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7821673 发表于 2009-2-26 11:18:00

我市“6.26”海洽会成功举办后的思考

●叶劲光</p>
            <p style="line-height: 150%; text-indent: 30"><br>
<br>
  今年6月26日,我市首次与福建省林业厅、福建省台办、福建省外经贸厅举办“海峡两岸三明林业合作暨投资贸易洽谈会”,来自五湖四海的客商聚首三明,共谋发展,这不仅是一次区域性林业交流与合作的盛会,也是我市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良机,还是我市对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促进海峡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的新平台。<br>
  这次活动体现了我市很强的组织能力、灵活的应变措施和高度负责的精神。活动是在组织时间短、沿路塌方造成路途不顺、全省火车停开的非常特殊情况下举办的,客观上带来了很多不利因素,然而,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下,各项活动有条不紊,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这次活动充分展示了我市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卓有成效的林业改革、高涨的林农积极性和良好的林业产业基础,凸显了三明林业的独特优势,凝聚了三明林业发展的新动力。客商云集,仅前来我市的台商就有126名,这是历年来来明参加经贸活动最多的一次。台湾“立法委员”吴成典、台湾中华两岸农业渔牧经贸暨科技文化发展促进会理事长刘嵩祥、台湾嘉义大学校友会执行总监王振陆等知名人士应邀前来。<br>
  我市堪称中国的“绿都”,全市森林面积2645.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6.8%,活立木蓄积量1.15亿立方米,是全国少数几个森林立木蓄积量超过1亿立方米的设区市之一。优良的森林资源为林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三明成为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全国集体林区改革试验区,也是国家林业局确定的集体林区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唯一试点,眼下,三明又成为全国首家海峡两岸现代林业合作试验区。我省与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化同根同源,三明的对台工作在全省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当前,海峡两岸的经贸交流与合作出现了新形势,面临着新机遇。“6·26”海洽会以林业交流合作为媒,通过我市各界与海内外客商的广泛接触,深入沟通与交流,认真开展项目对接,引进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无疑将为闽台经贸交流与合作添砖加瓦,为海峡两岸交流与合作助力。通过这一平台,我市对台经贸交流与合作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加强了台商与我市各界更加密切的交往,吸引了更多的台商到我市投资兴业,推动了全市外经贸工作更好地落实,经济更快发展。海洽会共推出项目410项,其中林业项目有137项。开幕当天签约120项,项目总投资额为24.03亿元。其中,外资31项,总投资8561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3898万美元;内联89项,总投资16.92亿元,合同利用区外资金14.95亿元。<br>
  三明各个县市的特色产品将展馆塞得满满当当,泉州、福清、漳州的产品也跻身其中。各个县市的展馆各具特色,吸引人们的眼光。我市首次举办台湾馆,在市民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参展产品丰富多样,不少台湾企业首次带着他们的项目成果来参会,通过“6.26”这个平台寻找对接项目,当天,为数不少的市民是冲着台湾展区的产品来的,因而台湾展区的人气之盛就不言而喻了。一进入台资企业展馆,形色兼备的水果就吸引住人们的视线。硕大的台湾芒果在让人惊叹的同时,也不由让内地的芒果相形见绌:它的个头很大,通身闪烁着诱人的金色光芒。芭乐、西柚、金钻菠萝、洋香瓜,青色的香蕉……有些内地不曾见过的水果让人有了一尝为快的冲动。<br>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这次海洽会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一是规模不够大,来的客商知名度不够高,经济实力强、社会影响大的客商不够多;二是展销产品品种还不够丰富,特色产品不够多,吸引力还不够强,如何办成有轰动效应的展销形式还有待于深入探讨;三是宣传工作还做得不够,市区气氛还不够浓。但从总体上看,海洽会完全达到了预期目的,为下一步更有效地开展这项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何进一步办好海洽会,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在此提一些看法。<br>
