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列区培育机械产业集群的调查报告
陈官钳柯鸿斌</p><p style="line-height: 150%; text-indent: 30">一、梅列区机械行业发展现状<br>
1、产业规模迅速扩张。目前,我区从事机械及金属制品加工的规模以上企业有11家,总资产约1.1亿元,2004年预计产值可达2.5亿元,占到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0%以上;同时,具备较大生产能力的规模以下机械加工企业有30多家,产值规模约在1亿元左右,整个机械行业年加工能力可超过3亿元。规模以上机械企业从业人员近千人,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就业总人数的1/3。<br>
2、空间布局日趋合理。瑞云工业园区已形成了“一园四区”格局,其中以机械加工业为主的高源工业区规划占地1平方公里,已开发土地600亩,引进雄鹰机械、庆龙设备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科技含量的机械企业7家。同时,一些原先在园外办厂的企业,因看好园区日益显现的集群效应和逐步完善的基础设施,纷纷向工业园区集中,机械企业“散乱”的布局有所改观。<br>
3、技术水平逐步增强。在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全区机械工业的纷纷加大技改力度,企业的装备水平不断提高。2003年,全行业用于技术改造和更新设备的投资达4600万元,年可增产值 1亿元。<br>
4、强势产品崭露头角。近年来,全区机械行业形成了一批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如,荣王齿轮的汽车变速箱系列产品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占有60—70%的市场份额;多维刀具产品行销国内28个省、市、自治区,远销海外10多个国家,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占据50%的市场份额,占全省80%的市场份额,并拥有自己的数控加工中心和真空热处理中心,在国内同行业中属先进水平。<br>
5、配套能力持续提升。我区现有的机械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以配套产品为主,约占总产值的70%—80%,如:为三钢生产轧钢轧辊;为齿轮箱公司生产齿轮、齿轴、花键轴;为三重公司配套生产工程机械配件等。也有少部分企业为市外企业配套,如荣王集团为东风汽车配套的卡车变速箱,有的企业也生产一些小型的轧钢机、破碎机、减速箱、选果机等,非配套产品的产值比例不大。<br>
二、以集群眼光重新审视梅列机械行业的不足<br>
总体来说,目前梅列机械行业仍处于集群发展的初级阶段。<br>
1、规模总量仍小,管理经营较粗放。我区的机械产业集群属于低成本型,进入壁垒低,集群中的企业规模偏小,缺乏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2003年规模以上机械企业的平均产值只有910万元,其中产值最高的仅为3000万元,规模效应十分有限。缺少真正的企业家,许多企业家族式的管理方法,难以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并且没有自己的发展战略,企业的投资和扩张缺乏理性,企业短期行为较为普遍。<br>
2、技术能力薄弱,产品档次偏低。企业技术装备比较落后,使用较先进的数控机床进行生产的企业很少,所生产的产品大多为初级配套产品,而配套对象企业所需的“专、精、特”等高端配套产品却无法生产。缺少主导产品和打得响的品牌,更没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除荣王等少数企业外,产品没有自己的品牌。尤其没有一个企业生产终端产品,集群的辐射面和带动能力十分有限。<br>
3、协作关系不强,产业链条较松散。虽然我区机械产业的发展得益于为辖区内三钢、三重、三齿等大中型冶金、机械企业做配套,但是如此也形成了产业链短、产品比较单一,配套企业间联系不紧密、“产品——原料”相关性差、合作意识不强的弊病。目前,整个机械产业格局呈现“星”型辐射状,而非产业集群所要求的“网络”状。<br>
4、专业市场不发达,支持体系不健全。原材料供应线长、价高,如,三明市区虽然号称全省的重工业基地,却没有一家实力较强的工业用钢材生产企业,不少机械企业须从上海等地购入生产用钢。同时,中介机构不完善、物流体系不健全、人才培训机制欠缺、专业化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不够发达等因素,导致我区尚未形成与机械产业集群互动发展的社会化支持体系。<br>
三、培育梅列区机械产业集群的思路和措施<br>
培育梅列区机械产业集群必须坚持“两手抓”,既要遵循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又要正确发挥政府的调控职能,用“看得见的手”引导扶持集群健康发展。力争到2008年全区机械行业的总体规模达到5亿元,培育规模以上机械企业20家,产值达到5000万元以上的大企业集团3家,初步形成具有“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经营、市场化联动、社会化协作”特征的机械产业群。<br>
