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历尚浅 发表于 2015-6-10 17:19:19

XX县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谋划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沿海强县奋斗目标,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深入实施“以港兴县、工业强县”发展战略,强力推进“建园区、做县城、上项目、惠民生”四大任务,大力实施六大攻坚,全力做好50件实事,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凝神聚力,攻坚克难,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新突破,不断开创XX发展新局面。截至9月底,全县生产总值完成24.47亿元,同比增长9.8%,增速位居全市第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达到14815元和4213元,同比增长11.2%和15.0%,增速均居全市第一。截至10月底,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4亿元,同比增长21.0%,增速位居全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9亿元,同比增长19.4%,增速位居全市第一。截至11月底,全部财政收入完成4.2亿元,同比增长8.4%;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4亿元,同比增长9.4%,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在全市领跑,XX步入了加快发展的快车道。一、2014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概括地讲就是“一个突破、两个继续、三个提升、四个全部”。“一个突破”就是总投资1200亿元的核电项目,历经曲折,于今年4月份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8月1日完成注册手续,现已开展前期工作,核电项目成为XX县第一个过百超千亿元的省级重点项目,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两个继续”就是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全市领跑、民生支出继续保持高位;“三个提升”就是县城容貌全面提升、农村面貌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全面提升;“四个全部”就是全县全部通上黄河水、全县中小学全部新建、全县村卫生室全部投入使用、便民服务实现全覆盖。具体工作中,着重抓了五方面:(一)坚持园区带动,规划产业布局,工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项目集聚、产业提升的主战场,将人力、物力、财力向园区倾斜。不断完善规划布局,将县城总体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三规合一,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最大限度发挥土地效益。同时将XX经济开发区、县城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三园合一,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促成抱团发展,培育形成医药化工、装备制造、仓储物流、新能源、新材料为主的3+2产业体系。按照“园中有园”模式,建设以冀衡药业为龙头的现代制药循环产业园、以京海物流为支点的现代物流园、以益奥特、红旗体育器材等项目为依托的体育器材工业园、以博远农牧养殖为带动的现代生态循环园,形成了园区与产业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良好局面。今年投资近2亿元,加大对园区的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实施居民搬迁、棚户区改造、园区主干道拓宽延伸、道路绿化亮化等工程,园区功能日臻完善,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新增润利庆化工、盛鑫地毯、益奥特体育器材等22家企业。XX经济开发区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4.6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0.46亿元,实现税收1.02亿元,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二)坚持城乡统筹,强化基础配套,城乡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注重规划编制引领,完善了县城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完成了二十项专项规划的编制修改以及重点地段详细城市设计,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要素全统筹、建设一盘棋。加快新城区建设步伐,总投资28.81亿元,完成新区小学和幼儿园建设并投入使用,新区绿化工程、新区水系工程、县城工业园区道路建设工程已完工,县城迎宾线绿化和绿道绿廊工程完成苗木栽种,新区公园工程、体育广场工程完成前期审批手续,学前路延伸工程完成施工图设计。实施县城容貌攻坚,投资3.5亿元,完成三路四街道路改造、三路三街供水管网改造、架空线路入地、三座游园建设以及见缝插绿等工程,成为建县以来县城容貌改造投资最多的一年,县城环境容貌得到明显提升。