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onymous 发表于 2015-6-19 16:41:24

三严三实教育“严于律己”专题讨论会发言提纲

<div style="color: rgb(4, 4, 4); font-family: '????'; line-height: 28px;"><span style="font-size: larger;">  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既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者,更是活动的参与者和推动者,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能力直接影响到党的群众路线是否能够走稳、走好。因此,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更加重视领导干部的勤政廉政思想道德教育,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积极做群众路线的践行者。</span></div><div style="color: rgb(4, 4, 4); font-family: '????'; line-height: 28px;"><span style="font-size: larger;">  &nbsp;</span><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larger;">&nbsp;一、廉洁从政的必要性</span></strong></div><div style="color: rgb(4, 4, 4); font-family: '????'; line-height: 28px;"><span style="font-size: larger;">   (一)从国内大的形势上看廉洁从政</span></div><div style="color: rgb(4, 4, 4); font-family: '????'; line-height: 28px;"><span style="font-size: larger;">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不廉洁,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事关人心向背,事关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不廉洁斗争提到新的高度,制定出台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不廉洁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巡视工作五年规划等制度措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公开谈及反腐倡廉,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不廉洁斗争提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是深刻总结了古今中外的历史教训的。历史上因为统治集团严重不廉洁导致人亡政息的例子比比皆是,当今世界上由于执政党腐化堕落、严重脱离群众导致失去政权的例子也不胜枚举。“打铁还需自身硬”、“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老虎、苍蝇一起打”、“不廉洁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亡党亡国”、“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不廉洁”等,措辞之严厉,认识之深刻,态度之坚决,实属罕见。2013年以来,从治理“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不廉洁”、“会所里的不廉洁”,到发出“月饼禁令”、“贺卡禁令”、“烟花爆竹禁令”狠刹用公款送节礼等不正之风。从出台《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到《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全国党风政风为之一清。中纪委监察部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大检查监督力度,一批不廉洁分子纷纷落马,一万余人开除公职,其中不乏省部级干部。2013年17名省部级高官的落马,彰显了中央反腐的决心。孙中山先生曾讲“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反腐倡廉,整治“四风”就是当今的大势,挡不得,撑不住。</span></div><div style="color: rgb(4, 4, 4); font-family: '????'; line-height: 28px;"><span style="font-size: larger;">   (二)从职能要求上看廉洁从政</span></div><div style="color: rgb(4, 4, 4); font-family: '????'; line-height: 28px;"><span style="font-size: larger;">   工商部门担负着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职责,事关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在服务经济发展,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中必然做到公平、公正。倘若违背廉政原则、违反廉政纪律,从狭隘的部门利益、小团体利益甚至个人利益出发,变通执行法律、法规,就必然扭曲经济卫士的形象,影响经济社会的健康运行。工商行政执法的强制性、规范性,决定了工商工作必须坚持公平原则,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市场主体。离开执法上的公平,市场主体间的公平竞争就无从谈起。同样,离开了廉洁从政,一切公平也就无从谈起,因为不廉洁总是与公平原则背道而驰,所追求的正是公平之外的特殊利益。作为工商部门,要始终秉持公平、公正执法的原则,不折不扣地执行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为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倘若被不廉洁所“捆绑”势必造成厚此薄彼,必然严重伤害市场主体的利益,严重伤害社会公平正义。