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般走过 发表于 2019-7-11 14:32:57

一个公文写作者的学哲学用哲学之路,赞

此时风语 发表于 2019-8-17 21:57:28

文章的架构、中心的横贯、语言的组织等,不愧为璀璨华章。

xdz 发表于 2019-8-19 11:27:31

第一书记有情、有才、有实干,是大家学习的好干部。

zz8165 发表于 2019-8-26 17:26:20

我也当过驻村书记。作者写得很实,问题分析得很透彻,是下了一番苦功。实际上乡村工作最主要的还是村民素质的提高,最简单的几条基本法则:一是看村民的厕所怎么样,厕所干净,一家人都不得生病;二是看厨房怎么样,厨房干部,一家人的身体素质就能有效提高,下地干农活,做点其他重体力劳动,身体有保障,就没得好大问题。

毛迎新 发表于 2019-9-9 16:53:18

融入了真心、真情、真性,学习的榜样

Chiry777 发表于 2019-10-22 10:24:29

哲学的意义在于指导实践,写作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尤其是哲学理论。

lgd1107 发表于 2019-10-23 19:48:11

一个公文写作者的学哲学用哲学之路(三)- ---2015年12月28日在文稿评改演播室QQ群366351120的讲稿& q6 Q& W0 t, P& X 各位文稿评改演播室的朋友,晚上好,我是清水拂心。今天继续讲解《一个公文写作者的学哲学用哲学之路》,重点围绕习总书记治国理政中的辩证思维,以及如何提高辩证思维能力,与大家交流一些感想和体会。7 I- j6 X$ i5 G% N 一、辩证思维是习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要思维方法之一 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曾经刊登过一篇文章,文章名为《习近平强调的思维方法》。文中详细介绍了习总书记强调的六种思维方法,其中第一种思维就是辩证思维。深入探究、细分,其它的系统思维、战略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精准思维等五种思维,其实也都属于辩证思维的范畴。 - _7 v; \2 }; Z0 Y 比如,系统思维,强调事物的整体联系,坚持系统思考,科学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改革举措良性互动,协同配合;强调要有全局意识、协同意识,抓工作要注意区分层次、分类指导,要把握好力度与节奏。这些要求,生动地体现出唯物辩证法中联系的、发展的、矛盾的观点。 / w K1 k& G' x# i # V2 k2 h+ N: u1 W 比如,战略思维,强调高瞻远瞩、统揽全局、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强调要有大局意识、机遇意识,找到并点亮未来点,加强战略管控。即全面地、整体地、长远地来看待和分析事物,体现的是联系的观点。 - r- U: L& d! U0 L* j 比如,法治思维,强调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即源于对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科学把握,正确认识规律,运用科学方法来治国理政,属于唯物辩证法中矛盾的观点。 4 g4 y7 g4 X) E* C0 q; _6 S 比如,底线思维,强调底线是不可逾越的警戒线,是事物质变的临界点;强调要树立原则意识、短板意识、小节意识。说到底,谈的就是“度”的问题,就是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属于唯物辩证法中发展的观点。 D& L4 P! T8 }3 V9 J5 U$ F$ t 9 B6 g+ a. u( Z) ^7 z% w7 O 比如,精准思维,强调具体和准确,要求动作精准到位、在一个具体的点上解决问题,排斥大而化之、笼而统之地抓工作;强调要有问题意识、实操意识、到位意识。即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属于唯物辩证法中矛盾的观点。 p7 l8 l4 ]4 d- i8 C 总之,辩证思维是习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核心思维、核心方法。 : ~3 ^# B2 @& b& i* i8 t " V: S7 n* k2 G3 M. T% Z 习总书记曾经在多种场合,直接强调辩证思维的重要性。 - M0 K- m3 O/ \" ^2 o+ \# ^ 2012年12月,习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提出,“改革也要辩证施治,既要养血润燥、化痰行血,又要固本培元、壮筋续骨,使各项改革发挥最大效能。” , Y8 _7 n* n% [ 2013年11月,习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时提出,“在推进改革中,要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坚持辩证法。” 5 T9 y' Q8 P2 | 2013年12月,习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上提出,“‘稳’也好,‘改’也好,是辩证统一、互为条件的。一静一动,静要有定力,动要有秩序,关键是要把握好这两者之间的度。”。 " V F0 @, H5 h5 r: ]6 G1 O 2015年1月23日,习总书记在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 2 G9 h6 ~9 O9 X' I 这次集体学习,同时也是政治局2015年的第一次集体学习,习总书记将今年第一次集体学习聚焦“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可见他对辩证思维的重视程度。不仅如此,习总书记诸多讲话精神都渗透着辩证思维的特点。 + D; c2 r' ^# J- C4 i5 I; N" k * z; {% f& r; | 二、例谈习总书记治国理政中的辩证思维 ( L2 C: v; ?& b/ s) \5 X 下面,以唯物辩证法联系、发展、矛盾3大观点11条基本原理为线索,进行举例阐述。 ) x L, p5 |' P0 o8 ?! F$ i2 `4 W& y# \2 q; h9 N6 y (一)联系的观点 1、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2 o5 k! G, w: X ) r1 n$ A- L, P" a! \0 ?8 m 原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事物的联系又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不能否认和割断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也不能主观臆造联系。 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改变条件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习总书记治国理政实例:习总书记在论述组织工作时提出,要坚持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干部,注重一贯表现和全部工作;要改进考核方法手段,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这些论述传达出一个鲜明的信号,即要用辩证的、全面的、客观的观点来看待干部、考核干部、评价干部,属于联系的观点。 8 ~9 [: ]; ]$ K/ R; Z) t 2、因果联系 " F8 e6 i2 y. [' E' ^4 Y/ X. p 原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既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原因总是伴随一定的结果,结果总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的连接之中,因果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A& t! |# V$ d( Y 方法论:①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②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3 c6 m' w! O* ^# E; ^3 b 习总书记治国理政实例:习总书记在提到务实与务虚的关系时指出,务实是务虚的最终归宿,务虚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务实;而务虚是务实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做好务虚,务实就如同无头苍蝇,只能盲目瞎转。