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总投资1260万元,加快数字化城管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摄像头安装;建设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处理车间,完善填埋场污水处理系统;加强城管执法力量,新招录城管队员30名,购置执法车辆、垃圾洗扫、运输等设备,新建、改建水冲式公厕8座,XX第一次用上了水冲式公厕和垃圾清扫车。(三)坚持项目拉动,扩大对外开放,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显现。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全年共谋划安排超千万元项目36个,其中在建和竣工超亿元项目8个,完成投资18.3亿元,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备受社会关注的核电项目,于今年4月获得了国家发改委批复,8月1日完成注册手续,可研阶段48个专题报告已完成29个,28个支持性文件已取得9个,目前正在积极实施应急道路、外接电力线路、供水管线等工程,征地工作正在筹备中。润利庆化工项目、光伏发电、益奥特体育器材、博远农牧、翔宇体育器材等8个超亿元项目已经落地;厚德不锈钢铸件、福源管道等17个投资超5千万以上的项目开工建设。招商引资实现突破,积极抢抓河北沿海地区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重大机遇,打好“沿海牌”、“京津牌”,用足用活各种优势,深入开展精准招商、上门招商、以商招商、点对点招商,对接大企业,引进大项目,截至目前,共引进项目41个,实际到位资金18.3亿元,同比增长19%。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全面落实扶持实体经济发展各项政策,加快工业经济与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全县有五家企业技改项目进入二0一四年度河北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千项计划》名录,北方精艺创业园区在省工信厅备案,成为省级公共服务平台。完成6家规下企业转规上任务,新增1家规上企业,全县规上企业达到30家。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全面实施“三个公开、三个清单”,强化行政审批职能、事项、人员“三集中”,落实简政放权政策,激活市场主体活力,全县新增各类市场主体351户,总数达到1377户,同比增长26.9%。新组建小额贷款公司1家,新增上市企业1家,全县上市企业达到3家。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水体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三大环境”治理行动,大幅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全面完成减排任务和环保控制指标。(四)坚持农业之基,用好各项政策,农民生产生活进一步改善。农业效益持续增加。建立了盐碱地水产养殖示范区、旱作物农业示范区,“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推广面积6万亩,全年增粮1200万斤。推广“合作社+基地+农户”先进生产模式,新增合作组织57个。着力打造以张会亭乡、县农场为重点的设施蔬菜基地和示范园,种植规模达到3000亩,经济效益近亿元。现代蔬菜生态示范园区完成投资3000万元,实现土地流转1000亩。投资1.81亿元,实施现代农业粮食产业项目,完成8000亩土地整治、50000亩标准基本农田、大浪淀排水渠治理项目及张会亭规模化节水灌溉工程,农业生产条件极大改善。扶贫开发成效显著。坚持以扶贫开发统揽农村工作全局不动摇,争取扶贫资金5000万元,整合各类政策性资金2300万元,撬动民间资金8500万元。按照3+3模式,深入实施“6642”工程,新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84个,新建规模较大的养殖小区30个,新增养殖水面260亩,建成蔬菜种植小区16个、蘑菇种植小区12个。争取中国扶贫基金会信贷基金2380万元,解决2500户贫困家庭贷款难问题。农村面貌明显改观。在去年完成30个村的基础上,今年又推行70个村,总投资1.037亿元,实施了道路硬化、亮化、绿化、改厕垃圾清运处理等工程。目前,村村建起了休闲娱乐广场,个别村建起了文化广场、文化街等,所有农改提村庄均实现了“户收集、村集中、乡运送”的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全县100个村、三大片区和364省道沿线等4个片(线)区均取得明显成效。绿色崛起推进提速。坚持“政府引导、利益导向、政府要绿、群众得利”的工作思路,按照造林绿化三年攻坚总体要求,集中实施绿化XX绿色通道、农场变林场、清水垂柳、美丽校园、绿色乡村、森林围城六大行动,全年共完成造林绿化3.2万亩,超额完成任务目标1万亩,为创建省级园林城市打下良好基础。(五)坚持以人为本,倾力保障民生,人民幸福指数进一步提高。民生投入持续增长,截至11月底,用于改善民生的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近90%,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全县城镇新增就业2628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35人,劳务输出3125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335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6%。城市棚户区改造和垦区棚户区改造工程全部开工,竣工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494套,竣工率101%,保障性住房已落实分配入住438套,分配入住率110%,改造农村危房573户,完成省市下达任务的164%。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发放城乡低保金、优抚资金、困难群众生活补助金、医疗救助金等各类资金2741万元。