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思路
2011年工作总结2011年,全区组织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区、镇(乡)党委换届和创先争优工作有序推进,围绕年度工作目标,拉高标杆,开拓进取,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及部门自身建设取得了新的成绩,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一、坚持突出服务特色,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深化牢牢把握创先争优活动承转之年的工作要点,结合三思三创活动,突出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活动主旋律,引导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创先进、争优秀,为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注入强大动力。继续实施公开承诺履诺活动,搭建了“服务型政府百项承诺”、征地拆迁“双百”竞赛等活动平台,组织全区1212个基层党组织和21484名党员结合重大项目会战攻坚、“双强争先”等工作承诺履诺,推动了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切实抓好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创先争优,围绕提升群众满意度,各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党组织完成公开服务承诺事项3850余件,设置党员示范岗、党员优质服务窗口1345个,1560余名党员实现挂牌亮相,100个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公开接受服务评价。全面推进非公企业“发展强、党建强”争创活动,全区86家“双强争先”创建单位工作进展顺利,5家企业被评为市级“双强”党组织,逸盛石化公司党委获得省非公企业“双强百佳党组织”和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围绕纪念建党90周年开展党内先进评比表彰活动,评出49个先进基层党组织、99名优秀共产党员、2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和5名优秀外来流动党员;扎实开展“闪光言行”评比活动,9个党组织和党员言行被评为省、市“闪光言行之星”,进一步营造了比、学、赶、超先进典型的浓厚氛围。二、坚持服务科学发展,区管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牢牢把握区、镇(乡)换届和机构改革契机,不断优化班子结构,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干部、人才队伍的服务保障作用。(一)区管领导班子结构得到不断优化。通盘考虑区管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调配工作,进一步优化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组织做好区管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集中考核工作,对76家领导班子、542名领导干部开展集中考核。注重突出乡镇(街道)和区直党政部门“一把手”的选配,4次组织区委委员和区管正职进行比选,努力把统筹领导能力强、善于攻坚克难、创业实绩优秀、群众认可度高的干部选配到“一把手”岗位,全年共调整区管正职56名。结合重大项目会战攻坚、乡镇党委换届、机构改革等重点工作,不断优化区管班子结构,全年共开展6个批次的干部调配,涉及领导干部231人次,其中提拔使用82名。圆满完成全区3个乡镇党委换届工作,选举产生新一届乡镇党委委员20名、纪委委员15名,有1名大学生村官当选为乡镇党委委员。严格按照省、市委关于严肃换届纪律的要求,组织开展换届纪律承诺和违纪违规典型案例警示教育活动,发放换届宣传资料近3000份,区管领导干部和乡镇党委、纪委候选人换届纪律承诺活动覆盖率达到100%。(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推进有力。立足提高干部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探索实施“百姓满意度”考核评价工作,将与群众切实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部门及中层干部作为重点对象,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重要内容,借助第三方机构让群众全程参与干部考核评价,其结果与干部奖惩、工作改进相挂钩,在此基础上,将这一做法运用到区管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集中考核中,邀请496名“两代表一委员”和部分重点工程、重点企业负责人对区管班子进行满意度评价,其结果计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总分,进一步增加了干部考核的群众权重。加大竞争性干部选拔工作力度,首次推出8个区管副职岗位面向全区年轻干部开展选拔,推出2个团区委副书记职位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选拔,推出1个乡镇党委委员或副乡镇长职位面向大学生村官开展选拔。妥善完成机构改革干部调配工作,通过领导班子整合、干部交流、改任非领导职务等方式,进一步理顺了部门职能,优化了领导班子结构。(三)干部日常管理工作不断强化。通过加强教育培训、突出实践锻炼、夯实后备基础、强化管理监督,努力提升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能力素质。坚持扩大干部教育培训的覆盖面,全年共举办各类专题讲座23场,受训6000余人次,580余名领导干部登录北仑干部党员学习网开展自主选学,并完成162人次的市管、区管干部调训工作。坚持年轻干部在一线实践锻炼,选派8名年轻干部到全区7个重点工程项目担任工作助理,选派3批后备干部到信访局挂职,选派新一批25名调研员组成7个工作督导组对全区重点工作开展督导。