2014年2月12日,国务院召开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李克强总理提到了目前在市场监管领域仍存在缺位、失位和不到位的情况,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span></div><div style="color: rgb(4, 4, 4); font-family: '????'; line-height: 28px;"><span style="font-size: larger;">   1、不廉洁就难以正确对待权力。每位工商干部手中都掌握着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权力,有权力就有“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可能。一方面权力是进行社会管理的必要工具,另一方面,权力具有破坏性和腐蚀性,正如英国历史学家柯克顿所言:“使人堕落和道德沦丧的一切原因中,权力是最永恒、最活跃的”、“天堂到地狱只有一步之遥,滥用权力,就是连接两者的通道。”权力的性质和行使权力的后果,完成系于人的一念之间。而这“一念之间”,是公与私、义与利、廉与贪的权衡和选择。</span></div><div style="color: rgb(4, 4, 4); font-family: '????'; line-height: 28px;"><span style="font-size: larger;">   2、不廉洁就难以抗拒利益诱惑。工商部门是一个经济执法部门,与形形色色的市场主体有关密切联系,面对部分企业老板的高收入、高消费,无论是出于价值实现的考虑,还是盲目攀比的心理,很容易心态失衡。如果没有廉政防线的约束,这就会成为一种极度诱惑。</span></div><div style="color: rgb(4, 4, 4); font-family: '????'; line-height: 28px;"><span style="font-size: larger;">   3、不廉洁就难以抵御腐蚀。市场主体是市场经济最为活跃的组成部分,这种活跃不仅表现的发展经济上,还表现在对利益最大化的追逐上。一些不法经营者为逃避监管,总是千方百计地拉拢腐蚀监管人员,有的甚至托关系,找门子,利用权势干扰正常执法,力求能网开一面。可以说,工商人员所处的执法环境并不纯洁,面临的执法考验非常严峻,工作中的执法风险非常大。如果站不稳脚跟,很容易因小失大,走上违法违纪的道路。</span></div><div style="color: rgb(4, 4, 4); font-family: '????'; line-height: 28px;"><span style="font-size: larger;">  &nbsp;</span><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larger;">二、如何做到廉洁从政</span></strong></div><div style="color: rgb(4, 4, 4); font-family: '????'; line-height: 28px;"><span style="font-size: larger;">   如何做到廉洁从政,我认为要抓好下面这五条线:&nbsp;</span></div><div style="color: rgb(4, 4, 4); font-family: '????'; line-height: 28px;"><span style="font-size: larger;">   (一)首先要守好思想上的“防线”</span></div><div style="color: rgb(4, 4, 4); font-family: '????'; line-height: 28px;"><span style="font-size: larger;">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信念动摇是最根本的动摇。领导干部只有牢记党的宗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才能从根本上构建预防不廉洁的“防线”。</span></div><div style="color: rgb(4, 4, 4); font-family: '????'; line-height: 28px;"><span style="font-size: larger;">   一要提高境界。思想防线牢不牢,要看思想境界高不高。境界是一种修养,一种情操,它来源于坚持不懈的学习。党员干部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把学习当成一种政治责任,当成一种人生修养,当成一种自觉追求,多一些学习思考,多一些调查研究,不因条件变好、地位升高、权力增大、事务繁杂而疏懒学习、放弃学习,才能不断夯实廉政思想基础。要紧跟时代步伐,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进理论;要贴近实际,大力汲取优秀廉政思想内涵。当前很多领导干部堕落为不廉洁分子,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放松学习,放松对自己世界观的改造。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在自己的忏悔录中认为自己的堕落,首要就是放松了思想学习。胡长清在自悔时说:“我不学习,迷失了政治方向,由于学得少,学不进,头脑空虚,思想就贫乏。我完全放松了学习,平时学习一点,也是应付工作之需,装潢门面,看文件一目十行,听传达一听了之。”我们要常用反面案例警示自己,深化不廉洁亡身的观念;要把“为官之廉、处事之清”的理念贯彻于身边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环节中去,从而永葆党员干部的先进性。#p#分页标题#e#</span></div><div style="color: rgb(4, 4, 4); font-family: '????'; line-height: 28px;"><span style="font-size: larger;">   二要懂得知足。古人云:邪生于无禁,欲生于无度。要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学会知足常乐。做为一名垂直单位的公务员,我们工资待遇、工作生活条件、社会地位都有一定的保障,与商丘的其他公务员相比,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一定要知足常乐,倍加珍惜。去年,为解决基层人员的职级待遇问题,市局党组多次向省局要政策、要名额,解决了一批副科级干部,同时,狠刹干部调整中的不正之风和歪风邪气,营造了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氛围。