公共服务不断健全。人饮安全上,为全县197个行政村、2个农场、95个学校全部通上黄河水,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我老秘网县受邀参加水利部召开的水质监测交流大会并做先进典型发言,同时把我老秘网县供水模式在平原地区进行推广。教育事业上,投资3800万元新建新区小学和幼儿园,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投入使用;投资1000万元完成12所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任务,全县中小学全部实现新建;招录幼儿教师97名,全面加强学前教育,全县中小学入学率达到100%,高中入学率达68%。卫生事业上,全面启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中医院于11月底实现基本药物零差率,县医院迁建工程基本完成内部装修,附属楼完成主体工程,中医院和两个乡镇卫生院新建项目完成立项,村卫生室全部投入使用并纳入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全面完成农村改厕任务目标,走在全市前列。道路交通上,新修村道61公里,街道硬化6.4公里,大修、中修干线公路22.4公里,新建生产桥2座,维修加固省道桥1座   。文体事业上,荣获省级文化工作先进单位,成功承办十四届省全运会自行车、山地车比赛,获得省最佳赛区荣誉称号,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完成主体建设,全县所有村庄全部组建广场舞队伍。和谐局面更加巩固。深入推进领导干部“三访”活动,接待群众来访1490人次,均妥善处理,有效规范了信访秩序。不断加大投入,构筑起“五网一体”打防管控体系,打造了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合一”社会治安防范新格局,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面对加快发展的倒逼形势,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一是县域经济整体实力不强,经济总量不大,发展质量和水平不高,在繁重的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面前捉襟现肘;二是产业层次偏低,竞争力不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不多,产业扩大规模和改造升级的双重任务比较繁重;三是城市承载能力较弱,在基础设施、城市管理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对经济社会的辐射带动能力还不够强;四是一些干部群众思想还不够解放,思路还不够开阔,创业氛围还不够浓厚,与加快发展的要求还不适应。 二、明年工作思路和主要工作安排2015年,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市总体要求,以建设沿海强县为主题,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为主线,大力实施“以港兴县、工业强县”战略,强力推进“建园区、做县城、上项目、惠民生”四大任务,努力推动由潜力XX向实力XX的快速转变。       (一)全力以赴建园区,在提升承载能力上实现新突破按照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实施、高效能管理要求,全力推进“三园”建设。一是经济开发区抓提升。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实施园区道路延伸、绿化亮化、供排水管网、集中供热等工程;加快推进居民外迁和棚户区改造工程,确保年内全部实现入住;加强协调跑办,完善前期手续,力争220KV变电站项目年内开工建设;完成2000亩地收储,为项目用地和拓展园区规模赢得更广阔的空间。二是县城工业园区抓推进。结合县城总体规划,实施工业地产、企业合作、城投融资等多种园区建设模式,推进建设“园中园”,重点打造以益奥特体育器材为龙头的体育器材园区、以华达制衣为依托的服装加工园区、以旺源管道为主导的装备制造园区、以万隆家具为带动的商贸流通园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线贯通工业路,完成迎宾线工业路段绿化工程,争取明迈特、诚铸机械等项目年内完成主体工程。三是高新技术园区抓突破。加强与北京红山财富投资有限公司合作,采用PPP模式,将园区打造为集高科技、绿色环保、无污染项目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园。年内完成园区“两横两纵”道路硬化及部分土地的调规、平整等工程,强力推进河北美耀针织品、生物肥、饲料厂项目投产达效,突出抓好球幕影院生产项目、工艺制品项目、食品加工等项目的开工建设,逐步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重点聚集区。(二)全力以赴做县城,在统筹城乡上实现新突破。以创建园林城市、实现“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目标,不断拓展县城空间,提升县城品味。一是打造园林之城。以创建省级园林县城为目标,继续推进人民公园、海港公园、南湖公园、体育公园工程建设,力争尽快投入使用;实施葫草干沟改造项目、海港路景观大道绿化工程,大面积增加城市绿量,打造绿廊绿道和景观节点,确保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0%以上。二是打造宜居之城。加快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综合服务功能。道路建设上,完成工业路、海滨路西段、海政路西段、学前路延伸及兴达街、新区站西街北段、兴民街新区段等四路三街道路新建改造及拓宽工程。管网建设上,完成海港路、学前路、府前路、兴盛街雨污水管网及沿葫草干沟排水管网工程;亮化建设上,完成海安路、站西街新区段亮化工程,安装路灯233基。精品小区及片区改造上,启动实施京海花园、一品佳苑等精品住宅小区,宏利宾馆西侧家属区、老县委家属院、畜牧水产局家属院、东大坑周边区域片区改造项目,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打造一批特色空间节点。