1、编制集群规划,加强政策引导。目前,我区的机械产业集群发展在认真研究宏观产业政策的基础上,精心制定发展规划。建议邀请有关专家、相关部门、业主对整个市区机械行业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在此基础上编制我区机械行业集群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发展纲要,并制定相应的配套优惠政策,包括税收优惠、地价优惠、电价优惠、差别利率等等。<br>
2、构建园区“洼地”,促进要素整合。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的工业园区是集群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载体。要将园区发展规划和集群发展规划有机衔接,充分满足机械产业集群发展所需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要求以及市场、物流、信息、中介、培训、排污等设施配套的要求,提升园区专业化功能。在园区招商引资方面,要提高对“产业链招商”和“以商招商”这两种招商方式的重视程度,加大优惠政策的落实力度,提高对企业的服务质量,在入园的企业中形成良好的口碑,形成“引进一个,带来一批,做强一链”的连锁反应,要积极构建专业市场,推广“企业办市场、市场企业化”的新模式,实行“先放开后完善,先发展后规范,先扶持后收益”的政策,依托中心城区和铁路沿线物流优势,动员现有企业或引进新的物流企业开发经营一批规模较大的原辅材料批发市场。建议在三明火车东站附近建立工业用钢、棒材等的批发市场,同时,抓住建设汽车城的契机,吸引一批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和汽车配件经销企业来我区投资兴业。<br>
3、扶持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龙头企业是产业集群的内部核心,是整个集群稳步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区已经形成了一批较具规模实力、发展前景看好的机械骨干企业,要加大扶持力度,使之成为具有强劲带动力的龙头。要充分发挥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从延伸产业链入手,培育一批生产关联、市场关联、技术关联、采购关联以及财务、法律、人力、资本等基础性关联的相关企业。引导社会资源向骨干企业集聚,使之在招商引资、技术创新、打造品牌和市场营销中发挥骨干作用。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对创品牌的奖励金额,激发企业争创省、市乃至国家级优秀品牌的热情。要特别重视培育终端产品,逐步实现由零配件加工向部件、整机生产的转变,推进产业链向深度和广度方向延伸。提高项目工作的针对性,以项目为载体,实现产业链的上下延伸。<br>
4、促进分工协作,强化产业链。产业集群的最大优势在于协作。继续坚持依托发展之路,加强与辖区大中型企业的沟通与协作,引导企业对接配套。要加强配套企业之间的沟通,及时了解相互的需求,在配套投资上细化分工,各有侧重,避免重复投资;在加工能力上互相调剂;在技术上相互借鉴提高。要注重保证产业链的完整性,积极弥补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填补产业链的缺失环节,创造集群内各个企业和组织机构互补共存、合作竞争的良好氛围。<br>
5、搭建服务平台,完善支撑体系。完善的社会化支撑体系是集群发展的重要平台。一是技术服务。加快对现有的企业技术装备进行“数显化”改造,加装数显装置;加快产品开发力度,鼓励企业通过委托设计、来图加工、来样加工等各种方式加快产品更新速度。建议依托荣王集团现有的技术研发中心,由政府牵头协调,企业自愿加入,在全区建立统一的研究开发中心。同时要发挥瑞新机械、天工铸业等从大厂衍生企业的技术优势,为我区机械产业集群发展服务。二是融资服务。坚持多策并举、多种形式并进的方针,促进银企的协作,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尤其要进一步发挥区担保公司的作用,努力完善中小企业信用征集和评价体系,降低担保公司的金融风险;进一步动员社会力量注资担保公司,扩充资本规模,扩大担保额度,增强服务企业的能力;积极支持产权明晰、资产质量高的民营企业组建担保联合体,开展联合担保,进一步拓展融资平台。三是行会服务。应尽快成立我区机械行业协会,使行会在理顺集群企业关系,发挥中介服务功能,降低企业管理成本、交易成本和公共成本,协调企业共同行动等方面大有作为。四是人力资源服务。 广开门路引进人才,采取高薪聘请、提供项目、提供研发经费、技术入股等灵活的方式,引进我区机械企业所需的各个层次和专业的人才。想方设法培育人才,充分利用三明学院等本地院校、科研机构和培训基地的力量,针对企业经营者、科技研发人员、一线工人等不同层次人员,分别开展培训工作。真心诚意发展人才,营造有利于人才创业和发展的良好环境,制定人才脱颖而出和持续发展的激励机制,形成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人才的良性循环运作机制。<br>
(作者单位:中共梅列区委办公室)<br>
责任编辑:陈 锋</p> 版主 我不乱灌水很久了 不可否认我等级很低 可是我很能顶 而且永远不会灌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