不用跑、不用找,该组织考虑的时候,组织自然会考虑解决。有一句话这样说,“所有的烦恼都源于不切实际的欲望”。要学会斩断不切实际的奢望,诸如膨胀的权欲、钱欲、物欲等。“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心底无私天地宽“,这是人的正气修炼和养成的关键。若能做到不为权力而垂涎,不为权贵和屈膝,不为金钱所诱惑,不为美色所迷眩,不想额外索取什么,任何时候都不会降格以求。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做到多琢磨工作、少琢磨人,多谋事业发展,少谋个人进退。多谋事,少谋人,正确处理好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营造和谐的干事创业环境。</span></div><div style="color: rgb(4, 4, 4); font-family: '????'; line-height: 28px;"><span style="font-size: larger;">   三要防微杜渐。能否把自己打造成不廉洁的“绝缘体”,取决于对小事、小节的思想态度。“不虑于微,始成大患;不防于小,终亏大德。”小节一松,大节难保。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头脑冷静,特别是在好的形势下,更要小心谨慎,时刻做到“慎思、慎微、慎言、慎始”。要慎思,必须常思自己的身份,深思自己的身份,慎思自己的身份,时刻想到自己是党员、公务人员,必须要有良好的品质,要想事、干事,不要混事、误事,更不能整事、乱事;要讲奉献,不求索取。慎思就要经常给心灵洗尘。就像物品放久了就会落上灰尘,经常擦一擦,就会非常清洁一样,心灵也是如此,常给心灵洗尘,就不会落上灰尘,生出污垢,给心灵洗尘要谨防朝气变暮气,谨防正气变邪气,谨防欲望逾越界限。要慎微,也就是说,要慎小事、拘小节。小事小节是党员干部个人品德的反映,也是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一面镜子。群众、职工正是通过那些发生在我们党员领导干部身上的小事小节,例如是否公车私用、收受礼物等等,来评价我们党员干部的。一个在小事小节上过不了关的党员干部,也很难在大事大非上过得硬。任何事物都是由小变大,由量变到质变的。“小节不拘,终累大德”,许多违法犯罪都是从小事开始,积小成大,积少成多,最后以至于身不由己、欲罢不能,一发而不可收。要慎言,坚持说实话、真话、有意义的话,说有利于团结的话、鼓劲的话、顺气的话,而不说假话、官话、套话、荒唐话和无原则、低品位的话。特点是党员干部说话要注意身份、场合、时机,不该说的不说、不该问的不问,绝不能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更不能说有损于党的形象、有悖于党的政策、与自己身份不相称的话。要慎始,也就是说,要守住第一次。明朝御史张瀚在《松窗梦语》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张瀚初任御史参见都台王廷相时,王廷相给他描述了一桩见闻:昨日乘轿进城遇雨,有个穿新鞋的轿夫,他从灰厂到长安街时,还择地而行,怕弄脏新鞋。进城后,泥泞渐多,一不小心踩进泥水中,便“不复顾惜”了(就是不再有顾虑、不再珍惜了)。王廷相说:“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张瀚听了这些话,“退而佩服公言,终身不敢忘”。后来,张瀚升任明朝吏部尚书,建树颇多,我想与他牢记这些话不无关系。这个故事说明,人一旦“踩进泥水坑”,心里往往就放松了戒备。反正鞋已经脏了,一次是脏,两次也是脏,于是便有了惯性,从此便“不复顾惜”了。</span></div><div style="color: rgb(4, 4, 4); font-family: '????'; line-height: 28px;"><span style="font-size: larger;">   (二)要守住廉洁自律的“底线”</span></div><div style="color: rgb(4, 4, 4); font-family: '????'; line-height: 28px;"><span style="font-size: larger;">   不同时代,廉政的内涵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不变的,必须严格在纪律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是廉洁自律的底线。一旦冲破,损害的则是党的凝聚力、政府的执行力和民众的向心力,自己也会滑向堕落的深渊。因此领导干部必须要坚守这条底线,不滥权、不贪财。</span></div><div style="color: rgb(4, 4, 4); font-family: '????'; line-height: 28px;"><span style="font-size: larger;">   一是用权而不滥权,防止政治上“失道”。 吴官正同志说过:“权力既是好东西,也是坏东西,把权力用于为人民服务时就是好东西,用于搞不廉洁就是坏东西。”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为党和人民更好地干工作;一旦成为谋私的工具,不但贻误党的事业,而且也葬送了自己。对于每位党员干部来说,职务和权力意味着什么?不是名誉,不是地位,不是利益,而是一种责任,权利越大,责任也越大。孟子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寡助之至,亲戚叛之。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严禁以权乱法、以权代法、以权压法。时刻牢记身份和责任,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任何情况都不越法律的底线、道德的红线。决不能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私有化、商业化,决不能用来作为谋取个人、家庭或小团体私利的资本,当作谋取个人私利的手段。只有这样在行使权力时才能做到仰不负党,俯不负民。</span></div><div style="color: rgb(4, 4, 4); font-family: '????'; line-height: 28px;"><span style="font-size: larger;"></span></div>**** Hidden Message *****<div style="color: rgb(4, 4, 4); font-family: '????'; line-height: 28px;"><span style="font-size: larger;"></span></div><p></p>

