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问题的思考
●蔡新民</p><p style="line-height: 150%; text-indent: 30"><br>
<br>
2005年6月14日,国家林业局批复同意设立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这是全国首个海峡两岸现代林业合作的平台,也是三明市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载体。三明地处闽西北部,既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发展腹地,又是内陆地区的开放前沿,如何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找准发展定位,为海峡西岸经济发展做贡献,负有重要的历史使命。<br>
一、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的有利因素<br>
1、明台农林业交流合作发展有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三明市就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招商方式,积极引进台资农林企业,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对台农业交流与合作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全市累计批办台(外)资农林业企业157家,总投资2.38亿美元,合同利用台(外)资1.14亿美元。共引进台湾新品种169个,推广面积10万亩,引进台湾新技术48项,推广面积2.5万亩。随着海峡两岸经贸合作的不断发展,三明市农林科技人员赴台参观、考察,进行学术交流也日益频繁。先后组织了180多批1300多人次农林科技人员赴台(外)开展农林考察,并与当地的农林科研院所、农会及其他农业社团进行交流。台湾(境外)农林界人士也曾多次来明考察农业投资环境,洽谈农林合作项目和进行学术交流,共接待台湾(境外)来明参观、考察团组近500多批4000人次。对台(外)农林交流与合作的广泛开展,增进了对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的了解,为今后加强两岸农林业合作的开展拓宽了思路。<br>
2、明台现代林业合作发展可互补。在物种交流方面,明台两地均为森林资源丰富、植物种类繁多、生物多样性保护较完整的地区,同属多山地带,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相同或相似,有利于不同物种的互相引进。特别是在林木种源改良、花卉苗木培育、生物资源利用等方面将大有作为,实现生物种质资源的优势互补;在木竹加工方面,三明林业经过多年来的努力,林业产业虽然取得较大的发展,但木竹加工业仍存在“规模小、布局散、档次低”等问题。而台湾的木竹加工技术水平比较高,其技术和产品在世界上有着广泛的市场,却面临着木材原料供应困难、劳工短缺和成本上升的压力,向岛外寻求合作的愿望强烈,木竹加工合作的前景广阔;在森林旅游方面,三明生态环境优良,森林景观资源丰富,但森林旅游业尚处在起步发展阶段。而台湾林业第三产业特别是森林旅游业起步早、发展快,开发和管理的经验较为丰富,且资金也比较雄厚,森林旅游业合作的潜力很大。<br>
3、明台现代林业合作将刺激三明林产业快发展。两岸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开发已制定了具体发展规划,将从一、二、三产业全方面推动与台湾的林业合作,包括林木培植、家具加工、生态旅游、生物制药等。以家具加工为例,该产业对资源的依赖性很高,而台湾大部分使用的板材均由国外进口,因此,许多台商将其家具加工厂投资在福建地区,减低产品成本。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的设立,为三明市进一步扬优势、创特色、打品牌,努力实现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加快崛起,创造了新的机遇。精心构筑两岸林业交流与合作平台、林业生产要素引进消化平台和加快林业发展的机制创新平台,努力把三明市建成台湾林业产业转移的吸纳基地和现代林业发展的先行区域,刺激三明林产业快发展。<br>
二、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存在问题<br>
1、政治因素不确定。由于台湾当局拒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采取了“高新技术严防溢出”等限制政策,引发了信任问题、三通问题、投资限制问题等,导致两岸关系无法得到根本改善,增加了两岸林业合作和经贸往来的不确定因素。<br>
2、投资环境不完善。作为福建的内陆山区,在思想观念、区位条件、经济实力、基础设施、人才资源和项目配套等方面与沿海地区有较大的差距。一些地方和部门服务意思弱化,诚信程度差,品种、技术、设备进口等审批手续繁杂,交通基础设施瓶径制约问题正逐步改善,但仍然需要一段时期才能够有大的改观。<br>
3、林业发展基础仍较薄弱。三明现有的林业企业规模仍小,布局分散,全市规模以上林业企业175家,仅占企业总数13.5%,且产品档次低,产业链短,“一根木头三块板”的格局未根本改变。<br>
4、台商林业投资项目少、规模小。三明台资企业目前投资项目少,规模小,在林业方面特别是台商投资一体化的林业项目基本没有,对台合作基础薄弱,台商资源紧缺,对台合作项目较少,特别是大项目尚未取得突破。<br>
三、加快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的对策措施<br>
1、积极主动对接,加强林业合作。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作为全国首个海峡两岸林业合作的平台,为福建省仍至全国深化对台经贸合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因此,必须提高认识,从更高更远的视觉来认识,要充分用足用活中央、省赋予的特殊优惠政策,积极主动,加强合作,要探索新时期建立现代林业合作新机制,为实现双赢、联手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创造良机。<br>
