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机遇 主动作为 主动运作 推动全市规划建设管理上新台阶
●三明市人民政府市长 张 健</p><p style="line-height: 150%; text-indent: 30"><br>
今天,市政府召开全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海峡西岸城市体系的总体部署,按照市委的决策,把握规划海峡西岸城镇群的机遇,主动作为、主动运作,部署城市发展工作,促进城市经济繁荣,推动全市规划建设管理上新台阶。分析我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br>
“贵”在站位。各县(市、区)在制定城建规划中能跳出县城看县城,在海峡西岸城市群的大格局中去谋划、去定位,在区域中心城市的布局中去运作、去突破。比如,围绕海峡西岸三明区域中心城市,按照“一市双城、一线展开、组团发展”的战略构想,梅列区实施北扩西进,在旧城基础上打造城市亮丽精品,做大做强中心城区;三元区坚持沿江、沿山、沿路开发并举,抓好溪口、贡川和吉口、瑶奢两个节点开发,抓紧10个市场实施,拓展中心城区和新区;永安市通过市区路网建设拉大城市构架,通过经济适用房开发不断改善民生,通过社会公建项目实施体现和谐发展,加快“南商北工、东扩西进”,建设海峡西岸重要区域城市;沙县把枢纽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主题,借助枢纽、用好枢纽,打造海峡西岸中部重要交通枢纽城市。<br>
“好”在特色。各县(市、区)在制定城建规划中能以特立城,以特建城,以特兴城,围绕一个小区开发,造就一个精品,形成一个亮点,打造一个城市品牌。比如,泰宁县突出个性、凸显风格,坚持“五个不建”,依托山、湖、生态、古建筑,展示“新徽派”风格,增添城市建设的文化亮点。建宁县从大处着眼,加快构筑闽江正源第一城、闽赣省际物流城、生态休闲旅游城、三明新兴工业城。大田县引进现代理念,引进品牌企业,围绕“五个一”建设城市发展地标。将乐县从规划设计、总体布局、景观设计、建筑造型、设施配套五个方面入手,打造功能齐全、山水兼备的城市生态新区。<br>
“实”在项目。各县(市、区)在制定城建规划中把项目贯穿到城市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通过一个个房地产项目、市场项目、园区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推进城市开发。比如,清流县今年安排19项城建项目,总投资21.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6亿元;明溪县沿溪实施县城中心南关片区旧城改造项目,突出小巧玲珑,再造小桥流水人家,并做到每个项目都有一个时间表,每一阶段都有具体要求。<br>
“活”在机制。靠好机制集聚建设资金,靠好机制实施长效管理,靠好机制打造城市品牌。比如,尤溪县创新城市发展路子,跳出旧城建新城,让新城亮丽起来,让老城保持原色调,实现新城旧城相辅相成。宁化县创新城市发展模式,以地养城、以城带市、以市促城,采取土地置换、经营权转让等办法筹集建设资金,积极争取开发银行的信贷支持。<br>
城市是区域经济的“发动机”,城市发展越快,产业拓展的空间就越广,城市经济的实力就越强,对新农村经济的“磁吸力”就越大,群众得到的实惠就越多。所以,我们要把城市这个“发动机”的设计做优、动力做足、品牌做响,提升城市经济,带动区域经济进入快车道。这里,我着重就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区域经济的融合问题,讲四点意见。<br>
一、关于城市布局与工业拓展。产业是城市的灵魂,工业是城市经济的“脊梁”,要把工业拓展放在城市布局的突出位置,以工业拓展拉开城市构架,以城市发展集聚生产要素,实现互动双赢。在工业与城市发展上,希望大家注意把握三个关系:<br>
(一)进入与退出的关系。城市伴随着工业的进、退而发展,没有工业进入,就没有三明;没有工业退出,就没有三明更大发展。如何进退?“退”就是要退出城区,根据城市空间布局,加快实施工业“退城入园”。比如,市区、永安、将乐要着力推动厦工三重、双轮化机、三明机床、永安轴承、将乐轴瓦等工业企业向外拓展,向工业园区(集中区)集聚,逐步实现由分散向集中布局转变。“进”就是要进入通道,依托高速公路、快速铁路、机场、国省道,把握省里规划发展通道沿线园区的时机,把工业引向重要通道沿线,大力构建永安—市区—沙县、市区—明溪—清流—宁化、沙县—将乐—泰宁—建宁、尤溪—大田四条通道沿线经济走廊。各县(市、区)要结合各自实际,把握工业进入与退出的时机,规划进入与退出的空间,选准进入与退出的领域,在工业发展中做大城市。<br>