小胡杨 发表于 2015-8-7 13:58:13


  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古语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严以律己,是领导干部的安身立命之本,为政之基。在新形势下,领导干部所面临的考验与诱惑复杂多样,唯有常怀律己之心,方能保持清正廉洁。
  一、严以律己当敬畏群众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唯有对群众心怀敬畏,才能获得群众支持,站得牢,立得住。要做到敬畏群众,其实不需要太多纷繁复杂的东西,只需要领导干部牢记权为民所赋,坚持权为民所用,而不是将自己当作高高在上的“父母官”。然而,近年来,极少数领导干部却将群众抛到了一边,他们只敬畏官职比自己高的人,敬畏风水,敬畏鬼神,却唯独不敬畏群众。他们不去倾听群众的声音,对群众的监督置若罔闻,面对群众的老秘网更是疾言厉色,毫无惧色。他们视群众为乌合之众,认为其目光短浅,自私市侩,人微言轻,掀不起什么大浪。他们认为,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群众就应该服从安排,听从指挥,有权在手,群众其奈我何?这类少数人执政方式、执政行为,深深伤害了干群关系,导致民怨沸腾,积重难返,将党和政府置于了“火山口”、“炸药桶”之上。近几年,我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迅速增多,仔细去剖析这些群体性事件,无不发现根源问题在于领导干部丢失了密切联系群众这个“传家宝”,导致干群关系紧张,民生欠账较多,信访案件增多,群众利益受损,以致积怨过深、矛盾一触即发。
  敬畏群众当与群众保持密切的血肉联系。敬畏群众不是对群众避而不见,敬而远之,反而更需要到群众中去,离群众更近些。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领导干部才能真正了解到群众需要什么,有什么要求,有什么希望,不需要什么,排斥什么,痛恨什么,在作决策时才不会想当然,“拍脑袋”。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多关怀群众的冷暖,少一些“个人政绩”。锦上添花不及雪中送炭,把群众利益看得重一些,把个人利益看得轻一些,敬畏群众,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多办事,方能赢得群众拥护和爱戴,方能永固执政之基。
  二、严以律己当慎独慎微
  慎独,即独处时要谨慎,指的是个人独处时仍能够严格遵守道德和行为准则,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在独处无人时,脱离了群众和组织的监督视线,各种诱惑扑面而来,这其中最大的诱惑当数权、钱、色。许多干部经不起诱惑,眼见无人,便不廉洁堕落,导致违法乱纪蔓延滋长。
  慎微,即注意小处、小事,是慎独的应有之义。慎微,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重视细节。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小节并不小,大节、小节,大事、小事,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道自微而生,祸自微而成,领导干部要严于自律,加强修养,小处不可随便,坚持从小事做起,要管得住“小”,勤为善“小”,并在持之以恒的积累中日臻完善。
  慎独慎微,就是要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有监督和无监督一个样,八小时工作时间内和八小时以外一个样,台上台下一个样。慎独慎微,当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
  北宋名臣王安石不爱官、不贪钱、不爱色,是个地地道道的“三不爱”官员。他不恋官位,进士及第后,其他人都汲汲奔走要谋求一个馆阁之职或京官留在汴梁,这样提升的机会多。而王安石主动请求到偏远地方出任县令,其后几次辞京官,并在事业最鼎盛之时,坚决辞去相位,回家隐居。他不贪钱财,辞相搬出相府时,所有的官府之物寸草不带。其夫人特别喜欢那里的一张床,想按照价格付钱买下来,王安石也没有同意,因为他认为这样将来会说不清楚。
  新时期,有的领导干部却耐不住寂寞生活,经不起钱色诱惑,亲手导演了自己的双面生活,走上了不归之路。十八大以来,那些在党的反腐倡廉风暴中被拍死的苍蝇,被打倒的老虎,无一不涉及权钱、权色交易,从一点一滴开始蜕化变质,最终积重难返。慎独慎微,领导干部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这样,在纷繁复杂的诱惑面前,方能多一丝沉稳,少一些浮躁;多一些高雅情趣,少一些市井庸俗;多一些高风亮节,少一些功名利禄。这样,才能经得住名、利、色等各种诱惑。
  三、严以律己当勤于自省
本帖隐藏的内容

  “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指引新时期党的干部勤于自省,勇于修正自身不足的重要指引。自省是不断完善自我、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升华自己的人格和思想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严以律己,就必须培养自省能力,注重自省,善于自省。正如胡锦涛所言:“各级干部都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作为领导干部,掌权时,要切忌放纵不羁,得意忘形;失落时,要避免沉溺于纸醉金迷,灯红酒绿;要慎独慎行,警钟长鸣。
  一要勤于自我评价。对自己的思想、动机、行为和个性的评价,直接影响参与工作的积极性,也影响着与群众的关系。领导干部要正确、如实地认识自我,发觉自我的优点,捕捉自己的不足,从而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二要勤于自我调节。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如意,一帆风顺,总会经历一些波浪挫折,容易让人产生消极情绪。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着民众所赋予的权力,需勤于自我调节,不能将工作、生活中产生的不良情绪带到为人民服务中去。对待群众,不能冷眼冷言,更不能疾言厉色,要以最好的面貌去面对群众,对群众和蔼一些、亲善一些、工作认真一些,让群众感受到温暖。
  三要勤于自我教育。自己的缺点,懒惰、忌妒、迷妄、矛盾,有一些别人不知,只有自己最清楚,所以只有自己可以教育自己。自我教育,就是自我要求、自我学习。领导干部要强化自我教育的意识,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去对待,从而提高自身修养,提高拒腐防变的免疫力。
  严以律己,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领导干部唯有从严要求自身,保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才能以优秀的党风促进政风,带动民风,传递正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步一人生 发表于 2015-7-29 09:29:43