通过习总书记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务实与务虚是一对因果联系,务虚是因,务实是果。正确把握务实与务虚的辩证关系,就不会犯形式主义错误。 / m9 ` |8 p' [ 9 f) w4 X S+ z, B 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9 k0 O) m4 d- ^% _! ` 原理: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功能的形成离不开部分原有的功能,部分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状态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7 d: i" o, l) Y l4 + D4 P 习总书记治国理政实例:一是关于“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前后30年的关系”,习总书记从历史观的高度,把前后30年称为“独立探索30年”和“改革开放30年”,实事求是地分析了两个阶段的连续性和间断性,并没有因为探索阶段的错误和挫折而否认其探索的价值。相反,正是因为它的积极成果,为改革开放新时期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从而论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发展的整体性。习总书记的这些论述,就是站在发展的观点上,来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30年的关系,既符合社会进步的发展逻辑,又符合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理论逻辑。二是习总书记在论述人才工作时,强调要推进人才发展体制和政策机制创新;要最大限度调动科技人才创新积极性,尊重科技人才创新自主权,大力营造勇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要引进和学习世界先进科技成果,更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科技界要共同努力,树立强烈的创新自信,敢于质疑现有理论,勇于开拓新的方向,不断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包括鼓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这些论述都属于发展的观点。 - M5 V. Q6 }3 Q3 s( Z! o( _ 5、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本帖隐藏的内容 原理: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 m: O& V3 q6 I 方法论:坚持用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观点看问题,要重视内因的作用,同时也不能忽视外因。 : e" I2 {4 _0 \3 q 习总书记治国理政实例:习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他强调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就是抓住了事物发展的“内因”,通过抓住“内因”这一个根本,来解决干部“不想腐”的问题。同时,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铁腕查处不廉洁案件,着力营造正风肃纪的外部环境,抓的就是“外因”,通过利剑高悬来解决干部“不能腐”的问题。 & x# L5 o3 \2 G8 }0 d* O 6、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8 t" Q0 s. ~' U+ ^1 V3 \$ f 原理: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都是在量变和质变的两种状态中不断发展的。 ! X& K4 [& b s- E2 n R4 D4 p' Z; Q 方法论:①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②要坚持适度原则③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④要重视量的积累⑤学会优化结构 ) ]& e2 m& F9 E. ?% X 习总书记治国理政实例:习总书记在《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一张好的蓝图一干到底》一文中强调,“我们要有钉钉子的精神,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如果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结果很可能是一颗钉子都钉不上、钉不牢。”一锤一锤钉钉子的过程,即通过量的不断积累,进而实现质的变化,体现出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同时,习总书记强调“立根固本、落细落小、修枝剪叶、从谏如流”,其中“落细落小”要求注重小事小节,否则便会酿成大错,也体现出发展观中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6 k$ W4 L: t: @* A4 _/ G. ? / I2 v7 v" m% a& O+ U0 m h 7、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 x7 I. |4 U" \: K$ \$ O 8 w* P% M% O" g( i9 w& L! L4 p& ~ 原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8 N' F- i4 `6 r3 i0 x7 v. A 方法论:坚持用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准备走曲折的道路。 5 A: |6 o0 U! S ' R- a% K3 c3 p2 } 习总书记治国理政实例:习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梳理了社会主义思想和运动发展的六个阶段,阐述了从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批判资本主义的罪恶,到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从列宁领导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到斯大林苏联模式形成、最终走向僵化和解体的过程;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到作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的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习总书记通过这些论述,说明社会主义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探索过程,展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由思想到行动、由革命到建设、由学习到创新的前进性,也展示了它在不同阶段遇到的问题和挫折,生动地体现了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特点。正确理解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有助于我们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会动摇我们的理想信念,都不会动摇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决心。 (三)矛盾的观点 2 j1 ?) \) r% e1 b3 P + _8 N M F/ t7 i 8、矛盾的普遍性 2 D) p/ a$ R4 F2 Q+ \& K8 _1 n/ S 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9 M3 M& Q9 y" U. c & P* u* T; _# Z( v( ] u7 b' T 方法论: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敢于承认和揭露矛盾;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 H4 v3 g$ L0 B' q 习总书记治国理政实例:一是习总书记强调,“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倾听人民呼声。”