(二)园区与新区的关系。今天的工业园区就是明天的城市新区,要把园区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把产业确定好,功能布局好,项目实施好。比如,建宁县要发挥闽赣交界的区位优势,依托日益改善的交通基础设施,加快翔飞工业园区建设,实现与既有城区连片发展;清流县要结合地质灾害治理,化害为利、变山为区,推进北山片区开发,成为城市发展的新亮点;明溪县要发挥生态优势,建设以天然药物提取和绿色食品加工为重点的十里埠生态工业集中区,逐步把工业园区变成城市新区,把县城建成全省最大的药城、药都。其他各县(市、区)也要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加快工业园区开发,拓展城市发展空间。<br>
(三)政府主导和企业实施的关系。政府追求的是城市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最大化,企业追求的是经济效益最大化。要强化规划执行的刚性,城市规划一定要抓在政府手中,突出政府在城市布局中的主导、引导、促进作用,无论是工业园区开发,还是商住小区建设都要由政府聘请专门机构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设计,确保规划的前瞻性、系统性、权威性,并按规划开展招投标,分步组织实施。要强化以人为本,把城市最好地段、最佳景观留给公建设施,留给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城市人居环境。要强化企业的主观能动性,在规划指导下,鼓励企业敢于创新、创造、超越,引进新的开发理念,探索新的开发模式,提升城市建设的特色和档次,促进政府的眼光与企业的运作有机结合,实现城市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br>
二、关于城市建设与房地产业发展。去年,全省房地产投资完成787亿元,三明26.38亿元,仅占全省的3.4%,房地产业发展还有较大空间。要围绕土地这个要素,把握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比重,在城市建设中推进房地产业持续增长。<br>
(一)调控好土地收储和出让。土地收储和出让,是城市建设的“土地银行”,是房地产业的“调节器”。要以土地收储引导开发,对规划中的片区,土地收储要早,功能布局要清,开发步骤要明,既要降低收储成本,又要为土地升值打好基础。各县(市、区)都要有土地收储计划,保证政府手中掌握一定数量的土地。要以土地运作集聚资金,把握土地出让时机,根据需要、突出节点,通过土地招拍挂,最大限度扩张土地资产的多重效应。下半年,组织一场全市性的大型土地拍卖会创意很好,要策划好、准备好、运作好。要以土地投放调控房地产发展,控制土地供应闸门,依据国家土地、金融、房地产政策,根据市场供需,制订土地供应计划,把握供地节奏,调节房地产开发,保持房地产业适度规模发展。<br>
(二)调控好片区开发与功能定位。片区开发是城市建设的“点”,只有注重“点”上的功能定位、设施配套,市政设施才能成“网”,城市开发才能成“面”。各县(市、区)在片区开发时,要从全局上确定功能定位,从整体上完善配套设施,并实施集中开发,突出亮点,体现爆发力。下一步市区重点开发三个片区:南大门的台江新区,突出文体主题,重点建设“一桥、一路、两馆一场”;北大门的徐碧新城,突出商务主题,利用厦工三重、三三水泥、新型建材厂地块,重点开发金融、写字楼和酒店等项目;中部的下洋中区,突出科技、商贸主题,开发科技会展中心、水产批发市场等项目。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形成“三大片区”的基本框架,提升三明在海峡西岸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形象。为推动“三大片区”建设,市政府决定成立“徐碧新城”、“台江新区”、“下洋中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分别由刘道崎、朱昌贤、林俊德同志任组长,负责开发建设的组织工作。<br>
(三)调控好商品房与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开发。去年,全市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面积占商品房面积的比重为4%,其中市区为12%,按照有关规定,必须达到10%,10个县(市)离这一要求还有差距。各县(市)要加大力度,选好开发地段,坚持整体规划、分期开发、确保比例、有序投放,构筑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改善住房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这个月,我将对市区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开发工作进行专题调研,请市规划、建设、国土部门做好准备。<br>