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习总书记针对党员自身建设提出过一系列具体的要求。一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为“好干部”画了一幅“标准像”。二是“三严三实”的提出,实际是明确了成为一名“好干部”的根本途径。三是“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四有”要求,直截了当地阐明了如何当好一个地方官。应该说,这三个方面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相互贯通的,需要全面理解,整体把握。就“三严三实”而言,个人以为,核心要义讲的是做人、做事、做官,其中“严以律己”又是“三严”与“三实”的根基。鉴于能力有限,仅从这一点出发,谈一谈自己对“三严三实”的学习体会。   应该说,我们这个民族历来很重视自律。明代的曹鼐,有次押送一名女犯人,途中夜宿破庙,女犯天生貌美,为了提醒自己抵住诱惑,他不断在纸上写“曹鼐不可”,整整一夜写了烧,烧了写,以此律己直到天亮;鲁国的宰相公仪休喜欢吃鱼,人们买鱼送他,公仪休却坚决不接受,防止收了别人的鱼就要按他的意思办事。这两个故事说的都是律己要严。再比如,习总书记推崇的好干部谷文昌,大半辈子和林业管理打交道,却从不占公家一寸木材,他常说,“当领导的要先把自己的手洗净,把自己的摇杆挺直!”反观个别网络上被曝光的干部,却声称自己是“被动受贿”“身不由己”,这种自律不严却还振振有词的表现,荒谬之极!严以自律,不能只是信誓旦旦的承诺表态,要真正把紧箍咒带起来、念起来。 : b7 {! c$ z- ?; S   严以律己,必须严以正己。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严以正己,就是领导干部自己首先要行得端,坐得正,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从心所欲不愈矩,为他人做出表率,让别人无可指摘。一般来说,领导往往是公众人物、焦点人物,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营造一个地区的整体风气,都在引领干事创业的方向导向,对党风政风民风的形成,对老百姓生活情趣的培养,客观上,都具有示范作用、标杆作用。因此,领导干部必须加强严以正己的道德修炼,为自己身边的人做出样子、作出表率,通过正己来正人。      严以律己,必须严以克己。克,即克制。克己,就是克制自己思想、情感和言行等,不使自己有消极的观念、非分的想法、过激的言行。古语说,人生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自己,克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如何始终做到克己有成?关键在一个“慎”字:一要慎初。不少人,最初都信誓旦旦“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思想一松懈,就变成“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等到开始伸手了又变成“既然湿了鞋,不如洗个脚”,最后越走越远“既然洗了脚,不如洗个澡”。 在贪腐的问题上,决不能有“第一次”,一但有了裂缝就会一碎两半,一但开了口子就会决堤溃坝。二要慎微。有一首打油诗是这样说的:一点清油污白衣,斑斑驳驳使人疑。纵饶洗遍千江水,争似当初不污时。作为领导干部,要懂得“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的道理,慎小事、拘小节,在小事小节中体现党性、体现原则、体现人格。三要慎言。孔子说:“夫人不言,言必有中。”意思是说话要谨慎,不说则已,说了就要说中肯、说准确。领导干部慎言,就是要讲政治、讲场合、讲分寸,说真话、说实话、说大白话,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坚决不说,做到言必适时、言必适情、言必适度。四要慎欲。古人在铜钱中间打了一个方孔,意在警示人们钱眼如井,一旦掉进去就上不来;中纪委统计,被查处的贪官,95%包养情妇。领导干部律己慎欲,就是要有“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境界,在金钱、美色、名利面前守住底线。五要慎权。关键是要懂得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就是责任、就是服务、就是奉献。六要慎独。前段时间,中纪委网站刊发了山东省委原常委、济南市委原书记王敏的忏悔录,题目是《千万不要跟党装两面人耍两面派》。慎独,就是要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私底下、无人处,更要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七要慎好。“投其所好”往往是各种诱惑的敲门砖,领导干部的兴趣爱好关系党的事业、形象和个人的政治生命,决不能沉溺其中被别有用心者利用。八要慎友。有人说,老百姓交错了朋友,无非是礼尚往来破点财,领导干部交错了朋友,轻则丢官,重则丧命。不少官员堕落,就是从建立“小圈子”、结交“小兄弟”开始的。慎友,就是要以德会友,见贤思齐,多交情深义重、志同道合的诤友、益友,尤其官商之间既不能勾肩搭背,也不能背对着背,要守好交往的度。九要慎亲。家教、家风决不是个人私事。陈毅就曾跟家人“约法三章”( 陈毅的父母提出回老家生活,他提出意见:①把两位老人直接送到妹妹家,不要惊动省委;②找普通民房住,不得向机关要房子;③安家事宜自行解决)。慎亲,就是要明白清正廉洁是对家人最好的馈赠,家风纯正是对干部最好的保护,管好“枕边人”“膝下人”和“身边人”,用良好家风涵养廉政文化。十要慎终。为官一任,不仅要造福一方,更要清风一路,无悔一生,慎始慎终。 9 K* J7 N6 R; er: H本帖隐藏的内容       严以律己,必须严以责己。责己,是对自己的一种苛求。责,即责备、批评。责己,就是自省、自责、自己检点自己,拿时下的话来说,也就是自我批评。一个严以责己的人,必然是一个宽以待人的人,领导干部严以责己,就是要把眼光放远一点、把心胸放宽一点,不论何时,都要明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无论何地,都要自知身边的很多人,并不一定就比自己差。责己的关键在于自我反省,这是一种胸襟,一种情怀,更是一种境界。具体工作中,第一,要“省”工作尽力了没有。文革时有一首歌,叫“能挑起千斤担,不挑九百九。”意思是说,你能承受多少力量,就去承受多少力量。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容不得慢慢吞吞,不温不火,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时刻反省,有没有尽最大的努力、花最大的精力,将工作做到位、做漂亮。第二,要“省”承诺兑现了没有。唱唱高调很容易,台上讲讲很容易,但是落实起来不容易。老百姓最是明白人,搭一次花架子,就把群众的心伤一回,走一次过场,就与群众的距离远一分。只有时刻自省有没有真正把每一项承诺都落实到位,坚决不开一张“空头支票”、不搞一次“花拳绣腿”,才能赢得持久的掌声和赞誉声。第三,要“省”问题解决了没有。解决问题是自省的最终目的,必须始终把自己放进问题中,时刻反省有没有卷起裤管走土路、撸起袖子干实事,把改革发展最迫切的关键难题、基层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研究透、解决好。   说一千道一万,严以律己,就是给别人做出一个榜样,留下一点空间,增添一份温暖。你若律己,别人也会因为你的自律而心存敬畏,人人自律自醒,社会便会井然秩序,和谐变会由此而生,从律己做起,践行“三严三实”,当好党员、好干部,也就有了一个最初的起点。