坚持“从严管理监督就是关爱”的理念,完成13名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7家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调处干部信访21起,谈话提醒18人。坚持深化述职述廉制度,组织80家区直单位和街道乡镇、90名区管“一把手”向区委全委会报告上一年度工作,并接受考核评议。坚持夯实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开展新一轮正职和副职后备干部推选工作,采取组织推荐与素质测试、面试相结合的办法,推选出141名区管副职后备干部人选;采取区委委员和全体区级干部推荐、常委会讨论的办法,确定了36名近期可用的区管正职预备人选。(四)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保障,拟订了《关于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 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新一轮企业人才储备计划实施意见》等人才政策。推进企业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载体建设,目前共建立院士工作站4家、博士后工作站5家和研究生工作站7家。实施企业家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和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计划,重点推荐20名优秀企业家予以重点培养和扶植。开办宁钢工程硕士班,成为全市首家高校驻企业开设的硕士班。推荐选送10名企业技术骨干攻读政府资助工程硕士研究生。推进创新型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工作,组织2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申报国家和省“千人计划”,1人获市首届“优秀海外工程师”称号、1人获市“优秀海外留学人才奖”。完成“宁波人才科技周”北仑区域形象展示和政策环境推介咨询、海外留学人才创业行、高层次人才智力引进洽谈会等各项任务,吸引100余名高端、尖端人才达成就业意向。三、坚持夯实基层基础,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成果进一步扩大继续深化“三位一体”城乡统筹区域化党建工作,以创新的思路抓组织、机制、队伍和载体建设,实现与全局性、阶段性任务的有效对接,不断夯实全区基层党建工作的基础,拓展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发挥途径。(一)城乡统筹基层组织体系更趋完善。采取“1+N”模式创新和优化党组织设置,广泛推行“实体党委+兼职委员”的区域性党组织领导班子配备模式,实现区域党组织和党建工作的全覆盖。今年新增7个区域化管理片区,218名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各区域性党组织兼职委员。设立区委新经济与新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统筹推进两新组织领域的党建工作,抓好规模以下非公企业党组织“百日集中组建”活动,新建党组织77家,综合组建率达到38.5%。广泛推行“向日葵式”社区党建模式,以区域化管理片区为单位,创新开展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全区已有9家社会组织建立了党支部,160家社会组织建立了党小组。发挥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牵头抓总作用,顺利完成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全区201个村党组织、193个村委会、225个村经济合作社和193个村务监督委员会全部完成换届,班子成员年龄和文化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二)城乡贯通的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稳步推进。以区域化党建为抓手,着力贯通基层干部的管理、培养、激励和保障工作链。抓住基层组织集中换届工作契机,进一步加大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全年共举办村干部培训班3期,并启动“万名村干部培训”活动,组织村(社区)干部开展党性教育、政策理论、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开展学分制网上测试,着力提升基层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继续推行基层专职工作人员交叉兼职工作,今年有15名村主要干部跨村任职或跨村工作,60余名大学生工作者和社区工作者实现上挂下联。修订完善基层组织工作考核办法,建立以实绩考评、服务满意度测评和个人综合满意度评价为主要标准的量化考核体系,对村级班子和基层干部进行年度考核。组织开展模范村(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评选工作,44名基层专职工作人员被评为年度优秀,29人被评为模范。切实加大基层干部关爱力度,出台《关于进一步落实北仑区基层组织专职工作人员工资待遇的通知》,基层专职工作人员的薪酬待遇得到进一步改善。(三)基层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切实加强。组织开展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召开全区七一纪念大会,举办了纪念建党90周年理论研讨会、各界人士座谈会、庆祝建党90周年暨深入推进“创先争优”座谈会等,深化对党员的党史与党性教育,进一步增强党员的主体意识。广泛开展党内关爱活动,下拨党费130余万元对全区690余名困难党员进行走访慰问。