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明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启示
朱 清</p><p style="line-height: 150%; text-indent: 30">前不久在三明市调研创建文明城市工作,考察了梅列区列东街道圳尾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感触很深。圳尾社区于20世纪80年代创造了“共建文明片区”经验,对三明市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的开展产生过重要影响。当年中央号召“全国学三明”,圳尾经验随着推而广之,为全国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促成了创建文明社区活动的兴起。<br>
最近,三明全市上下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掀起一股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新的热潮。20年前,正是三明市以创“三优”(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为抓手,在全国率先开展建设新型文明城市实践,创造了一系列成功经验,起着样板作用。这是三明对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性贡献。走过辉煌的路程,面对新世纪新阶段新形势与新任务,今天的三明人又肩负着实现精神文明建设新跨越的新的历史使命。三明市应当始终不渝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遵循“好在共建、贵在坚持、重在建设”方针,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要求,抓住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历史机遇,更好推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把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br>
创建文明城市要打牢创建文明社区这个基础,这是三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条宝贵经验。从圳尾的实践看,创建文明社区必须做到“三个坚持”:<br>
一是坚持把创“三优”工作落实到社区。当年,三明市将治理脏乱差引向创“三优”,用创优美环境解决脏的问题,用创优良秩序解决乱的问题,用创优质服务解决差的问题,使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由“治”到“建”这样一个质的变化。后来,中央领导同志在福建视察工作时对三明这一实践进行深刻分析和研究,提出精神文明建设“重在建设”的精辟论断。“三优”是文化社区和文明城市的基本标志,圳尾始终抓住创“三优”不放,所以一直保持着全国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示范与先进的位置。创建文明社区要着力创“三优”,下足这个基本功,绝不能使之“滑坡”。<br>
二是坚持文明共建、群众自建。文明共建是创建文明社区必然要求,群众自建是精神文明建设活力所在。没有共建和群众自建这个重要特征,谈不上叫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圳尾社区的“共建理事会”机制非常好,能够把社区内各种社会资源有效整合起来,把广大居民群众自觉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推动着创建文明社区活动向前发展。近年来,多数城市的社区管理体制和居民委员会组织形式都发生了变化,但不管怎么变都应当有利于健全和完善“共建理事会”机制。全国各地实践都证明,要真正做好创建文明社区工作,无论实行何种管理体制都必须同文明共建和群众自建有机结合。如果脱离开来,这项事业便不能成功。<br>
三是坚持优化社会细胞,坚固文明创建根基。单位、楼院、家庭和居民都是社会基本细胞,只有把创建文明单位、文明楼院、文明家庭和培育文明市的工作做实,创建文明社区才有坚固根基。十多年来圳尾文明社区创建活动之所以长盛不衰,就是这里涌现了一大批高质量的文明单位、文明楼院、文明家庭和文明市民,他们起着文明社区的支撑作用。创建文明社区,有赖于以驻区各单位为基点,扎实做好组织文明共建、发动群众自建等工作,形成一种广泛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文明楼院、文明家庭和争做文明市民活动的局面。<br>
在新的历史时期,创建文明社区要按照“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用科学发展观思考工作的发展与创新。从圳尾看三明、看全省,创建文明社区要在以下五个方面取得新进展:<br>
一要以人为本,从满足群众提高自身素质、实现切身利益的需要着眼,大力创建学习型社区。十六大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一个具体落实“三个代表”的战略举措。当今世界充满激烈竞争,归根到底体现为学习或学习力竞争,而学习力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每座城市、每个单位和每个人的发展,都与“学习”密切相关。领导干部要靠不断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才能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现代化建设和本职工作取得成功;任何一个市民也都要靠不断学习以实现知识及时更新,方能改善自己的命运,创造美好生活。抓“学习”,已成为当代社会所有组织、所有人们的内在需求。创建文明社区要从内涵上创新,必须同创建学习型社区融为一体,以形成新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三明市要整合现有教育资源,把原文明市民学校办成传授各种新知识的社区学校,为提高市民综合素质服务,进而从整体上提高城市文明程度。<br>