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对待矛盾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直面矛盾,并运用矛盾相辅相成的特性,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推动事物发展。如今,中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化解产能过剩、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任务,都是针对一些牵动面广、耦合性强的深层次矛盾去的,为的就是不断因势利导,直面和化解矛盾。二是习总书记在《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一文中指出,“要处理好活力和有序的关系,社会发展需要充满活力,但这种活力又必须是有序活动的。死水一潭不行,暗流汹涌也不行。”坚持活力、有序并重,就是坚持全面分析矛盾、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的生动体现。三是习总书记强调,我国进一步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挑战,必须要坚持两点论,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在论述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时,他指出,深化改革既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又要发挥好政府的作用,使“两只手”厘清各自的领域和功能。在论述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时,他指出,面对不同的需求,要分析出哪些是“求同”的,哪些是可以“存异”的,把最大“公约数”找出来,最大限度地把党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广泛团结起来,把国内外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汇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力量。在论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时,他提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是有矛盾的,但又是辩证统一的。另外,他强调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都是正视矛盾、解决矛盾的体现。四是习总书记在谈到社会治理时指出,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系统治理强调发挥多元主体即党委、政府、社会及居民的作用,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自我调节及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达到官民共治的平衡;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强调既要运用法治思维、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又要强化道德约束,实现德治与法治的统一;源头治理强调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实现治标与治本的统一。这些论述所体现的都是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原理,特别是看到矛盾双方平衡性的两点论思想,彰显出社会治理不能只顾一点、不及其余而必须兼顾两点的科学思维方法。 9、矛盾的特殊性 + S( j9 d8 H; F- C/ v" w 原理: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矛盾双方各有其特点。 0 C- d9 L9 T5 H7 j, F' c( J 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a. y4 B9 d W* a: g + C& {8 I0 Y5 K 习总书记治国理政实例:习总书记在提到抓稳定的问题上指出,我们要用辩证的观点抓稳定,具体分析和区别对待各种不同性质的矛盾,敏于洞察矛盾,敢于正视矛盾,勤于分析矛盾,善于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矛盾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其中具体分析和区别对待各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就是在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0、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6 {8 U! n) h4 V$ B/ `$ m 原理: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二者相互联结;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9 u9 H4 Y7 \* m5 ^" k5 o 方法论:①学会正确认识事物,掌握认识规律②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 8 D, p3 ?$ u2 ^% E/ ]) T 习总书记治国理政实例:一是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不断增强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同时强调,要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握改革脉搏,特别是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认识规律的过程,即是把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过程。二是习总书记提出新时期好干部的五条具体标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也是在认识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另外,如“三严三实”、“四有”等概念的提出,都是源于对干部成长规律的正确认知和把握。 % t+ x& D& @! {3 P: u* s2 I$ K2 y/ p 11、主次矛盾关系 0 R" P% ^# V% K7 j1 W+ J# Q " m3 ], v: C% ^0 ] { J& X 原理: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而次要矛盾则处于从属地位,不起决定作用;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要善于抓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习总书记治国理政实例:一是习总书记强调,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不能非此即彼,要辩证地看问题。要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工作重点,抓住关键环节,明确主攻方向。这些言论,都是源于对事物主次矛盾关系的深入把握。二是习总书记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定有序。体现着其社会治理思想以人为本,以体制创新为关键的重点论思维。三是习总书记在提到基层干部的压力时指出,现在基层干部的压力比较大,这也要辩证地看,如果在压力面前怨天尤人,自暴自弃,最终将一事无成;如果在压力下奋发有为,做出成绩,那就能得到组织的认可、群众的拥护。同时指出,把压力转化为动力,促进发展理念的转变、增长方式的转变、政府职能的转变,那么发展就能走出一条新路,就能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些论述生动地阐述了“主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V5 ?) ]7 d Q$ o+ c' X7 s. C. W) W 7 P" c" W V( F5 b" r1 x7 k# Q 三、例谈“四个全面”、“五个发展”蕴含的辩证思维 0 L& ] v6 E& `1 ^) K4 Q - ~) G! P- ^$ T( e; t (一)“四个全面”蕴含的辩证思维 # o8 A1 o) [: P9 d, y# l 从联系的观点看,“四个全面”之间的关系充满了辩证法。