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森 发表于 2015-9-1 14:40:37

8月份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合集

切实把握西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民生是发展的目的,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做好西藏工作,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牢牢把握改善民生、凝聚人心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动西藏和四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改善民生与凝聚人心,互为条件,辩证统一,是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关系。既着力解决群众最关注的现实利益问题,又着力加强教育引导,增强各族群众对党和国家的向心力,把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汇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上来,西藏发展进步就有了最坚实的基础和保证。  现在,西藏和四省藏区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改善民生、凝聚人心首先就要切实加快迈向全面小康的步伐。应该清醒看到,由于特殊的自然条件,在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中,西藏和四省藏区是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必须把解决困难群众脱贫问题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最突出的任务,在补短板上用全劲、使全力。扶贫脱贫,重在精准发力,要着力找穷根、拔穷根,扎实解决导致贫困发生的关键问题,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让资金和项目进一步向农牧民倾斜、向基层倾斜、向贫困地区倾斜,多办合民意、惠民生的实事,尽快改善特困人群生活状况,提高扶贫方式实效性,致力于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  保障和改善民生,涉及群众生产生活方方面面,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比如教育,是民生之基,是灵魂工程,改变藏区面貌根本要靠教育。这就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各级各类学校课程,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努力培养爱党爱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再比如就业,是民生之本,多一个人就业,家庭就多一份收入,社会就多一分稳定。这就需要因地制宜,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吸纳就业,帮助年轻人转变就业观念,为各族群众到城镇和企业就业、经商创业提供更多帮助。  加快发展、改善民生,必须从西藏和四省藏区实际出发,不能照抄照搬、盲目攀比。青藏高原被称为“中华水塔”,生态十分脆弱,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在开发和保护、建设和吃饭的问题上,必须算大账、算长远账,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对藏区为保护生态作出的贡献,国家理所应当给予补偿,其他地区也不应攀比。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中央关心、全国支援同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发展参与度和获得感,西藏各族人民就一定能同全国人民一道,谱写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西藏篇章。《 人民日报 》( 2015年08月29日 01 版)切实把握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二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西藏稳定涉及国家稳定,西藏安全涉及国家安全。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必须放到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上来,把实现社会局势的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作为硬任务,各方面工作统筹谋划,综合发力,牢牢掌握反分裂斗争主动权。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阐明了西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西藏是特殊的边疆民族地区,也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特殊重要性,主要体现为西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对国家统一和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维护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是西藏工作的总目标,这是由国内外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决定的。总体上看,在西藏,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主要矛盾没有改变,各族人民同以达赖集团为代表的分裂势力之间的特殊矛盾也没有改变。西藏工作必须着眼着力于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核心是做好反分裂工作、维护国家安全。这项工作做好了,既能为西藏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创造有利条件,也是对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最大贡献。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做到思想上的弦绷得紧而又紧、对策上的准备细而又细、工作上的力度强而又强,坚定不移开展反分裂斗争,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实现西藏和四省藏区长治久安。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藏族占西藏人口的90%以上,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意义重大。当前西藏工作的内外环境发生了一些新变化,出现了不少新情况和新特点。这就要求广大民族地区干部做到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维护民族团结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不断提升凝聚人心、治边稳藏的本领。