依托区域党员志愿服务工作站,借助建党90周年、文明城市创建以及“美好家园”建设契机,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使基层党员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稳步推进远程教育工作,以35个远教区域中心站点建设为重点,整合职能部门和社会资源,引导基层党员利用远教平台开展日常自学和专题学习,围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组织拍摄了《横杨融风》等党建经验片10部,并组建基层DV摄制队伍,及时收集基层党建视频素材,进一步提高了全区党员的远教学用水平。(四)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途径不断拓展。深化“三类典型”创建活动,培育了首批52家“服务型党组织示范基地”,总结提炼了26个服务品牌,树立了40余个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党员典型。进一步健全基层党组织服务长效机制,在52个区域公共服务中心总结推广“区域化党建、社区化管理”工作经验,划分区域服务网格,完善包片负责、首问负责、代理服务等制度,整合下延服务职能30余项;结合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创先争优活动,探索推行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群众综合满意度达85.7%。推进和谐共建理事会制度化建设,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党组织提议和首议、街道乡镇基层工作分析会等制度,今年各和谐共建理事会处理各类事务7600余件,提出社会管理建议480余条,各街道乡镇协调落实各类社会问题1600余个。今年7月,成功承办“区域化党建和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研讨会,进一步总结了区域化党建与基层社会管理的北仑经验,扩大了“三位一体”模式的社会影响。(五)党代表任期制工作扎实推进。进一步拓展党代表在闭会期间的作用发挥途径,组织党代表列席区委六届八次会议、市委全委会和全市组织部长会议,并对区级班子、区管领导班子进行“百姓满意度”评价。积极拓宽党代表参与社会管理的途径,在基层推广建立党代表工作室,健全《党代表工作室建设规范》、《党代表接待党员群众职责》等制度,积极探索党内重大事项乡镇党代表票决制,并引导党代表加入和谐共建理事会、党员老娘舅等社会组织,在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指导3个乡镇顺利完成党代表换届工作,选举产生163名新一届乡镇党代表。全面启动区第七次党代会换届选举工作,划分30个选举单位,推选出285名党代表,为区第七次党代会的顺利召开奠定了坚实基础。五、坚持树立形象,不断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以提高组织工作群众满意度为主线,统筹推进“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创先争优、三思三创等活动,不断加强部门自身建设。切实加强信息宣传工作,全年被市级以上组工刊物和网站录用215条,9篇信息得到中央、省、市领导批示。注重新闻宣传的连续性和实效性,在本级以上媒体发布党建新闻1200余条,开通官方微博“北仑先锋”,营造良好的宣传舆论环境。切实做好组工信访工作,全年共受理各类信访34件(次),办理和反馈率均达到100%。召开组织工作情况通报会,向全区离退休老干部通报近5年组织工作开展情况,努力打造“阳光组工”形象。注重机关思想文化建设,组织开展“年轻干部上党课”、解放思想大讨论以及组工干部下基层活动,走访联系42家基层单位和270余名党员干部群众,征集相关意见建议30余条,并对2个结对村(社区)开展项目帮扶。继续实施“全员信访”制度,安排部中层干部和新进部机关干部到区信访局开展日常接待和挂职。开展“全员调研破难题”活动,确定9个年度调研课题,组织部机关干部调查研究解决组织工作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组工干部服务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坚持从严治部,做好部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对部门、科室和干部三个层面的廉政风险进行排查,建立了廉政风险预警机制和教育长效机制。推进办公信息化、自动化建设,依托OA系统建立完善部门“干事对账”制度,提高了部机关干部的工作效能,树立了组工干部勤政廉政的良好形象。2012年工作思路 2012年组织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组织工作科学化的新目标、新要求和区委、区政府工作大局,以巩固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为目标,以加大制度创新、完善和落实力度为主要方法,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抓好干部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与党员队伍建设和部门自身建设,全面提升组织工作服务和推动科学发展的水平,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一、以服务科学发展为根本,推动创先争优活动的长效开展按照中央对创先争优活动的整体部署,结合“三思三创”活动,继续加强活动机制建设、载体建设和目标管理,进一步巩固提升创先争优活动成果。继续深化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分类制定基层党组织服务标准,全面推进“服务型党组织示范基地”、“区域性党组织服务品牌”、“区域服务先锋”创建工作,深入开展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对标创标”行动,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推进全域城市化、保障重大项目建设、加快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等工作中的服务能力。组织开展创先争优“回头看”活动,通过领导干部点评、党组织(党员)互评、群众评议等方式,总结活动成效、查找工作不足,并在“七一”前表彰和宣传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加快建立创先争优活动长效工作机制,要求每个支部建立至少一项务实管用的长效制度。