yanyanshishi 发表于 2015-8-13 08:43:10

二、如何做到廉洁从政    如何做到廉洁从政,我认为要抓好下面这五条线:   (一)首先要守好思想上的“防线”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信念动摇是最根本的动摇。领导干部只有牢记党的宗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才能从根本上构建预防不廉洁的“防线”。    一要提高境界。思想防线牢不牢,要看思想境界高不高。境界是一种修养,一种情操,它来源于坚持不懈的学习。党员干部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把学习当成一种政治责任,当成一种人生修养,当成一种自觉追求,多一些学习思考,多一些调查研究,不因条件变好、地位升高、权力增大、事务繁杂而疏懒学习、放弃学习,才能不断夯实廉政思想基础。要紧跟时代步伐,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进理论;要贴近实际,大力汲取优秀廉政思想内涵。当前很多领导干部堕落为不廉洁分子,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放松学习,放松对自己世界观的改造。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在自己的忏悔录中认为自己的堕落,首要就是放松了思想学习。胡长清在自悔时说:“我不学习,迷失了政治方向,由于学得少,学不进,头脑空虚,思想就贫乏。我完全放松了学习,平时学习一点,也是应付工作之需,装潢门面,看文件一目十行,听传达一听了之。”我们要常用反面案例警示自己,深化不廉洁亡身的观念;要把“为官之廉、处事之清”的理念贯彻于身边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环节中去,从而永葆党员干部的先进性。#p#分页标题#e#    二要懂得知足。古人云:邪生于无禁,欲生于无度。要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学会知足常乐。做为一名垂直单位的公务员,我们工资待遇、工作生活条件、社会地位都有一定的保障,与商丘的其他公务员相比,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一定要知足常乐,倍加珍惜。去年,为解决基层人员的职级待遇问题,市局党组多次向省局要政策、要名额,解决了一批副科级干部,同时,狠刹干部调整中的不正之风和歪风邪气,营造了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氛围。不用跑、不用找,该组织考虑的时候,组织自然会考虑解决。有一句话这样说,“所有的烦恼都源于不切实际的欲望”。要学会斩断不切实际的奢望,诸如膨胀的权欲、钱欲、物欲等。“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心底无私天地宽“,这是人的正气修炼和养成的关键。若能做到不为权力而垂涎,不为权贵和屈膝,不为金钱所诱惑,不为美色所迷眩,不想额外索取什么,任何时候都不会降格以求。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做到多琢磨工作、少琢磨人,多谋事业发展,少谋个人进退。多谋事,少谋人,正确处理好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营造和谐的干事创业环境。    三要防微杜渐。能否把自己打造成不廉洁的“绝缘体”,取决于对小事、小节的思想态度。“不虑于微,始成大患;不防于小,终亏大德。”小节一松,大节难保。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头脑冷静,特别是在好的形势下,更要小心谨慎,时刻做到“慎思、慎微、慎言、慎始”。要慎思,必须常思自己的身份,深思自己的身份,慎思自己的身份,时刻想到自己是党员、公务人员,必须要有良好的品质,要想事、干事,不要混事、误事,更不能整事、乱事;要讲奉献,不求索取。慎思就要经常给心灵洗尘。就像物品放久了就会落上灰尘,经常擦一擦,就会非常清洁一样,心灵也是如此,常给心灵洗尘,就不会落上灰尘,生出污垢,给心灵洗尘要谨防朝气变暮气,谨防正气变邪气,谨防欲望逾越界限。要慎微,也就是说,要慎小事、拘小节。小事小节是党员干部个人品德的反映,也是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一面镜子。群众、职工正是通过那些发生在我们党员领导干部身上的小事小节,例如是否公车私用、收受礼物等等,来评价我们党员干部的。一个在小事小节上过不了关的党员干部,也很难在大事大非上过得硬。任何事物都是由小变大,由量变到质变的。“小节不拘,终累大德”,许多违法犯罪都是从小事开始,积小成大,积少成多,最后以至于身不由己、欲罢不能,一发而不可收。要慎言,坚持说实话、真话、有意义的话,说有利于团结的话、鼓劲的话、顺气的话,而不说假话、官话、套话、荒唐话和无原则、低品位的话。特点是党员干部说话要注意身份、场合、时机,不该说的不说、不该问的不问,绝不能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更不能说有损于党的形象、有悖于党的政策、与自己身份不相称的话。要慎始,也就是说,要守住第一次。明朝御史张瀚在《松窗梦语》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张瀚初任御史参见都台王廷相时,王廷相给他描述了一桩见闻:昨日乘轿进城遇雨,有个穿新鞋的轿夫,他从灰厂到长安街时,还择地而行,怕弄脏新鞋。进城后,泥泞渐多,一不小心踩进泥水中,便“不复顾惜”了(就是不再有顾虑、不再珍惜了)。王廷相说:“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张瀚听了这些话,“退而佩服公言,终身不敢忘”。后来,张瀚升任明朝吏部尚书,建树颇多,我想与他牢记这些话不无关系。这个故事说明,人一旦“踩进泥水坑”,心里往往就放松了戒备。反正鞋已经脏了,一次是脏,两次也是脏,于是便有了惯性,从此便“不复顾惜”了。