懂团结是大智慧,会团结是大本事。我们必须不断优化工作方法,把凝聚人心的工作做得全面深入,把治本的工作做得扎实细致;不断强化担当精神,在维护稳定时敢于触及深层次问题,善于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不断提升发展观念,充分考虑青藏高原特殊自然条件和群众风俗习惯,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生态环境保护得更好,让民族团结之花开遍雪域高原。“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牢牢把握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依法打击一切分裂祖国、破坏社会稳定的活动,我们就能够不断夯实西藏发展进步的基础,构筑起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坚实大厦。  《 人民日报 》( 2015年08月28日 01 版)牢牢把握西藏工作重要原则——一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西藏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分析了西藏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全面阐明了党的治藏方略,深入阐述了新形势下西藏工作重要原则,为全党全国把握西藏工作大局统一了思想认识,为进一步做好西藏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提出的西藏工作重要原则。这一重要原则,着眼西藏美好未来,深刻把握西藏实际,是对我们党经略西藏60多年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和概括,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是进一步推进西藏和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基本遵循。涉藏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全党全国务必深入领会这一重要原则的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切实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毫不懈怠、持之以恒地把西藏工作做得更好。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在60多年治边稳藏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党形成了符合西藏实际、行之有效的治藏方略。60多年来,我们党之所以在西藏办成5件大事,使西藏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近年来西藏工作之所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成绩,归根到底就在于坚持和贯彻了党的治藏方略。新形势下,坚持西藏工作重要原则,就是坚持党的治藏方略,就能实现西藏的繁荣发展、长治久安。西藏安定祥和、人民安居乐业,是西藏各族人民的切身利益所在,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西藏工作重要原则的精神实质,就是要确保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各族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确保生态环境良好。归根到底,为的就是稳藏安民、富民兴藏。如何依法治藏?就是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如何富民兴藏?就是要把增进各族群众福祉作为兴藏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各族群众更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如何长期建藏?就是要坚持慎重稳进方针,一切工作从长计议,一切措施具有可持续性。如何凝聚人心?就是要把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结合起来,把人心和力量凝聚到实现中国梦上来。如何夯实基础?就是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把基层组织搞强,把基础工作做实。把握了西藏工作重要原则的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结合具体实际认真贯彻,西藏工作才能开创新局面,西藏面貌才会展现新气象。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也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牢牢把握西藏工作重要原则,扎扎实实做好西藏工作,雪域高原必定更加美丽,各族人民必定更加幸福安康。  《 人民日报 》( 2015年08月27日 01 版)以协同发展引领改革大潮茫茫九脉流中国,纵横当有凌云笔。近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这一国家战略的实施,对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协同发展基础厚实,战略地位十分重要。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工作时全面阐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思想,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就是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开创转型发展新格局,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新成果。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时代的必然选择,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国家战略;不是一隅之事,而是举国大事;不是新瓶里面装旧酒,而是革故鼎新大手笔。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有系统思维,在大视野、大思路、大格局下推进。比如,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注重充分发挥三省市各自比较优势,着力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坚持“一盘棋”、增强整体性。再比如,既处理好整体规划与分步实施的关系,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明晰区域功能定位,明确基本思路和发展方向;又立足现实基础,确定分阶段任务的时间表、路线图,把控好推进的步骤、节奏和力度。