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是战略举措,全面从严治党则是推进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的根本保证。具体到每一个“全面”内部来讲,同样充满了辩证法。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处理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全面深化改革要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处理好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胆大与心细、部分与整体、局部与全局的辩证关系,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正确处理好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辩证关系,全面从严治党需要处理好“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之间的辩证关系。 + R; `; a) W. i n. B 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四个全面”是一个过程,充满了历史的辩证法。它来源于历史的探索,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是一个正在进行、正在发展的过程,是“正在进行时”;是未来憧憬,有明确的发展指向。 从矛盾的观点看,“四个全面”是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在任何工作中,没有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因此必须紧紧抓住“四个全面”这个主要矛盾。 (二)“五个发展”蕴含的辩证思维 1 u6 O7 ^0 V, d8 o2 I' |2 F . k2 ^; s5 m) p! V8 z$ A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个发展”理念,也体现出鲜明的辩证思维。其中,创新发展,强调创新思维、创新驱动,体现的是“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的发展观。协调发展,强调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融合,体现的是“既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又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的联系观。绿色发展,强调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体现的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敢于承认和揭露矛盾;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的矛盾观。开放发展,强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现的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的联系观。共享发展,强调保障基本民生,增进人民福祉,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体现的是“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的连接之中,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的联系观。 刘云山曾这样分析“五个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体现着辩证思维和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这五大发展理念,主题主旨相通、目标指向一致,统一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统一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统一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这五大发展理念,既各有侧重又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一个开辟未来发展前景的顶层设计,构成了一个系统化的逻辑体系。把握好五大发展理念,要树立全面系统的思维,掌握科学统筹的方法,一起用力贯彻落实,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 四、什么是辩证思维能力 什么是辩证思维能力?《求是》上有一篇文章这么阐述:第一个基本要求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即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第二个基本要求是“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即坚持唯物辩证法的“重点论”。第三个基本要求是“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具体到实际工作当中,既要善于把握全局又善于找准重点,既要强调全面推进又强调重点突破,做到两方面有机结合。 / , T/ s& N7 O 如果从当前形势发展需要以及领导干部岗位职责来看,领导干部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具体要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敢于担当与善于担当的关系。担当是党员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有对全局和局部的辩证考虑,善于发现问题,分析矛盾,解决问题。只有把敢于担当与善于担当结合起来,做到既坚持原则、较真碰硬,又能克难攻坚、善作善成。二是高调做事与低调做人的关系。高调做事,要求坚决破除“无过即为功”“一团和气”的习气,雷厉风行,敢做善为。低调做人,就是踏踏实实、埋头苦干,摒弃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对领导干部来说,低调做人与高调做事二者缺一不可。如果不知道如何做人,即使再有才华,也可能迷失方向、走错道路。如果不知道如何做事,那就是在其位不谋其政。三是政令畅通与联系实际的关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确保政令畅通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关键问题。既要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和规定,坚决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同时,因地制宜,求真务实,不唯书唯上,既要保证上级党委政府政令畅通,又能立足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四是实绩与潜绩的关系。显绩与潜绩都是政绩,两者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潜”是“显”的基础,“显”是“潜”的结果。但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重视做抓基础利长远的事,应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定力;另一方面,善作善成,干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不断创造出新的业绩取信于民。 8 `2 K8 P* M! y J3 g 如果从领导干部整体的能力素质角度来看,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具体要提升四个方面结合的能力:一是提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重点是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化解矛盾的能力、工作创新的能力。二是提升对上与对下相一致的能力。重点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三是提升谋划与落实相统一的能力。重点是要做到科学谋划、狠抓落实。四是提升重点与一般相契合的能力。既要集中精力抓好重点工作,又要统筹兼顾抓好一般工作。 ; f* g2 f8 q& r/ L& H. i 《一个公文写作者的学哲学用哲学之路》系列三就讲到这里,感谢大家的支持,谢谢! 6 L$ u2 a* u0 T ^& z6 |; G- h6 c 2 B1 R: V8 J1 C4 t8 E 哲学

