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不厌百回改—-谈谈文章修改的问题
文章不厌百回改 —谈谈文章修改的问题 潜龙 (本文已发表于《应用写作》2015年第9期)前人说,文章不厌百回改。修改是写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道重要工序。作者通过对文章进行润色和“雕饰”,使文章的思想更加严谨周密,语言的组织表达更加准确凝练。可以说,熟练掌握文章修改的方法,这是文字工作者应当具备的一项基本功。 一、修改是写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提升文章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之所以要对文章进行反复修改,我认为, 主要是基于如下几点考虑: 首先,只有通过不断修改,才能更加符合领导的意图。机关文稿如同命题作文,多为奉命之作。领导如果时间充裕,或者对这项工作有思考、有见解的话,他可能会主动与文字秘书进行沟通,交写作作意图,但是这种情形毕竟是少数。越到高层的领导,工作越是繁忙,难以抽出时间与你沟通交流,更多地要靠我们平时去搜集领导的思想和观点,从中领会他的意图。所以,领导在下达写作任务时,往往也就是定个方向,给个简单的思路,有时候甚至连基本的思路也没交代,就是一句话:要开个会议,你给我准备个讲稿,写出来后我看看再说。“再说”两字,言下之意便是写出来后如果与领导的想法有出入,那么就要按照领导的意图进行修改完善。由于机关文稿写作的被动性特征,注定了机关文稿的写作将是一个边修改、边完善的过程。如果你服务的领导风格是开拓型的,他可能会时常提出一些新的思路、新的点子,那么你起草的材料就不是一稿二稿能敲定的,需要数易其稿才行。因此,只有反复修改,才能使文稿更加符合领导的意图。 其次,只有通过不断修改,才能让文稿完美无疵。固然,历史上有很多的文人墨客,在兴头上才情勃发,一挥而就写下未经修改的原创佳作比比皆是。最典型的例子当数才华横溢、文采斐然的王勃,《新唐书·文艺传》记载:“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透过这段文字,我们不难想像当年的王勃可谓意气风发,挥毫泼墨之际,一篇旷世佳作便成。但王勃撰写《滕王阁序》毕竟属于文学创作的行为,与公文的写作不同。机关文稿所具备的权威性、指导性等特点,决定了机关文稿的起草不可能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需要征求多方意见,需要融入集体的智慧,难以有文学创作的从容自若。除了请示、通知等一些较为简单的法定公文外,其他的如党代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理论文章、经验材料、汇报材料、讲话稿等复杂文稿,大多需要反复修改,难以做到一稿通过。古人云:“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其实写作也是如此,文成于思毁于随。可以说, 优秀的文章都是作者经过反复锤炼、字斟句酌而成的, 如果没有“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着,肯定无法体会到“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成功喜悦。我们唯有精益求精,对文章进行反复的打磨修饰,对立意布局进行反复梳理,斩去冗言赘词,让词句更加精当,让文章更富有条理性和逻辑性,使之臻于完美。再次,只有通过不断修改,才能掌握机关文稿的写作规律与技巧。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实践锻炼,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人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对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有个客观、全面、准确的认识。公文写作也是如此,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执笔者通过边写边改,促成感性认识转换为理性认识,逐步掌握写作技巧与写作规律,进而提升公文写作能力。公文写作的实践表明,“改”不仅让文章越来越好,“ 改”也让起草人的写作技能越来越熟练。因此,大家务必认识文章修改的重要性,把修改文章当作是“美化”文章的一个重要环节,当成是掌握机关文稿写作规律技巧,提升写作能力的一个过程。通过不断修改文章,深化对写作技巧的认识,切实提高自身的写作本领。 与此同时,大家除了提高对修改文章重要性的认识以外,还要注意克服以下三种心理:一是敝帚自珍的心理。俗话说:“孩子是自己的好,老婆是别人的好”文章是作者辛辛苦苦创作出来的劳动成果,倾注了作者的心血,也是作者的智慧结晶。起草人对文章产生珍惜的心理实属人之常情,但是珍惜不等于敝帚自珍。要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拿出敢于自我否定的勇气,该改则改,哪怕推倒重来也要在所不惜。二是侥幸过关的心理。领导个别时候由于公务繁忙,对文稿的审核会有所放松,对你起草的材料,特别是那些应急的材料,不再“指指点点”,粗粗一看就让你一稿通过。如此情形极易让文字工作者产生一种错觉,认为领导不会像往常那么较真了,于是应付了事,企图侥幸过关。虽然,机关文稿的质量是以领导能够通过为唯一的评判标准,但实事求是地说,由于受到领导学识、才干、经历等诸多局限,这个评判标准未必就是最佳标准,只能是个“最高标准”。对此,为文者得有个清醒认识,万万不可以为领导通过了,便是大功告成,从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特别是部分基层单位的领导,有时候对机关文稿的“硬伤”问题会“视而不见”,作为执笔人,不能因为领导通过就洋洋自得,忘乎所以。三是文人相轻的心理。曾有人说过,物色一个笔杆子比物色一个县委书记还难。因为,机关文字是个难干的技术活,没有经过科学、系统、专业的训练,付出艰辛的努力,终将难以上手。一旦入门上手,甚至成为“笔杆子”之后,便成为机关里面的稀缺人才,领导对其厚爱有加,同事更是刮目相看。在此情形之下,个别人便渐渐沾上了文人相轻的陋习,恃才傲物,目中无人,对自己写的文章,哪怕有误也容不得别人点评,更遑论修改。