三是打造规范之城。完善城管工作联合管理工作机制,整合各方力量,加强协同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城管工作格局。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下力度整治户外牌匾、大型车辆进城、运输车辆撒漏等现象,加快推进机械化作业水平,实现垃圾运输全封闭运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完善数字化城管建设,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确保3月份正式投入使用,抓好渗沥液处理车间项目建设,新建三座垃圾中转站。 (三)全力以赴上项目,在提升综合实力上实现新突破。2015年,全县计划安排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57个,总投资1326.9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6.18亿元。一是抓重点激活力。举全县之力,为核电项目提供一切便利条件,积极跑办前期手续,搭建好政府与项目之间的沟通桥梁,全力推进土地征收、厂址“五通一平”和厂前区(办公楼等)建设进度,确保项目如期开工建设;加快实施润利庆化工、益奥特体育器材等已开工项目,确保年内投产达效;全力推进河北天竺宝辣木种植加工、河北五鑫海美金属制品、澳诺斯特环境设备制造、冀衡集团10万吨烧碱、2万吨三氯异氰尿酸和3万吨氰尿酸等一批投资超5亿元甚至超10亿元重大项目,尽快完善手续,争取年内开工,形成新的产业集群。二是抓招商借外力。充分发挥土地、资源、区位等优势,坚持“四个围绕”,全力招商引资上项目。即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利用北京疏解功能、转移产业、辐射要素的机遇,扮演好服务的角色,主动融入京津、对接京津,围绕京津抓招商;盯紧对港口依赖度比较强的企业,围绕港口抓招商;充分发挥原盐资源丰富的优势,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围绕盐化工抓招商;紧紧抓住核电项目落户XX的有利契机,谋划引进一批核电配套项目,围绕核电抓招商。全年争取引进项目50个,实际到位资金18亿元。三是优环境增内力。加快商事制度改革,优化再造审批流程,全面落实“三个公开、三个清单”,加快推进“三级平台”建设,全面施行“两个代办”制度,厘清权限、公开执法、优化服务,为全县项目顺利推进和企业正常经营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优质的服务。(四)全力以赴惠民生,在提升幸福感上实现新突破。坚持把民生作为决策的首选、工作的首要、支出的首位,确保民生投入增幅高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一是高度关注民生,在解决就业、就学、就医上下功夫。社会保障方面,认真落实好社会救助和五保供养政策,积极争取民政事业服务中心二期扩建项目年内立项;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失业人员、退役军人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做为工作重点,挖掘市场,落实政策,促进就业,计划全年劳务输出3000人,城镇新增就业23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推进“五险”扩面提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教育方面,投资3500万元,推进薄弱学校改造工作,新建、改建一批教学及辅助用房,改建部分学校运动场,购置必需的教学设备和电教器材,逐步消除县镇学校超大班额现象。卫生方面,加快实施县医院迁建工程附属设施建设,确保竣工使用;总投资5320万元,完成妇幼保健院服务大楼主体、香坊卫生院迁建以及7个乡镇驻地卫生院的绿化、硬化等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工程。二是着力解决民盼,在改善扶贫、出行、水利条件上下功夫。扶贫开发方面,坚持以扶贫开发统领农村工作全局,按照3+3模式,着力提升六大产业、做强六大基地、做实四项工作,逐步实现贫困人口稳步脱贫,为2016年脱贫出列打下坚实基础;争取财政扶贫资金、小额信贷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4000万元,进一步增强对贫困村扶持力度;实施好中直、省“四帮一”、市定点扶贫等部门对口帮扶我老秘网县贫困村的各项帮扶项目,推动贫困村、贫困户快速发展。道路交通方面,总投资1.8亿元,实施一站、一街、三路及绿化工程,即开工建设新区客运站项目,实施县城工业园区工业街项目,完成正港公路与海丰交叉口至埕口桥段翻修、辛霞公路一期及40公里村道改建工程,进一步改善出行条件,提升通行能力。农田水利方面,投资2700万元,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和现代农业粮食产业项目;实施好总投资1.5亿元的地下水超采治理项目,对闸桥进行维养,建设水资源监控系统,对地下水位全方位进行监测。三是切实保障民安,在治安、饮食、安全上下功夫。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增强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加大严打整治力度,有效化解各类矛盾,创建平安XX;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积极开展食药品安全专项治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强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目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XX县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