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里的鱼 发表于 2009-2-26 11:21:45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黄友杰</p>
            <p style="line-height: 150%; text-indent: 30"><br>
  新的一年,我市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用现代理念指导农业,用现代手段武装农业,用现代科技支撑农业,用现代制度管理农业,走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的路子,确保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目标的实现,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br>
  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发展现代农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大主题,要充分发挥我市既连接内陆纵深推进又连接沿海承接辐射的前锋作用,改造传统产业,突破特色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促进城郊型农业和休闲、观光、旅游农业产业的发展。重点要改造提升粮食、林业、果茶、畜禽、水产、食用菌、蔬菜、莲子等传统优势产业,壮大优质烟叶、笋竹、肉牛羊等特色农业产业,培育苗木花卉、药材等新兴农业产业,构建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要充分发挥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8个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全国优质烟区和全省粮食主产区、主要经济作物产区的基地作用,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把我市建设成为港口城市的绿色产业出口基地和农产品加工贸易基地。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烟田基础设施建设、商品粮基地建设、国家立项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和“六千”水利工程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夯实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基础,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扶持109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提高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和农产品的附加值,推进优势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集聚,力争亿元龙头企业增加3-5家。实施农业板块工程,延伸加宽农业产业链条,加快推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特色农业基地建设。鼓励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形成和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专业乡镇。推广“龙头企业+协会(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通过龙头企业的推动,促进千家万户的农产品生产者与千变万化的市场相联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深入开展“百龙联百村、共建新农村”活动,通过产业带动、村企联动、投资推动、科技驱动、外向牵动等多种形式,实现兴村富民、村企共赢,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br>
  二、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夯实发展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心任务是富裕农民。要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为重点,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引导城乡企业合作,引导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产业向乡镇工业小区集聚。引导农村工业向小区集中,发展“飞地工业”,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技术含量较高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搞好高速公路互通口所在乡镇、边贸重点乡镇和重点工业乡镇建设,逐步扩大县域次中心镇规模,增强县城和县域次中心的集聚功能。搞好县城和县域次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鼓励和支持发展运输、物流、中介等农村服务业,增强农村服务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继续举办农村劳动力转移专场招聘会。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引导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全年全市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万人。逐步建立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加强农民工就业服务和权益保护,改善工作和生产环境,落实最低工资制度,切实解决工资拖欠、子女上学、工伤保险、养老保障等突出问题。要扩大明台农业合作与农业对外开放,继续办好海峡两岸(福建三明)林业博览暨投资贸易洽谈会和农业专场招商活动。主动对接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集中精力办好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和建宁山海协作示范园,积极引进台湾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和管理经验、经营模式,促进我市农村经济发展。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健全挂钩帮扶制度,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重点支持革命老区、苏区、少数民族、边远贫困乡村更好更快发展。继续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计划,大力实施“造福工程”、产业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小额信贷金融服务等扶贫帮扶措施,帮助低收入人口脱贫致富。全市计划完成“造福工程”搬迁任务4000人。<br>
  三、加快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积极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和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加快农村中小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建设。推行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制度,开展城市中小学与农村中小学结对帮扶活动。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制度,对选学种植、养殖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行学费减免和生活费补贴。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扩大覆盖面。实施“乡镇卫生院改造提升工程”,推行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挂钩帮扶乡镇卫生院制度,在县级以上医疗机构选派一批医生帮扶乡镇卫生院工作。加强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百乡千村公共广播宣传工程”。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农村电影“2131”工程,大力发展农村民办文化,扶持组建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文化室等。全面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实施“农民健身工程”,大力倡导和推广适合农村特点、科学、文明、健康的健身方式,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要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大农村实用技术技能培训力度,实施“绿色证书”培训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工程、“核心农户”培训工程,积极发展种养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经营主体。要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认真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计划”、“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因人、因地、因企制宜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培训,大力提高农民工就业本领、从业技巧和维权意识。全市完成劳动力转移职业技术培训3.5万人,其中“阳光工程”培训1.6万人。<br>
  四、加快创新农村工作机制,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要继续实施新农村建设“五大工程”,把“富民工程”、“基础工程”、“素质工程”、“安居工程”、“保障工程”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抓手,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要继续实施“132计划”,抓好连线扩面、纵深推进的示范工作,把高速公路沿线、国省道沿线的乡镇和村一并列入新农村建设示范范围,形成一大批既较为成型,又具备一定示范作用的新农村示范群体,增强示范点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在全市广泛开展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服务、项目带动服务、科技信息服务、公共事业服务、金融信贷服务、社会保障服务等“六项服务”活动,切实把事关新农村建设的农村饮水工程、农村路网建设、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保障工程、扶持库区移民、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业155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农村科技示范户培训、造福工程搬迁、扶持发展畜牧业等“十件实事”办好。特别要以为农民办实事为突破口,不断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继续推进村村通公路工程和村村通客车工程,对现有村内道路路面逐步进行硬化铺装改造,新建农村公路800公里。不断完善农村公路的管护机制,充分发挥农村公路的长远效益。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和建设,落实城乡同网同价,加快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实施农村通信工程,建立农村信息平台,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广泛开展争创新农村建设“十强经济乡镇(街道)”活动,培育一批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的典型,影响并带动其它乡镇(街道)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推动新农村建设更好更快发展。同时,要加快推进村镇建设规划进度,大力推广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村镇住宅通用图集。要以优化村庄布局为重点,加大市、县级新农村建设试点镇、示范村和整治村以及26个省级村镇住宅小区试点工作力度,做到“先行一步、出好经验、早见成果”。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切实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和建设,逐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村镇。继续实施农村沼气工程,加快普及沼气用户,以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厕、改圈、改厨,逐步建设生态家园。全市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9000口。<br>
  五、加快农村改革创新,激发农村发展活力。要积极开展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完善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扩大小城镇机构改革试点,赋予经济发达的镇级政府更多的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健全在依法、自愿、有偿基础上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建立健全妥善化解农村土地承包问题的调处机制,切实解决土地承包中的突出问题。积极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探索确保农民现实利益和长期稳定收益的有效办法。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重点推进巩固完善林改成果、规范森林资源流转、扩大林权抵押贷款、强化林地使用费征收管理、加大矛盾纠纷调处等各项配套改革。继续推进农村小型基础设施产权制度和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认真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发展,鼓励农民特别是专业大户、农村能人以及龙头企业创办、领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依法登记,规范运作,明晰产权,完善组织章程和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利益分配和风险调节机制,增强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能力。<br>
(作者为三明市委农办主任)<br>
(责任编辑:黄茂升)</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