海边听爱 发表于 2020-2-5 11:38:19

文章写得好,点评分析很透

9034296 发表于 2020-2-8 09:35:26

(解析:作者第一次到村,给人还是一种陌生感。要想拉近与村民的距离,取得信任,只有从感情入手。作者一进村就选择“支助贫困儿童”,以实实在在地帮扶,达到了拉近距离、取得信任的目标。其实,这就体现了一种抓切入点、抓突破口、抓关键、抓重点的辩证方法。)

figo7lxl 发表于 2020-2-16 22:12:13

外部因素:国家责任、市场机制、滩区环境。国家责任,就是长期以来,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这里的人民肩负着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计划经济时期,重点工业项目很少考虑在这里布局,这与东部沿海地区形成鲜明反差;市场经济以来,实行“分灶吃饭”,地方没有财力投入发展工商业。仅靠种植粮食,弱质产业,比较效益低。长期以来,政绩考核偏重于GDP和工业经济,对“落实粮食安全责任”体现不够,使得这里的干部“左右为难”、“十分尴尬”。市场机制,就是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作用,使得这里的生产要素被“抽空”。全村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常年在外务工,村内以“613899队伍”(儿童、妇女、老人)为主,发展内在活力不足。滩区环境,就是长期以来黄河流路不稳,滩区道路、水利、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投入少、欠账多,与大城市、大市场呈“半绝缘”、“半封闭”状态,村民游离于市场之外,发展的基本支撑脆弱。
页: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查看完整版本: 一个公文写作者的学哲学用哲学之路(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