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建老秘 发表于 2009-2-26 11:20:10

资源制约下我市三大产业集群经济增长方式探析

刘文英</p>
            <p style="line-height: 150%; text-indent: 30">林业、冶金、机械三大产业集群是我市重点培育、扶持的支柱产业。对我市工业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和解决就业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近年来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就是,资源短缺问题表现的更加突出,“电荒”、“煤荒”、油荒”接踵而至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这就使得我们必须认真地思考:我市三大产集群在更为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下,要通过怎样的增长方式才能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达到期望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br>
  一、我市三大产业集群经济增长的现状<br>
  1、林产加工产业集群:<br>
 1单位数增长较快,盈利能力下降。2004年林产加工企业达172户,比2000年增加87户。由于该产业进入的技术门槛不高,竞争比较激烈,盈利能力与全省林产业相比,差距明显,2004年全省林产业户均盈利80万元,而我市林产业平均每户亏损6.6万元。<br>
  (2)林产品出口势头良好,在省外市场竞争力较强。2004年我市林产加工业省外市场竞争力较强、销售比重过半,销路广阔。省内、省外、境外销售比例为34.72:54.610.68。其中纸品、竹材及制品、人造板等产品在省外销售比重超过50%以上。<br>
  (3)林产加工业对科技投入内在需求动力不足。由于我市林产资源相对比较丰富,许多企业生产靠投入低价格的人力及资源就可获取一定的利润,所以对科技投入不重视。2004年该产业有科技活动的企业12户,占该产业企业数的7%。产业R&D经费支出1419万元,占该产业产品销售收入的0.4%。<br>
  (4)产值单耗偏高,水污染严重。2004年该产业万元工业产值综合能耗为1.72吨标准煤,与去年相比,产值单耗上升0.19吨标准煤。其中造纸及纸制品行业废水排放量居各行业首位,占全市的29.9%。<br>
  2、冶金产业产业集群<br>
  (1)冶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该产业对矿产资源的依赖性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近几年我市冶金产业得到很大发展,2004年企业数达68户,比2000年增加37户。实现利润9.29亿元,比2000年增长2.4倍,户均利润比全省冶金产业平均水平高出550万元。<br>
  (2)冶金行业产品省内销售占主导,出口竞争力较弱,省内、省外、境外销售比例为92.497.370.14。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中的钢材、铁、粗钢在省内销售的比重超过90%以上。<br>
  (3)“三钢”独树一枝,其它企业科技活动处于空白。2004年冶金产业中有科技活动的企业只有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一户。科技进步对“三钢”的经济增长贡献大,该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18.58亿元,占本企业销售收入的24.3%。<br>
  (4)冶金产业能源消费量及“三废”排放量大,产值单耗高。该产业2004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占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33.1%,比增53.2%。万元工业产值综合能耗为2.13吨标准煤,比增0.8%,高出全省同类行业的82.2%。该产业还是“三废”排放量的大户,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行业废水排放量达1420.56吨,占全市废水排放量的9.1%;废气、烟尘排放量分别占全市排放量的14.5%和15.6%。<br>
  3、机械产业集群<br>
  (1)机械企业发展快,盈利能力较强,但与全省同产业比实力弱。2004年机械企业已有82户,比2000年增加35户。实现利润1.14亿元,比2000年增长3.8倍。与全省同产业比,整体实力偏弱。2004年全省机械企业户均利润高出我市同产业216.95万元。户均资产高出我市同产业1260万元。<br>
  (2)机械加工产品在国内外竞争力较强。省内、省外、境外销售比例为69.2324945.83,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及专用设备制造业在省外销售比重占30.4%和51.9%,在境外销售比重占5.7%和11.4%,主要产品是机床、轴承、硫化机等。<br>
  (3)科技投入产出效果较好。机械产业中有科技活动的企业18户,R&D经费支出占该产业产品销售收入的2.1%。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同行业销售收入的21.2%。专利申请数目10项,占全市的47.6%。<br>
  (4)能源消耗少。2004年机械产业万元工业产值综合能耗为0.33吨标准煤,与去年相比,单耗略有上升。该产业综合能源消费量7.46万吨标准煤,占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1.1%。<br>
  二、三大产业集群经济增长中存在问题<br>
  1.横向比较对全省的贡献减弱。经济效益对于处在工业化发展阶段的产业来说至关重要,为发展科技,提高效率,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供支持。与全省相比,三大产业集群企业经济效益状况稍逊一筹。2004年我市三产业集群企业数占省三产业集群企业数的9.2%,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是三产业集群的工业增加值、利润总额、利税总额等占省同类产业的比重则分别比去年下降1.2、3.8及3.1个百分点。<br>
  2.主要工业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较弱。2004年我市三产业集群出口交货值为6.84亿元,占工业销售产值的4.2%,比2000年所占的比重下降1.3个百分点。据562家工业企业产品市场占有情况调查结果看,我市三大产业集群产品省内、省外、境外销售比例为74.821.53.7。<br>