(四)调控好投资增幅与建筑业增长。投资与建筑业的发展相辅相成,投资越大,建筑业产值增长就越快,但我市两者比例不协调,今年1-3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57亿元,增长42.7%;建筑业总产值(在明注册企业实现的产值)6.24亿元,增长26.7%。而同期省外驻明建筑企业(未在我市注册)完成6.08亿元,与在我市注册企业实现产值相当。我们要借助城市发展壮大建筑业,要做大,引进品牌建筑企业,做大本地建筑企业,拓展外地建筑市场,力争每年新增1—2家一级企业。要引导,推动外地建筑企业在当地申请注册,规范产值统计,增加当地税收,防止跑、冒、漏、滴,解决“出工不出力”的问题。请市工商、统计、税务、财政等部门认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建筑业产值增长与税收增幅相协调。要考核,把建筑业产值列入县(市、区)项目竞赛的一项内容,作为今年县(市、区)综合考评的一项指标,促进大家关注、加强建筑业。<br>
三、关于城市繁荣与服务业壮大。服务业是城市发展的“助推器”,是城市经济的重点产业。去年,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5.8%,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比全省低2.6个百分点。要把服务业作为壮大第三产业的关键性行业,作为繁荣城市的重头戏,从流通产业突破,从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业提升。<br>
(一)培育壮大市场。城市是“城”和“市”的有机统一,有“城”必有“市”,要把市场建设作为发展服务业的关键环节,结合开展加快流通产业发展试点工作,全力突破、全力提升。要着眼海峡西岸,依托海峡西岸综合交通枢纽和产业集群,打造闽中物流园区,建设海西金属材料制品市场、永安汽车物流园区、联友家居等大型流通项目,构筑海峡西岸经济区物流集聚地。要凸显三明特色,围绕特色产业,抓好三明水产品批发市场、三明汽车综合服务集中区等特色专业市场建设,支持县(市、区)建设重点专业市场。要夯实基层基础,加快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鼓励和支持有能力、有基础的流通企业把经营网点向乡、村延伸,培育一批消费品连锁超市、农资连锁店。<br>
(二)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餐饮、商贸等服务业是城市人气的反映,是目前市区的一个财源。要靠特色提升餐饮业,保护、挖掘特色小吃、传统食品和工艺品加工等老字号商业品牌,加快发展酒店业,做到每个城市(县城)有一个三星级以上酒店,其中市区、永安、沙县、泰宁要力争实现五星级酒店零的突破。要靠现代流通方式改造商贸业,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商贸企业,整合商贸资源,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业态,重点建设三明沃尔玛国际大卖场、捷龙商业广场等现代商业中心,打造市区商贸核心区。要靠品牌培育会展经济,加快科技会展中心等项目建设,重点培育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永安笋竹节、沙县小吃文化节等会展品牌,其他县(区)也要注重培育自有品牌,并逐步升格为市级、省级,以会展集聚人气、扩大影响。<br>
(三)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金融保险业为城市财政提供收入,为城市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要做强现有金融、保险机构,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中展示工作业绩,体现发展成果,国有商业银行要加快发展金融市场,推进金融创新,增加信贷品种,扩大经营能力,增强支持经济发展的实力;农村信用社要通过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凸显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作用;保险公司要增加保险产品品种,提高服务质量,加大经济补偿,通过市场化运作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同时,市里将专题研究支持金融、保险、担保业发展的举措,并积极推动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引导、扶持信用担保机构发展,建立健全多类型、广覆盖的信用担保体系,激活城市经济“细胞”。要创造条件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加大引进中信等股份制商业银行在三明市设立机构的研究力度,发挥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灵活、服务方式便捷、信贷产品创新快的特点,扩充三明市信贷总量。要加大金融对产业集聚的支持力度,增加“3+1”产业集群信贷投入,服务中小企业信贷需求,积极介入省市重点项目,形成新的信贷发展市场。市里将举办第六届银企资金供需见面会,请市人行牵头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组织好项目,确保对接活动取得实效。今年,新增贷款规模要达到60亿元,异地贷款要有新突破、新发展。<br>