二、以提高选人用人满意度为重点,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1、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根据换届后领导班子实际,不断强化党性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和民主集中制建设。抓好党的“十八大”精神轮训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非中共和妇女干部培训班等重点班次,开设海洋经济发展、现代物流与服务业、融资租赁等符合北仑发展实际的特色培训专题,发挥好区管干部“网上学院”和干部培养锻炼“四大基地”的作用,系统提升干部的理论素养和实际工作能力。建立健全信息化网络管理、学分化考核等制度,加强干部培训的统筹管理。全面开展“领导干部创先争优示范行动”和“三服务”活动,建立健全干部结对联系基层制度,引导区管干部到基层蹲点调研、破解难题。继续深化机关中层负责人效能评价制度,加大治懒治庸力度,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的执行力。2、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创业型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机制。改进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的初始提名方式,认真执行区管正职“非定向差额预推制度”,逐步探索实施区管副职空缺岗位预告制度和多元化主体推荐方式,进一步提高干部工作的民主性。不断加大竞争性选拔工作力度,拟继续推出一批公共性、紧缺型岗位实施竞争上岗和公开选拔,坚持全程差额选拔、区级领导担任面试评委的做法,进一步提高选拔工作的公信力。制订《北仑区后备干部培养管理实施办法》,通过分类管理、内培外引等方式,切实解决部分专业后备干部结构性缺失问题,研究破解地方与垂直部门、行政与事业之间干部使用的壁垒,进一步拓宽干部的选用渠道。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建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记实制度,进一步规范用人行为。修订完善《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领导干部的实施意见》,加大干部“出”的力度,进一步提升干部队伍的效能行为。加强干部基础数据库建设,加强对干部能力素质的研究分析,建立干部选拔调配技术平台,进一步提升选人用人的科学化水平。3、切实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定期研究分析全区班子的运行情况,根据干部的阅历、特长、能力等要素,搭建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区管领导班子,不断增强班子的整体效能。注重把经过实践锻炼、善于攻坚克难的干部选拔到重点工作、重点区域和重要岗位上;突出班子选配的重点,选优配强街道、乡镇党政正职和区直单位一把手;通过竞争性选拔、体制外引进、后备干部培养和干部定向交流等多种途径,加大优秀干部的选拔使用力度,并通盘考虑年轻干部、女干部和党外干部的选拔培养。4、完善干部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实施干部绩效对账制度,通过记账、亮账、核账的方式,科学评定干部的工作绩效。推行区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评、会议评、社会评”的三评议考核制度,深化区管“一把手”向区委全委会述职制度,推进社会评议在综合性考核中的运用。完善区管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制度,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注重对干部日常动态情况的把握和研究,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予以关注提醒。重视对干部队伍的人文关怀,加强干部健康工作的管理与服务,健全干部休假、健康检查制度,关注干部的身心健康。建立完善部长谈心谈话和约谈干部制度,加强与干部的谈心沟通,帮助干部疏通思想情绪,缓解心理压力。三、以服务区域创业发展为目标,提升人才工作的统筹能力1、提升人才开发服务水平。发挥人才工作牵头抓总作用,有效整合职能部门工作力量,加强对全区人才工作的综合协调指导。建立健全基层人才服务工作机构,新建功能区域人才服务站、在街道(乡镇)增挂人才工作科牌子。筹建人力资源大厦,引进高端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推进人才中介服务高端化、专业化发展,满足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加大资金投入,新增人才发展资金额度,确保每年4600万元常数的人才发展资金用于创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宣传和普及科学人才观,召开全区人才工作大会,集中出台“1+N+X”人才政策,表彰奖励一批先进单位及个人。结合临港产业和海洋经济集聚区的特色和优势,开展“第四届人才服务宣传月”活动。2、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全面贯彻落实区“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和省“151人才工程”、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工程”等重大人才培养计划,启动区创业创新人才“5115”计划,着力引进和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骨干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争创“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基地”,制定出台《关于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实施办法》,不断完善海外引才引智网络机制。