  1、进一步提高办好“6.26”重要性的认识。投资、建设和干事创业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生产要素流入的水平,而这方面正是我们的薄弱环节。近年来,我市在营造发展环境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办海洽会,不仅仅是一种姿态,一种形式,更是通过举办节会,促进发展环境的优化和改善,以利于更多地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和人才。合作交流,招商引资,是一个战略性举措,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要不断地调整、探索和创新办会理念、办会内容、办会方式,逐渐形成以投资洽谈为重点,以投资促进活动、专业展会、系列文化旅游活动为主要活动内容,具有浓郁三明特色的新格局。从这个意义上讲,海洽会要成为一个永不闭幕的节会,开放、开发、合作、发展的工作思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海洽会应当越办越好。<br>
  2、确定“6.26”为我市的招商日,每年都举办活动。搭建招商平台,仍然是经贸活动的重要形式,我们应该把“6.26”海洽会作为我市的经济重头戏来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形成固定的招商节,每年都制定新的主题,要让市民记住这个日子是三明的招商日,是市民联系海内外客商的重要日子,通过各种形式多样的招商活动,提高三明在海内外的知名度,注意调动大中型企业的积极性,发挥企业家的作用,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围绕智力引进、资源优势开发、经济结构调整、企业产权转让和商贸中心建设,重点组织投资洽谈和产权交易,举办专业展会,组织“友好合作与三明发展——加快中小企业与民营经济发展论坛”及各类投资促进活动,注意联合中直机关、省直机关、港澳台企业及外国有关部门共同举办,日积月累,厚积薄发,力争经过若干年的打造,把“6.26”海洽会逐步办成固定在三明举办的全省性乃至全国区域性经贸活动。<br>
  3、建立形式活泼的展销活动,进一步调动企业积极性,发挥中介组织作用。内容和  形式上要有所创新,做到规模大,领域广,项目多,而且市场化程度高。社会各界踊跃参与,企业的主体地位更趋明显,如考虑把汽车、电脑、玩具、服装、饮食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争取由企业或中介组织主办。推介工业、农业、旅游、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等,包括动植物产品深加工、金属冶炼加工、矿产品加工、有色金属及矿产能源开发、农畜产品深加工、中药种植等具有地方优势的项目以及各地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努力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投资商前来洽谈咨询,向商家介绍我市实施开发战略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包括放宽注册资本限额、简化投资项目审批程序以及税收、土地使用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以节会形式招商引资、合作交流提供新鲜经验,应当在实际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开放开发水平。<br>
  4、进一步加强明台合作。我市林业特色优势突出,开发前景美好、潜力广阔,特别是国家林业局批复在我市建立全国首家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试验区,为我市进一步扬优势、创特色、打品牌,努力实现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加快崛起,创造了新的机遇。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精心构筑两岸林业交流与合作平台、林业生产要素引进消化平台和加快林业发展的机制创新平台,努力把我市建成台湾林业产业转移的吸纳基地和现代林业发展的先行区域。明台农业合作是当前我市的重要课题,我们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完善投资环境,大力发展对外经贸合作,切实鼓励台港澳资、侨资、外资、民资来三明投资兴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拓招商引资新领域、新市场,加强台商与三明的交流合作,促进明台经济的共同发展,洽谈会将根据台商投资特点,通过集中展示三明的特色资源、优势产业和名特优产品,促进明台经贸交流合作,使来明台商和客商全面领略我市特点,增强台商、客商对来明投资的信心。<br>
  我们应进一步开拓思路,增强信心,力争使海洽会办出更为鲜明的特色,取得越来越显著的成果,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成为我市对外开放的一座桥梁,成为招商引资的一条纽带,成为宣传和展示三明形象的一个窗口。<br>
<br>
 作者为三明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br>
 责任编辑:陈 真</p>

心包太虚 发表于 2009-2-26 11:18:04

有贴同赏 有水同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市“6.26”海洽会成功举办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