须知尺短寸长、人无完人,玩门户之见,定将为人所不齿。正确的态度应是虚怀若谷、从善如流、取长补短,切戒刚愎自用。 二、明确文章修改的重点与内容,做到文有弊必改之 原则上说,凡是文章存在疵漏之处,均需认真审核,逐个修改。那么我们到底该从哪里下手,查找文章的毛病?大家不妨从以下八个方面进行审核把关: 一审立意关。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容不得有所过失与欠缺。在修改过程中,首先,要看看是主题是否符合领导的意图,跟作者的身份和职责是否相匹配,特别是在一个会议中,如果有两个以上领导讲话,一定要注意角色的定位和分工;其次,要看看主题是否切合实际,是否存在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现象;再次,还要看看主题的站位和角度是否准确恰当,是否有新意,文章的结构、材料、语言之间是否紧扣主题。 二审选材关。文章要做到有的放矢,言之有物,需要材料的支撑与佐证。对此,不妨看看所选用的材料与文章主题是否相关联,材料是否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别是在起草典型经验材料、工作总结等文稿时,更要注意材料的代表性、生动性和典型性;看看材料是否真实具体、充实饱满、新颖别致;是否详略得当、统筹兼顾,回顾总结时是否存在堆砌罗列、面面俱到、东拼西凑、记流水账的现象。凡有上述不足者,该删则删,该调则调,该补则补。 三审布局关。文章的结构与思路密切相关,只有思路清晰,结构才能完整、严谨、连贯、有序。看看文章的层次是否分明,文章是否凌乱不堪;文章的层次、段落是否符合形式逻辑的相关规定;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细节的处理是否合理妥当。 四审政策关。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通常以公文的形式来发布和传达,可以说,政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公文质量的重要标志。对此,我们在审核机关文稿,必须从政策层面进行审核,特别是在审核15种法定公文时,更应该注重这一点。看看文稿所引用的相关政策是否过时陈旧,政策之间是否存在冲突现象,制定的政策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是否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击中要害,发挥政策应有的效应。 五审观点关。文章能否给予受众帮助和启迪,关键在于文章是否有思想性。因此,大家在审核把关时,务必要看看文章采取措施与办法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规定;提出的对策是否切合实际、科学可行,有没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在审核法定公文,以及领导讲话、调研报告、经验材料等文稿时,这是不可忽视的一道环节。 六审表达关。公文跟文学作品完全不同,要突出思想性、政治性、针对性、指导性,措辞要讲究准确、鲜明、生动、质朴、自然、简练,尽量避免用语的歧义、造作、繁冗、虚假、含糊,做到语法和修辞合乎规范。同时,为了提升表达效果,还要注重语言的表达风格,注意改进文风,多出“短、实、新”的精品力作,杜绝粗制滥造的应景之作。 七审行文关。行文应当注重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来确定行文关系。具体审核中要把握以下几点:一要克服机关文牍主义。看看行文是否确有必要,是否存在可发可不发的现象。凡是通过口头、电话、邮件等方式沟能够解决问题的,原则上可以不发文。二要防止对个人行文。上行文一般主送上级机关,不直接送领导个人。看看是否直接将请示、报告报送领导同志个人。当然,上级领导若有特别交代,则另当别论。三要避免越级行文、多头报送。行文要符合隶属关系和职权规定,不可越级行文和多头报送。当然,特殊情况下,如发生重特大事故,可越级行文,但必须抄送被越过的部门或事后马上补报。四要坚持“一文一事”的请示规则。请示只能“一事一请”,一个请示里面不能夹带多件请示事项。同时,要避免在报告等非请示性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五要正确使用文种。看看是否出现本应使用函,却使用请示或报告的现象。看看下级单位向上级机关行文时,本应使用请示或报告,却使用决定、方案、意见。诸如此类现象,均值得大家关注。 八审格式关。党政机关的公文在拟制过程中,按照《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执行按照《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执行。卷面是否整洁、适当, 文字书写是否正确、清楚、美观, 标点符号的形状、位置和使用是否正确, 数字书写、附注格式和行款格式等方面是否规范。 三、切实掌握文章修改的方式与方法,将文章打磨成精品力作 前面谈的是文章修改该从哪里着手,接下来要谈谈如何通过问诊把脉,找准病根,发现文章的不足之处。当然,查找文章存在问题的方法很多,可谓见仁见智。依我之见,以下五种方法值得试一试:**** Hidden Message ***** 写材料的确是最难的,如何写好一篇领导满意的材料是需要考虑很多 很受启发,讲得太好了 每次文章修改都会有新的收获,好文章是改出来的,顶! 非常受益、非常不错,。 在修改中提升,在修改中蜕变! 请示只能“一事一请”,一个请示里面不能夹带多件请示事项。同时,要避免在报告等非请示性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五要正确使用文种。看看是否出现本应使用函,却使用请示或报告的现象。看看下级单位向上级机关行文时,本应使用请示或报告,却使用决定、方案、意见。诸如此类现象,均值得大家关注 改的过程也是和领导思维不断接近的过程,慢慢地,你的菜就是符合领导的口味了。 教授讲的很好,认真学习 前面谈的是文章修改该从哪里着手,接下来要谈谈如何通过问诊把脉,找准病根,发现文章的不足之处。当然,查找文章存在问题的方法很多,可谓见仁见智。依我之见,以下五种方法值得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