打造海外引智“一区一品”,梳理总结“维科”、“海尔施”和“贝发”引智新模式,推动企业引进一批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紧缺型“海外工程师”。组织举办“海外国际人才科技周”,开展国外智力项目洽谈合作、留学生项目签约、国外猎头公司推介引进、优秀外国专家表彰等一系列活动。3、全面打造人才工作品牌。启动规划设计“科创园”三期项目,提高吸纳和承载海外留学人才能力。依托临港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优势,联合大院大所新建一批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等创新平台,促进产学研结合和区域产业技术进步。以“宁波市大学生创业园”为依托,加大人力资源开发服务基地、大中专毕业生创业创新基地和大中专毕业生见习基地的管理考核力度,建立完善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为鼓励和支持毕业生创新创业提供平台和服务。积极引导企业加大与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通过创办研发中心、共建重点实验室等技术创新平台,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全面提升。四、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契机,切实加大城乡统筹基层组织建设力度1、深化区域化党建工作。贯彻落实全省区域化党建工作现场会精神,着力优化基层组织设置体系。进一步完善区域化党建规划,总结提炼52个已建成片区的经验做法,梳理完善各类党建模式,指导推进未建区域的扩面工作。开展区域“党群社共建”工作,发挥区域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带动区域群团、社团组织在领导力量、人才培养、工作资源、组织网络等方面实施共建,并在两新组织中探索党组织和群团组织班子成员的统筹整合。推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全覆盖,发挥区、街道(乡镇)两新工委作用,扎实开展全覆盖“百日行动”,依托社区、楼宇、行业等建立区域性党组织,完善两新组织的党组织设置模式,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2、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抓实抓好基层组织班子动态评估工作,督促各街道(乡镇)全面掌握基层组织班子基本情况、党员和后备干部培养使用情况、班子建设特点和问题,及时分析归类,制定巩固和整改措施,提升基层班子的工作水平。统筹基层干部培养,探索建立基层干部及大学生村官的挂职锻炼、跨村(社区)交流制度,提高基层干部的区域意识和工作能力。探索实行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专职工作人员“三定一统筹”、“星级动态评定”制度,提高基层干部的工作效率和能力。完善基层干部岗位资格考试制度,设置信访维稳、便民服务、支大支重等工作岗位,对基层干部进行专业化管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3、积极发展党内基层民主。强化区域党代表工作室的建设力度,组织党代表定期接待群众,主动参与民生热点难点工作调查、参与部门和基层工作的满意度测评、参与监督区管干部的任免等工作,进一步拓宽党代表参政议政渠道,打造示范工作室。按照保持党员队伍纯洁性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党员发展工作。建立党员主动发展机制,重点在群团组织、两新组织中发现培养一批优秀分子入党,进一步优化党员结构;规范党员发展程序,实施入党积极分子24小时义工制度、学分考试制度,提高党员发展质量。创新开展“开放式”党员培训教育工作,以党员需求为导向,依托区域党员服务中心建立“党员培训超市”,实施菜单式教育培训,丰富电视党课的生活化、个性化内容,提高党员群众学习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4、提高远教学用水平。结合区域化党建工作进程,推进远教区域中心站点建设,抓好对基层站点管理员的培训。继续做好“远教专场”工作,整合利用区级部门工作资源和社会各方面力量,推动远程教育与外来人口管理、信息公开、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工作的结合。围绕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电子学习室、北仑信息亭、政府信息查询点等载体,实现远程教育向公共服务的拓展。建立完善手机信息系统、党的生活栏目、党员e家和基层信息管理系统四个平台,推进基层社会信息化工作。五、以“一迎双争”为主题,不断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1、深化部门创先争优活动。围绕“迎接十八大、争当‘三服务’优秀标兵、争创‘两满意’模范部门”这一要求,组织开展“组工干部下基层”、“三服务”等活动,抓好“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的总结评比表彰工作,建立部门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系统加强组工干部能力建设,制定全年教育培训计划,着重加强组工干部的党性教育,建立健全组工干部直接联系服务党员群众机制、走访联系区管班子制度,并继续做好调研创新和组工信访等工作。坚持从严治部,深化全员岗位风险防范机制,不断提高部门党风廉政建设水平。2、做好信息宣传工作。围绕打造“阳光组工”,继续加大组工信息宣传工作力度,注重整合利用各类已有平台和新型载体扩大本地组织工作的对外影响力。改版升级北仑党建网,整合党员E家网站、“北仑先锋”微博、网上学院等平台的资源,建设网上综合平台。进一步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围绕本地创新工作策划宣传多个主题,扩大组织工作的对外影响。扎实推进以“大组工视频系统”建设为主要任务的部门信息化工作,进一步提高组织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