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之我见
●邓炳辉</p><p style="line-height: 150%; text-indent: 30"><br>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涉及到农村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四个大的方面,是一个系统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农业现代化、深化农村改革、破解“三农”问题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结合清流县实际,就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谈点粗浅看法。<br>
一、科学规划,典型引路<br>
规划是龙头,是发展的蓝图,必须讲究科学,并具前瞻性。要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各个阶段目标任务,并通过典型引路狠抓工作落实。一是做好规划部署。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和谐村镇的角度出发,制定科学的总体规划、全面的实施方案,指导新农村建设工作规范有序开展。科学确立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及指标体系,妥善处理好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统一部署与分类指导的关系,做到既与总体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结合,又量力而行,与农村实际紧密结合,从人民群众最愿意、最迫切需要而又能做成的事情抓起,扎实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二是坚持典型引路。在科学编制规划的基础上,重点建设1—2个具有较高标准和较强示范作用的示范点,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多种模式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方法,努力开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新局面。<br>
二、突出重点,强力推进<br>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总体要求,抓住关键,突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稳步推进。<br>
1、突出特色,培植产业发展新优势。<br>
建设新农村的物质前提是农村经济的发展。一是做强特色产业。总结“十五”期间我县特色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今后尤其要在苗木、花卉、生物制品等产业发展上寻求大的突破。苗木产业,以建设国家级示范基地为目标,不断壮大景秀园林公司、永明育苗中心珍稀绿化苗木基地规模,加快桂园生物科技公司千亩桂花生态科技园建设。花卉产业,不断加大与省农科院合作力度,大力扶持鸿翔农庄公司,加快名优花卉优质种苗繁育及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建设,强化种苗繁育与花卉种植的合作对接,同时全力推广雄盛、元生花卉公司“三包两统一赊”做法,带动农户积极参与种植,形成“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科研、协会”六位一体的经营模式,推动花卉产业朝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形成绿化苗木5万亩、鲜切花卉0.5万亩生产规模,打造“中国桂花之乡”、“中国罗汉松之乡”、中国鲜切花生产基地。生物制品业,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天然植物资源,加快野鸦椿、野甘草基地建设,加强与上海中医药大学、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开展技术协作,力争野鸦椿、野甘草、桂花精油等生物制品开发取得大的突破。二是加大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力度。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进一步做大烤烟、豆腐皮、优质水果、畜牧水产及茶叶、红心地瓜、食用菌、笋竹等一批特色高效农业项目,着力培育一批牵动力强、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形成适应市场需求的名优产品和优势产业。“十一五”期间,努力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或“多村一品、多乡一业”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br>
2、拓展空间,促进农民持续增收。<br>
一是实施农业增收工程。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积极培育主导产业,扩大短平快增收项目生产,提高农产品商品化、专业化水平。二是实施劳动力转移工程。充分发挥“全国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优势,加快劳务网络建设,完善劳动力转移服务体系,建立技能培训、就业介绍、服务管理“三位一体”制度,有组织地开展劳动力转移,促使劳务输出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苦力型向技能型、自发型向组织型转变;认真落实《清流县关于做大做强轻纺服装产业的工作意见》,扩大技术工人免费培训规模,尽最大努力满足劳动力转移需要。三是实施创业致富工程。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健全农村信用贷款和担保体系,重点扶持发展市场前景好、技术起点高、出口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农副产品加工骨干企业。鼓励和引导外出务工的成功人士带资金、带技术回乡创业,上项目当老板,发展民营经济,在致富的同时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为家乡建设多作贡献。四是实施农村社会化服务工程。充分发挥县水果营销、豆腐皮等协会的示范作用,围绕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大力发展科技服务型、市场营销型及综合服务型的行业协会和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切实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积极探索农产品现代营销方式,实施农业信息服务工程,创新农技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现代服务业体系。<br>
3、注重教育,培育新型农民。<br>
一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升农民文化素质。坚持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切实抓紧抓好农村“普九”工作,大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统筹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提升农民整体素质。二是实施农民培训工程,提升农民科技素质。继续深化“村会协作”和“一站一示范、一师(技)一项目”活动,认真组织实施绿色证书、青年农民科技培训、新型农民创业培植等各项新型农民培训工程;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把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送到农民手里,让他们能掌握一项以上的致富技术。三是深化文明创建活动,提升农民文明素质。扎实开展文明教育,提高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和信用村、信用户的创建水平,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和文体队伍建设,不断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农民自觉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大力推广南岐“庙会新风”、田口“祠堂新貌”等新型做法,继承并发扬农村自身所拥有的文明传统,提倡尊老爱幼、妯娌和睦、邻里团结、爱护公物、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乡风民俗,破除封建残余思想遗毒,以文明乡风来增强村民和谐。<br>
