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摘记 发表于 2015-11-9 08:26:22

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解读:从新常态看“十三五”规划的主要特点

<font size="3"><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宋体; line-height: 28px; text-indent: 28px;">&nbsp; &nbsp; &nbsp;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作为新常态时期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一重大战略判断,全面把握新常态的新特点新要求,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span><br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宋体; line-height: 28px; text-indent: 28px;"><br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宋体; line-height: 28px; text-indent: 28px;"><b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宋体; line-height: 28px; text-indent: 28px;">&nbsp; &nbsp;把握速度变化的特点和要求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br></b><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宋体; line-height: 28px; text-indent: 28px;">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7%的快速增长。近两年来,经济增速有所放缓,2013年增长7.7%,2014年增长7.3%,今年上半年7.0%,第三季度是6.9%。这一轮经济增速放缓既有经济下行压力大的原因,同时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反映。从“十三五”看,客观上讲,我国经济增速很难也不必再保持以往近两位数的高速增长。</span><br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宋体; line-height: 28px; text-indent: 28px;"><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宋体; line-height: 28px; text-indent: 28px;">  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已经发生变化,“十三五”期间仍追求高速增长不切实际。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初期都有过高速增长阶段,但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会慢下来。近年来,我国传统比较优势逐渐弱化,人口红利趋于消失,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放缓,能源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凸显,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大部分研究都认为,“十三五”期间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在6%~7%。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了,实际经济增速必然相应下调,否则经济运行就会绷得太紧,欲速而不达。</span><br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宋体; line-height: 28px; text-indent: 28px;"><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宋体; line-height: 28px; text-indent: 28px;">  按计划完成两个“翻番”任务,“十三五”期间不必追求过高增速。根据测算,如果今年经济增长为7%,“十三五”时期,只要经济增速保持在年均6.5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那么到2020年,就能够实现GDP和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而且,按照近年来经济增长与新增就业的关系来分析,经济增长年均7%,可以使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000万人以上,能够基本实现充分就业。我们要在确保实现两个“翻番”目标的基础上,更多致力于优化经济结构、保护生态环境、保障改善民生等,着力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span><br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宋体; line-height: 28px; text-indent: 28px;"><br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宋体; line-height: 28px; text-indent: 28px;"><b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宋体; line-height: 28px; text-indent: 28px;">&nbsp; &nbsp; 把握结构优化的特点和要求大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br></b><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宋体; line-height: 28px; text-indent: 28px;">  近两年,我国经济增速有所下降,但转型升级取得积极进展,经济结构正在加快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调整。2012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5.5%,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占比;2014年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达到51.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投资,这是近年来经济结构最突出的两大变化。但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深入推进转型长级,促进产业迈向中水平,是整个“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span><br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宋体; line-height: 28px; text-indent: 28px;"><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宋体; line-height: 28px; text-indent: 28px;">  产业结构方面,重点是加快建立优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以信息化牵引产业结构升级。全面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信息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推动产业变革和模式创新。二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通过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提升农业技术装备水平,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三是加快推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建设,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高附加值化和服务化,提升“中国制造”的质量和品牌。四是促进服务业全面发展。完善服务业发展体制和政策,通过鼓励创新、扩大开放、强化竞争,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品质,支持各类服务新模式、新业态创新发展。五是构建互联互通的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包括现代交通运输网络、现代能源储运网络、水利基础设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span><br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宋体; line-height: 28px; text-indent: 28px;"><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宋体; line-height: 28px; text-indent: 28px;">  区域结构方面,重点是努力构建协调均衡的空间发展格局。一是积极推进“三大战略”。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为引领,促进国内梯度开发和广大内陆地区开发开放,培育发展新的区域经济支撑带。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优化区域产业分工和布局,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加强生态环境联防联治。推动长江经济带创新发展,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推进沿江产业转型升级,建设流域绿色生态廊道。二是统筹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中部地区崛起,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东部地区率先转型升级,深化区域次区域互动合作,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各地区协调协同共同发展。三是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按照各地区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健全主体功能区综合配套政策体系,推动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青山秀。四是大力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坚持陆海统筹,强化海洋经略,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强化海洋综合管理和权益保护。</span><br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宋体; line-height: 28px; text-indent: 28px;"><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宋体; line-height: 28px; text-indent: 28px;">  城乡结构方面,重点是推动形成协调一体的城乡发展关系。一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以解决“三个1亿人”问题为切入点,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序发展城市群,促进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协作高效发展;把具备条件的特大镇,加快培育发展成中小城市;顺应现代城市发展新理念,建设创新城市、绿色城市、人文城市、智慧城市。二是建设美丽乡村。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化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加快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增强农村发展活力,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三是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统筹谋划城市和乡村发展建设,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span><br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宋体; line-height: 28px; text-indent: 28px;"><br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宋体; line-height: 28px; text-indent: 28px;"><b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宋体; line-height: 28px; text-indent: 28px;">&nbsp; &nbsp; 把握动力转换的特点和要求加快培育发展经济增长新动力<br></b>**** Hidden Message *****</font><p></p>

sdzqbc 发表于 2016-2-5 11:20:40

不再以GDP论英雄了,占GDP的比重达到51.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投资,这是近年来经济结构最突出的两大变化。但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深入推进转型长级,促进产业迈向中水平,是整个“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

我是晓强 发表于 2015-11-25 11:30:19

占GDP的比重达到51.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投资,这是近年来经济结构最突出的两大变化。但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深入推进转型长级,促进产业迈向中水平,是整个“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

彼岸花 发表于 2015-11-25 10:59:56

占GDP的比重达到51.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投资,这是近年来经济结构最突出的两大变化。但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深入推进转型长级,促进产业迈向中水平,是整个“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

兵镜 发表于 2015-11-10 18:57:15

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为引领,促进国内梯度开发和广大内陆地区开发开放,培育发展新的区域经济支撑带。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优化区域产业分工和布局,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

BOSS 发表于 2015-11-27 09:36:02

以解决“三个1亿人”问题为切入点,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序发展城市群,促进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协作高效发展;把具备条件的特大镇

不要说话 发表于 2015-11-25 23:03:18

展关系。一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以解决“三个1亿人”问题为切入点,加快

曾经沧海五莲 发表于 2015-11-30 10:24:27

#在这里快速回复#把握动力转换的特点和要求加快培育发展经济增长新动力

gz20050910 发表于 2015-11-19 08:42:00

把握动力转换的特点和要求加快培育发展经济增长新动力

沉默的羔羊 发表于 2016-1-3 20:46:36

增强农村发展活力,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1203385869 发表于 2015-11-24 13:16:28

三是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统筹谋划城市和乡村发展

无敌先生 发表于 2015-11-10 14:57:58

未来中国五年发展纲领性文件

草根阶层 发表于 2015-11-13 15:47:24

这篇文章值得学习,好好研究一下,确实不错

草根阶层 发表于 2015-11-13 15:51:16

这篇文章值得学习,好好研究一下,确实不错

国兴 发表于 2015-11-16 09:27:26

真正能够找准发力点才好,急需这篇文章,谢谢

黑侠 发表于 2015-11-17 16:26:41

这篇文章值得学习,好好研究一下,确实不错

猫猫咪咪呀 发表于 2015-11-19 15:48:57

写的很有深度,值得学而不思则罔斟酌

hetty7876 发表于 2015-11-20 09:32:46

把握新常态的新特点新要求,拓展新思路,实施新举措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解读:从新常态看“十三五”规划的主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