2、科学合理规划,提升合作档次。根据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的总体定位和我市林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总体布局,实验区重点规划六个功能区:(1)林产品加工合作区。以沙县金沙园、永安尼葛园为主体,重点围绕榨干用尽青纸、大亚、永林等重点骨干企业生产的初级产品,策划生成家具开发、装饰装修材料等人造板深加工项目,开展对台对外定向招商引资。(2)生物医药及中成药开发合作区。以明溪县和三元区为中心,向泰宁、宁化、清流等县辐射,重点发展红豆杉、茄尼醇、雷公藤、石蒜等生物医药提炼,建设中草药提取纯化及医药中间体加工、现代中药和天然药物生产、药用动植物种养等三大基地。(3)森林食品加工合作区。以沙县、梅列、三元、永安等县(市、区)作为优先发展的区域地带,重点发展笋制品;以泰宁县和建宁县为中心,重点发展果类食品;以大田县为中心,重点发展高山优质茶叶。(4)生物多样性保护及苗木花卉繁育合作区。以现有的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为基地,开展闽台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并以清流为中心,向沙县、梅列、三元等县(区)辐射,重点发展珍稀树种、绿化大苗。(5)森林生态休闲观光合作区。对现有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全市建设3条观光旅游带。即三明市区周边山水园林风光休闲观光旅游带,北部山湖洞森林生态地质景观休闲观光旅游带,西部客家风情休闲观光旅游带,打造“天下幽奇,中国绿都”的生态旅游胜地。(6)林业科技开发园区。在三明市区周围建设林业科技交流中心、台湾林业研究所和中心实验室。建立并启动明台两地林业科技交流合作机制,重点开展林业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等方面的合作研究和交流。<br>
3、优化林业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积极调整林业产业发展方向,实现从传统的注重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科技含量高林业产业投资方向转变,通过合作交流,推动林业生态建设,实施生态公益林、生物多样性、绿色通道和城乡绿化一体化三大保护工程;推动森林资源培育,建立造纸、人造板、大径材三大原料基地;推动山地综合开发,发展笋竹业、名特优茶果、苗木花卉三大特色经济;推动林产工业集群建设,培植人造板及木竹制品、制浆造纸、林产化工三大主导产业;推动林业新兴产业培育,拓展生物制药、森林食品、森林旅游三大重点领域,不断提高三明林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使林业产业向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维护林业生态系统平衡,促进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br>
4、积极引进项目,提升竟争实力。台湾林业产业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因此,必须研究探讨如何采取市场换技术的策略,通过提供具有较高水平的公共设施,营造一批具有竟争力强、与台湾林业产业关联性、对接能力强的高科技合作项目大平台。要重点围绕人造板、纸、松香等初级产品的深度加工、产业链延伸来策划项目。要建立明台林业科技交流中心,通过中心组织明台两地林业科技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科研、学术交流和科技人才培训,开展林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消化和创新,合作攻关林业科技难题,并促进面向全国和东南亚国家开展林业经济技术合作,充分提升三明林业的竟争实力。<br>
5、加快制度创新,构建合作平台。一是要加强政策制度创新,营造台商良好的投资氛围。目前,在政策层面三明市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较没有优势,因此,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好现有的有关涉台政策,对国家和省上已经实行的对台优惠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并加强对落实情况的检查监督,坚决纠正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打折扣和偏差现象,取信于商,增强业主投资信心。同时,根据国务院、国家林业局赋予三明集体林区改革试验区和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的功能和使命,在用足、用好现有政策的同时,结合三明市实际情况和实验区建设的要求,制订出台实验区优惠政策,对投资实验区的台商企业和合作项目予以更多的扶持和政策倾斜,为明台林业合作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二是要积极改善投资软、硬环境。继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提高办事效率,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符合国际惯例的运行机制,顺应世贸组织规则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在硬环境方面,要加大林业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水路电设施、信息、质量检验检测、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和全国性、区域性的林产品批发市场。三是积极构筑明台现代林业合作的大平台。构建明台林业合作的政策制度创新、技术支撑、金融合作、林业信息、招商引资、科技示范、台湾农民来明投资的创业园建设平台等。<br>
作者单位: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br>
责任编辑:黄元庚</p> 灌水人有所顶 也有所不顶 楼主 你十万经验 为了一个水帖值得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