四、关于城市管理与人居环境改善。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是政府对群众的一种责任、一份承诺,是改善民生的具体行动。要针对薄弱环节,结合创城、创卫工作,强化公共服务,完善市政设施,加强城市管理,改善人居环境。<br>
(一)着重解决公共设施不配套问题。配套公共设施,是政府的职能,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刚才,林俊德副市长已作了详细部署,这里我强调:要抓布局,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结合市县一体化和城市联盟,对永安、市区、沙县的垃圾处理、学校、医院、体育场馆、老年公寓等沙溪沿岸公共设施项目,要通盘考虑、合理布局、渐进实施,做到资源共享、设施共建。各县要结合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在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中,考虑县与县之间和县、乡、村之间的共享问题。要抓完善,有序推进城市道路改造与延伸,抓好夜景工程、重点景观建设,提升城市重要节点和临街立面景观,搞好公交场站建设和公交服务,稳步推进LNG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公共设施与城市发展相配套,与群众需求相适应。要抓防范,把城市安全放在突出位置,纳入城市规划,加强城市防灾体系建设,重点是结合堤防建设完善市区、县城河道两岸安全防范设施,抓好市区重大危险源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等项目,强化饮用水源安全,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br>
(二)着重解决社区设施不完善问题。社区设施薄弱是城市发展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创城、创卫,我5月份要进行一次专题调研,重点从三个方面解决这个问题:政府要加大投入,市里今年把完善市区基础设施作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安排1500万元,重点用于完善旧城区的社区道路、路灯、排水等设施,逐步解决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部门和社区要职责到位,理顺街道、社区等基层城市管理体制,建设部门和两区要落实投入、管护职责,集中资金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逐步完善社区功能;开发商要按设计配套相关设施,未按设计施工或配套不完善的,要及时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不予验收。<br>
(三)着重解决城市长效管理不到位问题。市、县都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常抓不懈,力争用2年左右的时间把城市管理的体制、机制完善起来,把市民的文明习惯培养起来。要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实施重心下移,强化两区属地管理,明确街道、社区居委会的城市管理职责,加强城管部门的统筹协调、检查指导,推进各责任部门齐抓共管。要强化运作机制,对占道经营、露天市场、背街小巷脏乱差等突出问题,要强化责任、强化运作,逐一进行突破,即使条件不具备或不很具备,也要创造条件先动起来,破釜沉舟把问题解决好。要强化考评监督机制,组织监察、效能等部门加大督查力度,商请人大、政协支持、监督城市管理,组织老干部进行市容考评,强化媒体、社会各界的监督作用,提高城市管理的实效。<br>
做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事关全局、意义重大,各级各部门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市委的领导下,突出项目、突出运作,以实实在在的成效,促进三明城市更好更快发展,不断提升三明在海峡西岸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形象。<br>
(本文为三明市人民政府市长张健5月9日在全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点,标题为编者所加) <br>
(责任编辑:陈 锋)</p> 水 不是这样灌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