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基层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思考
吴功亮 蒋金旺</p><p style="line-height: 150%; text-indent: 30"><br>
<br>
<br>
思考之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党的基层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br>
首先,从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上看,要求党的基层组织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要实现社会的和谐,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坚强的政治保障,又需要有先进文化的引领。因此,在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要求基层党组织为经济建设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为政治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组织基础,为文化建设提供更加科学的引导。<br>
其次,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性质上看,要求党的基层组织承担更加繁重的任务。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如果没有统一的指导思想,没有共同前进的旗帜和理想,就不可能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整合起来,把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凝聚起来。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党的基层组织担负着更加繁重的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整合力量的任务。<br>
第三,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关系上看,要求党的基层组织具备更强的履职能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是构成和谐社会的三种基本关系,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管理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涵盖着千丝万缕的社会利益关系。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党的基层组织要花更大气力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具备更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处理矛盾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推进基层民主的能力,等等。<br>
第四,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上看,要求党的基层组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三种基本关系中,人与人之间和谐的过程,就是每个人的主体意识、他人意识、公民意识等不断觉醒和升华的过程;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的过程,就是不断给予每个社会成员以更多的关怀,尊重个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价值和尊严的过程;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过程,就是在不断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需要更加关注生态平衡、更加重视保护环境的过程。在这三种和谐关系的形成过程中,人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因此,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br>
思考之二,要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br>
首先,进一步加强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领导和指导。要建立健全规范化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制定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要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责任制,并把责任落实到位;要定期听取工作汇报,提出指导性意见,并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坚持分类指导,认真做好各类先进典型的总结、推广、完善和提高工作,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导向和辐射作用,全面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为党的基层组织开展工作创造条件。<br>
其次,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组织体系。要在健全已有的组织体系、巩固已有的工作领域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组织网络,把党组织的工作拓展到新的发展空间,不断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在机关,要抓好巩固和提高工作,推动机关党建“走前头”。在农村,要在专业大户发展较快、特色产业比较明显、主导产业基本形成的地方建立党支部,为促进农业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服务。在社区,要在中介组织、非公事业单位等新的社会组织建立党支部,建立健全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社区党建工作机制。在非公经济组织,要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多方联建”等方式,灵活设置党组织,有效解决非公经济组织“有单位无党员、有党员无组织、有组织无活动”等问题。<br>
第三,推动基层党组织完善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在完善工作机制方面要建立健全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责任制,并在落实各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职责上下功夫,特别要抓住基层党组织“第一责任人”这个关键,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负责,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充分发挥责任机制和激励机制的作用,促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步入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当前,要紧紧抓住先进性教育的有利契机,在党员的教育培训、管理监督、发挥作用、权利保障和激励奖惩等方面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不断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的成果,推动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建设,为党的先进性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改进工作方式方面要转变工作作风。始终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切实改变文山会海、发号施令、以会贯会的做法,着力精简会议和文件,大兴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雷厉风行之风。要改进指导工作的方式。指导工作不能光靠发个文件、开个会议,应该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上下功夫,到群众最需要、工作最薄弱、情况最复杂的地方去开展工作、推动工作、解决问题。在创新活动内容方面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断充实、调整和丰富基层党组织活动的内容。当前,党的基层组织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结合本系统、本单位实际情况,开展和谐机关建设、和谐村镇建设、和谐企业建设、和谐社区建设、和谐校园建设等活动,使基层党组织建设由虚变实,使基层党组织活动的内容始终贴近时代脉搏、贴近党的中心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努力推动和谐社会建设。<br>
第四,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的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建设和谐社会的能力。在领导班子建设方面:要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责任感;要以建设和谐领导班子为目标,优化领导班子结构;要注重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促进领导班子的团结协调;要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促进领导班子转变作风,促进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在党员队伍建设方面: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加强党员队伍先进性建设;要通过不断创新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拓宽发展党员的新路子,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规模适度、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不断引导广大党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br>
思考之三,党的基层组织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br>
首先,始终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开展工作,在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为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提供组织保证。为此,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和谐社会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必须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党的基层组织工作,为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提供组织保证;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在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宏伟蓝图中,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找准位置,当好角色,发挥作用。这是检验一个党的基层组织有无战斗力的重要标准之一。<br>
其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基层党组织工作,在促进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凝聚人心、整合力量等方面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奠定扎实的群众基础。一是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做好群众工作,要在密切联系群众、充分宣传群众、有效组织群众、热忱服务群众和真诚团结群众上下功夫,不断总结开展群众工作的经验和方法,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带着深厚的感情做群众工作。要高度重视和维护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切实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尤其要做好弱势群体帮扶工作,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职工群众的心坎上,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二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现实问题,为本单位的改革和发展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另一方面,在我国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以教育和说服的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学会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教育、协商等手段,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是做好社会稳定工作。党的基层组织要充分发挥作为各个社会基层单位的政治核心或领导核心这一独特优势,有效地利用政治的、思想的、组织的各种手段,协调并解决各类矛盾,促进各个利益主体和睦相处,形成一个和谐而充满活力的整体。同时,要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认真落实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责任制,善于发现潜伏着的社会矛盾,努力把社会不稳定因素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br>
第三,切实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在促进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发挥带头表率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秩序。一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形成人人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二是各级党政机关,特别是司法、执法机关的基层党组织要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始终坚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和依法管理,不断推动建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监督机制,促进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三是努力推动基层民主管理制度建设。通过推行厂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党务公开等,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通过正常、合法的渠道,使广大职工群众和党员真正享有参与权、知情权、选择权、建议权和监督权;通过“党建带团建”,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积极参与基层组织建设的政治热情,增强基层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进一步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br>
作者单位:三明市直机关党工委<br>
责任编辑:林运裕</p> 二十小时都花在一件事上 的确有些双手疲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