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有创新观念,打破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协同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先行,加快破除行政管理、资源配置、功能布局等方面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在创新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市场一体化、支持开展先行先试、完善法规制度等方面锐意改革。协同发展,必须依靠创新驱动,以促进创新资源合理配置、开放共享、高效利用为主线,加快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新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还要有过程意识,既不能裹足不前,也不能急于求成,而要发扬钉钉子精神。“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不能搞齐步走、平面推进,必须集中优势兵力,汇聚优势资源,实现重点突破。对符合目标要求、现实急需、易于达成共识、具备条件的领域要实施率先突破。对一些带动性、互补性、融合性强的重大工程项目和具有关键作用、导向意义的重大改革举措要抓紧组织实施。对广大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大气污染、交通拥堵、公共服务等民生问题要优先扎实推进。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从顶层设计到全面实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使命光荣、任重道远。我们要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工作往细里想、往深里抓、往实里做,动员广大人民群众都参与进来、融入进来,让京津冀的协同发展成为激扬中国梦的伟大实践。  《 人民日报 》( 2015年08月24日01 版)让律师成为全面依法治国重要力量8月20日至21日,全国律师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本次会议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召开,这在我国律师事业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充分体现了律师队伍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重要作用,也有力彰显了党和国家对加强律师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律师制度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我们党高度重视律师工作,支持律师队伍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进一步明确了律师队伍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律师队伍是依法治国的一支重要力量,要求切实加强律师工作和律师队伍建设。近几年来,我国律师事业取得长足发展,队伍不断壮大、作用有效发挥、制度日趋完善。在此过程中涌现出的一大批优秀律师和优秀律师事务所,通过服务人民群众和经济发展,有力促进了全民法治观念的提升、推动着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律师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无论是加强宪法实施、提高立法质量,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还是保证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以及创新社会治理、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都需要更多律师的参与。切实保障律师执业权利,需要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律师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性,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律师队伍在全面依法治国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以法为业的律师队伍,需要从内心深处信仰法治,努力成为厉行法治的榜样。推动律师事业在新的历史机遇中蓬勃发展,首先需要各级政法机关积极主动地研究采取措施,推动司法人员和律师构建彼此尊重、平等相待,相互支持、相互监督,正当交往、良性互动的新型关系,共同促进社会主义法治文明进步。其次要充分保障律师执业权利,各级政法机关应从事关全面依法治国大局的高度,深刻认识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重要性,深入查找、解决在保障律师执业权利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律师执业创造更好环境。同时,必须加强对律师执业的规范和管理,进一步明确和强调律师在执业中的基本要求,锻造一支遵守宪法法律、忠于事实真相、严守执业纪律、坚持谨言慎行的律师队伍,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进程。每个律师都应当充分地意识到,自己有责任在国家与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我们相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大力支持,有27万多名律师、2万多家律师事务所的拼搏进取、探索实践,律师事业的明天会更美好,法治中国的未来会更光明。  《 人民日报 》( 2015年08月21日04 版)以发展成果衡量教育成效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最终目的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从严管党治党的一项重要举措,“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成效如何,归根到底要用改革发展成果来衡量,用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来检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就是落实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就要放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来推进,更好地推动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全面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我们有哪些实招?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采取了哪些行之有效的办法?攻坚期、深水区的改革,我们啃掉了哪些硬骨头,人民群众有哪些实在的获得感?处处用工作实绩来检验,以发展业绩来衡量,“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就不会跑偏走虚。