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城市社区党组织队伍建设“年轻化”难题
党的十八大对基层党组织提出了“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要求。2014年5月,中央又专门下发《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就具体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实现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目标,必须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党员干部队伍。然而,目前广大基层党组织的队伍建设却存在不少问题,在很多方面尚不足以满足社会发展要求。城市社区党组织队伍建设的“年轻化”问题就是突出问题之一,对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挑战。“青黄不接”的队伍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首先要解决“谁来服务”的问题。然而,现在许多社区党组织的现状却是队伍建设“青黄不接”,工作开展“有心无力,服务乏人”。
现有队伍老化问题较为明显。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始于1990年代末期。从那时起,国有企业下岗中层干部和机关事业单位分流人员一直是社区党建“从无到有”的骨干力量。但是,这支队伍现在已经逐渐进入退休年龄,客观原因促使他们正在大量退出社区党建队伍,不可能继续成为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骨干力量。此外,视野、能力和知识结构的不足也使他们中的多数人不足以适应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和信息化时代的新要求。
“新鲜血液”补充不足。不论是队伍老化的客观现实,还是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发展需求,都需要建设一支年轻化、高学历的骨干队伍。不容乐观的事实却是社区党组织很难吸引到它迫切需要的年轻人。以我们在北京的调查为例,近年来我们走访过北京多个区县的数十个社区,每个社区党支部一般至多有一名四十岁以下成员,有的党支部甚至一个都没有,几近于“老年协会”。同时,年轻成员的流动性也非常大,干个一年半载就跳槽的情况比较常见。在这种情况下,年轻成员不要说成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骨干力量,就连全面了解日常工作都存在困难。
显而易见,这样一支队伍应付社区党建日常事务就已十分不易,完成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高要求就更难实现,这是多地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处于“规划很美,实施不易”“说得多、做得少”困境中的关键原因。
队伍建设“年轻化”难在哪
待遇偏低是社区党组织吸引不来年轻人的主要原因。从我们的调研看,目前全国多数地区社区党组织成员的津贴或工资在1000~2000元之间。即使是在经济发达的北京等地,社区党组织书记的津贴或工资最多也只略高于3000元。对老一代社区党务工作者来说,他们大多另有离岗补助或退休金,养家压力不大,所以还能接受这一津贴水平。但对年轻人来说,生活压力大,再没有其他收入,这一工资水平较难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为了达到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高要求,全国多地在招募年轻社区党务工作者时都要求具有本科学历,这一工资水平显然不符合本科学历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真实价值。
社会组织蓬勃发展的竞争效应。近年来,中央十分重视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出台了一系列的帮扶政策措施,促进了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社会组织的发展成效有力证伪了“年轻人不热心社区事务”论断,但却对社区党组织的队伍建设产生了意外竞争效应。具体来说,目前许多城市社区都存在主要由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资金支持的社会组织,它们的工作人员来源与社区党组织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而在人员招募上存在竞争。第一,社会组织工作人员(非志愿者)工资至少不低于甚至显著高于同等学历水平的社区党务工作者。第二,社区党务工作者存在明显的“职业天花板”,没有上升通道。社会组织工作人员却有一定的潜在上升可能。第三,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要求、强度和压力又远非社会组织所能比拟。社会组织主要是干‘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工作,干得好了是锦上添花,干得不好,居民、政府和社会舆论也不会苛责。而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不仅要干‘你好我好大家好’事,还要干很多“麻烦人”甚至是“得罪人”的工作,承受方方面面的压力。显而易见,在这种情况下,社区党组织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要弱于社会组织。
党员发展名额限制导致的内部“造血”功能不足。社区服务型党组织队伍的“年轻化”建设,既可以靠外部招募,也要有内部“造血”机制,即把社区内有入党意愿、热心公共事务,乐于服务群众的居民培养成党员,将他们安排到更重要的、能更好发挥他们作用的兼职或专职党务岗位上去。从调研情况看,绝大多数社区党支部从来没有过党员发展名额,也就不可能将辖区内新生力量吸纳到党组织中,堵塞了社区党组织的内部“造血”机制。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
提高社区党务工作者待遇。《意见》中指出:“按照有关规定全面落实基层党组织书记、专职党务工作者报酬待遇和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待遇……使他们工作有待遇、干好有发展、退后有保障。”总的来说,从农村干部和社会组织都能获得足够的财政资金支持来看,目前基层党务工作者收入偏低根本上不是一个财政问题,而是一个认识问题。即我们如何看待城市社区的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在一段时间内,社区党建工作在理论上被视作是少数热心党员兼职从事的简单事务,工作内容少,要求不高,因而只需要支付较少的津贴即可。这在很大程度上也确实符合以前的现实。然而,现在中央提出了“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要求,工作强度和难度随之大幅上升,就要有一定数量的高学历、年轻化的专职党务工作者才能胜任,也就需要给他们提供合理的工资待遇,而非兼职的津贴补助。
拓展年轻党务工作者的发展空间。与老一代党务工作者不同,年轻的党务工作者还需要职业发展,但在目前的情况下,他们的成长空间很狭小。今后,应进一步拓展优秀社区党务工作者通过定向招考、公开选拔等途径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的途径,确保“干好有发展”,才能让他们工作更安心、更有动力。
畅通社区党组织内部造血机制。笔者建议,可以通过各地市区组织部门统筹拿出一部分党员发展名额,通过考核,有针对性地将这些名额以奖励的形式划拨给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开展较好的街道;由街道党工委将名额分配给工作实效好、有实际需要的社区,由它们按照严格的组织程序发展党员,为自己制造“新鲜血液”。作者:强舸 来源:学习时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