  3.科技投入力度有待加强。2004年我市三产业集群开展科技活动的企业31家,占三产业集群企业数的9.6%,比2003年下降2.7个百分点。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占其产品销售收入比重为1.56%。据有关资料显示,工业化国家工业企业的科技开发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1%时,企业很难生存,2%时方可维持生存,3%时表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处于良性循环,5%才有竞争力。我市三产业集群大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还没有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br>
  4.能源投入产出低,污染大。2004年三产业集群产值单耗为1.78吨标准煤,与去年相比,增长9.2%。比全省产值单耗平均水平高出1.34吨标准煤。并且还是空气、水等的主要污染源。如造纸业、钢铁加工业等两个行业的废水排放量占全市的39.0%,废气排放量占全市的20.1%。<br>
  三、在现有的资源环境和技术条件下,提升各产业集群经济增长方式的探讨<br>
  1、充分认识“比较优势”原理的利弊优劣,及早提升产业经济增长的方式。在工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一定的经济和技术条件下:一是经济增长可以利用低价格资源获得产品的成本价格优势。二是开发节约资源技术的昂贵和耗时性。因此在企业缺少资金和技术的经济发展的起始阶段,自然要发挥传统的“比较优势”。但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了相当积累的时候,特别是当今我市木材及矿产资源紧缺,传统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步消失时期,应当及时提升经济增长模式。因此我市三产业集群企业要创造更持久的竞争优势,必须在初级条件仍有优势的情况下就主动割舍,提高经济增长的技术含量,着手品牌战略,注重培育和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注重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及时提升,不失时机地转变经济增长模式。<br>
  2、整合资源、限制低技术、高污染的林产业项目投产。林业产业基本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对解决社会就业人员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由于该产业技术门槛不高,各县都存在着许多以低价格资源和劳动力获得产品的成本价格优势的企业,这些企业陶醉于“比较优势”中而不能自拔。但是在资源及其它供给要素稍有紧缩或外来竞争有压力时,许多企业很快就陷入亏损,乃至停产及破产。据统计林产业2004年己有53.5%的工业企业处于亏损及微利状态(企业盈利在10万元以下的企业)。<br>
  3、拓展林产食品、林产化工产品的加工品种,重视竹和其它材料替代木材的研究开发工作。我市用于林产食品、林产化工加工的原材料很多,现存在的问题是林产食品、林产化工加工企业的品种还比较单一。比如我市现有规模以上林产食品、林产化工加工企业34家,有近30家生产笋罐头和松香产品。所以应在大力发挥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加大开发新的林产食品、林产化工加工品种的力度,加快对竹产品的研制开发,特别是竹炭产品开发,该产品发展潜力大,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化学、冶金、国防等工业部门。竹质活性炭作为新材料在高新技术领域也有重要的开发前景。其次除加快速生林培育外,还应加强竹木人造板、以及竹浆代替木浆的研制开发。<br>
  4、应确保冶金加工业原料稳定供应,集中资金投入在研发创新上。首先冶金加工业应拓宽原料来源,有资金有能力的冶金企业应该尝试去投资原料领域。其次企业应把资金重点投入科技创新中,不断推出新产品,开发新的领域。这样的投入才能为公司带来高附加值,这比单纯的扩大产能效果要更好。因为企业的资金如果仅仅是用来建设新的产能,这不会使冶金企业得到长期可持续发展。<br>
  5、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冶金产业是以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主的典型的原材料企业,是资源消耗的重点产业。因此,加强对钢铁、有色等重点企业的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的消耗管理,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努力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益。对矿产资源开发要统筹规划,加强共生、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积极推进矿产资源深加工技术的研发,降低采矿贫化率,延长矿山寿命。大力推进尾矿、废石的综合利用。<br>
  6、机械产业首要的任务应是积聚研发实力,尽快在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对影响产业升级的一些关键性技术,政府必须组织相关企业、学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进行攻关,重点要放在价值增值较高的产业链环节和产品品种上。因技术开发要求资金投入大、风险高,企业无力独自承担,政府应建立相应的风险引导资金,鼓励科研机构开展重点攻关,后期可以采取半市场化的方式,当技术开发成功后,企业采用购买专利技术的方式实行有偿使用,将实用性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在促进产业升级的同时,也提升了科研院校的研发能力和人才培养力度,可谓双赢。对于一些开发周期较长,更新速度较慢的技术则可以走从国外引进的道路。<br>
  7、建立工业生态园区、促进产业集群企业间废物循环利用。在发展产业集群同时,还应考虑到企业废物循环利用问题。建立工业生态园区,也应是工业集群产业发展中一个思路。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使一家工厂的废气、废水、废渣、废热或副产品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这样建立工业生态园区,不但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形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br>
 作者单位:三明市统计局<br>
 &nbsp;责任编辑:林运裕</p>

沙市秘书 发表于 2009-2-26 11:20:14

谢谢楼主,发个好贴,再次感谢

宁建老秘 发表于 2009-2-26 11:20:18

此帖虽说不上山明水秀,可是也别有一番风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资源制约下我市三大产业集群经济增长方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