当代中国正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改革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前进路上的艰与险在增多。越是这样的时候,越需要党员干部奋发有为、敢于担当,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然而,有的人叹“官不聊生”而“为官不为”,有的人不敢担当畏首畏尾、推三阻四,有的人习惯庸懒散占着位置不干事,有的人偷奸耍滑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专题教育就要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路径,以领导干部的精神状态为观照,促进各级干部把心思和精力用到干事创业上,继续焕发“蛮拼精神”。坚持两手抓、做到两促进,是我们党进行集中教育的重要方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要始终坚持围绕大局、服务大局,与做好当前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紧密结合,与完成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重点工作紧密结合,做到专题教育与日常工作有机融合、相互促进,两手抓、两不误。注重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有时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时以小带大、小中见大。学会“弹钢琴”,专题教育与日常工作就不会出现“两张皮”,而是相得益彰,获得双丰收。用专题教育的成效推动事业的全面进步,用事业发展的成果衡量专题教育的成效,关键是各级党组织强化抓专题教育的责任心。主要负责同志把责任扛在肩头,不当“甩手掌柜”,率先垂范,加强组织领导,搞好统筹协调,层层传导压力,“三严三实”就定能释放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 人民日报 》( 2015年08月10日01 版)以“两面镜子”对照不严不实“教诲是条漫长的道路,榜样是条捷径。”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中,榜样作为先进典型,既是看得见的哲理,又是最好的说服,往往具有穿透人心的力量。反面典型也同样富有生动的教育价值,能够取得深刻的教育效果。正在深入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能不能推动广大领导干部真正从思想上、政治上、作风上严起来、实起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善不善于用好先进典型和反面典型这“两面镜子”。以先进典型为标杆,可以知崇高,重在找差距。焦裕禄、谷文昌、孔繁森、杨善洲等先进典型以身载道、以行示范,深刻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与价值信念,生动彰显了“严”的精神与“实”的作风。以他们为镜,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反复照一照,能够照出自己的差距和不足,照出努力的方向和路径。以他们为标杆,不断汲取精神力量,不断提升完善自己,“三严三实”的要求方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反面典型为镜鉴,可以明底线,重在找问题。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令人震惊,让人警醒。他们从理想信念、纪律规矩、党性原则、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等方面,抛弃了为官从政的基本底线,放松了“严”与“实”的内心规约,由此逐渐滑入腐败的深渊。把他们作为反面教材,通过专题研讨剖析根源,认清危害,才能知敬畏、明底线、受警醒,进而强化问题导向,对照检查有没有突破底线、不守规矩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防微杜渐,不断净化革新。用好“两面镜子”,关键在“换位意识”。古人讲“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里的“思”与“内自省”,用今天百姓的话来讲,就是把自己摆进去,富有“换位意识”。面对“两面镜子”,如果秉持“他是他、我是我”的态度,缺乏自我审视,不作换位思考,再深刻的典型也会失去应有的力量。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和工作摆进去、把思想摆进去,思想和灵魂就会受到深刻触动,就有改变的行动自觉。用好“两面镜子”,根本在立行立改。“为者常成,行者常至”。面对先进典型仅是“思其贤”,面对反面典型光是“内自省”,而不能见诸行动,结果仍然等于零。意识到反面典型的违纪违法始于失规失范,就要严守纪律和规矩,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防止“白袍点墨”、一念之差。对照一些腐败分子胆大妄为、为所欲为的恶果,就要从心灵深处敬畏组织、敬畏群众、敬畏权力、敬畏责任。这种立行立改、用行动说话的作风,正是“三严三实”精神的要义所在,也是对“三严三实”要求最有力的响应。  《 人民日报 》( 2015年08月07日01 版)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从本质上说,任何教育都是为了改造主观世界,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思想上的关口是最重要的闸门,思想“闸门”不紧,行为做派就会“漏风”。反过来讲,思想上的返璞归真,党性上的固本培元,可以激发起行动上勘误纠错、踏实奋行的自觉。当前,“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正在持续走向深入。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强调思想引领,用好思想建党这个传家宝。中央强调,专题教育不分批次、不划阶段、不设环节,不是一次活动。这一方面说明,专题教育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基础上,融入领导干部经常性教育的一次探索实践。另一方面也表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学习教育一刻都不能松,要不断在学习教育上下足功夫、花足力气,切实把严和实的要求树立起来、贯彻下去。思想是本,行动是形,本正则形立。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关键是要把深化学习教育摆在首位,尤其是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放在首位、贯穿始终,认真领会核心要义,掌握精神实质,把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拧紧思想上的“总开关”,做真抓实干的模范。对“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在今年4月2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专题教育方案时,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最近一段时间,在浙江、贵州、吉林等地视察以及多次重要会议、多个重要场合,总书记又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深入开展专题教育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深刻领会、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就要做到“五个深刻认识”。