4、抓住关键,建设新型村镇。<br>
一是抓好村镇整体规划建设。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到位”的原则,用3年左右时间完成所有村镇的规划,做到科学布局、合理安排,力求反映地方特色、体现文化内涵、保护生态环境。严格执行“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制度,确保村镇规划落到实处。二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烟田基础设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和省级商品粮基地以及库区、水利、林业等一批项目实施,健全完善农业防灾抗灾体系;加快推进农村道路、供水供电等项目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加强人居环境治理。加强村镇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发展环村林、环宅林,加快沼气池项目和村外畜牧小区建设,推行“三清六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沟、改圈、改路、改厨),大力整治村容环境,逐步朝“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整洁”目标迈进。<br>
5、深化改革,健全体制保障。<br>
一是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坚持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进一步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性质,依法确权、确地到户,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在此基础上,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建立土地使用权依法流转的机制,允许其自由转让、出租、抵押、入股。推动农民私有和集体所有的房产颁发产权证工作,允许交易和抵押。二是推进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在确保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前提下,积极探索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来解决工商企业经营用地问题,杜绝借公共利益为由低价侵占农民耕地。充分考虑土地既是农民的生产资料又是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的双重功能,切实提高国家征地的补偿费、安置费标准,使“失地农民”能够获得第二、第三产业就业和在城镇居住的必要资本。三是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农民与市民、各类企业职工平等一致的、覆盖全社会的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编织一张社会安全网。<br>
6、夯实基础,提高党组织战斗力。<br>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党,关键在干部。一是加强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亲民、爱民、富民”为目标,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服务人民群众、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水平。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选好配强乡镇、村领导班子。继续深化农村党建“三级联创”和“双带双创”等活动,扎实抓好大路口等先进村的巩固提高,总结推广沙芜渔业协会党支部的经验和做法,鼓励支持在优势、新兴行业和其他相关领域建立行业协会党支部,同时加大对农村软弱涣散基层组织的整顿力度,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二是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务公开、民主议事、民主管理制度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全面推行村务决策听证制度,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全面提高基层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水平;加大普法教育力度,提高农村干部依法办事的能力,增强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深入开展“平安乡(镇)村(居)”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做好群众来信来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br>
三、加强领导,营造氛围<br>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健全完善组织领导体系,建立促进新农村建设深入持久推进的工作机制。县里要成立专门负责新农村建设的组织机构,统一指导协调新农村建设工作;各乡镇也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具体组织实施新农村建设工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有效机制。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对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考核的指标体系,作为检验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内容,作为对班子考核和干部奖惩使用的重要依据。二是营造浓厚氛围,形成强大合力。充分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建立公务员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激励机制、全社会共建新农村的推动机制,努力形成各方面齐抓共管、整体有序推进的工作格局。组织有声势有深度的宣传报道,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主要任务和具体要求,引导广大干群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推动新农村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br>
作者为清流县委办公室主任<br>
责任编辑:陈 锋<br>
</p> 楼主 你十万经验 为了一个水帖值得吗 出来灌 要讲信用 说了回你的帖 就一定回你的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