:24:42

<font face="微软雅黑" size="3"><b style="color: rgb(0, 0, 0); line-height: 28px; text-indent: 28px;">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br></b><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line-height: 28px; text-indent: 28px;">  【讲话原文】</span><br style="color: rgb(0, 0, 0); line-height: 28px; text-indent: 28px;"><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line-height: 28px; text-indent: 28px;">  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没有历史感,文学家、艺术家就很难有丰富的灵感和深刻的思想。文学家、艺术家要结合史料进行艺术再现,必须有史识、史才、史德。</span><br style="color: rgb(0, 0, 0); line-height: 28px; text-indent: 28px;"><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line-height: 28px; text-indent: 28px;">  ——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2016年11月30日)</span><br style="color: rgb(0, 0, 0); line-height: 28px; text-indent: 28px;"><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line-height: 28px; text-indent: 28px;">  【出处】</span><br style="color: rgb(0, 0, 0); line-height: 28px; text-indent: 28px;"><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line-height: 28px; text-indent: 28px;">  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其致也,情曈昽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于是沉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span><br style="color: rgb(0, 0, 0); line-height: 28px; text-indent: 28px;"><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line-height: 28px; text-indent: 28px;">  ——(西晋)陆机《文赋》</span><br style="color: rgb(0, 0, 0); line-height: 28px; text-indent: 28px;"><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line-height: 28px; text-indent: 28px;">  【解读】</span><br style="color: rgb(0, 0, 0); line-height: 28px; text-indent: 28px;"><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line-height: 28px; text-indent: 28px;">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语出西晋著名文学家陆机的《文赋》。意思是说艺术构思的想象具有自由性和超时空的特点,可以顷刻之间通观古今,抚念四海。</span><br style="color: rgb(0, 0, 0); line-height: 28px; text-indent: 28px;"><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line-height: 28px; text-indent: 28px;">  《文赋》是我国第一篇关于文艺创作的专论。陆机以极为精练的语言描述了文艺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运用想象的思维过程和情感心理状态。“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是艺术想象的始初阶段。这时精神高度集中,进入了一种虚静之境,深入思索,多方探求。“其致也,情曈昽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是指在艺术构思和想象过程中,情感愈来愈鲜明,形象愈来愈清晰。然后,“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艺术想象如同插上神奇的翅膀,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从而创作出“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的艺术作品。</span><br style="color: rgb(0, 0, 0); line-height: 28px; text-indent: 28px;"><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line-height: 28px; text-indent: 28px;">  艺术想象的自由性及超时空特点,在南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还有进一步阐述。刘勰将其提到了“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的重要地位,他所说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是对《文赋》中“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的另类表达。</span><br style="color: rgb(0, 0, 0); line-height: 28px; text-indent: 28px;"><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line-height: 28px; text-indent: 28px;">  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引用《文赋》的这句话,意在强调文学艺术家要有历史感,具备丰富的灵感和深刻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杨立新)</span></font><p></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过的名言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