深刻认识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重大意义,将其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思想上高度重视,责任上强化落实,工作上扎实推进。深刻认识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的本质要求,做政治的明白人、发展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班子的带头人,努力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干部。深刻认识运用正反典型深化专题教育的重要方法,以先进典型为标杆、以反面典型为镜鉴,提高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刻认识解决“不严不实”问题的重要任务,着重突出问题导向,贯彻从严要求,既巩固和扩大从严治党成果,又有效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新问题。深刻认识专题教育促进改革发展各项任务落实的根本目的,坚持把“三严三实”要求贯穿改革全过程,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干家,在推动改革发展上有更大的担当,展现更大的作为。人们常说,不要忘了为什么而出发。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不改初心、不忘初衷,时刻把握“三严三实”的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不断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我们就能以作风之精进、工作之实绩,焕发党风政风新气象。三严三实,精准发力转作风——三论做好当前经济工作中国经济上半年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下一步怎么干?必须加快转变作风,更加注重按“三严三实”要求做好经济工作。这是我们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有效破解经济工作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走出一条发展新路的重要保证。过去我们取得的巨大成就,是靠广大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干出来的。新常态下,经济运行中“两难”问题增多,长期问题与短期矛盾相互交织,结构性因素与周期性因素相互作用,我们面临速度焦虑、转型阵痛、动力拉锯等困扰。有矛盾有风险本身并不可怕,关键要有化解矛盾和排除风险的决心和办法,不能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束手无策、无所作为。全党正在进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教育成效必须体现在经济工作中。千难万难,只要重视就不难;大路小路,只有行动才有出路。按“三严三实”要求抓经济,就是要从严上要求、向实处着力,知实情、出实招、求实效,扎扎实实把事情办好。按“三严三实”要求抓经济,必须头脑清醒,求真务实。要精准分析和深入判断经济发展趋向、基本特征和各方面影响,深入研究在注重质量和效益前提下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举措和办法,多从内因着眼、着手、着力,找准真问题、真难点、真症结,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要沉下身子,深入基层,认真调查研究,从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出发,从群众中吸取智慧,在实践中寻找办法,创造性开展工作,让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形成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按“三严三实”要求抓经济,必须提高政策质量和可操作性。转型升级、破旧立新、防范风险,都要脚踏实地、精准发力,容不得半点“假大空”,要不得粗放浮躁的作风。一项政策好不好,要看是否切实管用。提高政策质量,一要注意分类指导,增强政策的针对性,不能一个药方治百病。二要便于理解,具有可操作性。制定政策多些换位思考,多站在执行者、实施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三要多些小而实的政策措施,积小胜为大胜,贵在取得实效。按“三严三实”要求抓经济,必须增强政策措施的落地能力。千条万条,不抓落实都是白条;这政策那政策,没有落地都是一纸空文。经济工作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就与落实不力有关。有些政策措施已经出台,但执行不力;有的审批权限放下去了,但下面接不住、管不好;有的简政放权措施,存在明放暗不放现象;有的改革举措出台后,配套政策跟不上,群众难有获得感。各地区各部门必须不折不扣抓落实,确保各项政策落地生根。尤其对有利于创业就业、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措施,必须抓紧落实到位。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任务艰巨繁重。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按照“三严三实”要求,振奋精神,真抓实干,以新作为引领新常态,实现“十二五”圆满收官,为明年和“十三五”期间发展打好基础。上下同心、群策群力,中国经济一定向好。  《 人民日报 》( 2015年08月05日01 版)巩固基础,破解难题靠发展——二论做好当前经济工作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真正把功夫下在巩固基础、增强底气上,是我们主动适应新常态、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方法论。基础牢,全局稳;底气足,信心增。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经济增长仍处在合理区间,同时,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一些企业经营困难,新动力不足和旧动力减弱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经济回稳的基础还需进一步巩固,稳中求进仍要付出很大努力。千难万难,找对办法就不难。越是在爬坡过坎的关口,越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发展的办法解难题,遵循发展规律,打基础、增底气,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抓在手上。巩固基础,就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新常态下,发展仍然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归根到底要靠发展。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做到发展意识不淡化、发展干劲不懈怠、发展势头不减弱。