老头 发表于 2015-8-11 20:22:52

注意“三慎”。一慎嗜好。个人有嗜好无可厚非,但个人嗜好有高低良莠之别,做为领导干部不能把自己的嗜好视作是个人行为,而应从社会影响和个人形象的角度考虑,作出正确的选择和节制。对影响秉公用权,有损个人形象的嗜好,要认真克制和加以戒除,把个人嗜好控制在适当范围内,谨防沉醉于个人嗜好而不能自拔。二慎习惯。培养良好的个人习惯,防止沾染不良习惯,也是保持清廉的客观要求。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三慎交友。每个人身边都会有许多朋友,但朋友有好坏之分,好朋友可以带来许多帮助,助人事业成功。交错了朋友就会带来许多麻烦,甚至引人走向邪路。要把诚实正直、重义轻利、志同道合的人作为朋友交往,对那些献媚拍马、口是心非、重利轻义的人保持距离。决不能因为朋友的关系而放弃原则,违反法纪,破坏规矩。
2、把好“三关”。一要把住金钱关。“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对金钱就不能有非分之想,看钱要恰当,来钱要正当,用钱要适当,决不能在钱的问题上犯糊涂。把住金钱关最核心的就是不要有攀比心理、失衡心理、侥幸心理,心理健康才不会成为金钱的奴隶。二要把住人情关。在这个人情社会中,人情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做为领导干部在人情方面一定要把握一个度,把不住人情关,损害的是事业,吃亏的是自己。对于手握权力的领导干部来说,在人情面前更要谨小慎微,稍不注意就会被人利用,因人情而误入歧途。三要把住诱惑关。在市场经济下,我们面临的诱惑越来越多,稍有不慎都有可能在诱惑面前缴械投降,做出有损党格、人格的事情。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我们要在三方面特别注意。一是在履行职权的时候,要抵住权力的诱惑,用权之时要“三思”,谨慎用权,正确履职,公正用权。二是在外出活动的时候要抵住**的诱惑,要有清醒的头脑和坚定地意志抵制来自这方面的诱惑,在单独活动时一定要自我克制,扎紧篱笆,决不能放纵自己。三是在人事变动时要抵得住名利的诱惑,要看得透、放得下,面对诱惑要学会放手,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

hyxinyuan 发表于 2015-9-16 13:11:35

难在大事大非上过得硬。任何事物都是由小变大,由量变到质变的。“小节不拘,终累大德”,许多违法犯罪都是从小事开始,积小成大,积少成多,最后以至于身不由己、欲罢不能,一发而不可收。要慎言,坚持说实话、真话、有意义的话,说有利于团结的话、鼓劲的话、顺气的话,而不说假话、官a话、套话、荒唐话和无原则、低品位的话。特点是党员干部说话要注意身份、场合、时机,不该说的不说、不该问的不问,绝不能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更不能说有损于党的形象、有悖于党的政策、与自己身份不相称的话。要慎始,也就是说,要守住第一次。明朝御史张瀚在《松窗梦语》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张瀚初任御史参见都台王廷相时,王廷相给他描述了一桩见闻:昨日乘轿进城遇雨,有个穿新鞋的轿夫,他从灰厂到长安街时,还择地而行,怕弄脏新鞋。进城后,泥泞渐多,一不小心踩进泥水中,便“不复顾惜”了(就是不再有顾虑、不再珍惜了)。王廷相说:“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张瀚听了这些话,“退而佩服公言,终身不敢忘”。后来,张瀚升任明朝吏部尚书,建树颇多,我想与他牢记这些话不无关系。这个故事说明,人一旦“踩进泥水坑”,心里往往就放松了戒备。反正鞋已经脏了,一次是脏,两次也是脏,于是便有了惯性,从此便“不复顾惜”了。

寒枫洒月 发表于 2015-6-26 08:22:44

  (二)要守住廉洁自律的“底线”
   不同时代,廉政的内涵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不变的,必须严格在纪律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是廉洁自律的底线。一旦冲破,损害的则是党的凝聚力、政府的执行力和民众的向心力,自己也会滑向堕落的深渊。因此领导干部必须要坚守这条底线,不滥权、不贪财。
   一是用权而不滥权,防止政治上“失道”。 吴官正同志说过:“权力既是好东西,也是坏东西,把权力用于为人民服务时就是好东西,用于搞不廉洁就是坏东西。”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为党和人民更好地干工作;一旦成为谋私的工具,不但贻误党的事业,而且也葬送了自己。对于每位党员干部来说,职务和权力意味着什么?不是名誉,不是地位,不是利益,而是一种责任,权利越大,责任也越大。孟子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寡助之至,亲戚叛之。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严禁以权乱法、以权代法、以权压法。时刻牢记身份和责任,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任何情况都不越法律的底线、道德的红线。决不能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私有化、商业化,决不能用来作为谋取个人、家庭或小团体私利的资本,当作谋取个人私利的手段。只有这样在行使权力时才能做到仰不负党,俯不负民。

