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一号文件 认真做好“三农”工作
●王荣福</p><p style="line-height: 150%; text-indent: 30">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工作,更加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意图。今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四中全会的重要一年,我们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深刻理解“两个趋向”的论断,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进一步加大农村改革和投入力度,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业持续增效、农民继续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br>
一、抓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农民增收。一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重点扶持一批符合区域布局、能发挥产业优势、具有一定规模和发展前景的龙头企业,努力培育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群。不断创新商业银行对龙头企业的信贷服务方式,解决企业资金紧张问题。二是加快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和“重引导、少干预、多服务”原则,鼓励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村种养大户、农业技术人员等牵头创办各种形式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多层次、多领域放手发展多种形式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优质肉牛、肉羊、粮食、笋竹、建莲、烤烟、水果、茶叶等一批高效优质农业生产基地建设。三是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要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按照市场需求,以服务城市居民生活和扩大出口为主攻方向,积极建设一批优质肉牛肉羊、笋竹、建莲、烤烟、水果等高效特色优质农业生产基地,扩大种植规模,实现农业增产增效。<br>
二、抓优势产业,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促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一是继续发展优势产业。粮食产业要通过大力推广优质高产粮食品种(组合)、“两稻两秧”,“脱毒两薯”、平衡配方施肥等增产增效实用技术,切实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林业产业要加快“生态建设、森林资源培育、山地综合开发、林产工业集群、新兴产业”五大工程的实施。畜禽产业要重点发展15个万头猪场、20个5千头猪场的规模养殖和一批生猪养殖专业户;建设出栏达百万只的肉鸡基地和25万套种鸡场10个,全市肉蛋奶总产量增长8%。果茶产业要继续加快老果园改造,加大优质水果品种的推广力度,力争全市水果产量增长6%,水果优质率达50%;优质茶产量占总量的20%左右。二是突出抓好农业特色产业。烟叶产业要继续贯彻“控制总量、提高质量、优化布局、优化结构”的烟叶工作重点,切实提高烟叶整体生产水平,全市计划种烟45.29万亩,收购烟叶105万担。肉牛产业要加快肉牛养殖基地、肉牛种源繁育、牧草种植和肉牛加工企业的发展,全市计划出栏肉牛5.7万头,种植牧草8万亩,屠宰加工肉牛3万头。笋竹产业全市计划改造低产竹林28万亩,建设3-5个现代竹业科技示范园,实现竹业总产值32.2亿元。三是着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农产品标准化进程,继续组织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和“食品放心工程”,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br>
三、抓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职业技能培训,促农民素质提高。一是加强劳动力转移服务。认真实施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农村劳动力和农业人口转移的若干意见(试行)》,建设覆盖全市的农村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网站,县、乡(镇)要成立农村劳动力转移指导服务机构,开设农村劳动力职业介绍窗口,切实加强对农民工的服务和管理。创新劳务市场对接机制,举办全市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专场招聘会,吸引市内外企业参加招聘,组织农民参加应聘。二是强化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体系,广泛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发挥中介服务机构、群团组织和专业协会在农业科技培训中的作用。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重点抓好农民工的岗前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进城务工的就业能力。全年培训农村劳动力3.5万人,其中“阳光工程”培训0.8万人。三是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门路。充分挖掘本地农业内部就业潜力,拓展当地二三产业的就业空间,通过发展种植业、养殖业、运输业、小型加工经营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向沿海或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到市外、省外、境外创业、就业。四是建立城乡平等就业制度。全面清理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改善进城农民的就业环境。<br>
四、抓项目带动战略,推进农业招商引资,促农村发展后劲增强。一是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以项目竞赛活动为抓手,突出抓好一批能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点项目,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后劲。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搞好农业招商引资工作,精心组织筹办农业、林业专场招商会,吸引更多区外客商带资金、带项目、带技术、带市场,参与农业综合开发、农产品加工和农业重点特色产业发展。二是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和优良品种、先进技术,突出抓好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的规划与建设,大力促进明台农业交流与合作,有重点地建立一批出口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加快创办一批外向型农业实体,形成水煮笋、烤鳗、鲜莲、速冻蔬菜等特色产业。加强农产品出口预警体系建设,主动应对国际技术、贸易壁垒,努力扩大农产品出口。<br>
五、抓农村工作机制创新,推进四项活动深化,促小城镇建设。一是建立健全“农业155”服务网络。健全市、县、乡、村农业“155”四级网络,完善办公条件,规范运作机制,依靠现代科技手段,为农民群众提供高效、快捷的农业科技等方面的服务。二是进一步深化“村会协作”活动。开展“农艺师进村(场)、一师一项目、一师一行动”等活动。积极探索“互惠互利、契约管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将各类农产品行业协会、各级涉农学会、广大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促进村与协会、学会与协会、协会与农户的密切协作。三是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率先发展县城区,做大做强做优城区所在镇,不断增强县城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发展县域次中心,着力推进5个县域次中心试点工作,使其朝着功能完善、经济发达、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环境优美、管理规范的小城镇方向迈进。搞好小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规划,确保小城镇建设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br>
六、抓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进粮钱丰收竞赛活动开展,促科技服务水平提高。一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充分利用国家、省级商品粮基地,国家立项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专项资金,按照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和沟、渠、路、桥、涵、闸相配套的要求,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要搞好农村水利建设,加快险病水库除险加固和水毁工程修复,推进渠系配套改造和节水灌溉,积极开展乡村供水工程建设,加快山地水利和堤防建设步伐,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二是加快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建设。通过多种形式的招商活动,推出一批有发展前景的重点项目,多渠道吸引客商到园区投资农业综合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兴办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要集中力量搞好园区的道路、水利、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要创新经营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三是继续开展粮钱丰收竞赛活动。发挥区域优势、产业优势,在32个农业科技示范片开展粮钱丰收竞赛活动。推广优质高产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发展优质烟-稻-菜、烟-稻-菌、烟-稻-鱼、烟-稻等种养模式,促进优质农产品向农业科技示范片集中,实现年亩产千斤粮、亩收入3000元的目标。四是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村级农民技术员队伍建设的意见》,加强对农民技术员的科技培训和农业职业技术资格认定工作,并从2005年起,全市每个行政村聘用一至二名农民技术员(兼任“农业155”信息员),每人每月给予一定补贴。<br>
七、抓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政策落实,促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一是要深化农村改革。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继续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机制,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提高农村社会化服务水平。二是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要继续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组织实施整村推进扶贫计划,重点帮扶32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和31个少数民族村建设,大力支持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项目开发,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特别是老区和少数民族乡村的生产、生活条件。继续实施"造福工程",对少数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的边远山区的贫困农户实施异地搬迁。三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切实维护农村社会安定稳定。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br>
(作者为三明市委农办主任)<br>
(责任编辑:黄茂升)</p> 发帖才是硬道理 象楼主这样出色的帖 无论沉到么地方 都像漆黑中的萤火虫一样 那样的鲜明 那样的出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在什么论坛上面都有人灌水 中头猫会灌水 令狐孤会灌水 连楼主你都来灌水 我开始怀疑 在这个论坛上 还有什么好人是不会灌水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