我们不是不要GDP,而是要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GDP,这是“发展是硬道理”战略思想的内在要求。目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根源恰恰在于盲目追求速度的旧思维、老路径。只有顺应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握好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让改革提供持续发展的内驱力,让创新成为点燃发展的新引擎,努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后劲更足的发展新路,才能有效破解经济工作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巩固基础,就要坚持发展实体经济。发展最坚实的基础,在强大的实体经济。企业好,经济就好,政府有税收、居民有就业、金融有依托、社会有保障。必须把发展实体经济和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作为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的出发点,这是中央政治局研究上半年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做出的重大论断。无论是发展政策还是改革举措,都要着眼于让企业家提振信心、放开手脚、大胆创新,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活力,努力培育出更多创新能力强、品牌价值高、市场前景好的优秀企业,促进实体经济不断壮大,打牢我国经济的微观基础。巩固基础,就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的主体是人,发展的目的是人,抓民生就是抓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保障民生建设资金投入,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问题,保障民生链正常运转。要积极引导民生需求,稳定和逐步扩大消费,支持相关服务行业加快发展,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使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有效对接、相得益彰。要高度重视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格外关注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雪中送炭办好实事,解决难题取信于民,让全体人民生活更美好、有更多获得感。人民群众的共享、支持和参与,是推进发展最广泛最深厚的社会根基。保持定力,转型升级不动摇——一论做好当前经济工作中国经济又到了盘点上半年、部署下半年的“中场时刻”。既要保持战略定力,持之以恒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又要树立危机应对和风险管控意识,及时发现和果断处理可能发生的各类矛盾和风险。这是我们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科学把握定与变、稳与进的辩证关系,努力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原则,对于推动中国经济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具有重要意义。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符合预期,主要指标有所回升,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农业形势持续向好,发展活力得到增强,经济运行总体是好的,但也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尤其需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保持战略定力,定在哪里?定在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上。稳,就是宏观政策要“稳”字当头,不搞强刺激;发展局面要基本平稳,守住风险底线。进,不是追求高增长,而是追求提质增效,追求结构优化。定力是一种洞察力,来自对形势的科学判断。经济增速回落,有外部需求收缩、内部“三期叠加”多种矛盾聚合的因素,也有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因素。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换挡是经济规律使然,并且7%的速度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仍然名列前茅,创造的实际增量是前些年两位数增长也比不了的。更重要的是,单纯的经济增速不能反映经济全貌,难以从中看出效益是好是坏、环境是优是劣、物价是高是低、就业是多是少。当前,我国就业好于预期,经济金融风险总体可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逐步深化,新亮点破茧而出,新动能蓄积力量,经济形势总体向好。我们不必纠结于GDP数字的些许起落,而应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定力是一种意志力,来自对发展的长远考虑。搞强刺激、踩大油门,只会让经济在短期内“兴奋”,缺乏持久活力,还可能留下产能过剩、债务风险积聚等“后遗症”,损害的是转方式、调结构等中长期发展战略。定力也是一种自信力,来自对经济基本面的深刻认识。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不小,但并未出现也不可能出现断崖式滑落。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我们有世界最高的居民储蓄率和最大的宏观经济政策空间,制度优势明显,只要把握好,出不了大问题。保持定力就要排除干扰、攻坚克难,坚持转型升级不动摇。转方式、调结构是新常态更本质的特征。结构调整等不得、熬不起,必须有长远眼光,有久久为功的耐力,不为速度的一时波动而改变初衷、目标和方向,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当然,定力不等于固步自封。要因时而变,随事而制,及时预调微调,高度重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高度重视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把困难和挑战估计得充分一些,把防范措施做得周密一些,促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综合平衡。只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就一定能实现全年发展预期目标,为“十二五”圆满收官、“十三五”顺利开局奠定良好基础。  《 人民日报 》( 2015年08月03日01 版)新的约定 新的出发奥林匹克再一次选择了北京,与东方文明古都写下新的约定。7月3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上,北京获得2022年冬季奥运会举办权,成为奥运史上第一座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将迎来冬季奥运会的城市,长城内外再度欢腾。