二要以社区为平台,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是关系亿万家庭根本利益的民心工程。要借鉴最近中宣部推荐的天津市和平区经验,在创建文明社区过程,认真设计开展一系列把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贯穿起来的活动。三明市应当积极协调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精心选派优秀教师到社区担任中小学生校外教育辅导员,配合社区组织各种形式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在所有中小学建立家长委员会,利用社区学校办好家长学校,推进家庭学校的教育互动;将社区所有公益性文体、科技活动设施向未成年人开放,扩大中小学校外活动阵地;还要充分发挥各种社会力量特别是关工委、志愿者组织等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这方面,三明有着很好的工作基础。如永安市的家长与孩子、教师与学生、老同志与青少年“三牵手”道德教育活动,积累了一些好经验。目前暑期生活,应当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发动全社会齐抓共管。<br>
三要努力拓展社区扶贫帮困特别是救助特困家庭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省各地在省委宣传部、文明办的倡导和指导下,选择创建文明社区和创建文明单位的结合点,以社区居民委员会为中介,广泛开展文明单位与城镇特困家庭结对济困活动,取得明显社会效益。三明这项活动也抓得好,多年前市里在社区文明建设中确立的“育人、治安、办实事”宗旨和“六联六建”形式都体现扶贫帮困内涵。三明作为老工业基地,是国有企业比较集中的地方,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转制过程,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的压力很大,而且需要相当一段时间。如果不能帮助那些为改革而付出利益损失代价的群众克服生活和就业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不能激发他们保持战胜眼前困难、争取美好前景的信心与自强精神,那精神文明建设无论怎么个搞法都缺乏说服思。社区最贴近下岗职工,居民委员会会最了解困难群众,创建文明社区办好扶贫帮困这件实事不仅必要,也有特殊的有利条件。尤其是可以通过“共建”机制,把组织文明单位与特困家庭结对济困活动抓出成效。<br>
四要深化“讲文明讲科学讲卫生树新风”活动,推动各种群众欢迎的服务项目进社区。中央文明委去年在全国范围开展“三讲一树”活动,不仅有力配合了抗击非典斗争,也全面促进了科普、卫生、文化、法律“四进”社区工作。抗击非典斗争已取得重大胜利,但遵行社会公德、克服陈规陋习科学防治疾病则是长期任务,也是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提高市民素质的题中之义。把落实“三讲一树”的任务要求,通过“四进”等各种宣传与服务形式渗入创建文明社区工作之中,在抗击非典斗争中已取得成功,也启发我们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更要坚持抓好,要有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这样的工作也主要依靠社区来做。三明市把“四进”扩展为“九进”,是积极的做法。只要是群众需要的,只要有益于群众建立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各种宣传与服务形式都可以引入到社区,最大限度地帮助人们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br>
五要建立全市性的全面开展创建文明社区活动的强有力推进机制。一座城市培植一、二个圳尾这样的先进典型是需要的,但仅有少量典型却不够。树典型目的是通过示范,达到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因此,要在总结、宣传、巩固和发展典型的同时,所运用典型引路、建立推广典型机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三明市要在目前各街道抓一、二个示范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创建文明社区覆盖面。市、区两级文明办要全面部署,统一创建工作的基本目标,对条件不同的社区进行分类指导,分别提出阶段性任务和工作要求,鼓励创造各种符合实际、具有自己特色的创建工作模式。对市区现在47个社区,要一一进行实地调研,实行针对性指导,加强面对面具体指导,定期组织督促、检查、交流和评比,不断出新理论,出新典型,切忌走过场。对成绩突出的兑现奖励,对无所作为的查咎问责。创建文明社区没有什么捷径,只有功夫实,才能有实效。<br>
(作者为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br>
责任编辑:黄元庚</p>
页:
[1]