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交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XX交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中共XX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XX作为西部内陆腹地的欠发达地区,落后的交通一直是制约发展的主要“瓶颈”。“十五”末,全市油路(水泥路)覆盖面仅1/5,49个乡镇有26个不通油路,等级路里程居全南充倒数第一位。通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XX的交通状况发生了历史性巨变,由南充市倒数第一跃居前茅,彻底改变了落后面貌,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一、XX两年来交通建设的主要成效与经验2007年以来,XX市累计完成投资6亿多元,建成通乡油路(水泥路)近400公里、通村油路(水泥路)150公里、通村泥结碎石路1000多公里,建设总里程达到“十五”期间的10倍,提前三年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泥结碎石路”目标。我们在两年多的交通建设实践中,创造和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第一,科学决策是根本前提。市委、政府将交通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思路重点体现,确立了“农村经济突出公路建设”的工作思路,以最高决策形式突出了公路建设的战略地位;二是财政重点支持,市财政连续两年新增资金1500万元以上,对交通建设进行专项补贴;三是目标重点考核,提出 “大镇一年不少于20公里、小乡一年不少于10公里”的基本要求,提高公路建设在年度目标考核中所占的比重。四是提干重点参考,将公路建设绩效作为乡镇干部职务晋升、岗位交流的重要依据。第二,抢抓机遇是重要支撑。抢抓“十一五”全省公路大发展、扩权强县试点、灾后恢复重建等重大机遇,努力抓好项目编制、申报和争取工作,阆仪路、阆升路、阆定路及国、省道重建等一大批交通项目成功挤进了全国、全省项目计划盘子,近几年共争取交通项目资金4亿多元,有效解决了投入问题。第三,依靠群众是强大动力。充分运用“五权”模式,发动群众参与公路建设。一是紧紧依靠群众解决投入问题,全市群众自愿筹(折)资累计达1.5亿元,无一例因筹资修路而导致信访的事件发生。二是紧紧依靠群众解决建设问题,创造出“土地自调、资金自筹、林木自移、矛盾自消、工程自管”的“五自”经验。三是紧紧依靠群众解决养护问题,大力推行“等级公路专业养,农村公路农民管”的“专群结合、分级负责”养护机制,探索建立了以集体养护为主的“水观模式”和以分线承包养护为主的“福星模式”。第四,干部廉洁是可靠保障。深刻吸取302线XX段建设27名科级干部“倒下”的惨痛教训,响亮提出“质量是工程的生命,廉洁是干部的生命,要用干部的廉洁来确保工程的质量”的要求,建立健全工程材料、工序、质量监管以及责任追究制度,实施阳光操作,落实群众对财务等重点环节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两年来,无一名干部因公路建设被查处。二、对XX交通新一轮发展的思考一是继续突出农村公路建设,构建市内一小时交通圈。继续实施“双通”工程,加快通乡油路和通村公路建设,确保“十一五”末实现“三百”目标,即通乡通达率达100%,通乡通畅率达100%,行政村通达率达100%,确保市内所有乡镇一小时内能达到城区,彻底解决老百姓出行难问题,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是继续抓好城市交通和国省干道建设,融入精品旅游圈。实施“四门”打造工程,提升城市形象,以交通项目为载体,建好城市东、南、西、北四座“大门”,完成滨江路西北段、东北段公路和防洪堤建设,完成老城区张飞大道和新城区七里大道改造,完成绕城公路建设;加快旅游公路建设,形成旅游内环线,推动天宫院、构溪河湿地、老观古镇等旅游公路建设,实现市内旅游精品景点的有机联结;实施国省县“三道”畅通工程,完成国道212线和省道302线大修工程,确保阆(中)南(部)、阆(中)剑(阁)、阆(中)巴(中)、阆(中)苍(溪)、阆(中)仪(陇)等进出境通道畅通无阻,推动XX更好更快地融入成(都)、南(充)、阆(中)、剑(阁)、广(元)、汉(中)三国文化旅游环线,以及南(充)、广(安)、阆(中)、巴(中)红色文化旅游环线,加快建设中国西部最具吸引力的旅游城市的步伐。三是继续推进大交通建设,打造区域经济圈。实施“四个一”工程,全面提升水、陆、空的综合通达能力。建好一条铁路,全力做好兰渝铁路建设地方工作,修建好中型火车站;建好一条高速路,配合好广(元)南(充)高速建设,实施好柏垭、江南两个高速公路互通工程;建好一个港口,加快沙溪航电枢纽建设,启动XX港客货码头建设项目;建好一个机场,推动机场续建项目,开辟旅游支线。通过一批交通大项目的实施,彻底打破交通瓶颈制约,大力改善区位条件,使XX成为川渝陕经济走廊中的重要交通节点,成为辐射苍溪、剑阁、南部、仪陇等周边地区的经济中心、物流中心、文化中心、商贸和休闲中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