2008年,北京为世界奉献了一场无与伦比的盛会,辉煌永载史册。如今,北京携手张家口,又踏上了一场充满激情与魅力的冰雪之约。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到2014年南京青奥会,再到获得冬奥会举办权,新世纪以来,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相伴而行,推动着不同底色的文明彼此互动、深度交融,散发出熠熠夺目的光彩。冬奥会花落北京,我们感谢国际奥委会的信任与支持,也再度向世界许下庄严承诺。作为曾经的奥运城市,充分利用好北京奥运会场馆资源和人文财富,为世界奉献一届不同凡响的冬奥会,为奥林匹克运动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为我们正在推进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增添动力,北京冬奥会洋溢着鲜明的时代气息,必将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北京联合张家口举办冬奥会,将推动奥林匹克精神在我国更广泛传播,全面拓展体育的多元社会功能。冰雪运动在我国有着广阔的时空承载,通过举办冬奥会,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使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增进健康、振奋精神、愉悦生活,这将是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巨大贡献,同时也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冬季运动竞技水平。举办2022年冬奥会,我们满怀期待。“以运动员为中心、可持续发展、节俭办赛”,北京在申办冬奥会期间提出的三大理念与国际奥委会《2020议程》高度契合,同频共振,得到了广泛赞许,代表着未来的方向。将举办冬奥会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中,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建设等融汇为一张蓝图,促进奥林匹克运动与城市发展良性互动,新的使命摆在我们的面前。这将不仅是一次体坛盛会,更是一个惠及千家万户、推动文明进步的广阔平台,一个创造更加优良的体育运动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的历史机遇。举办2022年冬奥会,我们满怀信心。这信心来自繁荣稳定的经济社会环境,来自13亿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热爱和向往,来自北京和张家口所具备的综合条件以及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我们坚信,北京冬奥会将再度奏响奥林匹克和平、友谊、进步的动人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彩助力。欢庆胜利之际,我们也要向竞争对手阿拉木图市表达由衷的敬意,他们对奥林匹克运动的不懈追求值得尊重。奥林匹克运动的未来,需要所有参与者共同托举。我们期待着2022年,奥林匹克运动在古老的长城和独具东方特色的春节文化中焕发新的光彩。不同信仰、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们欢聚一堂,共享奥林匹克带来的激情、快乐与福祉。让我们从现在出发,共同铺展开一段全新的奥林匹克传奇。从严治军锻造钢铁长城党内不能有腐败分子的藏身之地,军队是拿枪杆子的,更不能有腐败分子的藏身之地。“八一”前夕,党中央严肃查处郭伯雄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犯罪问题,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对于纯正部队风气、凝聚强军力量、锻造钢铁长城有着重要意义。治军之道,得之于严,失之于松。严则所向披靡,松则溃不成军。建军88年来,人民军队以严密的组织、严肃的纪律、严明的作风著称于世。革命战争年代,“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锻造了守纪如铁、坚强如钢的人民军队;和平建设时期,“五统四性”“三大条令”有力推动了部队正规化建设。无论时代怎么发展、环境怎么变化、军队的使命任务怎样拓展,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基本准则决不能变,这是人民军队始终保持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形成强大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法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作为建军治军的基本方略,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纳入依法治国总体布局。全军上下密织监督之网,不给出轨越界留“暗门”、开“天窗”,决不允许站在制度“笼子”之外搞特殊,拒腐防变越抓越紧,执纪监督越来越严,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剑之所指,钢铁长城的基石更加坚实,强军兴军的正能量不断汇聚。厉行法治、严肃军纪是治军带兵的铁律,也是建设强大军队的基本遵循。查处徐才厚、郭伯雄等军中腐败分子,再次表明,依法治军没有禁区,从严治军没有例外。全军要以徐才厚、郭伯雄案件为反面教材开展警示教育,从思想、政治、组织、作风上彻底肃清其恶劣影响,使各级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切实引以为戒。人民军队始终是党和人民信赖的队伍。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人民军队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卫人民安定生活作出了重大贡献。徐才厚、郭伯雄等贪腐分子给军队抹了黑,但人民军队的本色不变,腐败分子根本代表不了忠诚勇敢、无私奉献的广大官兵,清除他们只会让人民军队建设发展的步伐更加铿锵有力。各地区各部门要一如既往关心和支持军队建设改革,维护和促进军政军民团结,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坚强保障。建军节前夕,习近平主席在视察部队时强调:“要坚持严字当头,在从严管理、依法带兵上下功夫。严才能正纲纪,严才能肃军威,严才能出战斗力。”全军官兵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决策部署上来,坚持思想领先,坚持练兵备战,坚持严字当头,坚持以身作则,继承发扬党和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永葆人民军队政治本色,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强军兴军,为党和人民建立新功勋。  《 人民日报 》( 2015年08月01日01 版)

龙迷 发表于 2015-9-5 15:27:51

抽时间认真研读一些人民日报的有关评论文章,并从中注意学习借鉴这些文章的撰写方法,坚持日久必能提高个人的写作水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8月份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