287809524 发表于 2015-8-5 17:52:33

(二)要守住廉洁自律的“底线”
   不同时代,廉政的内涵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不变的,必须严格在纪律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是廉洁自律的底线。一旦冲破,损害的则是党的凝聚力、政府的执行力和民众的向心力,自己也会滑向堕落的深渊。因此领导干部必须要坚守这条底线,不滥权、不贪财。
   一是用权而不滥权,防止政治上“失道”。 吴官正同志说过:“权力既是好东西,也是坏东西,把权力用于为人民服务时就是好东西,用于搞不廉洁就是坏东西。”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为党和人民更好地干工作;一旦成为谋私的工具,不但贻误党的事业,而且也葬送了自己。对于每位党员干部来说,职务和权力意味着什么?不是名誉,不是地位,不是利益,而是一种责任,权利越大,责任也越大。孟子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寡助之至,亲戚叛之。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严禁以权乱法、以权代法、以权压法。时刻牢记身份和责任,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任何情况都不越法律的底线、道德的红线。决不能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私有化、商业化,决不能用来作为谋取个人、家庭或小团体私利的资本,当作谋取个人私利的手段。只有这样在行使权力时才能做到仰不负党,俯不负民。

大领导 发表于 2016-3-13 11:08:46

要守住廉洁自律的“底线”
   不同时代,廉政的内涵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不变的,必须严格在纪律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是廉洁自律的底线。一旦冲破,损害的则是党的凝聚力、政府的执行力和民众的向心力,自己也会滑向堕落的深渊。因此领导干部必须要坚守这条底线,不滥权、不贪财。
   一是用权而不滥权,防止政治上“失道”。 吴官正同志说过:“权力既是好东西,也是坏东西,把权力用于为人民服务时就是好东西,用于搞不廉洁就是坏东西。”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为党和人民更好地干工作;一旦成为谋私的工具,不但贻误党的事业,而且也葬送了自己。对于每位党员干部来说,职务和权力意味着什么?不是名誉,不是地位,不是利益,而是一种责任,权利越大,责任也越大。孟子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寡助之至,亲戚叛之。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严禁以权乱法、以权代法、以权压法。时刻牢记身份和责任,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任何情况都不越法律的底线、道德的红线。决不能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私有化、商业化,决不能用来作为谋取个人、家庭或小团体私利的资本,当作谋取个人私利的手段。只有这样在行使权力时才能做到仰不负党,俯不负民。

287809524 发表于 2015-8-5 17:54:08

(二)要守住廉洁自律的“底线”
   不同时代,廉政的内涵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不变的,必须严格在纪律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是廉洁自律的底线。一旦冲破,损害的则是党的凝聚力、政府的执行力和民众的向心力,自己也会滑向堕落的深渊。因此领导干部必须要坚守这条底线,不滥权、不贪财。
   一是用权而不滥权,防止政治上“失道”。 吴官正同志说过:“权力既是好东西,也是坏东西,把权力用于为人民服务时就是好东西,用于搞不廉洁就是坏东西。”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为党和人民更好地干工作;一旦成为谋私的工具,不但贻误党的事业,而且也葬送了自己。对于每位党员干部来说,职务和权力意味着什么?不是名誉,不是地位,不是利益,而是一种责任,权利越大,责任也越大。孟子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寡助之至,亲戚叛之。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严禁以权乱法、以权代法、以权压法。时刻牢记身份和责任,任何时候、任何场

幻影号 发表于 2015-6-21 09:14:16

这个写的真心不错
有没有六个环节大全版?

李坞 发表于 2015-6-22 21:03:40

写得不错,但是前面偏廉洁从政去了,跟完全的三严三实有点出入

xingze800 发表于 2015-6-23 08:18:55

此贫瘠,我已经很难像以前写出生动的文字,提笔只会八股。

张飞穿针 发表于 2015-6-23 09:10:55

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为党和人民更好地干工作;一旦成为谋私的工具,不但贻误党的事业,而且也葬送了自己。

qeelin 发表于 2015-6-23 10:37:33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更加重视领导干部的勤政廉政思想道德教育,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积极做群众路线的践行者。

秋江海亭 发表于 2015-6-26 07:27:14

时刻牢记身份和责任,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任何情况都不越法律的底线、道德的红线。决不能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私有化、商业化,决不能用来作为谋取个人、家庭或小团体私利的资本,当作谋取个人私利的手段。只有这样在行使权力时才能做到仰不负党,俯不负民。

A25E8F 发表于 2015-6-27 11:43:30

一是用权而不滥权,防止政治上“失道”。 吴官正同志说过:“权力既是好东西,也是坏东西,把权力用于为人民服务时就是好东西,用于搞不廉洁就是坏东西。”

hjzhouhao 发表于 2015-7-2 14:04:43

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三严三实教育“严于律己”专题讨论会发言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